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多元中整合兼容中绽放——传承地域特色的滨水景观设计方法研究姓名:邹喆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设计艺术学指导教师:李蔚青20080401多元中整合兼容中绽放——传承地域特色的滨水景观设计方法研究作者:邹喆学位授予单位:厦门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史源.郝敏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研究-山西水利2008,24(2)介绍了滨水景观在城市景观中发挥的特殊作用,提出了在滨水景观设计中强调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应注重技术、美学、观念的不断创新,最终实现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的和谐统一.阐述了新的滨水景观设计理念,并结合实例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思考.2.学位论文吴涛历史文化名城滨水景观设计的初步研究——以扬州城市水景营造为例2007目前,我国已有百余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这些历史文化名城在当代如何结合实际继承和发扬历史遗留的宝贵经验,将城市建设的更加美好,是摆在城市建设者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历史文化名城的滨水区景观营造对于展示城市特色、强化名城风貌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城市滨水地带的景观设计与营造是当今城市建设的热点,滨水区设计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它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涉及多个领域,诸如航运、河道治理、水源储备与供应、调洪排涝、植被及动物栖息地保护、水质、能源、城市安全以及建筑和城市设计等多方面的内容。对于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而言,城市滨水景观是城市景观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历史城市的滨水区研究主要以滨水区复兴的再开发为主,而我国的滨水区大多是以滨水区的开发为主,国外的成功经验无疑给我们提供了极好的参考价值。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历史文化名城滨水景观营造的现状分析入手,确定了以扬州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名城滨水景观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通过不同的角度来挖掘此类城市滨水景观中的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有价值的景观要素。试图最终得出一套能够凸现以扬州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名城的滨水景观的设计方法。扬州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自古扬州便有“水城”、“运河城”之称。扬州城与水环境密不可分,并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市区属淮河流域,区域性的京杭运河及古运河贯穿其中,同时内部河道水网众多,滨水类型多样,对水域景观类型、水文化、滨水空间的历史文化特色的研究,是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扬州滨水景观的前提。(其最大的特色是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水网城市格局,扬州的古城区以及扬州城市的形成都与水密不可分。删去)处在当今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步伐加快的背景下,扬州和其他历史文化名城一样,也面临着保护与开发的矛盾,如何进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滨水资源的利用,解决这一矛盾,便摆在了城市决策者和大众的面前。本论文以扬州最大的特色——古城和水为着眼点,从扬州古城滨水景观的历史演进的格局及特有的历史文化内涵入手,选取扬州滨水区景观为具体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研究。文章首先着重分析了扬州古城的的历史沿革与滨水景观的历史特色,并探讨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扬州现状的滨水景观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分别从水文化与水景观的关系、滨水景观类型、滨水景观在城市景观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来分析和研究扬州滨水景观的特色,找出其文化内涵,从而进一步提出了具有扬州特色的滨水景观设计模式。以此作为理论指导,研究分析了近年来扬州三个典型的滨水景观设计与营造的实践案例,即宋夹城湿地公园、京杭运河(江阳大桥——扬州大桥)段、古运河文化公园。对于这些案例文中进行了深入介绍与分析,最后总结了滨水景观设计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期对目前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滨水景观的设计与营造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具体的说,本研究主要取得如下成果:(1)扬州古城滨水景观的历史特色;(2)扬州水文化内涵及其在滨水景观营造中的作用;(3)扬州滨水景观类型及现状分析;(4)扬州城市总体滨水景观规划布局;(5)具有扬州特色的滨水景观设计模式。本文在大量图片、文献资料、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于扬州滨水景观体系作了初步的研究与探讨,希望对今后扬州乃至中国的其他历史文化名城在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与保护开发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由于时间及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这一方面的探讨应该说是初步的,对于滨水景观如何结合城市的土地利用及表达地方文化特色方面本文只做到了浅显地涉及;由于个人能力的不足,对文化内涵的发掘还达不到深度。对于提出的具有扬州特色的滨水景观设计模式的探究还停留在表面,但是在古城区滨水滨水景观体系建设中引入历史文化内涵作为基本指导思想,这个思路应该成为相关部门的共识,并成为扬州古城区景观规划建设的基本目标。期望对具有扬州特色的水域景观营造模式的研究,能够为我国其他的历史文化名城在滨水景观设计和营造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能够为解决历史文化名城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3.期刊论文应君.张一奇.高强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研究——以长山河滨河公园景观设计为例-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总结和分析了长山河滨河公园的设计背景和设计理念,从与自然互动、时空的延续、人性关怀的空间3个方面探讨了现代滨河公园的设计思想和方法.4.期刊论文刘丰果.唐文浅谈高原湖泊沿线的特色滨水景观设计——滇池沿线特色滨水景观调查和研究所引发的思考-资源与人居环境2007,(16)本文以滇池沿线为例,对高原湖泊的地理位置和成因进行调查和分析,总结出高原湖泊的特点,并以此为基础对高原湖泊沿线的特色滨水景观设计提出一些观点和看法,以期对我国高原湖泊沿线滨水景观设计和建设的具体实践有一定的参考价值.5.学位论文邓慧城市滨水景观质量评估方法研究2008当前,随着城市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和工作的环境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城市滨水景观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滨水区是城市开发中的重要资源,城市滨水景观的建设作为城市的魅力窗口,在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丰富地域风貌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景观的本质是人,景观设计师的目标是让人们在大地上“诗意的栖息”。滨水景观设计成功的标志是它能够满足人们在滨水景观环境中的愿望和需要,人们的生活方式得到鼓励和加强,价值观得到肯定。而对于设计师所设计的场所是否满足并支持了人的表面或内在需要,是否满足了在价值方面程度的评判,主体的评价众说纷纭、褒贬不一。这些现象究其原因,大都与景观评价相关密切,对景观内涵和价值取向认识的模糊,主观上评估观念淡薄、对评估标准缺少共识是主要原因之一。遗憾的是在国内针对滨水景观质量评估方面的调查工作非常少,使得实际工作中设计质量完全依赖于设计者的经验和个人好恶,难以提升滨水景观设计的品质。因此,对滨水景观的评价标准和方法进行研究很有必要。本文在研究国内相关评价方法的基础上,试图提出一种切实可行的评估方法。首先阐述了城市滨水景观及景观评估的基本理论,从使用者需求角度出发提出滨水景观的评价指标,然后在此基础上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估指标体系,从而进一步探索城市滨水景观质量综合评价法。最后分析介绍评价的一般流程和方法,并以无锡蠡湖水岸公园一区为例进行实例分析。6.期刊论文郑向国.ZHENGXiang-guo四川西昌市东河水环境景观设计初探-水电站设计2009,25(1)随着西昌市2006年、2007年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省级森林城市,并正在向省级环境模范城市迈进,西昌东河景观设计日趋成为西昌水环境整治的重点.本文从西昌市东河环境整治现状出发,分析了东河滨水景观设计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对东河滨水区景观设计提出了相应的对策.7.期刊论文范俊芳.文友华.FANJun-fang.WENYou-hua南昌艾溪湖滨水鸟类栖息地的景观设计-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8(6)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代表着人类文明发展的程度.一种鸟就是人类的一个独特的朋友,保护鸟类,从大的方面讲就是保护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地建立起各种形式、各种类型的鸟类自然保护区,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起各种鸟类栖息地是保护鸟类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景观设计师应该在设计人类居住环境的同时,也为鸟类留出一份空间,保留一定的栖息地,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南昌艾溪湖为例,说明了滨水休闲空间的构建应从不同鸟类的生态习性入手,结合其人文背景和环境特点进行设计,使之成为一个能够招引鸟类,使鸟生息,人鸟共乐的生态和谐家园和受市民喜爱,特色鲜明,能够集聚人气的空间.8.学位论文黄剑浅析山地城市滨水景观——结合中国西南地区山地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研究2002第一章是对现有问题的分析和已有研究的文献概述概述课题研究背景,全文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重要概念及其相关研究,并概括了山地城市滨水景观的类型和特点;第二章简述了山地城市滨水景观的历史发展及人文内涵;第三章讨论山地城市滨水景观的自然要素和自然环境条件的相应设计问题:第四章侧重于方法论的研究和应用,结合个案研究,对相关景观设计理论和方法做了进一步的归纳.9.期刊论文范钦栋.魏东论城市滨水景观的意境设计-大众文艺2009,(9)意境是我国古典美学中所特有的审美理想,而城市景观设计的意境是要建立在各方面因素综合的基础上的.本文论述了建筑、色彩、灯光,以及不同景观的组合都可以形成如诗如画的意境.重点阐述了如何将意境的美学思想运用于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之中.滨水景观的意境是除了含有人们对城市滨水空间环境表面的心理印象之外,还将人们的感情融入其中,使情与景达到水乳交融.10.期刊论文周翔昊.赵思东.王曙观光果园水体及滨水景观规划设计初探-南方园艺2010,21(2)对观光果园水体及滨水景观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美学角度的风景如画上,应该从更深、更广的层面去理解和把握,特别是要从景观生态的角度,从人与自然共生的角度去分析,其中的关键是要重视水体及滨水景观巨大的生态功能和游憩功能.因此,在观光果园规划设计中,水体及滨水区的景观规划应纳入整个园区的景观体系规划中.怎样树立正确的设计观念,探索滨水景观的设计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正确认识水体及滨水景观,是做好观光果园规划设计工作的前提.本文链接:授权使用:华东理工大学图书馆(hdlgdxtsg),授权号:d581824b-afb1-4bc9-8f85-9e1f00cba426下载时间:2010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