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高端装备制造业是以高新技术为引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处于价值链高端和产业链核心环节,具有技术密集、附加价值高、成长空间大等特点,对工业转型升级的技术保障作用强,对经济发展带动作用大,是国民经济各行业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十一五”期间,上海装备制造业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高端化发展趋势明显,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了显著成效。“十二五”期间,上海加快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既是贯彻实施装备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也为上海工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为此,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及《上海市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特编制《上海市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一、“十一五”发展回顾“十一五”是上海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时期。上海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制定《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并积极组织实施,紧紧抓住国际产业转移和国内城市化、工业化加快发展的机遇,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按照国家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和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部署,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聚焦重点项目、龙头企业、保障条件、政策突破,实现了持续健康较快发展,装备产业高端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一)主要特点1.高端装备制造业规模快速增长。到“十一五”期末,全市装备制造业(全口径)完成工业总产值、资产总额、从业人员、实现利润均占全市工业的一半左右,比“十一五”初期实现了大幅增长。其中,2010年上海高端装备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207.6亿元,比2005年产值1416.4亿元增长197.1%。从产业比重看,2010年上海高端装备占装备制造业比重约为26.5%,比2005年的19.2%提高了7.3个百分点。重点产品产量实现较大增长,如发电设备年平均产量超过2700万千瓦,是“十五”期间的2.5倍,1000MW级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全国市场占有率近50%,核电装备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0%;年造船能力达到1200万载重吨,累计造船完工总量达3600万载重吨,是“十五”期间的近3倍;大型港口起重机械全球市场占有率达70%。2.重大创新成果加快装备制造业高端化。上海装备制造业坚持技术创新,取得了一批达到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水平的重大成果。自主研发成功1000MW级核电压力容器、蒸发器、控制棒驱动机构、U型管、大锻件;自主设计的国内单机容量最大3.6MW海上风机成功下线;国内首套100KW钠硫电池储能系统顺利试运行;极端制造能力显著提升,自主设计制造了世界上最大的1.65万吨锻造油压机;亚洲最大的1600吨履带式起重机交付用户;大型船用曲轴实现零的突破并累计交付250根,拥有了全系列船用曲轴制造能力;自主知识产权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取得突破并走向国际市场;ARJ21新支线飞机已有4架飞机成功试飞;建造了我国第一座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成功交付国内第一艘海上--------------------------------------------------------------------------------------------------起重铺管船、第一艘液化天然气(LNG)船。3.开放式发展推动装备制造业高端化。“十一五”期间,上海高端装备制造业坚持开放式发展道路,取得一系列重要突破。上海电气集团收购美国高斯国际集团、日本池贝机床;围绕突破关键瓶颈,有关企业与国际知名企业在民机航电系统、核电全数字保护系统等领域开展技术、研发、市场等方面的项目合作;上海临港装备基地吸引徐工集团、三一重工等工程机械行业龙头投资建设研发中心及大型产业化项目;吸引理想能源设备、纳锋新能源、吉富通用、汉虹、尚德、华锐风电、西门子风电等一批企业来上海发展新能源装备产业;中国北车入股上海轨道交通设备发展有限公司,达成车辆及关键部件的战略合作,推动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实现突破性发展;深化与中国商飞、中国船舶、中航工业、国家电网等央企的战略合作,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4.关键瓶颈攻克提升装备制造业高端化。一是针对关键机械基础件、高端仪表、控制系统等薄弱环节严重滞后于整机装备发展的现状,实施了一批专项攻关,大型铸锻件、特大型叶片、大型精密轴承、火电核电高端泵阀、高精度齿轮传动装置、液压系统、大型精密模具、自动化控制系统、智能控制器、高可靠性高精度传感器等一批产品的研制取得突破。二是部分重点领域的关键核心制造装备取得重大技术突破,有力支撑了相关领域的装备自主化。如非晶微晶双结薄膜太阳能电池商用关键设备LPCVD和PECVD设备实现首台业绩突破;自主研发等离子体刻蚀设备、封装光刻机、清洗设备等,成功进入市场,填补了国内空白;掌握了液化天然气(LNG)船、超大型油船(VLCC)船、超大型浮式生产储油--------------------------------------------------------------------------------------------------装置(FPSO)等国际最先进船型和海洋工程装备的设计技术和关键制造技术;三是国家能源清洁煤燃烧成套设备工程研究中心、国家能源智能电网研发中心、国家能源智能电网用户端电气设备研发试验中心、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一批国家级技术平台有力推动了行业共性技术、关键瓶颈环节的攻关。5.产业基地作为载体促进装备制造业高端化。“十一五”期间,上海重点建设国家级临港装备产业区、民用航空产业基地、长兴岛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基地、民用航天产业基地等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各区县形成了一批特色装备产业园区,推进了一大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使这些产业基地成为落实国家战略性新兴战略产业的重要载体,成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其中,临港产业区初步形成了先进重大装备、清洁高效发电和输变电设备、大型船舶关键件、海洋工程装备、民用航空配套产业等产业集群;长兴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基地一期工程顺利建成并迅速形成生产能力,二期工程建设正在加快进行;民用航空产业基地完善了规划布局,大型客机研发、总装、客服等相继启动建设,商用飞机发动机设计研发中心已奠基,航电、发动机总装等项目正加快推进;闵行装备产业基地不断提升能级和水平,走内涵式发展和高端制造之路,大型火电装备、新能源装备、极端制造等领域形成一批世界级企业。(二)问题与挑战“十一五”期间,上海高端装备制造业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有待加以改进。1.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十一五”期--------------------------------------------------------------------------------------------------间,上海装备制造业仍处于产业升级阶段。一方面,高端装备核心技术掌握不足,自主研发能力不强,部分装备产品附加价值不高,仍处于价值链中低端。另一方面,产业融合发展趋势有待加强,系统设计、整体集成、解决方案、检测认证等高端技术服务还需进一步加快推进。2.自主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核心关键技术缺乏,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高档数控系统、1000MW级核电火电控制系统等高端产品仍为跨国公司所垄断;一批装备虽然已经基本实现设计制造自主化,但质量、可靠性等技术指标与国外相比仍有差距;领军型人才和高端人才的匮乏也制约了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受企业自身条件和体制机制等因素制约,高新技术产业化转化能力有待提高。3.基础配套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关键基础件配套能力薄弱严重制约了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装备制造企业的产品成本空间受到限制,在自身品牌较弱的情况下又难以形成明显的价格优势,从而在竞争中处于被动;另一方面,由于关键基础零部件受制于人,使企业在基础技术研发、产品系列化发展、产品升级换代等许多方面受到制约,难以形成完整的、持续提升的技术及产品体系。4.新兴产业培育有待进一步提速。新兴产业培育不力制约了装备制造业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一方面,受市场环境、要素条件以及体制机制等因素制约,上海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速度不快,对上海产业结构调整转型的作用有待提高;另一方面,需进一步鼓励企业发挥产业发展主体作用,提升培育新兴产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十二五”发展环境“十二五”期间是一个重大机遇与严重挑战并存的时期,装备制造业内外环境将发生较大变化,既有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局面,也有国内转变发展方式面临的艰难抉择。因此必须顺应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高端化趋势,更加注重发展以高端装备制造为核心的装备制造业,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1.上海加快建设“四个中心”,要求高端装备制造业发挥支撑作用。从城市功能来看,上海要成为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要求上海装备制造业特别是高端装备制造业仍应保持支柱产业地位,支撑实体经济发展和“四个中心”建设。因此,“十二五”期间,上海仍将坚持不懈地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保持高端装备制造业较快增长的势头。高端装备制造业不仅要引领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建设,而且对“四个中心”的形成和发展将产生持续的强劲支撑作用,有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功能转型。2.国际分工深化,要求上海装备制造业加速突破“高端缺位”的格局。从国际分工来看,全球化生产方式和跨国公司对价值链的控制,要求上海装备制造业必须加速突破“高端缺位”的格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步伐的加快,促使柔性制造、智能制造、网络化制造、虚拟制造等日益成为生产方式和组织模式变革的重要方向,跨国公司凭借其资本实力和技术优势,以高端装备制造和高附加值服务控制全球产业价值链的整合和布局。我国既要面对发达国家在高端技术装备的竞争,又要面对发展中国家在中低端市场的严峻挑--------------------------------------------------------------------------------------------------战。处于双向挤压的上海装备制造业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各类要素资源,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和合作,优化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3.国内外竞争加剧,要求上海高端装备制造业坚持自主创新和开放式发展道路。从发展路径来看,发达国家重塑制造业必然带来的竞争加剧和技术输出控制,要求上海高端装备制造业要坚持自主创新,走开放式发展道路。金融危机带来的教训使得发达国家重新回归实体经济,推行“再工业化”,重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制造业。同时,由于世界经济增长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技术输出控制加强,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由大变强产生重大影响。这就要求上海高端装备制造业坚持自主创新,通过不懈的技术创新掌握核心技术,与此同时,深化推进对内、对外开放,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通过开展跨区域、跨国并购,进行战略性布局,提升自身竞争力。4.资源环境和成本压力上升,要求上海装备制造业走绿色制造之路。从发展环境来看,资源的制约日趋强化,要素成本持续上升,要求上海高端装备制造业要走绿色制造之路,适应低碳发展和节能减排的要求。“十二五”时期,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