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第一讲 商品的价值是劳动的结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专题六资本的自恋之舞——劳动价值论与剩余价值论第一讲商品的价值是劳动的结晶一、商品的价值从何而来?二、那只“看不见的手”三、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一、商品的价值从何而来?•(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1、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自然经济是相对于商品经济和产品经济而言的。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存在的两种类型的经济形式。•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不同特点:自然经济是一种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是一种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1、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自然经济的特点:•(1)自给自足的经济(封闭)。“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2)分工不发达,简单生产为特征。•例:我国贫困山区(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2、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的两个条件•(1)存在社会分工(一般条件)•(2)生产资料和产品分属于不同所有者(决定性条件)(二)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1、商品二因素•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对于商品来说,必须具有三个要点:是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是用来交换的(二)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1)有使用价值•(2)是劳动产品•反例:阳光;空气•(3)用来交换•不用来交换叫做产品。(二)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1、商品的使用价值•(1)含义: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某种属性•(2)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3)不同种类商品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相同商品可具有多方面的使用价值•(4)使用价值是一个永恒的范畴,任何社会都是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5)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二)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2、商品的交换价值和价值•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如1只羊=2把斧子(二)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2、商品的交换价值和价值•为什么能够交换?•都是劳动产品,具有价值•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二)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2、商品的交换价值和价值•价值特点:•(1)商品的社会属性,也是本质属性,实质上反映生产者间的社会关系•(2)是一个历史范畴•(3)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内容和形式(二)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3、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对立统一•统一性:•(1)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凡是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价值•(2)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商品的使用价值之中(二)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3、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对立统一•对立:•它们是商品的两种根本不同的属性、体现两种根本不同的关系•二者不可得兼•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矛盾只有通过交换才能解决(二)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判断:•没有价值的东西就没有使用价值•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使用价值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抽象劳动: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一定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劳动具体劳动抽象劳动商品使用价值价值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注意:商品、价值、抽象劳动均是商品经济所特有的范畴,是一个历史范畴,商品经济消失了,商品、价值和抽象劳动也就不再存在。劳动二重性理论的意义•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第一,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基础,找到了商品的可比基础•第二,为剩余价值论奠定了理论基础,指出了创造新价值与转移旧价值不同,证明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第三,还为解决其他一系列重大经济理论问题提供了科学基础,如资本有机构成、资本积累、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等(三)价值量与价值规律•1、商品价值量的衡量尺度——劳动时间劳动时间量量价值劳动(三)价值量与价值规律•2、商品价值量的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是同一部门(同类商品生产者)竞争的结果。(三)价值量与价值规律•3、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劳动生产率:生产某种产品(使用价值)的效率•劳动生产率=产品数量/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越高,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越小;反之,则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如电脑)(三)价值量与价值规律•个别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时间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无关;•个别劳动时间与商品的价值总量成反比;•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无关•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总量成正比商品价值量与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动画演示商品价值量与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1、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2、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3、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个别劳动时间——•4、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商品价值量与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5、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6、商品价值总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7、个别劳动时间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8、商品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9、个别劳动时间与个别生产者生产的价值总量成————二、那只“看不见的手”•4、劳动的复杂程度与商品的价值量•简单劳动:指不需要经过专门的训练和教育,一般有劳动能力的人就能进行的劳动。•复杂劳动:指经过专门的培训和教育,具有一定技术专长的人才能进行的劳动。•视频: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三)价值量与价值规律•4、劳动的复杂程度与商品的价值量•例:学历不同,待遇也不同。•分析:为什么有的公司在招聘的过程中宁愿要专科生也不要硕士。•视频:祖孙两代的劳动生产率(三)价值量与价值规律•5、价值规律•(1)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决定),商品交换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价值实现)5、价值规律•(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格以价值为基础,围绕价值这个中心上下波动。5、价值规律•市场价格的波动不违背价值规律,原因:•第一,商品市场价格总是以价值为基础,各种商品之间总有一定的比价;•第二,从长期看,从商品价格变动的平均数上看,商品价格与价值是一致的。5、价值规律•(3)价值规律的作用•第一,价值规律作用于部门之间,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部门的分配•第二,价值规律作用于生产部门内部,刺激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第三,自发调节社会收入分配,导致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5、价值规律•(4)价值规律的消极后果•第一,导致垄断,阻碍技术进步;•第二,引起两极分化;•(马太效应)•第三,出现比例失调,资源浪费。(盲目投资,生产过剩)案例1•经济全球化和边缘化从太空中看贫富差距案例2•2002年3月4日,四川省最大的乳品企业四川华西乳业有限公司突然做出惊人之举,把库存的2吨鲜奶“哗哗”倒进了下水道。3月5日,成都商报赫然登出一条醒目新闻,华西乳业把收购不久的牛奶倒入下水道,这种情况已经连续1周……。•这一事件也使人们联想起了那些接二连三的相关报道。如海南的牛奶收购价一降再降,1斤牛奶的价钱还不如1瓶矿泉水,最要命的是奶站还拒收,求卖无门的奶农只好忍痛倒掉牛奶,有的干脆将奶牛宰杀;广西一家从事奶牛饲养、加工和销售的民营企业,每逢销售淡季就不得不把卖不出去的鲜奶白白倒掉,1年就倒掉100吨;继而是兰州市近郊28位奶农因买方单方面中断购销契约,无奈而愤怒地将鲜奶倾倒在该公司厂房门前。南京也发生牛奶大战,奶站减少收购量,南京多处发生奶农每天忍痛将白花花牛奶倾倒入鱼堂的倒奶事件。这些倒奶事件引起了社会舆论的极大震动,痛心者有之,斥责者有之,呼吁者有之。有人联想起在小学课本中看到的描写资本家把牛奶倒进大海的故事,惊呼我国出现了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也有人提出疑问,“鲜牛奶在我们这个刚刚脱离温饱不算太旧的国度里,被接二连三地倒掉,当真中国人就是牛奶多的喝不完了?”启示•从宏观上说,尊重和利用价值规律,就要创造条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由价值规律调节社会生产和流通;要鼓励公平竞争,反对垄断和不公平竞争。•从微观上讲,尊重和利用价值规律,要求企业重视市场的作用,坚持市场导向,及时调整生产方向和产品结构,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市场应变力;要不断采用新技术,加强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三、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一)从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价值理论到马克思的价值理论1.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价值理论•(1)威廉·配第的劳动价值论•(2)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论•(3)大卫·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2.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价值理论反对者的理论•(1)萨伊的“要素价值论”和“效用论”•(2)马尔萨斯的“供求论”•(3)约翰·穆勒的“综合价值论”3.边际效用价值论•(1)边际效用价值论•(2)现代边际效用价值论4.马克思的价值理论•(1)科学地分析了商品的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等基本范畴之间的联系与区别•(2)科学地论证了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并对创造价值劳动的丰富内涵进行了探讨•(3)马克思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价值形式理论•(4)对商品价值量决定问题的深入分析•(5)对价值转化形式理论的全新论述(二)时代提出的新课题•1.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了产业结构的变化,劳动向其他领域延伸•2.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劳动分工越来越细•3.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劳动的创造性、智能化大大加强,劳动正由以体力劳动为主向以脑力劳动为主转变(三)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新情况并不改变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惟一源泉的原理:1.价值是无差别人类劳动的单纯凝结2.只有同质的东西才能进行量的比较3.价值本质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4.物化劳动虽然不创造价值,但它是创造价值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思考•如何理解金融领域的价值增殖?这种现象是否否定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1 / 4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