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系“专业课”《国际金融学》一、简答题1.简述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国民收入衡量方法。开放的国民收入分为两种,即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国民生产总值GNP,前者是以一国领土为标准,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境内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总值;后者则是以一国国民为标准,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国民生产的产品与服务的总值。2.推导马歇尔——勒纳条件。马歇尔-勒纳条件(Marshall-Lenercondition)这是西方汇率理论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表明的是,如果一国处于贸易逆差中,即VxVm,或Vx/Vm1(Vx,Vm分别代表出口总值和进口总值),会引起本币贬值。本币贬值会改善贸易逆差,但需要的具体条件是进出口需求弹性之和必须大于1,即(Dx+Dm)1(Dx,DM分别代表出口和进口的需求弹性)。揭示的关于一国货币的贬值与该国贸易收支改善程度的关系。一国货币相对于他国货币贬值,能否改善该国的贸易收支状况,主要取决于贸易商品的需求和供给弹性这里要考虑4个弹性:①他国对该国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②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③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④进口商品的供给弹性(指他国对贬值国出口的商品的供给弹性)在假定一国非充分就业,因而拥有足够的闲置生产资源使出口商品的供给具有完全弹性的前提下,贬值效果便取决于需求弹性。需求弹性是指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进出口需求数量的变动程度。如果数量变动大于价格变动,需求弹性便大于1;反之,数量变动小于价格变动,需求弹性便小于1.只有当贬值国进口需求弹性大于0(进口减少)与出口需求弹性大于1(出口增加)时,贬值才能改善贸易收支。如果用Dx表示他国对贬值国的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Dm表示进口需求弹性,则当Dx+Dm>1时,即出口需求弹性与进口需求弹性的总和大于1时贬值可以改善贸易收支。此即马歇尔-勒纳条件。举例来说,假设一国出口的需求弹性为1/4,即出口数量的增加率只有价格下降率的1/4,如果出口价格下降4%,出口数量仅增加1%,结果出口总值将减少3%。又假设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为3/4,即国内价格上涨4%,进口数量就会减少3%,进口总值也减少3%。由于这两种弹性之和等于1,进出口值按同一方向同一数量变动,贸易差额保持不变,即该国的贸易收支状况得不到改善。如果Dx+Dm>1,贸易收支可以改善;如果Dx+Dm<1,贸易收支反而恶化。工业发达国家的进出口多是高弹性的工业制成品,所以在一般情况下,货币贬值的作用较大。相反,发展中国家的进出口多是低弹性的商品,所以货币贬值的作用不大。这就是说,发展中国家只有改变进出口的商品结构,由出口低弹性的初级产品转为出口高弹性的制成品,才能通过汇率的变化来改善国际收支的状况。3.简述“特里芬两难”的含义。特里芬两难又被称为“信心与清偿力两难”,是由著名国际金融专家、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特里芬提出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着的自身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这一内在矛盾在国际经济学界称为特里芬两难。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美元价值要稳定,它就不能作为国际货币;美元要作为国际货币,它的价值就难以稳定。也就是说,如果美国要成为世界经济体系的霸主,让美元成为世界货币,那么就必须保持经常项目下的贸易赤字,让美元流出美国,让其他国家获得足够的美元;另一方面,随着美元的流出,和持续增长的赤字,会影响美元持有国对于美元信心,一旦有任何波动,会出现恐慌性的抛售。该命题的结论是世界货币体系的稳定不能依赖任何单一国家来保障。4.简述国际间政策协调的层次和方式。国际间政策协调可由低到高分为六个层次:1、信息交换:是各国政府相互交流本国为实现经济内外均衡而采取的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范围、政策目标侧重点、政策工具种类、政策搭配原则等信息,但仍在独立、分散基础上进行本国的决策。2、危机管理:是指针对世界经济中出现的突发性、后果特别严重的事件,各国进行共同的政策调整以缓解、渡过危机。3、避免共享目标变量的冲突:共享目标变量是指两国所要面对的同一目标,由于两国共享目标是同一个,因此如果两国对之设立了不同的目标值,这便意味着两国之间直接的冲突,两国之间的相应政策称为具有竞争性的“以邻为壑”的政策。4、合作确定中介目标:两国国内的一些变量的变动会通过国家间的经济联系而形成一国对另一国的溢出效应,因此各国有必要对这些中介目标进行合作协调,以避免它对外产生不良的溢出效应。5、部分协调:是指不同国家就国内经济的某一部分目标或工具进行协调。例如仅对各国的国际收支状况进行协调,而国内经济的其他变量不纳入协调范围。6、全面协调:是指将不同国家的所有主要政策目标、工具都纳入协调范围,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取政策协调的收益。国际间政策协调的方式有两种,即相机性协调与规则性协调。相机性协调是指根据经济面临的具体条件,在不存在规定各国应采取何种协调措施的规则的情况下,通过各国间的协商确定针对某一特定情况各国应采用的政策组合。这一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针对不同的条件就更为广泛的问题产生协调,缺点在于可行性和可信性较差。规则性协调是指通过制定出明确规则来指导各国采取政策措施进行协调的方式,其优点在于决策过程清晰,政策协调可在较长时间内稳定进行,可信性高,因此受到更多的重视。5.简述国际储备的定义、特征和构成。国际储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能随时用来干预外汇市场、支付国际收支差额的资产。广义的国际储备可划分为自有储备和借入储备,通常所讲的国际储备是狭义的国际储备,即指自有储备,其数量反映了一国在涉外货币金融领域中的地位。作为国际储备的资产必须具备这样三个特点:其一,它必须为一国货币当局所持有,而不是为其他机构或经济实体所持有;其二,它必须具有流动性,即能够进行转移和转换;其三,它必须能为各国所普遍接受。国际储备的构成包括:1、自有储备,主要包括一国的货币用黄金储备、外汇储备、在IMF的储备地位以及SDR余额。2、借入储备,随着各国经济互相依存性的提高和经贸往来的日益密切,IFM现在已把具有国际储备资产三大特征的借入储备统计在国际清偿力范围之内。借入储备资产主要包括:备用信贷、互惠信贷和支持协议、本国商业银行的对外短期可兑换货币资产三项内容。6.推导套补利率平价关系。套补利率平价的经济含义是:汇率的远期升/贴水率等于两国货币利率之差,如果本国利率高于外国利率,则本币在远期将贬值;如果本国利率低于外国利率,则本币在远期将升值。也就是说,汇率的变动会抵消两国间的利率差异,从而使金融市场处于平衡状态。7.简述贬值时滞效应的产生原因。j曲线效应J曲线效应概述本国货币贬值后,最初发生的情况往往正好相反,经常项目收支状况反而会比原先恶化,进口增加而出口减少。这一变化被称为“J曲线效应”。其原因在于最初的一段时期内由于消费和生产行为的“粘性作用”,进口和出口的贸易量并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但由于汇率的改变,以外国货币计价的出口收入相对减少,以本国货币计价的进口支出相对增加,从而造成经常项目收支逆差增加或是顺差减少。经过一段时间后,这一状况开始发生改变,进口商品逐渐减少,出口商品逐渐增加,使经常项目收支向有利的方向发展,先是抵消原先的不利影响,然后使经常项目收支状况得到根本性的改善。这一变化过程可能会维持数月甚至一两年,根据各国不同情况而定。因此汇率变化对贸易状况的影响是具有“时滞”效应的。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当汇率变化时,进出口的实际变动情况还要取决于供给对价格的反应程度。即使在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的情况下,贬值也不能马上改善贸易收支。相反,货币贬值后的头一段时间,贸易收支反而可能会恶化。为什么贬值对贸易收支的有利影响要经过一段时滞后才能反映出来呢?这是因为,第一,在贬值之前已签订的贸易协议仍然必须按原来的数量和价格执行。贬值后,凡以外币定价的进口,折成本币后的支付将增加;凡以本币定价的出口,折成外币的收入将减少,换言之,贬值前已签订但在贬值后执行的贸易协议下,出口数量不能增加以冲抵出口外币价格的下降,进口数量不能减少以冲抵进口价格的上升。于是,贸易收支趋向恶化;第二,即使在贬值后签订的贸易协议,出口增长仍然要受认识、决策、资源、生产等周期的影响。至于进口方面,进口商有可能会认为现在的贬值是以后进一步贬值的前奏,从而加速订货。在短期内,由于上述种种原因,贬值之后有可能使贸易收支首先恶化。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待出口供给(这是主要的)和进口需求作了相应的调整后,贸易收支才慢慢开始改善。出口供给的调整时间,一般被认为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整个过程用曲线描述出来,成字母J形。故在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的情况下,贬值对贸易收支改善的时滞效应,被称为J曲线效应。在J曲线效应图中,Bt2At1,表示贬值后贸易收支首先恶化,逆差扩大,然后,随时间的推移,再经过C点和D点得到改善。J曲线效应的应用及对策根据国际收支的弹性分析法,一般来说,本币升值会使本国出口商品以外币表示的价格上涨,不利于出口的扩大,在超过一定范围后,会导致出口的下降;另一方面,本币升值会使进口商品以外币表示的价格下降,有利于进口的扩大,同理,在超过一定范围后,会导致进口的增加。从长期来看,上述的情况是成立的,但是在短时期来看也许不能得到满足,可能会出现J曲线效应。那么在短时期内,进出口数量变化较小,而长时期内变化较大的主要原因在于:1、消费者反应态度和反应时间滞后。对于消费者来讲,相对汇率变化需要花费一定时间来调整自己的消费行为。对于出口来说,当外币汇率贬值后,国外消费者除了要考虑贬值因素外,还把变得较贵的外国商品和较便宜的国内同种商品在质量可靠性、实用性和信誉等方面进行比较后,根据个人喜好,才逐步转向购买国内商品2、生产者反应态度和反应时间滞后。虽然升值后,出口商品的竞争实力和地位稍有下降,但是国外生产厂商一方面可能会顺势通过调高自身价格,获得超额利润,特别是依赖进口的行业;另一方面,需要时间来调整以达到扩大生产进而抢占市场的目的。此外,在正常情况下,进出口合同有很多都在升值前都已经签定,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取消,厂商也不愿意随意取消对主要生产投入和原材料的定单。3、利润空间的大小。这点特别明显的表现在出口方面,在某种程度上,利润空间的多少决定了J曲线变化的幅度,如果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即进出口双方厂商是否存在超正常的利润可以削减,以促进使它能够接受成本的提高。如果国外厂商处在高度竞争状态和仅能获得正常利润,那么,它就无力承担过高的成本价格。4、国家内部经济环境及在生产链中所处地位。在外国市场上份额较大的出口厂商,不会轻易放弃通过耗费时间和成本建立的市场,而且这样的厂商由于在国民经济结构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在生产链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可以压低上游成本,降低价格,也可以争取到国家政策和各类税费上的优惠,形成隐性壁垒。在某种程度短期内可以抵消部分消极影响。8.简述“托宾税”方案。(1)托宾税亦称资产流动税。由于著名经济学家詹姆斯·托宾倡导对外币兑换进行征税的建议受到广泛的关注,因而外汇交易所征的税被称为托宾税。托宾税方案提出的背景,是国际资金流动尤其是短期投机性资金流动规模急剧膨胀造成汇率的不稳定。1972年,托宾首次提出对现货外汇交易课征全球统一的交易税,它具有两个特征:单一低税率和全球性。至于全球性,托宾及其支持者主张至少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最好在世界范围内实施此项外汇交易税。(2)意义:它是减少资本金流入的一种方法。它可有效抑制短期资本的流入,而对长期资本的流入所起的作用不大。一方面,由于投资者具有多元化投资的动机,因此托宾税可能会降低金融市场的波动性,托宾税会更多的抑制那些不稳定的交易者,从而最终有利于市场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由于开征托宾税引起投资方向的转移,达到了通过税收来调节资源分配的目的。(3)实施条件:①充分解决技术难题。托宾税面临着许多技术上的难题。从税基的确定角度看,根据公平原则,托宾税应尽可能涵盖一切参与外汇交易的主体。但这样的税基不能把不同性质的外汇交易区别开来,对投机者和非投机者都同等地课以此税,显然有悖于托宾税的宗旨。另外,从应税交易的识别角度看,托宾税主要针对的是投机性现货交易,但目前外汇市场上最为活跃的投机活动发生在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