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学产生与发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全科医学全科医学与相关学科关系全科医学的基本概念全科医学的产生与发展321目录全科医学的产生与发展1.全科医学产生的基础1432全科医学发展简史世界范围全科医学发展现状我国全科医学发展与前景全科医学产生的基础1.1人口老龄化1432疾病谱和死因谱的变化医学模式转变医疗费用的高涨与卫生资源的不合理分配5医疗机构功能分化人口老龄化1.1.1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生物医学的高度专科化不能全面解决老年人的综合问题如何发展综合性、连续性的日常照顾,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疾病谱和死因谱的变化1.1.220世纪后期人类疾病谱前三位: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和意外死亡20世纪初,各种急慢性传染病、营养不良性疾病及寄生虫病等20世纪末,慢性疾病、生活方式及行为疾病医学模式转变1.1.3医学模式——指医学整体上的思维方式与方法,即医学观神灵主义模式→自然哲学模式→机械论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疗费用的高涨与卫生资源的不合理分配1.1.4医疗投入中85%以上卫生资源消耗在15%危重患者身上,仅有15%资源用于大多数人的基础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过度医疗”——→医疗费用暴涨世界公认的理想保健体系——以社区为基础的正三角形医疗保健体系疑难危重病症需专科诊治问题常见健康问题高危人群健康人群1.1.5医疗机构功能分化优点:--各司其职--互补互利--方便周到--转诊适宜--成本效益通科医生郎中、healer衰落复兴古代19世纪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后•朴素的自然哲学医学理论•认识的局限性,治疗手段的缺乏•全科医学在通科医疗的基础上发展而来•generalpractitioner•科技的进步促使医学快速发展•专科化发展,通科医疗逐渐萎缩•人口老龄化、慢性、退行性疾病患病率↑•由“通”到“全”全科医学,又称为家庭医学,起源于18世纪的欧美,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全科医学发展简史1.2衰落:20世纪20-40年代1005010191019501995专科医学兴起与鼎盛专科医学局限性显示“马鞍形”发展:---与医疗保健事业的重点转移密切相关全科医学发展简史1.2全科医学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1968年美国家庭医疗董事会(ABFP)成立1969年成为美国第21个医学专科董事会,表明了家庭医疗专业学科的诞生。1972年世界全科(家庭)医生学会(WONCA)于墨尔本成立1988年引入我国1993年11月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成立,标志我国全科医学学科的诞生。1995年在北京召开第14届WONCA大会(分会)全科医学发展简史1.2世界范围全科医学发展现状1.3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中国台湾地区20世纪80年代全科医学概念引入我国大陆1993年11月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成立,标志我国全科医学诞生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加快发展全科医学,培养全科医生1999年《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若干意见》《卫生部关于发展全科医学》出台《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大纲》2006年《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2011年《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2012年《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2014年10月《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要求到2020年,基本形成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和“首诊在基层”的服务模式,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全科医生的目标。我国全科医学发展与前景1.4目前我国全科医生占执业(助理)医师总数的5.6%,与经合组织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截至2013年年底,我国共有全科医生约15万人,其中注册人数为4.7万,取得合格证书人数为9.8万,每万人口全科医生1.07人。到2020年,要实现每万名城乡居民有2名~3名合格全科医生的目标,需要约40万名全科医生,还存在25万人的缺口。——王潇雨.我国全科医生缺口仍达20多万陈竺呼吁提高岗位吸引力[N].健康报,2014-10-16(02).1.4我国全科医学发展与前景十三五规划纲要第十四篇提升全民教育和健康水平第六十章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第五节完善医疗服务体系优化医疗机构布局,推动功能整合和服务模式创新。加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院之间的分工协作,健全上下联动、衔接互补的医疗服务体系,完善基层医疗服务模式,推进全科医生(家庭医生)能力提高及电子健康档案等工作,实施家庭签约医生模式。全面建立分级诊疗制度,以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为重点,完善服务网络、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实行差别化的医保支付和价格政策,形成科学合理就医秩序,基本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急慢分治。加强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实施全民健康卫生人才保障工程和全科医生、儿科医生培养使用计划,健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通过改善从业环境和薪酬待遇,促进医疗资源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向基层和农村流动。完善医师多点执业制度。全面实施临床路径。提升健康信息服务和大数据应用能力,发展远程医疗和智慧医疗。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2.5名。全科医学的基本概念2.全科医学132全科医疗全科医生全科医学(generalpractice)又称家庭医学(familymedicine),是一个面向个体、家庭与社区,结合了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医学心理学、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的医学专业学科,是一门服务于基层医疗保健的新型临床二级学科。专业领域涉及:各种年龄、性别、各个器官系统以及各类疾病。主旨:强调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整体健康的维护与促进为方向的长期负责式照顾,并将个体与群体健康照顾为一体。全科医学2.1科学、技术与人文相统一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基础个人-家庭-社区一体化预防-医疗-康复整体性全科医学的基本原则2.1.1患者就诊的原因是什么?我正认真倾听患者试图告诉我的事情吗?疾患对患者的意义是什么?疾患对家庭的影响是什么?为这个人疾患提供合适范围的服务是什么?可以利用什么资源来帮助处理这种疾患?科学性:奠基在物理、生理、病理、药理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技术性:必须通过操作才能实现维护健康的目的人文性:医学照顾是以人的生理与心理暂时性缺欠为对象以人为本2.1.1科学、技术与人文相统一•WHO:健康是从个人、家庭、社会开始的。•全科医学明确以患者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作为自己的服务对象。1.以患者为中心:医生必须具有尊重、珍爱、敬畏生命的人道主义精神2.全科医生必须必须树立人的整体观3.全科医生必须懂得人既有共性又有个性4.必须善于调动和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为自己的健康负责,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家庭生活周期中的健康问题管理家庭结构/功能↑↓家庭成员健康家庭干预1.有利于消除健康隐患,营造良好的社区健康环境2.有利于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为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的服务3.有利于提高基础医疗的针对性和全科医疗的整体水平2.1.1.个人-家庭-社区一体化美国家庭医师学会(AAFP)对家庭医疗的定义是:“家庭医疗是一个对个人和家庭提供持续性和综合性卫生保健的医学专业。它是一个整合了生物医学、临床医学和行为科学的宽广专业。家庭医疗的范围涵盖了所有年龄、性别人群,涉及每一种器官系统以及各类疾病实体。”全科医疗2.2全科医疗是将全科医学/家庭医学理论应用于患者、家庭和社区照顾的一种基础医疗保健的专业服务,是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主要医疗形式。个体化综合性持续性协调性可及性生物心理优质、高效的基层卫生服务社会全科医疗“四维”服务模式家庭预防服务全科医疗2.2全科医疗的基本特征2.2基础性照顾1432人性化照顾可及性照顾5综合性照顾持续性照顾6协调性照顾1.疾病的首次医学诊断与治疗2.心理诊断与治疗3.为具有各种不同背景、处于不同疾病阶段的患者提供个体化的支持4.交流有关诊断、治疗、预防与预后的信息5.为慢性患者提供连续性照顾6.通过筛查、教育、咨询与预防性治疗来预防疾病及功能丧失首诊服务firstcontact2.2.1基础性照顾基础性照顾体现在基础医疗保健上1234注重人胜于病注重伦理胜于病理注重生命质量胜于数量注重预防胜于治病2.2.2人性化照顾•地理:接近•使用:方便•关系:亲切•价格:合理•结果:有效1.服务的质量问题:全科医生培训2.需求得不到满足: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的投入3.价廉与质优之间的矛盾4.观念的转变:重医疗轻预防2.2.3可及性照顾熟悉的服务医生距离内容时间质量人员价格患者亲切满意效益人生的各个阶段:婚育咨询—孕期—产期—新生儿期—婴幼儿期—少儿期—青春期—中年期—老年期—濒死期—?疾病的各个阶段:健康—疾病—康复任何时间、任何地点1.合同,固定医患关系2.预约,保证下次见面3.长期随访,不失控4.急诊或夜间电话值班5.建立完整的健康档案(病历)实现途径2.2.4持续性照顾生命周期孕期产期新生儿期婴幼儿期少儿期青春期中年期老年期频死期疾病周期健康亚健康疾病康复从生到死三级预防何时何地医疗预防康复个人家庭社区(多学科、多领域、多维度、多层面)服务对象:所有的人服务领域和内容:防治保康教计一体化服务维度:生物-心理-社会服务范围:个人-家庭-社区全方位—立体性2.2.5综合性照顾外部协调•政府•社区•家庭内部协调•转诊•会诊2.2.6协调性照顾社区资源信息专科转诊会诊管理人员健康促进协会病人小组志愿者托幼托老营养食堂护工队为实现对服务对象的全方位、全过程服务,全科医生应成为协调人,成为动员各级各类资源服务于病人及其家庭的枢纽。全科医学与相关学科关系3.21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区别与联系全科医学与其他专科医学的关系特性全科医疗专科医疗服务人口少而稳定(1:2500)大而流动强(1:5-50万)照顾范围宽(生物心理社会)窄(系统/器官/细胞)疾患类型常见问题(未分化者多见)疑难或罕见问题(多为已分化)技术基本技术,不昂贵高新技术,昂贵方法综合分科责任持续性,生前死后间断性服务内容防治保康教一体化医疗为主态度健康为中心全面管理人为中心病人主动参与疾病为中心救死扶伤医生为中心,病人被动服从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区别3.1•各司其职•互利互补•“接力棒”式服务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联系3.1全科医学与其他专科医学的关系3.2全科医学与社会医学的关系132全科医学与社区医学的关系全科医学与替代医学的关系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区别与联系区别♣服务宗旨与职责上专科医疗-疾病-治愈医学全科医疗-病人-照顾医学♣服务内容与方式上专科医疗-疑难急重诊,高新技术,病人被动全科医疗-常见疾病,基本技术,病人主动联系①各司其职②互补互利③“接力棒”、“一条龙”、“无缝式”服务。与其他专科医学的关系:社会医学、社区医学、替代医学或补充医学3.全科医学与相关学科关系Thankyou!

1 / 3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