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外科教研室李志鸿上篇总论第一章中医外科发展史第二章中医外科范围、疾病命名及名词术语第一节中医外科范围第二节疾病的命名原则第三节名词术语解释第三章中医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第一节致病因素第二节发病机制第四章中医外科疾病的辨证第一节辨病与辨证第二节四诊在外科中的应用(略)第三节辨阴证阳证第四节辨肿、脓第五节辨痛、痒第六节辨部位经络(略)第七节辨善恶顺逆(略)第五章中医外科疾病的治法第一节内治法第二节外治法第六章中医外科疾病的康复治疗和调护原则(略)中医外科学发展简史掌握中医外科三大派流的主要学术思想和代表著作。熟悉历代外科医学的主要学术成就、著述和创造发明。了解中医外科学的起源、形成、发展、成熟等阶段的特点及其在我国历史上对人民健康事业做出的伟大贡献。中医外科学是运用中医药学的理论研究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防治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中医临床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中医外科学的起源二、中医外科学的形成三、中医外科学的发展四、中医外科学的成熟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发展状况中医外科学的起源可追溯到原始社会。在长期的与自然抗争、与野兽搏斗、部落之间的征战等等,必然会发生各种创伤,为了减轻痛苦,经过漫长的反复的时间,逐渐形成了经验性的外科治疗方法。商代开始有了中医外科病名的记载。周代,医事分工中有了专职的外科医师-疡医。《周礼·天官篇》“疡医下士八人,掌肿疡、溃疡、金疡、折疡之祝药、劀杀之齐。”(注:劀guā书刮去)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既促进了医学的发展,也使中医外科治疗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一时期初步形成中医外科学的理论,并在治疗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是我国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临床医学文献,论述外科疾病达30多种。创造了世界上最早应用雄黄、汞剂治疗疥疮,用毒堇治疗结石痛的药物止痛法。注:堇jǐn:多年生草本植物。首创酒洗伤口,开外科消毒之源。是我国现有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经典著作,也为中医外科学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涉及外科疾病近30种。最早提出用截趾手术治疗脱疽。为中医外科治疗学的发展奠定了药物学理论基础。中医外科学第一部专著,已失传。注:瘈疭chìzòng:同瘛疭,痉挛的症状。东汉末年张仲景著。创立六经辨证理论体系。首载蜜煎导法、坐药法、吹耳急救法,以及对寒疝、蛔厥的诊治等。东汉末年外科学家,我国腹部外科手术的创始人。用麻沸散给患者麻醉后进行腹部手术,是世界医学史上应用全身麻醉进行手术治疗的最早记录,比西方早1600多年。西晋、南北朝到隋、唐、宋、元时期,战争连绵不断,客观上增加了外科手术和外用药物的使用机会,也使中医外科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东晋葛洪编著的一部古代急诊全书。首载骑竹马灸法及用含碘药物海藻治“瘿”。提出用狂犬的脑组织敷贴伤口,治疗或预防狂犬病发作,是免疫治疗的思想萌芽,为世界首创。东晋刘涓子编著《鬼遗方》,经南齐龚庆宣重新编次定名为《刘涓子鬼遗方》。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外科学专著。隋代巢元方等集体编写。是中医学现存最早的病因病理学专著。著作《备急千金药方》、《千金翼方》等。首创用动物的脏器或组织,治疗人体相应部位的疾病,入食动物肝脏治疗夜盲症等。在外治方面,发背初期用冷熨法,瘘管初期用纸捻引流等。特别是葱管导尿的使用记载,比法国的橡胶管导尿造1200年。外用剂型得到极大的丰富。王焘《外台秘要》载方6000余首,是外科方药的重要参考文献。《圣济总录》记录了“五善七恶”《太平圣惠方》首载用砒剂治疗痔核,提出“扶正祛邪”、“内消”和“托里”的内治法则。《集验背疽方》首用金银花或藤浓煎并加酒服治疗痈疽。“金元四大家”《外科精义》(齐德之著),全面总结了灸、针、砭镰、溻浴;灵活应用温通、排脓、拔毒、止痛等多种外治方法。《仙传外科集验方》(杨清叟著),首载痈疽有“阳中之阴证,阴中之阳证”。《永类钤方》记载挂线法治疗肛漏。明清时期,中医外科学由发展走向了逐步成熟,名医辈出,医著浩博,百家争鸣,形成了“正宗派”、”全生派“、“心得派”等中医外科的学术流派,治疗上也有了极大的发展和完善。消、托、补三法更臻完善,汗、下、温、清、活血、化瘀、行气、导滞、化痰、散结等法亦得到普遍应用。薛已《外科心法》、《外科发挥》等,创仙方活命饮。汪机《外科理例》,创制玉珍散治疗破伤风。陈司成《霉疮秘录》是我国第一部论述梅毒的专著。《疡医大全》记录修补缺唇,扩张阴道闭锁症,切开新生儿肛门闭锁。《医门补要》记载有包皮环切术。明清时期著作颇多,手术器械也有所增多明清时期是中医外科学由发展走向成熟,使之基础理论自成体系,临床治疗方法、治疗经验不断丰富的重要时期。重要著作:民国时期中医外科发展缓慢,此时的中医外科著作虽对治疗无更多的建树,但为后来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深入阐述、探明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学的微观机制开创了先河。主要代表:中西医汇通派,以张锡纯为代表,用赭遂攻结汤治机械性肠梗阻,葱白熨法治动力性肠梗阻。张山雷《疡科纲要》结合中西医理论阐述中医脓疡不痛的机制,指出“内已成脓,而竟不痛者,疡之变,神经已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随着中医事业的发展,中医外科学与其他学科一样共同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各地相继建立中医学院,编著中医外科学的系列教材。在各种外科疾病的治疗及研究上也有长足的进步。本章完“正宗派”“全生派”“心得派”陈实功王维德高锦庭《外科正宗》《外科全生集》《疡科心得集》注重脾胃,强调“外之证必根于内”。手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其著作体现了明以前外科的主要成就。治疗主张“以消为贵,以托为畏”,以“温通”为治疗大法。家传秘方:阳和汤、阳和解凝膏、醒消丸、犀黄丸、小金丹。用三焦辨证揭示了外科病因与发病部位的联系,确立“审部求因”的诊治规律。对外科四大绝证,主张以补为主,攻补兼施。治疮三大法则“疏通、托里、和营卫”。寒凉派,在外科治疗中广泛应用寒凉药。“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火,岂有寒呼!”攻邪派,创立“漏针”治水疝,“钩针”治狐疝。提出“荣气”即“胃气”补土派,强调健脾以生肌。“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滋阴派中医外科范围、疾病命名及名词术语解释掌握中医外科名词术语解释。熟悉中医外科的范围、特点。了解中医外科疾病以部位、穴位、脏腑、病因、形态、颜色、疾病特征、范围大小、病程长短、传染性进行命名的原则,并举例说明。医事制度的分科最早始于周代。在《周礼·天官篇》中有食医、疾医、疡医、兽医的记载。元代医事分为13科,将外科称金疮肿科。明清时期,外科统称为疮疡科,范围以疮疡、皮肤和肛肠疾病为主。明代《外科理例》明确了外科的命名及其含义。传统中医外科学的范围虽然随着历代医事制度的变革而有所变化,但其学科界限划分的主要依据是指发于人体体表,一般肉眼可见,有形可征及需要以外治为主要疗法的疾病。如疮疡、肛肠、皮肤、男性前阴、乳房、外周血管疾病、瘿、瘤、岩、口、眼、耳、鼻、咽喉等部位的疾病及跌仆闪挫、金刃损伤、水火烫伤、虫兽咬伤等等。由于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和渗透,确切地对中医外科学范围进行界定有一定难度。结合近几十年的临床实际和学科发展,现代中医外科学的范围在原来的基础上又有所更新和变化,其范围除了疮疡、乳房、瘿、瘤、岩、皮肤、肛肠、男性前阴、周围血管及其他外伤性疾病外,还应包括内痈、急腹症、疝、泌尿生殖和性传播疾病等。本节完一般是依据其发病部位、穴位、脏腑、病因、形态、颜色、特征、范围、病程、传染性等分别加以命名的。以部位命名者,如乳痈、颧疔、对口疽等。(图)以穴位命名者,如人中疔、委中毒、膻中疽等。(图)以脏腑命名者,如肠痈、肝痈、肺痈等。以病因命名者,如破伤风、冻疮、漆疮等。以形态命名者,如蛇头疔、鹅掌风等。(图)以颜色命名者,如白驳风、丹毒等。以疾病特征命名者,如烂疔、流注、湿疮等。以范围大小命名者,如小者为疖,大者为痈等。以病程长短命名者,如千日疮等。以传染性命名者,如疫疔等。(图)本节完本节完疮:疮者,创也。广义的疮是一切外科疾病的统称。狭义的疮指皮肤体表有形可见的各种损害性疾病的统称。如有丘疹的粟疮、疥疮;有脓包的黄水疮;有红斑的猫眼疮;有糜烂的水渍疮等。疡:又称外疡,是指一切外科疾病的总称。疡科即外科,外科医生被称为疡医。疮疡:广义上是指一切体表外科疾患的总称;狭义是指感染因素引起体表的化脓性疾病。肿疡:指体表外科疾病尚未溃破的肿块。(图)溃疡:指一切外科疾病溃破的疮面。(图)痈:有内痈、外痈两大类。内痈是生于脏腑的脓肿,如肺痈、肠痈;外痈生于体表部位,“痈者,壅也,壅肿状。”凡皮肉之间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局部具有红肿热痛的特征(少数初起皮色不变),一般范围在6-9cm者称痈。(图)根盘:指肿疡基底部周围之坚硬区,边缘清楚。根盘收束者多为阳证,平塌者多为阴证。根脚:指肿疡之基底根部。一般多用于有粟粒状脓头,如钉丁之状的疔的基底根部的描述。根脚收束多为阳证,根脚软陷为成脓,根脚散漫或塌陷者,多提示可能发生走黄。(图)护场:“护”有保护之意,“场”为斗争场所。所谓护场,是指在疮疡的正邪交争中,正气能够约束邪气,使之不至于深陷或扩散所形成的局部作肿范围。有护场说明正气充足,疾病易愈;无护场说明正气不足,预后较差。应指:指患处已化脓(或有其他液体),用手按压时有波动感。疮顶:指肿疡之顶部。视其高耸或平塌颜色的改变程度等分析其属性为阴证或阳证。疮面:指肿疡破溃后所形成的溃疡面。根据疾病的性质不同,疮面的形态及颜色各不相同。疮腔:指外科疾病肿疡溃破后,病灶局部皮肤以下至疮底之间的空间。坏死: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组织失去气血、津液的濡养,失去活性并不能复原的病理改变。坏疽:机体的大块组织、器官或肢体缺血失养而发生的坏死。袋脓:溃后疮口缩小,或切口不当,致使空腔较大,有如口袋之形,脓液不易排出而蓄积袋底。缸口:慢性溃疡长期不愈,疮口边缘增厚,犹如大缸环口之状者。如臁疮周边多有缸口。腐肉:疮疡热盛成脓溃破后,疮面所呈现的腐败蚀烂的组织。应施以祛腐治疗令其融解脱落。肉芽:指溃疡坏死组织脱落,腐去脓净后,疮面新生的嫩肉。是判断溃疡愈合的重要指标。正常肉芽红活有生机,乃气血充足之象;肉芽苍白,宣浮松脆,无颗粒者为肉芽水肿,乃气血不足或阳气虚弱之象。胬肉:疮疡溃破后,出现过度生长高突于疮面或暴翻于疮口之外的腐肉,称为胬肉。与中医眼科所讲的胬肉攀睛(即翼状胬肉)不尽相同。无头疽:是指多发于骨骼或关节间等深部组织的化脓性疾病,如附骨疽、环跳疽等。相当于西医的骨髓炎、骨结核、化脓性关节炎等。其初起时无头,皮色不变(图)臖核:当某部位感染时,继发的引起颈颌部、肘部、腋窝部、腘窝部或腹股沟等部位出现的大小不等的硬结。其表明光滑、质中,按之作痛。相当与西医的淋巴结炎。痰毒:指感受风热湿毒,气血被毒邪壅塞与皮肉之间,继而炼液成痰,痰毒互阻,结块而肿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包括颈痈、腋痈、跨腹痈等,相当于西医的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疮痨:凡久患疮疡而正气虚弱,状似痨损者,称疮痨。现指由结核杆菌感染所致的外科病,如乳房结核中医称如痨,骨结核中医称骨痨等。结核:即结聚成核、结如果核之意。是泛指一切皮里膜外浅表部位的病理性肿块。非指西医之结核病。如形容瘰疬肿大之淋巴结为“结核累累,有如串珠”。(图)称乳房内肿块性疾病为“乳中结核”等。(图)漏:凡溃疡孔处流脓经久淋漓不止,好像滴漏一样,曰漏,是以症状命名的。它包括两种不同性质的病理改变,一为现称的瘘管,指体表与有脏腑之间的病理性管道,具有内口和外口;一为窦道,指深部组织通向体表的病理性盲管,一般只具有一个外口。两者在外口部均有脓水经久淋漓不止。乳头风:又称“乳头破碎”。之乳头、乳颈及乳晕部皮肤浸淫,湿烂破裂的病症。多因肝火不能疏泄,肝胃湿热蕴结而成。其症乳头破碎、裂开,疼痛剧烈,揩之出血或流黏水,或结黄痂,容易继发外吹乳痈。瘤:瘤者,留滞不去之义。凡瘀血、痰滞、浊气停留于人体组织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