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趋势法例3:某公司1-6年销售额及其有关计算,如表所示:年份销售额(y)年(x)xyx²y²11400001960021701170128900318023604324004210363094410052504100016625006260513002567600合计12101534605525510决策、经营决策•决策:指人们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借助于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必要的计算、分析和判断,进而从可供选择的诸方案中选择最满意(或可行)的方案的过程。•经营决策:把决策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应用到企业的经营活动的决策之中。•经营决策从内容上看,分为生产决策、投资决策和定价决策。凡是决策行为的影响期间在一年(或一凡个营业年度)之内,仅对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影响的决策称生产决策;凡是决策行为的影响期间在一年(或一个营业年度)以上,对企业长远发展有重大影响(如企业经营方向的改变、重大的投资活动等)的决策称投资决策。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别:(1)目的不同。经营决策旨在解決经营资金的有效使用问题,而投资决策则在于解决企业长远目标的实现及投资使用效益的问题。(2)应用的概念及方法不尽相同。经营决策釆用固定成本、变动成本、边际贡献等概念及本量利分析法,而投资决策则釆用资金时间价值、风险价值、资本成本等概念及净现值法、现值指数法等决策方法。当然,经营决策和投资决策也釆用某些相同的概念和方法,如机会成本、相关成本、差量成本、差量分析法、概率分析法等。(3)决策者不同。经营决策涉及企业日常经营的各个方面,其决策者一般处于企业较低管理层次;而投资决策往往涉及企业长远经营目标的主要方面,对企业未来影响甚大,因而往往由企业较高层次的管理者(甚至最高管理层)做出。•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条件下,价格既是引导资源配置的信号,优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外在强制力量,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价格的影响,因此,定价问题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案例1:某家农牧公司收获并加工新鲜产品向超市出售。目前它获得了大量收获,同时又正经历一起包装工人发起的罢工,已延续一周之久。在此期间,本应有25000公斤的货物需要生产发货,结果无一完成。这些产品每公斤可卖2元,因此该公司声称到目前为止罢工已造成5万元的损失。•参与该争议的工会组织指出,其所受的损失其实只有7500元,并出示下列数据用以证明:•损失的销售收入50000元•节省的支出•材料成本10000元•质量控制1000元•设备折旧7500元•人工成本15000元•间接生产费用(人工60%)9000元•42500元•罢工损失7500元•另外还有下列信息以供参考:•(1)材料成本包括大批购买的用于种植的产品及化肥等。由于该生产过程具有持续性,因此公司可以在罢工期间将产品留置地中。•(2)质量控制采用抽样方式进行,当前的工资水平是每小时10元,每个星期大约要花费100个小时。其他的质量控制费用都算在间接成本当中。质量控制员工没有进行罢工,因此他们不会被解聘,短期内也不会动用他们去做别的工作。•(3)机器设备的折旧采用直线法。但是,工厂经理估计无论生产强度如何,其每周的折旧都约为5000元。另外,他还认为每生产1000公斤的产品,机器就折旧100元。•(4)间接生产费用按人工成本的60%分配。这些费用的大部分都是必然发生的,且不受生产规模的影响(如租金、维修、工资等),但某些费用(如燃料和动力)却是直接随生产规模而变化的。总经理估计第二类间接生产费用为每1000公斤120元。•(5)在罢工期间,那些工资包括在固定间接费用内的维修工人可以对公司闲置的机器设备进行检修。他们一共消耗材料400元。而这样的检修平时是由外聘的人员来做的。费用一般为2800元。短期生产决策短期生产决策旨在解决生产什么产品的问题,例如,生产何种新产品、亏损产品是否停产、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半成品(或联产品)是否需要进一步加工、闲置设备出租还是出售、特殊订货是否接受等。在品种决策中,经常以成本作为判断方案优劣的标准,有时也以边际贡献额作为判断标准。生产决策的基本方法•一、贡献毛益分析法•例1:某企业现有设备的生产能力是40000个机器工时,现有生产能力的利用程度为80%。现准备用剩余生产能力开发新产品甲、乙或丙。生产丙产品时,需要增加专属设备5000元。新产品的有关资料如表所示:甲乙丙单位产品定额工时234单位销售价格304050单位变动成本202630•二、差量分析法•例2:某企业计划生产A或B产品,两种产品预期的销售单价、销售数量和单位变动成本资料如下所示:AB预期销售数量200100预期销售单价3250单位变动成本1524•三、成本无差别点分析法•例3:某厂生产A产品,有两种工艺方案可供选择,有关成本数据如表所示:工艺方案固定成本总额单位变动成本新方案450000300旧方案300000400原则1:如果企业有剩余的生产能力可供使用,或者利用过时老产品腾出来的生产能力的话,在有几种新产品可供选择而每种新产品都不需要增加专属固定成本时,应选择提供边际贡献总额最多的方案。生产何种新产品原则2:如果新产品投产将发生不同的专属固定成本的话,在决策时就应以各种产品的剩余边际贡献额作为判断方案优劣的标准。剩余边际贡献额等于边际贡献额减专属固定成本。剩余边际贡献额越大,该产品就越可取。对于亏损产品,绝不能简单地予以停产,而必须综合考虑企业各种产品的经营状况、生产能力的利用及有关因素的影响,采用变动成本法进行分析后,做出停产、继续生产、转产或出租等最优选择。亏损产品的决策亏损产品真亏吗?例5例5:光华公司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其中甲产品是亏损产品。有关产品盈亏计算如下:甲乙丙合计销售收入18002900730012000销售成本2100240040009400营业利润-30050024002600销售成本分解表甲乙丙直接材料、直接人工12008002900变动性制造费用200400700固定性制造费用其中:管理费用192340360维修费用220380420保险费用288480520差量分析表项目继续生产甲产品停止生产甲产品差量销售收入12000102001800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490037001200变动性制造费用13001100200固定性制造费用:管理费用8928920维修费用102010200保险费用128812880利润26002200400亏损产品的决策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综合考虑过程,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1、如果亏损产品能够提供边际贡献额,弥补一部分固定成本,除特殊情况外(如存在更加有利可图的机会),一般不应停产。但如果亏损产品不能提供边际贡献额,通常应考虑停产。2、亏损产品能够提供边际贡献额,并不意味该亏损产品一定要继续生产。如果存在更加有利可图的机会(如转产其他产品或将停止亏损产品生产而腾出的固定资产出租),使企业获得更多的边际贡献额,那么该亏损产品应停产。例6例6:依例5,假定光华公司在停止甲产品生产后可将生产能力转产丁产品,其销售单价为15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10元,通过市场销售预测,丁产品一年可产销500件。转产丁产品需追加机器投资12000元。问是否停止甲产品生产而转产丁产品。差量分析表项目生产甲产品转产丁产品差量销售收入总额1200085200-73200变动成本总额620059800-53600贡献毛益总额580025400-19600专属固定成本12000剩余贡献毛益580013400-76003、在生产、销售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大力发展能够提供边际贡献额的亏损产品,也会扭亏为盈,并使企业的利润大大增加。例7例7:依例6,假定光华公司将甲产品的销售收入由1800元提高到3600元(假设固定成本分摊额不变),则企业将盈利3000元。甲乙丙合计销售收入36002900730013800减:变动成本2800120036007600贡献毛益额800170037006200减:固定成本700120013003200利润100500240030004、对不提供边际贡献额的亏损产品,不能不加区别地予以停产。首先应在努力降低成本上做文章,以期转亏为盈;其次应在市场允许的范围内通过适当提高售价来扭亏为盈;最后,应考虑企业的产品结构和社会效益的需要。由于所需零配件的数量对自制方案或外购方案都是一样的,因而通常只需要考虑自制方案和外购方案的成本高低,在相同质量并保证及时供货的情况下,就低不就高。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影响自制或外购的因素很多,因而所采用的决策分析方法也不尽相同,但一般都采用增量成本(实行某方案而增加的成本)分析法。外购不减少固定成本的决策正确的分析方法是:将外购的单位增量成本,即购买零配件的价格(包括买价、单位零配件应负担的订购、运输、装卸、检验等费用),与自制时的单位增量成本相对比,单位增量成本低的即为最优方案。•例8:某公司生产甲产品每年需要A零件58000件,由车间自制时每件成本为78元,其中单位变动成本为60元,单位固定成本为18元。现市场上销售的A零件价格为65元,且质量更好,保证及时送货上门。自制还是外购?自制增加固定成本的决策在企业所需零配件由外购转为自制时需要增加一定的专属固定成本(如购置专用设备而增加的固定成本),或由自制转为外购时可以减少一定的专属固定成本的情况下,自制方案的单位增量成本不仅包括单位变动成本,而且还应包括单位专属固定成本。由于单位专属固定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减少,因此自制方案单位增量成本与外购方案单位增量成本的对比将在某个产量点产生优劣互换的现象,即产量超过某一限度时自制有利,产量低于该限度时外购有利。这时,就必须首先确定该产量限度点(利用成本分界点的分析方法),并将产量划分为不同的区域,然后确定在何种区域内哪个方案最优。•例9:某公司生产需要一种零件,若自制的话,单位变动成本为1元,并需购置一台年折旧为2200元的设备;若外购的话,供应商规定,凡一次购买量在3000件以下时,单位售价2元,超过3000件时,单位售价1.55元。请帮助决策是应该外购还是自制该零件?外购时有租金收入的决策正确的分析方法是:将自制方案的变动成本与租金收入(或转产产品的边际贡献额,为机会成本)之和,与外购成本相比,择其低者。•例10:某公司每年需要C零件5000件,若要自制,则自制单位变动成本为10元;若要外购,则外购单位价格为12元。如果外购C零件,则腾出来的生产能力可以出租,每年租金收入为3200元。对这类问题,决策时只需考虑进一步加工后增加的收入是否超过增加的成本,如果前者大于后者,则应进一步加工为产成品出售;反之,则应作为半成品销售。在此,进一步加工前的收入和成本都与决策无关,不必予以考虑。半成品(或联产品)是否进一步加工半成品是否进一步加工产品作为半成品出售,其售价和成本都低于进一步加工后作为产成品出售的售价和成本。是否进一步加工,可按下列公式计算、确定。1、应进一步加工的条件进一步加工后的销售收入-半成品的销售收入>进一步加工后的成本-半成品的成本2、进一步加工后的销售收入-半成品的销售收入<进一步加工后的成本-半成品的成本•例11:某企业每年生产、销售甲产品3800件,每件变动成本为16元,每件固定成本为1元,售价为24元。如果把甲产品进一步加工成乙产品,售价可提高到30元,但单位变动成本需增至20元,另外尚需发生专属固定成本800元。请问是应该直接出售甲产品还是加工成乙产品后出售?联产品是否进一步加工在同一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若干种经济价值较大的产品,称联产品。有些联产品可在分离后就出售,有的则可以在分离后继续加工出售。分离前的成本属于联合成本,要按售价等标准分配给各种联产品。联产品在分离后继续加工的追加变动成本和专属固定成本,称为可分成本,决策时应予以考虑;联合成本是沉没成本,决策时不予考虑。1、进一步加工后的销售收入-分离后的销售收入>可分成本2、进一步加工后的销售收入-分离后的销售收入<可分成本闲置设备出租或出售方案的决策对这类问题,决策时只需考虑出租和出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