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检测自杀行为可行性的论证摘要:随着中国社会繁荣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进程逐步加快,在享受着这些改变所带来的幸福生活的同时,人们也被越来越多的问题所困扰。任何事物都具有其两面性,我们在享受丰富的物质的同时,不觉精神却逐步空虚了起来。这所带来的一系列心理和精神上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而且还有愈演愈烈之势。在这一系列问题之中,大学生自杀事件的逐年上升,让我们切身体会到了事件的严重性。在一系列的主动防御措施的基础下,大学生自杀事件虽得到进一步的控制,但是要完善这个防御机制、从根本上杜绝大学生自杀事件的发生似乎势在必行。在我们参考了大量的全球自杀防御机构与体系的事实后,我们发现被动的从人的一些生活数据中可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心理状况的变化,而且在这一方面国内外还是一片空白,所以我们从软件立项的角度,对大学生的饮食和通讯数据做出分析和统计,得出较为确切的信息,从而在其心理变化较大的时候做出预警。我们感觉这件事情的意义非同小可。以下是我对项目立项的可行性的分析。当代大学生自杀的现状全球每年自杀造成约100万人死亡,平均每40秒就有1人死于自杀。自杀未遂者则为此数字的10至20倍。在我国,自杀已成为我国人口的第五大死因,在15岁至34岁的人群中,自杀是首位的死因。我国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自杀,而自杀未遂者约为200万人。作为15岁至34岁人群中的大学生群体,自杀当然更是首位的死因。刘华山等人采用结构性访谈和查阅有关记录资料的方法,重点对我国4个省、市的16所大学以及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有关人员进行访谈调查,并对100多个大学生自杀案例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大学生的自杀率大致为2—4/10万。另有研究显示,山东省大学生自杀率大致也为2—4/10万。虽然中国的大学生自杀率与其它工业国家相若,但是2003年以来却突然猛增。自杀已成为大学生死亡的首要原因,据网上报道,大学生自杀事件,2002年是29起,1人死亡;2004年为68起,48人死亡;2005年至2006年则增加到130起之多。2008年仅上海就发生大学生自杀事件23起,造成19人死亡。2006年被媒体称为中国大学生自杀年,在这一年,几乎每个月都有大学生自杀的事件发生。2006年2月20日上午10时,华南农业大学大理学院统计专业一名05级大一男生,从学校五山公寓附近的东区实验楼坠楼身亡。此后,短短10天时间里,这所中国南方农业第一高等学府像着了魔似的,悲剧接连上演,4名在校人员坠楼自杀,其中两名是研究生。2006年3月30日上午8时许,住在生活区东14楼的广东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土木工程系3班学生,身穿短裤坠落在该楼楼下的草地中当场身亡。据统计,从2003年至2008年2月,广东省高校发生学生自杀事件共75例。这仅仅是广东省,在全国,数字肯定远远大于75。而更令我们惊愕的是,在2006年5月初,中国社会调查所对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武汉等地高校1000名大学生展开了一项针对“大学生心理”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1/4的被访者曾经有过自杀念头。从以上的数据统计、分析过程中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自杀事件的实例已经超过了我们的想象。近几年更有愈演愈烈之势,大学生自杀事件的不断发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剧烈的影响。我们在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如此大学生选择自杀的同时,也不得不在想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可行性高的防御和预警机制。社会各界对自杀事件的重视大学生自杀事件不仅是在国内情况如此,在国外更是有不相上下之势。而且也得到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自杀事件的不断发生,引发了国内外学者、机构的高度重视。为了预防大学生自杀事件的发生,国内外相继成立了专门的应对自杀事件的机构。而且在科学领域内,心理学上更是有专门的从事研究自杀行为的机构。早在20世纪初,奥地利维也纳警察局就成立了防止自杀科,维也纳伦理学会成立了“厌世者之家”。1939年,预防自杀成为全世界的共同任务,并成立了“国际自杀预防协会”。1953年,英国牧师范·瓦内开办了世界第一家心理危机干预和电话咨询机构---“圣·玛利亚”。资料显示,国内外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界对大学生自杀问题尤为关注。国外研究起步较早,而且有专门化研究机构,研究对象主要是青少年。1958年Shneidman和Farberow在洛杉矶成立自杀预防中心(CSPC)。1959年,Lownes·T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成立“Friends”,成为迈阿密有名的防止自杀机构。1960年,国际自杀预防学会在维也纳成立,从此每隔两年召开一次国际学术会议。1963年,澳大利亚成立了生命线“LifeLine”。[1]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针对青少年无视生命价值的现象,首次提出了生命教育的思想,且他创立的生命教育理念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1979年,澳洲成立的“生命教育中心”(lifeeducationalcenter:LEC),现已发展为一个国际性机构,主要致力于包括自杀在内的暴力防预。1989年,日本所修改的新《教学大纲》中针对青少年自杀、杀人等现象日益严重的现实,提出了“以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之观念来定位道德教育的目标。在我国,有关自杀、生命课题的研究与实践,起步较晚。1958年,叶宝明撰写了《香港的自杀》,这是我国第一部研究自杀的专著。1960年,杜学魁创办成立了中国第一个防止自杀机构——香港圣玛利亚会。1987年,南京脑科医院翟书涛教授出席了第十四届国际预防自杀学术会议,随后并主持成立了我国第一家专业性心理救援机构——南京危机干预中心。1988年,中国大陆第一个由义务工作者成立了“广州培爱防止自杀中心”。20世纪90年代初,有关生命教育的知识已经散见于台湾某些大学的课程中,尤其是到了1997年,由于台湾学校暴力及自杀事件频发,促使台湾教育部门必须尽快在校园实行生命教育,预防自杀与暴力行为倾向。[2]1995年,何兆雄主编的《自杀病学》是一部比较完整的研究自杀的学术专著,该书从自杀是疾病的学科性质、自杀历史学、自杀伦理学、分类学、人口统计学、流行学、社会学、病因学等角度,分析了自杀涉及到的各领域问题。自杀是我国人口的第五大致死原因,也是青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特别是近年来,国内大学生自杀率在逐年攀升。中国社科院在《2005年:中国教育发展报告》披露,自2000年以来,媒体报道有自杀大学生281人,仅2004年媒体报道内地23个省份近100所高校有116起自杀事件,造成了85人死亡。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自杀问题日趋严重。以上可以看出,国内外对大学生自杀事件相当重视。以上机构的建立,对大学生自杀这一问题已经做出了一系列的预防防御措施。自杀防御体系和干预机制的建设自杀预防是一个系统工程,所有的社会机构和个人都应为自杀预防作出贡献。从个体成长的整体社会背景来看,和谐的家庭氛围、良好的学校教育、正确的价值导向、健康的社会环境、高雅的文化氛围等等都是个体的生命成长和自由发展的适宜土壤。构建大学生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模式,同样需要关注生命个体的价值诉求,需要从政府、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等五个层面进行思考,引导大学生健康、茁壮地成长、成才。在中国社会科学教研部对这一敏感事件做出调研后,呼吁构建大学生自杀预警干预机制。警干预机制通过家庭、学校、社会各方形成的合力来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进行跟踪、咨询、干预调节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以便采取措施,减少或遏制危机发生的突发性和意外性。高校内部要组织一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的预防干预队伍,形成从校、院(系)到班级、寝室的预防干预网络。自杀危机前的预防性干预主要通过建立心理危机干预队伍,开展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发现高危个体,建立心理档案,明确预警对象,实施三级联动的预警机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危机状态,重建自我和对生活的希望,消除自杀危机。因此,建议一个完善的、综合的自杀防御体系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同呼吁,而对大学生而言,建立有效的监控、干预网络体系也势在必行。自杀者的首要心理因素——抑郁病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报告指出,精神沮丧是人类第四重要的疾病诱因,与自杀密切相关。“世界上最消极悲伤的人”就是抑郁症患者,其自杀率高达15%。而自杀者中60%左右都患有抑郁症。自杀常成为抑郁症第一个征象和最后一个症状,故称之为人类第一号心理杀手。最近,中国社会调查所(sSIC)对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武汉,大连、沈阳、哈尔滨等地高校10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被访大学生中,53.1%选择愉快,44.9%选择郁闷,22.4%选择焦虑。在是否有过自杀念头这个问题上,71.4%的大学生从来没有过自杀念头,26.5%的大学牛偶尔有自杀念头,2.1%的大学生经常有自杀念头。数据可见,超过1/4的被访者曾经有过自杀念头,这个数据是十分惊人的。据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统计,我国每年有28万余人自杀。调查显示,中国独立的自杀危险因素依次为:1、抑郁程度重2、有自杀未遂史3、死亡当时急性应激强度大4、生命质量低5、慢性心理压力大6、死前两天有严重的人际关系冲突7、有血缘关系的人有过自杀行为8、朋友或熟人有自杀行为以下是关于当代大学生自杀成因的一个统计结果:从上述统计表中可以看出,大学生自杀一年的最主要原因有:工作学习问题、家庭纠纷和情绪低落三项。儿这三项不论其形成原因,时间久了必然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造成十分大的影响。而且这三大因素也是诱发抑郁症的直接重要因素。尤其是大学生,各种事物对其带来的压力不可估量,久而久之,心理上出现问题,诱发抑郁症。由此可见,大学生自杀事件与抑郁症有着直接的联系。抑郁症患者在饮食、通讯上的特征为了探讨以躯体症状为主诉的抑郁症临床特征及首诊情况,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及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两所精神病专科医院专家们对其门诊及住院抑郁症患者共117例,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自制躯体症状调查表进行了评定、分析。结果显示:68.4%的患者首诊于综合医院非精神科,在非精神科就诊的患者中,约88.8%的病人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抑郁症伴发的躯体症状大多数在14个以上(73.5%),躯体症状表现繁多,按出现的频度,前9位分别为食欲减退(89.7%)、疲倦乏力(88.9%)、多梦(85.5%)、入睡困难(84.6%)、觉醒频繁(83.8%)、头晕(82.1%)、早醒(76.9%)、肌肉酸痛(71.8%)、性欲下降(71.8%)。抑郁症除了会出现三大主要症状外,还会出现一些躯体症状,其中包括睡眠紊乱(入睡困难、睡眠浅、早醒,还有一种情况是,别人以为他睡的很好.但本人觉得自己一点也没睡着)、乏力或精力减退、食欲下降(70%的抑郁症患者都会出现这种情况,轻的表现为没食欲,重症表现为丧失食欲)、性功能减退(女性会在抑郁症发病期间出现闭经)、体重下降、便秘、全身疼痛不适等非特异性躯体症状。很多患者没有节食时会伴有食欲下降或者亢进、体重减轻或者增加(例如,一个月内体重变化超过5%);(8)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在通讯方面,对自己关系亲近的人,表达想死的念头,或在日记、绘画、信函中流露出来。回避与他人接触,不愿见人。由上诉调查事实证明,抑郁症患者和自杀者人群在病发前的一段内时间饮食上会伴有食欲下降、体重减轻的症状;在通讯上,往往在发病期不愿意与人交流,通讯量较少,但是在实施自杀行动的临近的时间段内会增加与自己至亲的人的联系。而这些就为我们软件检测的可行性做出了充分的论证。软件检测的可行性当下社会中,对抑郁症和自杀的防御研究机构和机制已经非常的多,而且不仅理论充分,实质效果也有目共睹。但是对自杀、抑郁症的研究却是永无止尽,更加严谨。对于研究者而言,一个完善、可行度高的防御机制似乎永远不可能建立。因为医学界对抑郁症的研究和治疗到目前为止尚未有统一的形成原因的定论。目前人类所掌握的抑郁症发病机制大部分是基于观察、统计、分析的结果。在唯物的立场上没有对其定论。抑郁症的发病不是说身体哪个部位发生了实质性的异常,而是在精神层面上出现了当下科学技术无法判定的问题。也正是因此,对抑郁症和自杀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停留在统计、分析、从中提取信息、治疗患者的基础上。而为此研发出来的一些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