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当代价值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当代价值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当代价值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涵义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三、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涵义(一)什么是中国?什么是传统?什么是文化?(二)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一)什么是中国?什么是传统?什么是文化?1、“中国”一是专指帝王所在的国都,即首都。《诗经·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以缓四方”。(先爱护京都的百姓,进而安抚四方。)二是专指天子直接统治的王国。据有关资料介绍,“中国”这个词语最早出现在西周。周在灭商之后,周武王在祭拜上天时说:“余其宅兹中国”。三是指中原地区。由于中原是农业最发达的地方,所以有“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说法。《史记·天官书》称:“其后秦遂以兵灭六国,并中国”。(遂后秦朝灭亡了六国,统一了中原。)四是指古代华夏族、汉族居住的地区或建立的国家。由于华夏族、汉族多在黄河中下游建都,并不断扩大活动范围,因而称黄河中下游为“中国”。古代所说的“中土”、“中州”、“中原”等词含义相同。2、“传统”《辞海》:历史沿传下来的思想、文化、道德、风俗、艺术、制度以及行为方式等。3、“文化”《辞海》:广义的文化(大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小文化)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二)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1、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指历史形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1)“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等等。(2)“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一)历史悠久,绵延不绝(二)兼容并蓄,包容融合(三)持中贵和,追求和谐(四)以人为本,道德至上(五)求是务实,注重实用中华民族有“三十万年的民族根系、一万年的文明史、五千年的国家史”。(一)历史悠久,绵延不绝(二)兼容并蓄,包容融合1、佛教的中国化“佛教的中国化”,是指印度的佛教传到中国之后,经过发展演变而最终变成了中国的佛教。佛教最早是在西汉未年从印度传来的。佛教传入中国经历了一千多年后,到了宋朝,出现了儒、释、道三教合流的现象,即“三教合一,多元一体”。南宋孝宗皇帝说:“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佛教的中国化,实际上也是佛教的儒学化和世俗化。佛教主张:“不尊君,不礼父母,削发出家,抛离父母,承祧(tiāo)无人”。唐朝的禅宗六祖慧能:“顿悟”“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居士”、“俗家弟子”和“还俗和尚”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1938年10月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第一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命题。在民主革命时期,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在改革开放时期,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重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三)持中贵和,追求和谐张岱年先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个一以贯之的东西,即中国传统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统一”。程思远把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和谐与统一的特点界定为“中华和合文化”。1、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是自然的产物“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错:规范,成型)——《周易·易传》2、主张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和谐统一孔子:“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在处理人际关系和个人修养上——“中庸之道”。何谓“中庸”?宋代理学家解释,“不偏之谓中,不易之为庸;中者天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四)以人为本,道德至上1、以人为本管子:“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管子·霸言》管子:“为霸王的事业之所以有良好的开端,就是遵循了以人民为根本的原则;这个本理顺了,国家才能巩固,这个本搞乱了,国家必然危亡。”2、道德至上——“察举制”:汉代选拔官员的“察举制”把“孝廉”作为最重要的标准。即“举孝廉”。“孝”就是孝顺,“廉”就是廉洁自律。孝和廉都是人最重要的两种品质。——科举制:科举制源于隋唐,越到后来越把考试的内容偏重于学子的道德品质。到了宋代,《四书》开始代替《五经》成为考试的核心内容。《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其主要内容是探讨君子如何修身,如何治国,强调道德至上。(五)求是务实,注重实用1、“以农为本”的理念老子:“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老子:人民满足于食物的香甜,服装的美丽,自己居所的安适,民风民俗的快乐。孟子:“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wàng)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孟子:如果能让老百姓吃饱穿暖,还没有称王的,天下还没有听说过这种可能。“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十七大报告》2、中国神话中的实用主义色彩中国神话:古希腊神话:女娲补天天神:宙斯大禹治水太阳神:阿波罗后羿射日智慧女神:雅典娜钻木取火爱神:维纳斯三、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一)“包容”、“兼容”、“宽容”精神的当代价值(二)“贵和”、“尚和”、“和合”思想的当代价值(三)“修身齐家”、“完善人格”的当代价值(一)“包容”“兼容”“宽容”精神的当代价值1、“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2、“和而不同”的兼容精神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宽容精神1、“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2、“和而不同”的兼容精神《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不会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没有原则,但他却与别人不能保持融洽友好的关系。2009年1月19日,新加坡《联合早报》发表了一篇题为《中美交往需更多遵循孔子“和而不同”的大智慧》的文章:“中美间存在历史、社会、民族、文化等方面差异,与此同时,双方共同利益交叉和依赖纽带愈发强劲。中美在未来30年的道路上需更多遵循孔子的‘和而不同’式大智慧,才能各领风骚,双赢共进。”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宽容精神《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雍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2006年11月23日,胡锦涛在访问印度期间,在印度科学宫发表的重要演讲说:“中国先哲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一思想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价值观念。中国自己要发展,也希望同其他国家和谐相处、互利合作、共同发展。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平。事实已经并将继续表明,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中国永远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二)“贵和”“尚和”“和合”思想的当代价值1、“天人合一”、“天人和谐”的天人观2、“持中贵和”、“和睦和谐”的人际观3、身心平衡、“不以物扰”的生活观1、“天人合一”、“天人和谐”的天人观孔子:“钓而不纲,弋(yì)不射宿。”《礼记·祭义》:“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2、“持中贵和”、“和睦和谐”的人际观——执政者和民众保持和谐。孟子:“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土芥:泥土、草芥;寇仇:仇人)——《孟子·离娄》——日常交往中的“和睦”、“和谐”孔子:“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墨子:“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3、“身心平衡”、“不以物扰”的生活观孔子:“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道家思想中的“无为”、“不以物扰”,佛教中的“戒、定、慧”等主张,都是强调个人内心和谐的一种状态。总之,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贵和”、“尚和”、“和合”思想,对于实现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所以,我们党提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三)“修身齐家”、“完善人格”的当代价值“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左传》1、德教为先,修身为本孔子:“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为政》孟子:“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心悦而诚服也。”——《孟子·公孙丑上》孔子:“政者,正也。”——《论语·颜渊》孔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2、自省自重,慎独慎微(1)自省老子:“胜人者,力也;自胜者,强也”。孔子:“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3)慎独《中庸》:“莫见乎隐,莫见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4)慎微古人曰:“不虑于微,始于大患;不防于小,终亏大德。”3、忠诚孝道,廉洁知耻(1)忠古人云:忠者,人格之成也。人无忠则凶,专一之忠为小忠,无逆之忠为中忠,大忠之忠要求忠于道。2006年4月,胡锦涛曾向全国人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八荣八耻”的要求:“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2)孝字体字意:“孝”字,上面是一个“老”字,下面是一个“子”字。这就告诉我们,“孝”反映的是下一代对上一代的尊敬和孝顺。古人讲:“孝者,德之基,人格之始也。”(3)廉什么是“廉”?即“清廉”。所谓“清廉”,就是要做到清正廉洁、奉公守法。包拯: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古人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廉生威,威生明,明生信。胡锦涛:“领导干部要严于律己、廉洁奉公,兢兢业业、干干净净为国家和人民工作。”“我理解,领导干部干干净净干事,就是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经得住考验,严守党纪国法,自觉做到秉公用权、不以权谋私,依法用权、不假公济私,廉洁用权、不贪污腐败;就是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想干事、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为工作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忘我奉献,真正做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

1 / 4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