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现代化建设幸福城共同开启江阴科学发展的新征程——在中国共产党江阴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朱民阳各位代表,同志们: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江阴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中国共产党江阴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是在我市从建设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化幸福江阴建设,奋力争当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排头兵。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对江苏提出的“六个注重”的工作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省委推进“两个率先”的战略部署和实施“八项工程”的重要决定,全面总结我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研究部署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选举产生中共江阴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和中共江阴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动员全市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迈向现代化,建设幸福城,为共同开启江阴科学发展的新征程而努力奋斗!幸福江阴建设五年来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我市经历了极不平凡的五年。在省委和无锡市委的正确领导下,中共江阴市委始终坚持以人民幸福评估发展的根本标准,以幸福江阴建设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同心同德,攻坚克难,顺利完成了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制订的各项目标任务。幸福江阴建设的五年,是我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五年,是经济转型快速突破的五年,是城乡发展日新月异的五年,是改革开放纵深推进的五年,是社会建设活力迸发的五年,是人民群众得益最多的五年,也是江阴历史上又一个重要的黄金发展期。2005年末,江阴在全省率先建成全面小康达标县(市)后,我们深入思考“小康达标后干什么?经济发展为什么?区域领先争什么?”,引领全市上下探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科学之路。在2006年的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我们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幸福江阴”的战略构想,标志着江阴的科学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2006年起,我们每年都举办“幸福江阴(北京)高层论坛”,邀请上级领导和知名专家学者、新闻媒体对幸福江阴建设会诊把脉、建言献策。根据“五民五好”的发展愿景,我们制订了幸福江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市政协开展五项专题调研并提出建议。2007年,江阴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专门作出《关于深入推进幸福江阴建设的决议》,进一步凝聚全市人民共建共享幸福江阴的强大合力。2008年,我们制订《建设幸福江阴行动纲要(2008-2010)》,并逐年对年度目标进行责任分解,将幸福江阴建设目标化、具体化,促进了经济与民生、城市与农村、生产与生态的互动发展。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我们坚持“民生重于一切”的价值取向,坚持“保增长、促转型、惠民生”,实施“六个抢”、“十个抱团”等措施,取得了经济稳健增长、群众稳定增收的良好局面,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称赞“化危为机,江阴有股劲”。2010年初,我们贯彻落实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同志对幸福江阴建设的重要批示精神,召开幸福江阴建设再动员大会,启动编制《建设幸福江阴新三年(2011-2013)行动纲要》,以更新的理念、更宽的视野、更大的力度深化幸福江阴建设,力求“在‘幸福社会’建设上探索出一条可行的道路来”。幸福江阴建设五年来,我市先后荣获中国最佳经济活力魅力城市、首批国家生态市、全国绿化模范市、国际花园城市、中国十大和谐名城、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2010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40多项全国性和国际性荣誉,实现了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八连冠”。特别是2008年,我市被中央确定为改革开放30年全国18个典型地区之一,被中央调研组誉为“科学发展的先行者”。五年来,我们以转型发展为引领,既实现了经济总量的翻番增长,更促进了经济结构的优化提升。坚持民生倒逼转型,突出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步伐。2010年,在全面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基础上,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大关,达到2001亿元,预算内财政收入382亿元,一般预算收入131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2.5倍、3.5倍和2.7倍。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农业发展突出“紧接二产、密连三产”,探索实践工业反哺农业“七种模式”,建设现代农业十大重点示范工程,全市农业规模经营比例从2005年的46.8%提高到2010年的80%。工业发展突出“存量调优、增量调高”,围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施新兴产业发展“445计划”等,出台一系列专项政策文件,推动传统产业高新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新兴战略性产业育成化。2010年,在完成工业总产值5458亿元的同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2%,五年提高了19.2个百分点。服务业发展突出“港城互动、双轮驱动”,从打造新的增长极的高度,大力实施临港新城“500天行动计划”和“新三年行动纲要”。2010年,江阴港货物吞吐量突破1.2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万标箱,分别是2005年的2.8倍和20.6倍,实现了临港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服务业经济量质并提,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2005年的34%提高到2010年的39%,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科技创新持续深化。启动创新型城市建设,大力开展“质量与知识产权促进年”等活动,成立全国县(市)首家区域产学研战略联盟,累计建成“三创”载体210万平方米。大力实施专利、品牌、标准战略,99家企业先后参与210个国际、国内行业标准制订。2010年,全市科技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五年提高了1个百分点。人才支撑作用持续强化。坚持“一个领军型团队可以带动一个产业”的理念,累计引进“530”项目128个、国家“千人计划”人才7名;打造江阴“人才特区”,积极对接上海杨浦,与浙江大学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加强政产学研合作,建立柔性人才库,全市人才总量达到23.5万人。发展活力持续增强。引导开发园区“二次创业”,经济开发区全力打造科技新城,已成功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临港新城成为新兴产业主阵地;靖江园区成为全省跨区域开发的率先实践区。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五年来,到位注册外资累计达29.73亿美元,进出口总额从2005年的67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158亿美元,2010年对外投资首次突破1亿美元。推进企业资本运作,“江阴板块”不断扩容,五年培育科技型拟上市公司100家,新增上市公司12家,上市股票累计达30只。五年来,我们以富民增收为重点,既实现了人民生活的持续改善,更构建了居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坚持“既做大经济‘蛋糕’,更分好利益‘蛋糕’”。“十一五”期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都在10%以上,分别是2005年的1.87倍和1.74倍,其中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连续11年名列全省同类城市第一。稳定和扩大就业。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大力实施“5年5万”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4045”再就业援助工程、“121”阳光扶助工程以及大中专学生促进就业行动,解决本地劳动力就业12万人次。鼓励和支持创业。建立健全政策、服务、培训三位一体的创业促进机制,实施相对宽松的创业准入门槛。2010年,全市私营企业注册数增加到2.34万家、个体工商户注册数增加到4.99万家,分别是2005年的2.2倍和3.2倍。扩大群众投资渠道。大力发展富民合作、专业合作、土地股份合作、集体资产股份合作,拓宽增收渠道。创新拆迁安置办法,让拆迁工程成为惠民工程。完善社保和加强帮扶。城镇职工、农民的基本养老保险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实现全覆盖,16.2万名历次被征地农民并轨城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100%,“城保”扩面累计净增22.7万人,参加基本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人数累计达170万人次,比“十五”期末增加98.2万人次。社会救助机制不断完善,低保标准实现城乡一体,以企业冠名为主体的慈善基金总额达到11.7亿元,创全国同类城市之最。五年来,我们以城乡统筹为目标,既实现了全市域布局的优化完善,更促进了城乡发展的互动融合。坚持“既要城里人说好,也要农村人说好”的理念,按照“城市发展学新加坡、新市镇建设学上海”的导向,不断提升城乡建设管理水平。规划布局不断优化。把全市988平方公里作为一个整体,大力推进城乡建设规划全覆盖,以大智慧、大手笔、大举措快速推进城乡建设,“一中心四片区”的城市布局初步形成。创新设立临港新城,稳妥推进镇村行政区划调整。城市功能日趋完善。重点区域实施组团式开发、板块式推进,相继实施城市客厅、敔山湾新城、南门地区、西组团的开发建设,新体育中心、国际会展中心等一大批功能性城建项目建成投运。完成老小区改造320多万平方米,平改坡10万平方米。累计建成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27.7万平方米,建设公共租赁房60.8万平方米。基础设施快速推进。以实施“三路工程”和“新三路工程”为重点,五年来,道路建设累计投资84亿元,新增道路588公里,改扩建“断头路”15公里,基本建成干支相连、城乡一体、快速通畅的路网体系,路网密度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肖山水厂三期工程建成投运,自来水实现同网同价。川气东送工程江阴段建成投运。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三中心”、“四大数据库”等城市信息平台相继建成,“12345”公共服务呼叫热线深入民心,市民卡工程连续三届被评为“国家金卡工程金蚂蚁奖”,我市成为全国同类城市首家信息化示范市。镇村面貌显著变化。制订完善各镇(街道)新市镇建设规划,涌现出一大批特色鲜明的新市镇,被撤并乡镇建设管理不断加强。推进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初步形成“大城管、动态化、数字式”的城市管理新格局。切实加强新农村建设,持续开展村庄整治工程,积极实施一街五村“三置换”改革试点,新建社区15个,农民集中居住率达68%。建成无锡市新农村建设示范镇12个、示范村178个。五年来,我们以生态优先为导向,既实现了节能减排的预期目标,更打造了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优势。注重以生态优化倒逼经济转型,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同步提升。生态意识不断强化。倡导“环境污染是政府或企业的负债”的理念,在政府、企业、学校、社区组织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和生态创建活动,积极倡导科学的生活方式、绿色的生产方式和低碳的消费模式,形成了全社会关注生态、关爱环境的良好氛围。生态制度创新落实。制定出台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规划,建立健全资源环境科学决策、专家咨询、项目听证、责任追究等制度,深入实施生态文化、低碳产业、低碳城市、生态农业、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六大工程”。在全省率先实施“清洁家河”工程,率先开展排污权交易和开征主要污染物有偿使用费,率先实行镇域间生态补偿机制;开展水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建立完善企业环境行为信息发布制度,推行“河长制”落实环保责任。实施控源截污工程,污水管网累计达1650公里,城区和集镇建成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达到91.7%和83.5%。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坚持“生态建设从种树开始”,五年累计新增造林面积15.5万亩,全市林木覆盖率和城区绿化覆盖率分别增加到20.1%和45%,其中林木覆盖率比2005年提高10.3个百分点。基本形成以循环利用为导向、环境治理为重点的环境保护体系,万元GDP能耗比“十五”期末下降20%以上,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到92分,五年累计提高了7分。坚持“不开发不是不发展,而是为了更高水平发展”的理念,在南部六镇200平方公里范围内规划建设“不开发区域”,为可持续发展留好空间。五年来,我们以素质提升为核心,既实现了社会事业的均衡发展,更形成了共建共享的强大合力。坚持“既要身体好,更要心智好”的理念,大力推进事关百姓身心健康的社会建设。人民群众对幸福感的平均打分达到87.44分。一体化推进民生工程。强化“公交优先就是市民优先”,倡导绿色出行,率先在全省同类城市中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公交分担率从2005年的7.3%提高到2010年的24%。坚持“民生无小事”,积极推进道路畅通工程、放心食品工程、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等实事工程。实施三轮累计21万名企业退休人员和168万人次农民免费健康体检,建立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