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高效生态养鱼实用技术刘贤忠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水产学院电话:13906335401EML:lxzrzvtc@126.com主要内容生态养殖概述生态养殖池塘基本条件池塘养殖水环境构成要素养殖种类及混养原理池塘环境生物修复技术池塘管理池塘高效生态养鱼模式范例池塘生态养鱼概述一、池塘生态系统构成池塘生态系统生物环境非生物环境浮游生物高等水生植物微生物养殖水产动物底栖动物化学环境物理环境水文环境底质池塘生态养鱼概述生态系统是生态学上的功能单位,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根据E.P.Odum的定义,池塘生态系统是指生活于其中的各种生物群落同它们的理化环境共同作用,从而使能量的流动在该系统内形成明确的营养结构、物种的多样性和物质循环。池塘生态养鱼概述二、池塘生态系统主要生态物质循环途径1、碳(C)的生态循环途径池塘生态养鱼概述2、氮(N)的生态循环途径含氮有机物残饵死亡生物排泄物NH3NO-2鱼产品饲料NO-3O2O2池塘生态养鱼概述3、硫(S)的生态循环途径含硫有机物S2-SO2-4厌氧有氧有机物硫酸盐还原菌缺氧条件下生物有机体池塘生态养鱼概述三、池塘生态养鱼所谓池塘生态养鱼就是围绕养殖鱼类构建健康、高效池塘水域生态环境,进行鱼类养殖,达到高产、优产的目的。池塘生态养鱼概述生态养殖与传统养殖模式的区别:注重池塘生物群落构建,保持池塘正常健康物质循环,从而达到降耗增产。因地制宜,选择适合的养殖品种,以混合养殖提高养殖密度,达到增产增效。加强水质调控,合理健康用药,提高产品质量,增加经济效益。池塘生态养鱼既是养殖技术发展积累推动的结果,又是水产养殖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生态养殖池塘基本条件一、池塘选址1、周围环境2、水源和水质3、土质生态养殖池塘基本条件二、面积和水深1、面积养殖池塘面积以控制在6667~10000m2左右较为适宜。2、水深鱼池水位应常年保持在2.0~2.5m。三、池塘及池底形状1、池塘形状生态养殖池塘基本条件2、池底形状池塘养殖水环境构成要素一、理化环境1、温度:影响鱼类生长及环境物质代谢过程。池塘养殖水环境构成要素家鱼生长的适温范围在15~32℃,最适生长水温为20~28℃。上述鱼类在水温降到15℃以下时,食欲下降,生长缓慢;低于10℃时,摄食量便很快减少;低于6℃时,会停止摄食;水温高于32℃时,食欲同样会降低。温度调节措施:春季保持较低水位,避免池塘周围种植高大树木及建筑物,利于水温上升;夏季保持较高水位,以利于鱼类在下层躲避;有条件引入地下水,在低温季节助于升温,夏季助于降温;利用温泉或工厂余热改善池塘水温。池塘养殖水环境构成要素2、光照强度:影响鱼类活动分布。生产中常用透明度,反应水中生物特别是浮游植物的数量。一般保持20~40cm较宜。3、溶氧:外源水带入光合作用80%·90%大气溶解池水中溶氧消耗水呼吸90%逸出养殖动物呼吸池塘养殖水环境构成要素低氧危害:草、鲢、鳙、鲤等鲤科鱼类,要求水中的溶氧量不应低于4毫克/升,低于2毫克/升时,就会产生轻度浮头。当降至0.6~0.8毫克/升时,就会产生严重浮头,当降至0.3毫克/升以下时,鱼就会开始死亡。保持池塘溶氧的措施:保持水质鲜活水质。避免池塘周围高大树木及建筑,适当加大池塘面积,保持水面开阔。高温季节加大换水量。科学使用增氧机。缺氧时采取应急措施。池塘养殖水环境构成要素4、氨氮、硫化氢等有毒气体:含氮及含硫有机物厌氧分解产生,具极强毒性。H2S的致死浓度:虹鳟0.0087mg/l,金鱼0.084mg/l。氨氮的24小时半致死浓度:鲢0.46mg/l,鳙0.91mg/l。可通过保持水中高溶氧及控制合理养殖密度、投饲量,避免过量使用无机氮肥。使用底质改良剂及微生态制剂。应急处理:使用沸石、高岭土等吸附剂播撒亚铁溶液池塘养殖水环境构成要素5、PH值适合鱼类的pH值为6~9,最适宜pH值为7~8.5,pH值的安全范围为5~9.5。危害:鱼类在pH值低于5.5的酸性水中生活,容易感染传染性鱼病,即使不缺氧,鱼也会感觉呼吸困难,发生浮头,降低饵料的消化率,生长缓慢。当pH值小于4或大于10.2时,鱼类很快会死亡。在酸性水中,铁离子和硫化氢的浓度会增高,其毒性加大。pH值还可以直接影响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进而减慢水中物质循环的过程。池塘养殖水环境构成要素二、生物环境1、高等水生植物:包括芦苇等挺水植物,荇菜、水葫芦等浮叶植物,浮萍等漂浮植物,菹草、轮叶黑藻、苦草等沉水植物。池塘养殖水环境构成要素2、底栖动物:昆虫及其幼虫,环节动物,软体动物。池塘养殖水环境构成要素3、微生物4、浮游生物浮游动物浮游植物水色早春硅藻大量出现;夏季浮游生物种类和数量达到最高峰,特别是绿藻、蓝藻大量繁殖;秋季浮游生物数量逐渐降低,绿藻、蓝藻数量有所下降,硅藻、甲藻等数量上升;冬季浮游生物数量和种类均大大减少,在池塘冰封的情况下繁殖着少量的硅藻池塘养殖水环境构成要素池塘养殖水环境构成要素池塘养殖水环境构成要素池塘养殖水环境构成要素5、养殖鱼类池塘养殖水环境构成要素池塘水质调节措施1、清淤与换水2、控制浮游生物量精养鱼池浮游生物量应保持在32~139毫克/升,而且这些浮游生物中的浮游植物应是鱼类容易消化的种类,如隐藻、甲藻、硅藻等占绝对优势。透明度一般为25~40厘米。合理施肥,及时换水,保持藻类更新。3、降解有机物质BOD在20~35毫克/升比较适宜,这是肥水的重要指标,超过40毫克/升,表示有机物含量已过高。4、吸附有害物质养殖种类及混养原理淡水养殖鱼类包括青、草、鲢、鳙、鲤、鲫、鳊、鲂及泥鳅、鲶鱼、黄颡鱼、黄鳝、鲟鱼、虹鳟等。海水养殖种类有鲻、梭鱼,牙鲆,石鲽、星鳗等。混养是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和饵料资源,减少浪费、提高能量转化效率的有效措施,可以分为种内混养和种间混养两种类型。养殖种类及混养原理混养的优点合理利用饵料和水体养殖种类及混养原理发挥养殖鱼类之间的互利作用草鱼、青鱼、团头鲂、鲤等的残饵和粪便可作为培养浮游生物的良好肥料,同时还能提供大量碎屑,为鲢、鳙等滤食性鱼类创造良好的饵料条件;而滤食性鱼类滤食浮游生物和有机碎屑,可起到防止池水过肥的作用,给草鱼、青鱼等提供较为良好的生活环境。鲤、鲫、鲮、鲴、罗非鱼等杂食性鱼类可清除池中残饵,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并改善池塘卫生条件。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养殖种类及混养原理混养的生物学原理青鱼、草鱼、鲤、鲂与鲢、鳙间的关系草鱼和青鱼之间的关系鲢、鳙之间的关系鲤、鲫、鲂与草鱼、青鱼之间的关系鲴类等寡食性鱼类与其他鱼类的关系鱼与其他水产动、植物之间的关系池塘管理一、池塘管理基本要求池塘养鱼是一项技术较复杂的生产活动。它涉及气象、饲料、水质、营养、鱼类个体和种群动态等各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又时刻变化、相互影响。因而管理人员要全面了解养鱼全过程和各种因素间的联系,以便控制池塘生态环境,取得稳产、高产。池塘管理二、池塘管理的基本内容1、经常巡视池塘,观察池鱼动态2、随时除草去污,保持水质清新和池塘环境卫生3、及时防除病害4、施肥基肥要施足追肥要少量多次有机肥料必须腐熟无机肥5、投饵定时、定质、定量、定点池塘管理三、防止浮头和泛池浮头原因因上下水层水温差产生急剧对流而引起的浮头因光合作用弱而引起的浮头因水质过浓或水质败坏而引起的浮头因浮游动物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浮头池塘管理预测浮头的方法根据天气预报或当天天气情况进行预测根据季节和水温的变化进行预测观察水色进行预测检查鱼类吃食情况进行预测池塘管理防止浮头的方法在夏季如果天气预报傍晚有雷阵雨,则可在晴天中午开增氧机。如果天气连绵阴雨,则应根据预测,在鱼类浮头之前开动增氧机,改善溶氧条件,防止鱼类浮头。如发现水质过浓,应及时加注新水,以增大透明度,改善水质,增加溶氧。估计鱼类可能浮头时,根据具体情况,控制吃食量。池塘环境生物修复技术一、高强度集约化养殖对水体生态系统的影响高强度投喂饲料的后果大量投喂饲料,使得水体残存铒料增加,生物排泄粪便增多,大量堆积产生各种有毒有害成份,致使病原微生物大量滋生。另一方面,污染物大量消耗水中氧气,直接造成水体溶氧(DO)减少或缺乏,导致养殖动物产生应激,免疫能力下降,直接或间接危害养殖动物健康。强制性施用消毒剂的负面影响频繁和超量使用消毒剂,大量污染物特别是被杀灭的微生物尸体引起池塘生态系统二次污染,同时由于缺乏分解者(硝化细菌、亚硝化细菌)有害物质——氨氮、亚硝酸盐含量急剧上升。池塘环境生物修复技术暴发性出血病产生的原因从传统理论分析暴发性出血病产生的原因是鱼体受细菌或病毒的感染所致。最新研究则认为养殖水体产生大量毒素(重金属毒、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藻毒素、尸毒及未名毒素等),导致细菌或病毒大量繁殖,受毒素影响,鱼体抵抗能力下降,导致疾病暴发。池塘环境生物修复技术二、池塘生态系统修复技术1、池塘生态系统修复原理由于人工高强度的投入,打破了自然池塘生态系统平衡,为了使生态系统循环途径顺畅,就必须使用人工方法,在被破坏的池塘生态系统中投入适量的生态物质,通过生态物质对污染物有效的吸附、氧化、分解、转化途径,达到降低、消除污染物的目的,在更高层次上建立新的、平衡的池塘生态系统。池塘环境生物修复技术2、生态物质功能投入的生态物质,不能对水产动物产生毒素和残留矿物化工类主要包括沸石、高岭土、有机释土、海泡石、活性硅藻土、澎润土、蒙脱石、腐植酸等。特点:这类物质具有非常特殊的物理结构,有许多微孔,表面积极大,吸附能力强。作用:通过吸附和络合,降低有机污染物、毒氨(NH3.N)、亚硝酸盐(N02.N)、硫化氢(H2S)含量,同时向水中释放生物活性物质和微量元素,加速有害物质转化。池塘环境生物修复技术有益微生态制剂包括光合细菌(PSB)、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菌、硝化细菌、放线菌、EM菌等。特点:微生物菌群以有机污染物、毒氨(NH3.N)、亚硝酸盐(N02一N)、硫化氢(H2S)作为能源,进行氧化、氨化、亚硝化、硝化、硫化、固氮等一系生物化学反应。作用:①快速繁殖为优势种群,抑制致病菌和有害藻类繁殖,平衡水体体藻相和菌相;②分解残饵、粪便等。机污染物、毒氨(NH3-N)、亚硝酸盐(N02-N)、硫化氢(H2S),消除有毒物质,净化水质;③减少水体悬浮物,提高水体透明度,促进水质清新洁爽:④刺激免疫系统,增加水产动物免疫抗病能力和活力,促进生长。池塘高效生态养鱼模式范例主要模式鱼类混养区域化养殖与菜共生鱼虾贝藻混养池塘高效生态养鱼模式范例与菜共生模式池塘高效生态养鱼模式范例池塘循环水生态养殖一、区域划分建成水面28.40hmz,系统由集约化养殖区、生态化养殖区、净化区(尾水汇集区、人工湿地净化区、净水汇集区)组成,其集约化养殖区池塘14口,合计5.86hm2、生态化养殖区池塘15口,合计16.80hm2,尾水汇集区1.07hm2,人工湿地净化区4.0hm2,净水汇集区0.67hm2。池塘高效生态养鱼模式范例池塘高效生态养鱼模式范例二、养殖种类集约化养殖区主要养殖长吻鲍,瓦氏黄颡鱼、杂交黄颡鱼、黄颡鱼、岩原鲤、白甲鱼、鳜鱼及四大家鱼。生态化养殖区主要养殖中华绒螯蟹、日本沼虾克氏原螯虾尾水汇集区主要养殖鲢鱼、鳙鱼及匙吻鲟人工湿地净化区主要种植挺水植物荷花、芦苇、菖蒲,浮叶植物菱、睡莲、芡实等,沉水植物马来眼子菜、苦草、伊乐藻、轮叶黑藻等,漂浮植物水葫芦、浮萍等,投放水生底栖动物主要包括中华圆田螺、铜锈环棱螺、背角无齿蚌、褶纹冠蚌、三角帆蚌等,净水汇集区采用溢流坝两边堆积麦饭石和活性碳过滤汇集净化后的水,同时投放少量螺蛳进一步净化水质。池塘高效生态养鱼模式范例池塘高效生态养鱼模式范例三、运行管理3—6月,养殖区尾水只进入尾水汇集区净化7—11月系统全面运行后,养殖尾水经过整个循环系统净化处理7一l0月高温季节,集约化养殖区15d换水1次,生态化养殖区30d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约35am。池塘高效生态养鱼模式范例四、结果1、透明度及溶氧池塘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