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學刊第33期,2006年12月,頁103-131JournalofPopulationStudiesNo.33,December2006,pp.103-131研究紀要台灣貧窮㊛性化的再檢視王德睦*何華欽***國立㆗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教授**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助理教授(通訊作者)收稿日期:94/11/09,接受刊登:95/11/01王德睦、何華欽104㆗文摘要自DianaPearce提出「貧窮女性化」的概念後,近㆔十年來學術界累積許多貧窮女性化的討論。由於貧窮女性化㆒開始是描述貧窮女性比例偏高的現象,並無明確的操作型定義,因此對於貧窮女性化的實證研究,也產生許多不同的測量與討論方式。經數十年來的實證研究發現,貧窮女性化的定義㆗,只有「貧戶裡面女性戶長的組成比重有增加的情形」這個定義較能成立。本文以性別群體為分析焦點,利用行政院主計處家庭收支調查資料,分析1990年至2003年間台灣是否有貧窮女性化的現象?經過各種貧窮女性化的定義的分析討論,研究發現只有「貧戶裡面女性戶長的組成比重有增加的情形」的現象是明顯的,此發現與美國目前的研究結果㆒致。關鍵字:貧窮、貧窮指標、貧窮女性化㆟口學刊105ReexaminingtheFeminizationofPovertyinTaiwanTe-MuWANG*Hua-ChinHO**AbstractEversinceDianaPearceproposedtheconceptof“Feminiza-tionofPoverty”approximately30yearsago,academiahasaccu-mulatedvoluminousrelateddiscussions.However,becausetheconceptwascreatedtodescribethephenomenonofanexcep-tionallyhighproportionoffemalesinpoverty,itdidnotprovideaclearandverifiabledefinition.Asaresult,awiderangeofmeasure-mentmethodsanddiscussionsonpositivisticresearchoftheconcepthavethusproliferated.Afterdecadesofpositivisticresearchon“FeminizationofPoverty,”onlyoneofitsdefinitions,“thepercen-tageoffemalehouseholdersinpovertyhasincreased,”receivedempiricalsupport.Thispaper,basedonthedatafromtheHouse-holdIncomeandExpendituresurveysbyDGBASoftheExecu-tiveYuan,triestoanalyzewhetherthephenomenainvolvedin“FeminizationofPoverty”occurredinTaiwanbetween1990and2003.Afterverifyingallthedefinitionsinvolvedin“FeminizationofPoverty,”thisstudyhasfoundonlyonephenomenontobeobvious:thepercentageoffemalehouseholdersinpovertyhasincreased.ThisfindingisthesameasthecurrentresearchresultinAmerica.KeyWords:Poverty,Povertyindices,Feminizationofpoverty*Professor,DepartmentofSocialWelfare,NationalChung-ChengUniversity**AssistantProfessor,DepartmentofSocialWork,NationalPingtungUniversityofScience&Technology(Correspondingauthor)王德睦、何華欽106壹、前言貧窮研究須重視社會整體的貧窮狀況,亦需瞭解貧窮的群體差異。在貧窮研究㆗重視社會整體貧窮狀況者,如CitroandMichael(1995)、Ruggles(1990)、林松齡(1991)、孫健忠(1995、2002)、張清富(1993)等,致力於瞭解社會整體的貧窮趨勢,並討論致貧因素以及相關的福利制度演變,這類詳細的研究有助於理解社會整體的貧窮狀況。除了對社會整體的貧窮狀況之重視外,由性別、年齡別來討論窮㆟的㆟口特性也累積相當多的文獻,如GoldbergandKremen(1990)、Hoffman(1992)、JonesandKodras(1990)、Northrop(1990)、Pearce(1990)、Pressman(1989)、Rodgers(1990)、呂朝賢(1996)、王德睦等(2003)、王永慈(2005)、孫健忠(1995)、黃乃凡(1995)、張清富(1993)、薛承泰(2004)等,學者們深入探討貧窮家戶、㆟口的特性,討論年齡別貧窮率的變化,試圖找出生活處境不利的貧窮㆟口群,並探究貧窮程度的變化趨勢。而在這些豐富的研究討論㆗,女性議題是常被關懷的對象。關於女性的議題,學者們藉由貧窮程度的性別差異或貧窮女性化的討論,來凸顯女性在社會㆗所受到的不平等待遇、甚至貧窮加劇的困境。而本文承繼過去研究對此議題的關心,欲瞭解女性群體貧窮的現況,並試圖以指標來討論女性是否處於相對不利的處境。在研究分析工具㆖,本文採用Sen(1976)之後的貧窮新指標討論,以近年來學界常用的貧窮新指標、具有貧窮率、強度、不均度的意涵,並針對性別貧窮之㆟口資料進行貧窮率分解,以便有更多的資訊來瞭解台灣是否存在貧窮女性化的現象,以豐富性別福祉議題的研究。㆟口學刊107貳、文獻探討㆒、貧窮女性化的定義分歧貧窮研究不僅要分析社會整體的貧窮趨勢,也需瞭解個別群體的貧窮差異。在分析社會整體的貧窮趨勢方面,研究者常以貧窮率指標作為分析貧窮程度的判準,並以歷年貧窮率的變化趨勢來看社會整體的貧窮程度(CitroandMichael,1995;Ruggles,1990)。張清富(1993)分析台灣省的貧窮趨勢,並試圖找出致貧因素;孫健忠(1995)從制度與政策層面分析台灣的貧窮趨勢變化。從這類長期趨勢的研究,可以提供豐富資訊以瞭解社會整體的發展過程。除了研究社會整體的貧窮趨勢外,也有許多學者從貧窮群體差異著手討論,例如性別、年齡別差異等,其㆗貧窮的性別差異問題㆒直是國內外受重視的議題。有關貧窮的性別差異討論,主要是以貧窮女性化的討論最受關心。Pearce(1978)的研究㆗提出「貧窮女性化」(FeminizationofPoverty)㆒詞,並指出貧窮已經快速的成為㆒個女性問題,在經濟弱勢者㆗,女性逐漸佔有較大的比例。自Pearce(1978)提出貧窮女性化㆒詞後,近㆔十年來,學術界無論是對於理論的釐清,亦或是經驗的檢證,均欲瞭解其所處之社會,是否存在Pearce所謂的貧窮女性化現象。Bianchi(1999)指出貧窮女性化㆒詞,從Pearce(1978)開始提出以來,女性化所指涉的意義並不清楚。貧窮女性化㆒詞的提出,是㆒種現象的描述,並無確切的理論定義,此種現象的描述主要在於凸顯出高度經濟發展社會㆗,女性因性別因素遭受到社會制度的差別待遇,因而產生貧窮惡性循環的現象。歸納過去的文獻,貧窮女性化的定義概略可區分成㆔大類:㆒是貧窮㆟口㆗女性的㆟口比例持續㆖昇(Pearce,1978;McLanahanetal.,1989)。㆓是指女性相對的貧窮風險(relativepovertyrisks)高於男性(McLanahanetal.,1989;Bianchi,1999)。㆔是指女性戶長貧戶占所有王德睦、何華欽108貧戶的組成比例有㆖昇的趨勢(Pressman,1989;Pearce,1990;JonesandKodras,1990;GoldbergandKremen,1990)。而前述㆔種定義皆指稱貧窮女性化為㆒長期動態的過程,並且涉及兩性占總㆟口組成的比重多寡。因此,貧窮女性化是㆒種相對的概念,表示婦女經濟福祉相對於男性經濟福祉的變化情況。㆓、台灣實證資料的討論台灣女性處於性別、經濟不利的處境,在女性研究㆗不斷被彰顯,且「貧窮女性化」的研究近㆔十年來也是台灣學界討論的重要議題之㆒。在過去的討論㆗有從女性何以成為戶長的原因來討論,例如李美玲(1994)以婚姻解組來探討女性何以成為戶長的原因;也有從女性戶長為何處境不利的問題來分析,例如張清富(1992)以低收入戶的家庭結構說明女性戶長不利的經濟困境。研究㆗比較著重貧窮女性化概念探討的有鄭麗珍(2001)、許雅惠(2002)、李淑容(2006)等,而王永慈(2005)則由過去文獻㆗歸納出五種貧窮女性化的探討指標,並提出不同時期貧窮女性化指標數值的趨勢變化。舉凡有關台灣貧窮女性化的研究,呈現出豐富與多元的樣貌。在實證研究㆗發現台灣社會㆗女性戶長家戶也有增加的趨勢。女性因婚姻變遷與解組,迫使她們處於相對不利的處境。黃乃凡(1995)指出女性戶長家戶自1976年起,有逐年增加的趨勢,除了女性戶長比例有增加趨勢外,在貧窮家戶㆗,女性戶長的貧窮率增加程度比男性戶長增加更快,而且有逐年增加差距的現象。其研究結果指出,由於薪資的性別差異與職業隔離、法律㆖對婦女歧視與傳統角色的刻板認知等因素的影響,台灣在1976-1991年間女性的貧戶率高於男性,且有貧窮女性化的趨勢。此貧窮女性化的趨勢也由呂朝賢(1996)再次得到印證。㆖述的研究均指出在1990年代前存有貧窮女性化的現象,而且對於貧窮女性家戶的類型、屬性、致貧原因等均有細述。而1990年代後,貧㆟口學刊109窮女性化的現象是否持續?女性戶長家戶的社會經濟㆞位是否仍處於不利的處境?關於這方面的討論,可由薛承泰(2004)的研究得到印證。由於台灣㆞區近十年來女性戶長家戶比例㆖升,薛承泰(2004)試圖瞭解貧窮女性化是否存在於台灣㆞區,經由分析1991-2000年家庭收支調查原始資料,發現女性戶長佔總家戶的比例,從1991年11.92%提升到2000年19.05%,在這十年間有㆖升的趨勢。在貧戶㆗,女性戶長家戶比例十年間大致呈現㆖升趨勢,且女性戶長家戶貧窮率每年也都比男性戶長家戶高。然而進㆒步以「性別貧窮比」分析,發現貧窮性別差異十年間頗為穩定,因此可以說台灣㆞區「貧窮女性化」現象,只能算是方興未艾。薛承泰(2004)的研究發現,與1990年前的貧窮女性化趨勢相比,其共同點在於台灣女性戶長家戶比例呈現㆖升的現象,而且貧窮女性戶長家戶比例也呈現㆖升,女性戶長貧窮率皆高於男性戶長貧窮率。然而研究結果卻截然不同,前者認為現象存在,後者認為方興未艾。綜觀兩研究結果的差異係方法的不同,在方法㆖有貧窮線、測量指標的差異,黃乃凡(1995)採用官方公佈的最低生活費標準當作貧窮線,而薛承泰(2004)則採用考慮均等比的「相對貧窮」測量。在測量指標的差異㆖,黃乃凡(1995)以女性戶長貧窮家戶(家戶㆟口)數佔總貧窮家戶(家戶㆟口)的比率作為貧窮女性化的指標,而薛承泰(2004)除了採用女性戶長家戶所佔的比例來分析外,並使用女性戶長家戶貧窮率之於男性家戶貧窮率之比(貧窮比)作為分析指標。在貧窮線的設定㆖,黃乃凡(1995)的作法容易低估整體的貧窮率,薛承泰(2004)「相對貧窮」線則是貧窮研究慣用的設定;在指標設定㆖,薛承泰(2004)所使用的「貧窮比」比較能看出兩個群體(女性家戶、男性家戶)貧窮率消長的關係。因此如何劃定合宜的貧窮線、決定合適的貧窮指標,著實影響分析結果,這成為貧窮女性化研究不可忽略的問題。王德睦、何華欽110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