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解放运动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妇女解放•马克思主义者把妇女解放运动看作无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因为男女不平等、妇女受压迫的社会根源是私有制和阶级剥削。无产阶级如果不争得妇女的完全自由,自己也就不能得到完全自由。我国的妇女解放我国妇女解放运动发端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但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不可能使妇女得到真正的解放。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只有在无产阶级领导下,才能取得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妇女解放运动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铲除了男女不平等,妇女受压迫的经济根源。在我国的宪法以及有关选举、劳动、教育和婚姻家庭等一系列法律、法令中,都贯彻了男女平等的原则,并且特别注意保护妇女合法权益的问题。几千年的男权社会,妇女一直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她们没有参政的权利,没有受教育的权利,没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权利。最为惨烈的,是妇女的缠足。一双小脚的形成,往往需要数年的缠裹,“小脚一双,眼泪一缸”,一生的幸福从此葬送于这双小脚。在古代,男人可以有三妻四妾,但是女人不能有自己的权力,要一心一意跟一个男人,男人就可以移情别恋,女的就不可以。在家中就要听一家之主(当然是男人)的话,男人就可以把女人休了,但女人就不能向男人提出离婚。古代,女人要“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男的早亡也要一生守寡,做寡妇,女人不可以向男人吆喝、打男人等,女人不能跨出家门,男人就可以闯南闯北,参加政治活动,女的不可以。与兴女学相伴的19世纪末各地天足会的出现为破除缠足陋习、解放妇女身心拉开了序幕。•封建时代妇女•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大事记•妇女解放运动的内容•妇女解运动意义及影响封建时代妇女•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仪礼丧服子夏传》•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周礼天官九嫔》•妇德谓贞顺(品德)•妇言谓辞令(辞令)•妇容谓婉娩(仪态)•妇功谓丝炱(手艺)•“七出”即“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后汉班昭写了《女诫》,这实际上对女子的生活是一种压迫。到了唐初,唐太宗时的长孙皇后曾作《女则》三十卷,说是采自古妇人得失,用以垂范后世的,唐太宗曾以颁行于世,但现已失传唐朝最重要的一本有关女教的书,是《女论语》。女论语•女子出嫁,夫主为亲。前生缘分,今世婚姻。将夫比天,起义匪轻。夫刚妻柔,恩爱相因。居家相待,敬重如宾;夫有言语,侧耳详听;夫有恶事,劝谏谆淳;莫学愚妇,惹祸临身。夫若出外,须记途程,黄昏未返,瞻望思寻;停灯温饭,等候敲门:莫学懒妇,先自安身。夫如有病,终日劳心,多方问药,遍处求神;百般治疗,愿得长生:莫学蠢妇,全不忧心。夫若发怒,不可生嗔;退身相让,忍气吞声:莫学泼妇,闹闹频频。粗丝细葛,熨贴缝纫;莫教寒冷,冻损夫身。家常茶饭,供侍殷勤,莫教饥渴,瘦瘠苦辛。同甘同苦,同富同贫,死同棺椁,生共衣衾。能依此语,和乐瑟琴;如此之女,贤德声闻。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大事记•近代•1900年1月8日大型百货商业机构———先施公司在香港开张。公司采用西洋流行的女子售货方式。•1900年2月20日台北天然足潮流兴起,天然足会旨在劝导放足,革除缠足陋习。•1903年8月金一著的《女界钟》由上海爱国女校发行。它是近代中国第一部论述妇女问题的专著。作者第一次喊出了“女权万岁”的口号。•1907年3月8日女子教育合法化。•1907年7月15日女民主革命家秋瑾在绍兴中山亭就义,时年31岁。•1912年1月7日孙中山接见女子参政同志会代表林宗素等,允许女子有完全参政权。•1919年5月青海省循化县女师学生邓春兰给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写信,要求北大增设女生席位,允许女子进大学读书,表示自己愿为女界开创先例,从而成为中国第一个提出要求上大学读书的女性。•1924年3月8日广州的劳动妇女联合了各界妇女在广州第一公园举行了盛大的纪念活动。从这次纪念活动后,“三八”妇女节活动始逐渐普及到全国各大城市。•1927年3月西安首宗妇女离婚诉讼,西安女子师范学校学生肖桂潘提出离婚诉讼,庭审判离。•1928年5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女中央委员、党中央第一任妇女部长向警予英勇就义,时年33岁。向警予被誉为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1936年8月2日上海女学生李森参加了在德国柏林举行的第11届奥运会,这是中国首次派女运动参加奥运会。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大事记•现代•1949年7月新中国第一份全国性妇女刊物《新中国妇女》创刊。毛泽东朱德分别为它题词。•1957年11月郑凤荣在北京以1.77米的成绩打破女子跳高世界纪录。这是中国运动员在田径运动中首次创造世界纪录。•1959年3月7日一艘900匹马力港湾柴油机拖轮“妇女号”在黄浦江下水,这是中国第一艘由妇女担任全部设计的船舶。•1981年11月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中国队以七战七胜的战绩夺得冠军。其后几年中,中国女子排球队连续五次在世界杯赛、世界锦标赛和奥运会比赛中获得冠军。•1986年我国卫生部、劳动人事部、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联合下发的《女职工保健工作暂行规定》,是新中国建国以来第一次为女职工“五期”保健制定明确规定。•1992年4月3日全国七届人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1995年9月15日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胜利闭幕。从卑贱到平等妇女解放运动内容•随着新文化运动的掀起,在日益高涨的民主和科学的声浪之中,妇女解放的呼声越来越高。“五四”运动时期,人性解放、个人自由、人格独立,是妇女解放追求的目标。妇女们积极宣传男女平等,要求男女同校,破除封建道德观念,提倡妇女解放,实行婚姻自由。“五四”时期的“新女性”比辛亥革命时期的妇女前进了一大步,许多妇女走出家庭,投身社会实践,自谋职业,实行经济上的独立。封建婚姻制度•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封建聘娶婚姻的必备条件。•②受“三从四德”的约束。•③离婚主要依照“七出”,即婚姻权掌握在男子手中。包办婚姻的悲剧在“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妇女无才便是德”的封建婚姻礼教束缚下,本县不知有多少妇女成为封建婚姻的殉葬品,任人宰割,任人奴役,过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苟延残喘的悲惨生活。此外,童养媳、典妻租妻、蓄婢的人生更是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多遭虐待,甚至有被摧残成疾或致死······甚至,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的婚姻都是以悲剧告终。•胡适13岁时,由母亲做主,与旌德县江村江世贤之女江冬秀订婚。而后,冬去春来14载,两人未曾见过面。1917年12月,胡适回故里完婚,无情人终成眷属。•胡适虽然极力主张婚姻自由,主张破除陋习,但是为了不让母亲伤心,他接受了这份“苦涩的礼物”。•1924年,胡适和曹诚英的关系日趋明朗,在沪杭求学及谋生的亲友大都知道这事。胡适在这年春天,开始向江冬秀提出离婚,江冬秀不听则已,一听勃然大怒。•“忽闻河东狮子吼,柱杖落手心茫然。”家有悍妻,胡适又能如何呢?他只好让曹诚英堕胎,答应保送她赴美留学,此事才告终。“一枝浓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就此事,胡适留下了不少情诗,其中一首无题诗可见胡适“胆小君子”的本色:•隐处西楼已半春,绸缪未许有情人。••非关木石无思意,为恐东厢泼醋瓶。••1906年,鲁迅在日本三番五次接到母亲催归完婚的电报。鲁迅回说,让姑娘另嫁他人为好。母亲电报的内容改为:母病速归。孝子鲁迅匆匆回国,等待他的当然是一场婚礼。这位生性开朗、喜读小说的母亲鲁瑞,一生与鲁迅情感极好,唯独在儿子婚姻这件事上,做了她应该做又万不该做的。•传统婚制把他请进了婚姻的城堡,但他把朱安当成“母亲送给我的一份礼物,我自当好好供养。但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从此,两人分别陷身婚姻的坟墓,一人在里头,一人在外头,只有荒原与冷雨,两人都吞噬了无尽的苦涩。鲁迅虽然是个“刀笔吏”,但在旧婚姻面前,他也无能为力,无法左右自己的婚姻。•鲁迅生命中的两个女人,朱安与许广平,若论谁对鲁迅的影响更大,不是许广平,而是朱安。正是朱安,使鲁迅深味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压抑和命运的荒诞,断了他的后路,刺激他与传统彻底决裂,一往无前、义无反顾地反抗封建礼教,与命运进行“绝望的抗争”。一个伟人的诞生,往往出于迫不得已。鲁迅文风的阴冷、偏激、滞涩,也与朱安这个背景有关。从这个意义上说,朱安成就了鲁迅。两个反差极大的生命体被捆绑到一起,激起巨大的思想和情感波澜,不谐和处被极端放大,化作鲁迅沉郁的文字和骇人的意象,惊现于世人面前。如果鲁迅一开始就为妩媚的“月亮”所笼罩,现代文学史恐怕就要改写了。我好比一只蜗牛,从墙底一点一点往上爬,爬得虽慢,总有一天会爬到墙顶的。可是现在我没有办法了,我没有力气爬了。我待他再好,也是无用。”妇女解放运动先驱——向警予•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向警予在1916年创办了女校,自任校长。她以“以身许国,终身不婚”为由,拒绝了一个地方军阀的求婚,后在法国勤工俭学时与蔡和森结为革命伴侣。在他们简单的婚礼上,二人并肩而坐,面前摆着一本《资本论》,照了一张结婚相,表示他们的爱情建立在共同的信仰之上。他们的结合被称为“向蔡同盟”。毛泽东称他们“用实际行动打破了旧的婚姻制度,开了一个很好的先例,我们正好奉向蔡做首领”。诸如此类的事例还很多,这也不仅仅在新文化运动这个时期才出现,这种戏剧性的婚姻已经贯穿中国整个封建社会,这也是妇女解放的必要性。或许正是人们对旧婚姻制度的深刻体会,才有了他们对封建礼教的恨,评判,将内心的苦楚以文学的形式发泄出来。缠足缠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装饰陋习。其具体做法是用一条狭长的布袋,将妇女的足踝紧紧缚住,从而使肌骨变态,脚形纤小屈曲,以符合当时的审美观。在缠足时代,绝大多数妇女大约从四、五岁起便开始裹脚,一直到成年之后,骨骼定型,方能将布带解开;也有终身缠裹,直到老死?辛辛亥革命后,缠足陋习始逐渐废。“涂香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凌波去;只见舞回风,都无行处踪。偷立宫样稳,并立双跌困;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这也可称之为中国诗词史上专咏缠足的第一首词。缠足通过外力改变脚的形状,严重影响了脚的正常发育,引起软组织挛缩,这个痛苦的过程是用言语不足以描述的。而一千多年以来中国的千千万万的女性从小就要经受这样的痛楚,不情愿的忍受这种从心理和身体上的摧残。婚姻自由•中国妇女的历史命运和现实处境的精辟分析,为妇女解放理论的构建提出了正确的思路。我国传统的婚姻观念是男女双方必须通过“父母之命、媒约之言”以实现婚配,它作为伦理规范长期积淀在人们的心中。千百年来,这种包办的婚姻断送了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幸福生活,酿造了无数殉情的悲剧。作为对当时西方民主思想的召唤的回应,世纪初中国妇女要求解放的第一声呼号便是婚姻自主以及与此相联系的走出封建家庭的牢笼,走向社会,参与到自食其力的劳动者队伍中去。女子教育1902年10月,吴馨将家塾迁至上海小南门内,扩大规模,改名务本女塾。由吴综理、陆仲炳、陈菊生等任专任教员,沈颂平、沈叔逵、沈硕庵、王季贞、陈景韩等任义务教员。女塾首次招生,学生仅7人。该校以培养学生成为贤母良妻为宗旨,注重家政,认为“女子为国民之母,欲陶冶健全国民,根本须提倡女教”,故该校取名“务本”。妇女的文化教育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1951年,初等学校的在校女生比重为28%,1976年上升至45.5%;1950年,普通中学的在校女生比重为26.5%,1976年上升至40.4%;1949年,普通高等学校的在校女生比重为19.8%,1976年上升至33%;1950年普通高等学校的女教师比重为11%,1976年上升至24.7%。封建时期女子教育情况•封建家庭教育男尊女卑,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不鼓励女子受教育。•“女子但令识字,教之孝行礼节,不必多读书。”•封建社会时期,各个书院均不招收女性。•“女子止主中馈女红纺织之事,不得操夫之权,独秉家政,及预闻户外事。”废除陋习辛亥革命后,各地方政府采取种种具体措施实行“放足”。提出口号“不要小脚女为妻”,马路上树立“二十五岁以下小足女子,不准在马路上行走”,向缠足女子征收“小脚捐”等方式促使女子脚之解放。渐渐使缠足陋习走向绝迹。男女平等在女性解放运动过程中,要彻底根除几千年来形成的

1 / 3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