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中考名题第二单元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13.6.2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中考题第二单元•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1.成吉思汗被毛泽东称为“一代天骄”,下列属于他的历史功绩的是•A、建立元朝B、统一蒙古•C、修筑长城D、开发江南•答案选B。•2.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1300多年的历史,这部著作是•A.《史记》B.《资治通鉴》•C.《汉书》D.《宋史》•B•3.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其最终完成是在•A.南北朝时期B.隋朝时期•C.唐朝时期D.南宋时期•D•4.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已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下列描述中能反映这一现象的是()•①北宋时,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②西汉时(江南)地广人稀,人们……没有积蓄,大多很贫困•③“苏湖熟,天下足”•④“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C•5.元朝时,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迁入中国,同维吾尔、蒙、汉等民族逐步融合,形成一个新民族,这个民族是()•A.维吾尔族B.回族C.苗族D.白族•B•6。右图是我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它也是一幅极具历史价值的现实主义的风俗长卷。它反映了当时哪一城市的社会风貌?•A.北京B.南京•C.西安D.东京•D•7.某同学选用下面两幅地图进行研究性学习。据地图内容判断,该同学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A.西汉推进大一统B.唐朝“和同为一家”•C.两宋民族政权并立D.元朝拓展疆域•C•8.现在刷卡消费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但纸币仍然必不可少,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于•A.西汉B.隋朝C.唐朝D.北宋•D•9.宋元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处于当时世界文明的高峰。下列选项与宋元时期史实不符合的是•A.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B.司马光主持编写《史记》•C.关汉卿是元杂剧作家中最负盛名的•D.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B•10.右图人物是我国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他“精忠报国”的故事世代流传。他是()•A.文天祥•B.戚继光•C.郑成功•D.岳飞•答案:D•11.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其中北宋毕升发明的是()•A.造纸术B.活字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答案:B•12.阅读《元朝疆域图》,从中得到的正确信息是•A.江浙行省管辖范围与今天省大致相当•B.通过设置行省加强了对西藏的有效管辖•C.南海诸岛及台湾地区均在元朝版图之内•D.辽阔的疆域造成元朝出现地方割据局面•答案:C•13、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著名瓷都的城市是:•A、杭州B、泉州C、景德镇D、广州•答案:C•14.中国古代行政制度不断变化。右图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A.西周B.秦朝•C.元朝D.清朝•答案:C•15.读史可使人明智。有一部史书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是我国古代最卓越的编年体通史巨著,它是()•A.《资治通鉴》B.《史记》C.《春秋》D.《尚书》•答案:A•16.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隋唐时期,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诗集•B.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C.北宋时期,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D.南来时期,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答案:D•17.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北宋都城东京,体验宋朝人的一日生活,我们不能做到的是()•A.游夜市,喝冷饮B.坐牛车,住邸店•C.逛“瓦子”,吃甘薯D.挂年画,贴“桃符”•C•18.右图人物是我国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他“精忠报国”的故事世代流传。他是()•A.文天祥•B.戚继光•C.郑成功•D.岳飞•D•19.读史可使人明智。有一部史书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是我国古代最卓越的编年体通史巨著,它是•A.《资治通鉴》B.《史记》•C.《春秋》D.《尚书》•A•20.右图是一幅我国古代民族政权并立时代的形势图。图中★所代表的政权是下列哪一民族建立的?•A.鲜卑族•B.女真族•C.契丹族•D.党项族•C•21.一学者在分析中国商业发展时说:“雄汉盛唐的光景不必去说它了,但即使到了一千多年前文弱的赵宋王朝,中国的经济特别是城市商业,也还是世界上最繁荣的。”下图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是()•A.《女史箴图》B.《洛神赋图》C.《步辇图》D.《清明上河图》•D•22.被毛泽东主席誉为“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A.统一了蒙古B.建立了元朝•C.灭亡了南宋D.创立了行省制度•A•23.“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歌曲《龙文》形象地赞誉了我国的•A.书法艺术B.绘画艺术C.音乐艺术D.舞蹈艺术•A•24.王强同学复习中国古代文学史时,对其主要成就进行了归纳整理,其中有一项出现了错误。这一项是•A.唐朝诗歌创作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有李白、杜甫和白居易•B.杜甫的“三吏”“三别”是史诗里的不朽篇章•C.宋代文学家具有豪放风格的有苏轼、辛弃疾、李清照•D.明清小说的代表作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C•25.《东京梦华录》记载:茶坊每五更点灯,买卖衣服图画花环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此生活景象反映•A.北方人口南迁,南方成为全国经济重心•B.唐朝经济繁华,饮茶成风•C.宋代都市生活丰富,商业繁荣•D.明代社会开放,文学兴盛•C•26.词是一种文学体裁,起源于唐朝民间,两宋时期达到顶峰。下列文学家属于宋代杰出词人的是()•①苏轼②汤显祖③辛弃疾•④屈原⑤李清照⑥曹雪芹•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⑥D.④⑤⑥•B•27.在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上,中国馆内有一幅巨大的电子屏幕,显示的是北宋画家的《清明上河图》。该屏幕内容利用高新技术使画中的景物动起来,再现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其作品的原作者是•A.顾恺之B.阎立本C.吴道子D.张择端•D•28.宋元时期中国社会呈现出生机盎然的景象。下列史实能反映这一时代景象的是()•①鉴真六次东渡,传播佛教文化•②辽仿效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③创立科举制度,重视人才选拔•④黄道婆传授先进的纺织技术•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D•29.人们誉称的“史学两司马”是指史学家司马迁和司马光,他们分别写下了不朽的史学巨著。其中司马光所著的是A.《史记》B.《论语》C.《资治通鉴》D.《道德经》•C.•30.南宋最大的商业都市是()A.开封B.临安C.广州D.泉州•B•31、有学者指出:“经济重心的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迄今经济地理格局唯一的一次巨大变迁。”人们普遍认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A、三国时期B、隋唐时期C、两宋时期D、明清时期•C•32.编年体是我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特点是按年、月、日编排史实,记述历史。下列属于这种体裁的史学著作是A、《史记》B、《离骚》C、《资治通鉴》D、《红楼梦》•C•33.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①三省六部制②行省制③郡县制”按产生先后次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③①②C.③②①D.②①③•B•34、(8分)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右图是某老师所绘的《唐蕃关系示意图》:材料二元朝的统一给各族人民相互交往和学习提供了有利的环境。蒙古等族人民成批迁往内地,汉族人也大量来到边疆,契丹、女真等族人民早已进入黄河流域,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当时,许多阿拉伯人、波斯人迁入中国,同维吾尔、蒙、汉等民族逐步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摘编自中学历史课本•(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元朝时期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有何特点?原因是什么?(2分)•(3)依据材料三,概括归纳噶尔丹的分裂阴谋不能得逞的主要原因。清朝设置伊犁将军有何重要意义?(3分)•34.答案:(1)形式:和亲(或联姻)和会盟。藏族。•(2)特点:出现民族大融合盛况。•原因:元朝实现了全国大统一;元代疆域空前辽阔。•(3)原因:①噶尔丹勾结沙俄分裂祖国的行为是非正义的,违背广大人民的意愿。•②康熙帝反分裂态度坚决果断,举措得当。•意义: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促进了新疆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35.文字的发明、印刷术的改进,有效地记载和传播了人类文明。•(1)列举上古人类文明(奴隶社会时期)所使用过的文字。(2分)•答:甲骨文(金文、铭文);象形文字;楔形文字。(2分)•评分说明:答出小篆、隶书不得分。(2分)•(2)我国北宋时期,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是,这一古代科技发明对推动世界文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1分)•毕昇(毕升)•(3)2012年3月13日,《纽约时报》报道:发行244年后,《不列颠百科全书》将停印。说出印刷版百科全书停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答: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明或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明。(1分)•36.(10分)宋元时期,我国多民族国家继续发展,经济繁荣,文化灿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1)右图中政权①的建立者是谁?②的是哪个民族?从图中可以看出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什么?•材料二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瑚熟,天下足”。•(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现象出现的原因。•(1)赵匡胤。(1分)女真。(1分)。(2)从民族政权并立到完成统一。(2分)•(2)(答民族政权并立得1分)(2)南方战乱较少,中原人(北方人)大量南迁;南方自然条件优越。(2分•材料三明朝人方孝孺曾言:“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犹以为怪,……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3)材料三反映了元朝时期的什么历史现象?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个新民族,它的名称是什么?(2分)•民族融合。回族。(2分)•材料四美国学者李约瑟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恩格斯说:“现在已经毫无疑义地证实了,火药是从中国经过印度传给阿拉柏人,又由阿拉伯人和火药武器一道经过西班牙转入欧洲。”•(4)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高峰时期,请列出除火药以外的其它两项重大发明。(2分)•活字印刷术,指南针。(2分)•37.北宋司马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答案:21.错误:司马迁改正:司马光•38.(7分)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古代中国的一抹亮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经过自东吴以来至南朝刘宋时期二百余年南北人民的共同开发,三吴地区的生产发展已经赶上并局部地超过了北方,并在实际上形成了我国的一个新的经济中心——江南经济区。•材料二•两幅历史图片•材料三南宋时期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江南经济区”形成的原因有哪些?•(2)材料二图一中,大运河从江都至余杭之间河段的名称是什么?大运河的开通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有何影响?•(3)材料二中图二所示的农业生产工具是古代江南农民创造的。它最先出现于哪一朝代?•(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答案:38.(1)南北方劳动人民的长期共同开发;北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南方战乱少;南方自然条件比较优越。•(2)江南河。有利于南北方经济的交流,促进了经济的发展。(3)唐朝。•(4)经济重心从北方移到了南方。•39.列出《史记》和《资治通鉴》的作者及所属朝代。•《史记》作者:司马迁;朝代:西汉。(2分)•《资治通鉴》作者:司马光;朝代:北宋。(2•40.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逐渐成为社会的中心。阅读图片,回答问题:•(l)仔细观察图一、图二两幅美术作品,从图中分别可提取哪些信息?•(2)图一、图二两幅中外美术作品生动地展现了人类社会哪一历史阶段城市发展的风貌?突出反映了古代城市的发展与哪些经济活动密切相关?•(3)

1 / 2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