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编码是唯一标识物料的代码,通常用字符串(定长或不定长)或数字表示。物料编码是计算机系统对物料的惟一识别代码。它用一组代码来代表一种物料。物料编码必须是惟一的,也就是,一种物料不能有多个物料编码,一个物料编码不能有多种物料。现存编码是一种在企业当中现存的编码资源,但是同一物料在企业中可能存在多种编码,应此,需要对不同种类物料的编码进行一个分析,确定分段选取策略。物料的种类大致可以划分为原料(黑色、有色)、毛胚(锻件、铸件)、标准件、辅料、自制件、组件、半成品、成品、定制品甚至还包括工装工具、劳保用品、能源等等。物料的编码大致可以划分为储位码、技术图号、分类加流水号、物料属性号、国标加规格号。顺序编码是更简单的一种编码,计算机也可以提供流水编码的功能。在没有现存的编码可利用的前提下,可以考虑顺序编码,或者称谓流水号编码。赋义编码顾名思义是赋于编码一定含义。这种编码常用的是层次码和属性码。层次码可以表达物料的统计上的卷叠要求;属性码可以表达物料的配置要求。好的编码方案应该是简单的,同时对编码的认识应该是细致的,如果没有很好的理由不要把资料的属性含义放到编码中。物料编码的原则唯一性:同一种物料只能对应一个编码,同一编码只能代表一个物料,绝不能出现一个物料多个编码,或多个物料的情况。可使用性:编码的长度应在6-20之间,不宜过长,否则不易识别规则性:编码应当是按照一定的编码原则编制出来的,并配合对描述进行规范。可读性:物料编码不一定要求一看就知道是哪种物料,但应当做到一看到物料就能够识别出该物料是属于哪一类的物料,可以考虑采用前段用分类码,后段用顺序码的方式进行编码。编码的使用者应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对编码的方式有大致的了解。通用性:同一编码原则应能涵盖所有物料,新增加的品种也能够适应可扩展性:编码原则的制定应能考虑公司5-10年内物料的变化趋势。并且要对不同的情况留有一定的余地。效率性:编码原则不仅要考虑使用者是否可以较容易地解读,方便记忆和识别,还应当考虑是否有助于提高日常操作的效率。兼容性:本公司的物料编码应当考虑与主要客户、重要供应商的编码的兼容,这要求要建立一个物料编码对照表,把客户、主要供应商的编码、本公司编码放在一张表内可以自由查询。对照表综合性:编码原则也应考虑与产品(BOM单)、生产、采购、货仓运作、物料控制、财务、使用软件系统等相关方面的配合使用问题。例如:在考虑编码时最好全部采用数字,而不要用字母与数字混排,以方便软件系统的使用。U3ERP/MES的物料编码是采用“大类+小类+顺序号”的方式,物料编码可以自动生成。走出物料编码的误区最近遇到几个项目,总是卡在物料编码(包括其他编码)阶段,花费较多时间,项目不能顺利推进。一个项目是企业认为其目前的编码体系非常混乱,需要全面整理,重新建立新的编码体系,于是,从产品开发及各业务部门召集8人形成一个编码小组,广泛研究国内外标准零件编号,耗时4个多月,却以失败告终,企业认为涉及方面太多,很难用一套编码把上万中材料清晰地区分开来。另外一个项目是企业原来的物料编码太复杂,把供应商、客户信息也放在了物料编码中,导致很多问题无法处理,需要重新编码,但各层管理人员总是把注意力停留在如何分类上,财务、销售、采购、库存等各自有不同的意见,找不到一个好的分类标准能够满足各部门的要求,所以一直停留在讨论方案阶段。还有一些项目,在选型阶段,受到某些厂商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为诱惑,大谈物料编码的重要性,仅一个编码就讲两三个小时,以显示其专业性,这些被的误导的企业在编码时往往不知所措。在此结合APICS的观点、计算机软件的特点及个人经验提出一些看法,供参考。一、编码的目的给物料编码,就象给人取名,取名的目的首先是能够和其他人区别开来,然后要好读、好听、好记、好写,好用。好读:即没有生僻字、多音字等,让每一个人都能够正确读出你的名字,否则每听到别人叫错你的名字一定不爽,与自己不利,也给别人带来麻烦;好听:不仅仅是听起来动听、悦耳,更主要的是当你读出来后,别人能够马上知道是什么字,怎么写的;好记:便于记忆,有一定的规律,如串起来是一个词,或者一个地名等;好写:即名字要大家都能够写出来,电脑也能够输进去,不然,办什么事总要比别人花费多一些时间,有朋友因名字的一个字电脑中没有,机票上的名字和身份证不符,每次都要手写、盖章,非常麻烦;好用:当有了前三个条件自然就好用多了。给物料编码,目的就是要好用,一个好用的编码自然也要好读、好听、好记、好写。二、APICS对物料编码的几个基本原则1.统一性原则:一个组织内只能使用一套物料编码,以方便组织内不同企业间的数据交换;2.唯一性原则:即一种物料只能有一个编码,同样一个编码只能对应一种物料;3.严谨性原则:所有物料编码的建立需要授权专人负责,以便保证其正确性;4.终身制原则:即使某物料以后不再使用,其编码也不能重新分配给其他物料使用;5.简单性原则:编码必须简单,一套复杂的编码体系需要昂贵的学习成本,也不利于推广;6.清晰性原则:编码中使用的字符必须能够清晰辩识,避免使用容易引起混淆的字符,如字母“O”和数字“0”,字母“Z”和数字“2”,字母“Q”和数字“0”等,7.扩展性原则:考虑预留足够的扩展空间,便于以后记念新增的物料能够继续使用该编码体系三、有含义的物料编码用有含义的物料编码是很多人喜欢的编码方式。特别是老一代管理人员,对物料编码的方案有着深入的研究。记得在一个项目中,有一位做了20多年编码工作的工程师问到,你们的系统是支持“线编码”还是支持“面编码”?够专业吧,到现在为止,我还不知道什么是“线编码”,什么是“面编码”。我们之所以非常喜欢有含义的编码,主要是因为它非常有效,能够通过编码本身非常快速地识别物料,也便于理解和解释,使用过程中不需要辅助以物料名称、物料规格。比如:某化工厂生产胶片,某一规格的产品编码是:“300-015-150-100”,总共15位,“300”表示产品大类,“015”表示厚度,单位是“毫米”,“150”表示宽度,单位是“厘米”,“100”表示长度,单位是“米”。这样当需要知道某规格的产品是否生产过、是否有库存等信息时,只要按照要求的规格组成编码输入电脑即可,业务人员只要记下规则即可,这样的编码非常好用。然而编码如果赋予了太多的含义,不同类型的物料含义又不同,则问题就复杂多了,曾经遇到一个企业,编码长度达到32位,编码规范就长达30多页。这样的编码虽然符合基本原则,但显然不是好读、好听、好记、好写,好用。当我们使用时,要在电脑中录入32位,要在电话中讲32位,要在纸上写32位,其难度可想而知,也产生更多出错的机会。还有就是其可扩充性受到很大限制,如果开始考虑不周,几年后编码规则将不再有效。很多人比较喜欢有含义的编码,除了上文讲的优点外,更多地是在考虑编码时是基于一个没有计算机系统的前提下使用的。很多人对计算机系统还不够深入理解,总是假设在没有计算机时,如何仅凭一个编码能够更多地知道物料的信息,因此就出现了复杂的规则,久而不决的编码方案。当然一些易用性不好的计算机系统即便使用了,有些时候也需要仅凭一个编码就需要更多地知道物料的信息。因为在物料编码出现的地方,并没有同时显示物料的名称、规格型号、计量单位等基本信息,厂商只能去误导客户编码是多么重要,必须要重视编码,否则系统就无法运行等等。四、无含义的物料编码无含义的物料编码即使用字母或数字的流水顺序,好处是比较短,可以快速录入和书写,有充足的扩展空间,缺陷是不好记忆。然而在计算机系统普及的今天,这一缺陷已经被计算机系统所弥补。好的软件,在任何时候只要你看到物料代码,就同时能够看到物料的名称、规格型号、计量单位等基本信息,因此编码是否有含义其实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不需要根据编码去判断它的其他信息。因此,采用无含义的物料编码,更适合于有计算机系统的场合。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非常喜欢采用无含义编码的原因。五、一点补充建议纯粹的有含义和无含义在使用中都有一定的局限性。现实生活中,某些情况下我们是在一个有计算机的环境下使用,某些情况下是在无计算机的情况下使用。因此对于编码有几点建议:1.不要赋予太多的含义在编码中,建议以一到两项为宜;2.有计算机的情况下,尽可能使用无含义的编码体系,或者二者结合的体系,充分利用计算机的优势;3.在中国,尽可能采用数字编码,主要原因是大多使用的人员对字母的读、说、写、听及输入计算机还远没有数字那么准确、敏感、熟悉,纯数字编码也便于用小键盘输入,发挥一部分人的优势;4.图号和物料编码是完全不同的事情,图号可能存在复杂的借用关系,在产品更新换代频繁的今天,这种借用关系如果反映在编码中将使问题异常复杂;5.没有一个十全十美的编码体系,只要基本原则符合就可以,不必要耗费太多的时间,况且有些软件本身也支持编码的修改,可以很好地支持规则的进一步完善。小条码解决大难题传统的仓库管理以结果为导向,过程往往是黑洞,甚至有些人认为反正肉烂在锅里,只要东西没丢,物料管理过程不可能搞得清清楚楚,也没必要搞得清清楚楚。所以,传统的仓库管理仅凭仓库管理员人脑记忆和手工录入,这种做法不但费时费力,而且容易出错,万一下游出现质量问题,要在成堆的纸质单据中查找原因和责任更是不敢想象。A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是一家快速发展中的制造型企业,在仓库管理方面就遇到了这样的困惑。手工管理导致压力和风险增加A公司的原物料种类达3000多种,成品300多种,由7个仓库管理员分片区管理,物料收料后先用半张A4纸标记物料信息,进出库时登记料卡、填写料单,再录入到电脑的EXCEL电子表格中。随着公司规模扩大、物料数量增加,A公司物流管理的压力和风险日益增加,主要表现在:由于仓库没有使用任何仓储物流软件,所有的物料记录都是由手工来登记物料的名称、数量、规格、出入库日期等信息,手工记录工作量非常大,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完全依赖仓库管理员的工作责任心。再有,A公司的客户基本采用条码系统管理物料,这就要求A公司必须在发货前根据客户的要求打印和粘贴条码标签。手工记录数据和标签打印工作不仅效率低下,存在错误隐患,而且对公司来讲是不增值的活动,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客户关系管理。在这种情况下,A公司决定在仓库管理方面采用条码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全面实行条码自动化管理,管理入库、出库、调拨、移库、盘点等业务,提高管理水平;采购条码扫描枪以及条码打印设备,打印箱标以及各种业务单据,提高出入库等作业效率和作业精度;改造现有局域网,搭建WLAN,通过LAN、WLAN将条形码管理系统的服务器以及电脑、条码扫描枪、打印终端等连接起来,再通过接口程序导入到ERP系统中,使其可以实时处理各种任务。先ERP后条码,分步实施条码技术与ERP软件结合才能真正做到数据采集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可追溯性。鉴于条码实施需要清晰的业务流程,所以,A公司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实施顺序是先ERP后条码。通过ERP实施期间的业务流程梳理优化以及数据校正,为条码导入铺平道路。另一面,ERP实施和使用中,需要大量单据数据的录入,条码自动识别和录入取代了手工录入,也为ERP系统的顺利运行提供有力保障。A公司条码应用的业务范围包括:①主要流程:原材料入库、出库,产成品入库、出库;②次要流程:生产退料入库、采购退货出库,调拨(库与库之间转移)、移库(库内的库位之间转移)、盘点、查询统计;③委外流程:委外加工和来料加工。④半成品流程:车间加工记录→半成品入库→半成品出库;⑤供应链配套流程:建立供应商平台,A公司设计好条码规则,供应商登录该公司的供应商平台,打印出库产品条码标签,送货前将条码标签粘贴在零件外包装或托盘上。A公司决定采用的实施策略为分步实施,先对原材料进行条码管理,再实施成品仓和半成品仓,最后实施供应链配套。具体做法为:原材料入库:前期不惊动供应商,对供应商来料,根据检验单打印条码标签,A公司检验员粘贴条码在物料包装或托盘上,然后扫描入库。条码中应包含物料代码、入库批号、数量、入库仓位等信息。条码系统运行平稳后,A公司再对所有供应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