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知识点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我国境内目前发现的最早的远古人类:元谋人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云南省元谋县山顶洞人比北京人的进步图:代表文化距今时间体质形态工具制造用火观念社会组织北京人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保留猿的某些特征打制粗糙的石器使用天然火原始人群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人工取火懂得爱美死后埋葬按血缘结合起来的氏族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两个代表:原始人类距今时间发现地点生产活动生产工具住房用具穿着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约七千年长江流域浙江省余姚市种植水稻饲养家畜磨制石器耒耜耕地干栏式房屋(居住地发现水井)制造陶器玉器乐器学会纺织半坡原始居民距今约五六千年黄河流域陕西西安种植粟和蔬菜,饲养猪狗;渔猎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半地穴式房屋彩陶(上有最早文字雏形)★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也是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2、原始居民能够定居下来的根本原因是?答: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3、半坡居民的房屋(半地穴式房屋)与河姆渡居民的房屋(干栏式房屋)的比较:①半地穴式房屋保暖、抵御风雨;干栏式房屋上面住人,下面养牲畜,通风防潮,防止野兽侵袭。②分别这样建造的原因:半地穴式圆形房屋与北方气候干燥、冬季气温低的自然条件相适应;干栏式房屋与南方地势低洼、多雨潮湿的自然环境有关。第3课远古的传说★一、为什么中华民族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答:1、炎帝、黄帝是华夏族的始祖: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大败蚩尤,从此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也就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2、炎帝、黄帝对中华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还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互换、制作乐器,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黄帝:人文初祖。建宫室,制衣裳,会炼铜,挖井,发明舟车。(嫘祖养蚕缫丝、仓颉造字、伶伦编乐谱)★二、禅让制: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用“禅让制”推举出的首领有尧、舜、禹。)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治水有功。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一、夏、商、周的更替朝代建立时间国家性质灭亡时间都城开国君主亡国之君夏约公元前2070年奴隶制国家约公元前1600年阳城禹桀商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几次迁都,盘庚时把都城迁到殷汤纣周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镐京周武王周幽王东周公元前770年洛邑周平王★二、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桀、纣残暴失民心;商汤和武王仁义之举得民心;任用贤人(伊尹、姜尚),联合周边小国。三、夏商周的政治1、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2、西周的分封制(目的:巩固统治)内容:①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封他们为诸侯。②诸侯的权力:管理封地内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诸侯的义务: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③意义: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著名的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青铜立人像等)★商周青铜铸造的特点: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分布广。二、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夏、商、西周是以农业为主的社会,品种已基本完备。三、奴隶的悲惨生活:这时的灿烂文明是以奴隶的悲惨生活为代价的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一、春秋争霸1、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公、秦穆公、宋襄公。著名霸主:齐桓公(标志:葵丘会盟),晋文公(标志:城濮大战胜利),楚庄王★2、齐桓公和晋文公成为霸主的共同原因是什么?(改革: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整顿内政)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以“尊王攘夷”为口号,在晋楚争霸中取得胜利。★3、诸侯争霸:实质:为奴隶主的掠夺战影响: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消极影响);但在争霸战争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客观上有利于实现区域性的局部统一,促进了各民族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合。(积极影响)二、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注意方位)著名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长平之战,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本课相关成语:退避三舍(晋国与楚国交战,晋文公退兵九十里)、卧薪尝胆(越王勾践与吴王夫差之间)、围魏救赵(又称桂陵之战,齐国攻击魏国以援救赵国)、纸上谈兵(长平之战,人物赵括)老马识途(齐桓公房老马找到归途)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答:主要表现为: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牛耕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3、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很多城市出现了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著名的都江堰:设计秦国李冰地点:成都平原泯江中游作用意义: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2200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二、政治上——商鞅变法①时间:公元前356年②人物: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展变法。③目的: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以便在群雄争霸中保持不败地位。★④内容和影响:内容影响1.奖励耕战奖励生产(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经济发展,国家富强总之,商鞅变法确立封建制度,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基础。奖励军功(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军队战斗力增强,兵强2.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建立封建土地所有制3.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加强中央集权第8课百家争鸣一、文字的演变时间商商周西周晚期战国文字甲骨文金文大篆竹书、帛书材料龟甲、兽骨青铜器竹简、丝帛★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甲骨文已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二、天文、历法、医学和文学的成就天文古书记载的最早日食发生在夏朝商朝甲骨文有许多关于日食、月食的记载,经现代科学家验证,都很可靠。历法相传夏朝就有历法(夏历),商朝的历法更为完备战国时期,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医学名医扁鹊——望、闻、问、切四诊法一直为中医沿用文学屈原和他的代表作《离骚》音乐春秋战国盛行“钟鼓之乐”,湖北随州出土的编钟★三、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学派时期代表人物著作思想内容儒家春秋孔子《论语》政治思想——“仁”:“爱人”,“为政以德”。教育思想:因材施教、谦虚好学、温故知新。战国孟子仁政治国、轻徭薄赋、可持续利用资源道家春秋老子《道德经》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相互转化。战国庄子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墨家战国墨子”兼爱”:希望人们互助互爱。“非攻”:反对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法家韩非子主张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兵家孙武《孙子兵法》“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运用三家观点解决问题:儒:说服教育;道:顺其自然;法:严格的规定和有效的惩罚第9课秦统一中国一、秦的统一:★公元前221年都城:咸阳开国皇帝:秦始皇嬴政★意义: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长达数百年之久的分裂割据、混战不已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从此,统一始终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二、巩固统一的措施措施影响政治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沿用了两千多年,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经济统一货币、度量衡对于促进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文化统一文字焚书坑儒摧残了文化,制约了人们的思想。军事北筑长城、开发南疆(统一岭南,修筑灵渠)秦朝疆域广大,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三、轰动世界的秦兵马俑:泥土烧制,秦汉时期我国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评价秦始皇:功: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作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封建皇帝.他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他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意了全国的度量衡.货币.文字.促进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过:秦始皇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秦朝建立后.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兵役和徭役.严酷的法律.给人民带来了无比的痛苦和极大的灾难,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去.第二年.农民起义爆发.功过相比.秦始皇功大于过。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一、秦的暴政①繁重的徭役和赋税(上交三分之二)②严酷的刑法③二世更加残暴(相关成语:赵高“指鹿为马”)秦朝的暴政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和苦难,激起人民的反抗。★二、陈胜吴广起义(相关成语:揭竿而起)时间:公元前209年起义地点:大泽乡经过:略根本原因:秦的暴政★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三、农民起义军推翻秦朝项羽:巨鹿之战,大败秦军主力。(相关成语:破釜沉舟)刘邦:直逼咸阳,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本课相关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故事:鸿门宴)楚河汉界、四面楚歌(垓下之战,刘邦打败项羽)、霸王别姬(垓下之战,刘邦打败项羽)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一、西汉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刘邦是汉高祖。★二、文景之治1、原因①汉初的形势:经济萧条、国家贫困。②总结秦朝亡于暴政的教训。2、措施①注意发展农业生产,减轻人民的负担②提倡节约文帝景帝统治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国家富强起来,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统治称为是“文景之治”。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汉武帝的大一统背景措施效果政治汉初分封的诸侯国还有相当的势力“推恩令”,削弱封国势力。(主父偃的建议)诸侯国再也无力与中央对抗思想文化诸子百家的各派人物还很活跃,他们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对中央集权很不利“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的建议)举办太学,以儒家的五经为主要教材。儒家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经济私人铸币还没有完全禁绝,盐铁经营权也大都掌握在豪强手中,社会上出现许多富商大贾,控制了国家命脉。铸币权收归国有,统一铸造五铢钱;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全国范围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汉武帝时期,西汉王朝实现了大一统,进入鼎盛时期。东汉的建立:公元25年都城:洛阳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第13课东汉的兴亡一、东汉的建立建立时间:公元25年都城:洛阳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1、原因:东汉中后期以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大权就由皇帝母亲太后主持,太后重用自己亲戚,导致外戚权力膨胀。皇帝长大后不甘心被外戚摆布,想亲自行使君权,九依赖身边宦官,设法除掉外戚,宦官由此得到宠信,把持朝政。★2、后果:形成了东汉后期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导致政治腐朽不堪,正直官员受到排挤陷害,社会混乱,人民遭殃。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三、黄巾起义原因:东汉后期朝政腐败,时局动荡不安,自然灾害频发时间:184年领导人:张角性质:农民起义结果:历时9个月失败影响:余部坚持了20多年。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一、张骞通西域★1.西域: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今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38年(目的: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意义:了解了西域的见闻,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3、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目的:与西域各国进行友好政治经济交往。★4、西域都护的设立:公元前60年意义:标志着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二、丝绸之路1、陆上丝绸之路(以主要运输丝绸到西方而得名)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往西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路线: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