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讲五四精神的重新凝聚教学目的1、了解“五四”新文学传统复苏的具体表现及意义。2、掌握这次复苏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教学重点“五四”新文学传统复苏的意义、《随想录》《死》《一代人》的价值所在教学内容“五四”新文学传统的复苏《随想录》《死》《一代人》一、“五四”精神的重新凝聚1、“三只报春的燕子”白桦《曙光》刘心武《班主任》徐迟《哥德巴赫猜想》预示着中国当代文学新的精神走向。2、文革后的文学拉开帷幕中国政治界和思想界的剧烈变化。1978年春至年底政治文化和文学领域的系列大事。3、“伤痕”文学“伤痕”文学的时代意义•文革后文学的发端。•对“凡是派”斗争的巨大武器。•对文革的彻底否定。•对相关现实问题的揭露和批判。“伤痕”文学的成就•创作得到极大繁荣。•批判方面达到了50年代以来从未有过的深度和力度。•知识分子的主体精神也出现了“五四”以来罕有的高扬。4、五四”新文学传统的回归对“五四”新文学的现实战斗精神的回归人民群众代言人的身份重新确立重新凝聚了现代知识分子的现实批判力量创作表现•老作家:巴金《随想录》杨绛《干校六记》孙犁《芸斋小说》•“归来的诗人”艾青《在浪尖上》、《鱼化石》等•年轻的“知青”一代人的写作卢新华《伤痕》、郑义《枫》孔捷生《在小河那边》阿蔷《网》曹冠龙的《锁》、《猫》、《火》等创作共性•主题都是对文革的批判及揭露文革给人们造成的精神戕害。•采用了能明确剖析社会问题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在现实经验的基础上激活了“五四”新文学传统中的干预现实的批判精神。5、朦胧诗的崛起源头食指和“白洋淀诗派”的创作。代表诗人北岛、顾城、舒婷、江河、杨炼、芒克、多多、梁小斌等。创作特色•人与民族的使命紧紧相连的理想主义。•有着明显的自主性的自我意识和探索精神。•精英意识的体现。文学价值•孕育了中国诗歌的现代主义。二、痛定思痛的自我忏悔:《随想录》1、作家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还有王文慧、欧阳镜蓉、余一、黄树辉等。原籍浙江嘉兴,出生于四川成都。1918年入成都青年会的英文补习学校,1920年考入成都外国语专业学校。在学期间,接受“五四”新文化洗礼,并深受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影响,这构成了他前期创作的底色。1927年至1928年在法国留学,开始文学创作,1929年《灭亡》的发表并引起轰动,使他正式走上了文学创作道路。巴金自1978年底在香港《大公报》开辟《随想录》专栏,从1978年12月1日写下第一篇《谈〈望乡〉》到1986年8月20日写完最后一篇即第一百五十篇《怀念胡风》(陆续以每三十篇编为一集,共出五集,依次为《随想录》第一集、《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和《无题集》),其间历时八年写完这部全长四十二万字的散文巨著,对于年届八旬的巴金来说,不仅意味着工作的艰辛,它还更是一次老人对自己心灵的无情拷问,是一次伴随着内心巨大冲突而逐渐深入的痛定思痛的自我忏悔。(1903-2006)巴金创作的变化30年代发表的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以激烈的情感喷发倾吐对不合理社会的痛恨和对理想社会的执着追求。而后对现实有了更深层的认识,开始关注小人物的生存悲剧,发表了《寒夜》、《憩园》等感情更蕴藉、思想更深刻的作品,为后来的批评界更为推崇。50年代开始从小说创作逐渐转向散文创作,跟随政府号召写新题材、新主题,写出了不少遵命文学,丧失本来的艺术个性,但也有像《纳粹杀人工厂――奥斯威辛》这样在当时独具一格的报告文学集。经历“文革”后,思想又有了新的认识,感情更内敛,一部拷问自我和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灵魂的《随想录》闪烁着一个历经苦难的世纪老人的智慧和人格的光芒,该作1989年获全国优秀散文(集)、杂文(集)荣誉奖。2、《随想录》创作出发点:对“文化大革命”作出个人的反省。巴金的个人反省反省与向内心追问的“忏悔意识”结合在一起。反省包容了对历史和未来的更大的忧虑。反省经历了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反省文革中变成精神奴隶的心理基础。《随想录》的价值完成了对自己和对整个知识分子群体背叛“五四”精神的批判。十分典型地反映出了现代中国知识分子一般所经历过的文化心态。由作为知识分子的忏悔而重新提出了知识分子应该坚守的良知和责任。重新倡导了对“五四”精神的回归。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找回了久已失落的社会良知。以个人的流血的灵魂诉说确立了知识分子的当代精神传统。用现代文化来战胜社会上各种丑恶、落后和黑暗的事物。三、年轻一代的觉悟与反思《死》作家简介陈村原名杨遗华,上海人,回族。1971年底到安徽农村插队。1975年病退回沪,进街道里弄生产组做工。1978年初入上海师范大学政教系专科学习,毕业后到上海市政二公司工作。1979年发表处女作小说《两代人》,步入文坛。1985年加入中国作协,同年调作协上海分会从事专业创作至今。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走通大度河》、《少男少女一共七个》、《蓝旗》等,长篇小说《住读生》、《从前》、《鲜花和》等。1986年的短篇小说《死》。他的小说一类主要是对亲历的知青生活的描写,采用“我”作为叙述者,表达对农村和农民的复杂情感。另一类是对普通人生世事的描摹,在凡人对外物的无助的情境下展现人的自尊与自卑的交织心理,显露他对人生的忧思。晚近的小说有较强的实验意识,但仍保持着对现实生存状况的个人关怀。陈村(1954-)《死》1986年为纪念傅雷而作。是以一种非常个人化的方式表达了对文革的反省。通篇是一场超现实的梦幻,而无真实故事的描绘。提领全篇的梦魇气息,对文革灾难的隐喻与揭示。以被抽象化了的主观感受强烈地突现出了文革灾难的血腥与罪恶。表达了新一代青年的沉重的悲愤之情。作品完成了对文革灾难的隐喻与揭示,文中最惊心动魄的是作者与傅雷的亡灵在假想中的对话与争论。作者所要追问的是在那样一种梦魇般的环境里,死究竟有何种意义。面对依然痛苦的亡灵,他表达了困惑甚至责问,他不能理解先生何以会抛弃生,何以不和大家一起“苟活”,何以会忍心放弃一生挚爱的艺术。亡灵的沉默不语中显现出令他心惊的尊严,随之而来的是愈加沉重的悲愤,作者最终似乎与亡灵一起经历了死亡,他也终于洞彻了死亡的意义,那是先生为理想和人格树立的永远的墓碑,也是一种最为特殊方式的反抗和勇敢。他情不自禁地发出了对先生之死的由衷赞美:“先生善良而远不弱小,那灿烂辉煌的死,使活着的人觉到生的黯淡。”《死》是以一种非常个人化的方式表达了对文革的反省。通篇是超现实的梦幻,它以被抽象化了的主观感受强烈地突现出了文革灾难的血腥与罪恶,也以这种主观感受沟通了文革死难者与新一代青年之间的情感。正是经过了发自内心的怀疑、诘难与真诚思考,对前者精神的继承继承才又成为一种真实的可能。四、民族命运的自觉承担:《一代人》作家顾城(1956-1993)原籍上海,出生于北京。“文革”时开始创作,是新时期“朦胧诗”的主要作家之一,在青年中影响很大,许多诗句被反复咏唱。1980年《小诗六首》参加青春诗会,因不同于以往的现实主义的审美追求而引起争论,从而引发了长达几年的关于“朦胧诗”的新旧对峙。1981年因《抒情诗十首》获“星星诗歌奖”.著有《黑眼睛》、《雷米》、《城》、《水银》等诗集。他的作品较少关心社会历史,更多关注人的内心。早期的诗歌有孩子般的纯稚风格、梦幻情绪,用直觉和印象式的语句来咏唱童话般的少年生活。代表作品有《一代人》、《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等。后期的诗作因其理想与现实的不能和谐以及隐居生活造成的生命和性格的进一步封闭扭曲,产生脱离现实一味沉溺于个人感觉世界的转变,艰涩难懂。身后出版《顾城诗全编》。《一代人》写于1979年。以一组单纯的意象构成了对刚刚过去的文革岁月的隐喻。一代人“心灵史”的缩影在文革中长大,心灵的成熟包括着对苦难的承担,或者是在不断的受伤害中经历成长,然而苦难却给予了他们超越性的信念和理想,使他们时时企图透过时代的阴暗寻找光明,时时企图在精神的向往与追寻中战胜苦难。“朦胧诗”派的创作:自觉承担起民族的命运,同时伴随着个人高涨的理想主义。《一代人》的意义。经过磨难的理想与信念导向个性的自觉,导向了一种坚强不屈的独立意志和反抗精神,这是70年代末期文学中富有激进色彩的一面。面对“黑夜”毫不妥协,自觉承担起民族的命运,同时伴随着个人高涨的理想主义,这便是“一代人”对苦难和整整一个行将过去的黑暗时代的回答小结文革结束后,长期遭受压抑的知识分子精英意识和“五四”新文学传统开始逐渐复苏。“伤痕文学”的发展充满了对“文革”的批判与控诉,“朦胧诗”的崛起张扬了知识分子的精英意识和对理想主义的追求。思考提示1、与《伤痕》比较,分析《死》对“文革”题材的开掘。2、联系陈村小说的一般特征,回答《死》在艺术上的个人化特征。3、回答巴金《随想录》的创作出发点和独特之处。4、通过对“奴隶意识”和“觉新性格”的了解,认识巴金在《随想录》中进行自我发现与清算的漫长而逐渐深入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