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学生选择性的教育学思考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尊重学生选择性的教育学思考发布时间:2013-05-2215:17作者:古永忠字号:大中小点击:401次【摘要】选择是人的生存方式,选择性是人本质属性的重要体现。尊重学生选择性是学生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目前学校教育所遇到的绝大多数困惑都直接或间接地与有意或无意破坏学生的选择性有关,正确理解和尊重其选择性是走出困惑的必要条件。【关键词】选择性选择性的丧失丧失根源教育价值选择性的培养一、人的选择性(一)主体属性与选择性作为主体的人,具有以下三个属性: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其中,能动性是人能够成为主体的根本特征,它表现在主体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之中;自主性指主体所具有的不依赖于外在力量而自由地支配自身的一切活动与摆脱个人局限的意志和能力;创造性则是能动性的最高表现,是一种改变客体原有状态创造新的客体以满足自己需要的活动。不难看出,上述三性均内在地包含选择性。选择本身就是一种能动的、自主性的行为,当然,没有选择更无创造。一般说来,主体的活动目标、手段乃至方式以及“做什么”和“怎么做”,都是选择的结果。选择是按照客体的规律和主体自身需要与目的进行的,是主体认识活动的主要环节和反映过程的主要方式。从某种程度上讲,选择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人类就是在不停的选择中寻找自己的本质并向前发展的。早期,因地壳运动、火山爆发而失去栖身丛林的古猿的一支,被迫选择了平地生存,最终学会直立行走成了人,后来,又经过无数无意的选择、有意的强化,人类偶然间掌握了一些动植物的生长规律,从而进入了农耕文明,也由此给人类更大的选择空间,无疑,这种日益丰富的选择空间带给人类的是更大的发展前景。从猿到人、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到信息社会,人类的选择亦历经了一个从被动到主动、从狭义到广义的过程,而伴随着这一过程的则是人的自由性和发展空间的与日俱增。(二)可能性与选择性人的本质是不确定的,个人主体所具有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其成长与发展总是指向未知世界,是多维度的。“人在其发展过程中具有潜在无限多种组合,处于发展中的人的最终形成具有当下我们无法预定的性质。”①人的不确定本性预示着的是人的发展的“可能”与“变化”。“可能性主要是指人所具有的潜在的、尚待实现的种种特性。它是现实性的一种准备,比现实更丰富。”②而选择则是“人的本质从不确定到确定、人的发展从可能到现实”工作的最终完成者。因为,选择即是一种确定,对一种可能性的确定;选择更是一种否定,对其他可能性的否定。当然,人的选择具有连续性,会因时而演进,不会一选而终。实际上,人的生活便是一个在这样不停的选择中不断地否定之否定的历程。二、学生选择性的丧失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在知识和经验上欠缺、在经济上缺乏独立、在情感上存在依恋,这样的一个群体,其选择性也最易受到破坏。然而,选择对人十分可贵,没有选择的童年是不快乐的,没有选择的人生是不幸的。“大人说话,小孩莫岔嘴。”“这是大人的事,哪有你说话的份儿!”“去一边玩去,爸爸妈妈在商量你将来……的事。”等等。多年过去了,相信多数人对上述训斥仍有一种言犹在耳的感觉吧。我们搞不懂的是大人说话,小孩子为什么非要走开;我们更不明白商量我自己的事,为什么反要我去一边玩!人们常用“小皇帝”来比喻今天的孩子,其实不然,他们更象一群思想、活动严格地受到父母、老师等成人社会禁锢的“小奴隶”。在最近的一份全国知名报纸上转载了一篇《扬州日报》的对某博士校长的访谈文章,大标题赫然写着“为孩子设计一生”。③笔者十分困惑,忍不住要问,你有什么资格、凭什么要为别人设计一生?这种自以为是的设计的法律和科学依据是什么?一生的含义及设计它所需要的条件是什么?设计一生的可行性何在?即或这种设计是合理可行的,但这种预先设定的人生还有什么玩味的地方,有什么神秘性可言,要知道,在人生道路上,保留一丝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向往、对未来的神秘心怀一种敬畏的心情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出自多么善良的本意,这种不尊重孩子选择性的提法都是荒唐的、其行为更是有害的!就学校教育而言,迄今为止,教学模式仍是灌输式的,教师在课堂上讲,学生被动听。尽管师生都希望这种情况有所改变,“但在班级人数众多以及有限的资源下,教育的传播制度仍然是根据广播的模式加以设计的。”④这种传统的单向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们必须按时到校、进入指定的教室、在指定的时间与指定的同学一起听指定的老师用指定的教材讲课,同时保持指定的进度、参加指定的考试、采用指定的标准衡量。如果因为一些原因错过了教育机会只能自己负责。此间,无论教师的讲解多么枯燥无味、学习的内容你是多么地不感兴趣或脱离你的认识实际,但除了无聊地等待外,你别无选择。这种忽视学生自主选择性的、类似于工业生产的教育模式,只能批量生产出同一规格的“产品”,“单一”取代了“丰富”,抹煞的则是学生鲜活的个性和可贵的创造性,是教育权力的滥用,更是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三、学生选择性丧失的根源(一)社会权威对资源的垄断无论是从知识经验、经济状况,还是情感水平看,青少年学生均属弱势群体,生活在社会权威的阴影之下。这种权威是青少年选择性的最大威胁。以成人文化为主的社会权威主要由家长权威、教师权威和社会权威构成。其中,家长权威表现为对经济和情感的垄断;教师权威表现为对知识和经验的垄断;社会权威则表现为对道义、规范和舆论的垄断。这些垄断几乎涵盖了青少年所有的生活空间。垄断亦即独占,独占则意味着对平等原则的漠视,没有平等又遑论选择。(二)可怕的补偿心理在我国,望子成龙的家长更广泛地存在着一种补偿心理,即寄望于子女来完成自己年轻时的梦想、来实现自己尚未实现的人生价值模式,而独生子女政策造成的子女的唯一性更是强化了这点。这包裹着家庭亲情“温情脉脉面纱”的“良好愿望”,是压在青少年心头最沉重的情感负担,其实质是父母把按自己的价值模式设计的人生加于子女之上,并打着“一切为你好”的旗帜,或泪眼相求或粗暴地强迫执行。在这里,子女成为一种工具、一种载体,没有选择,只有接受。(三)学校教育体制毫无疑问,体制造成的压抑是最大的压抑。客观地讲,我国教育体制仍不同程度的存在三个弊端,这就是划一、封闭和机械。⑤划一就是否定多样性,否定选择,这集中体现在考试原则中,考则学,不考则废,毫不留情。高考指挥棒,导致千军万马只能过独木桥。“金榜题名”几乎成了千家万户追求的共同梦想。考试的失败很快就可能演变为人生的失败,甚至于家庭的不幸。封闭则是划一的逻辑环节,封闭就是割裂联系、就是切断选择的根,为划一目标的实现保驾护航、营造一个单纯的氛围。机械则是最后必然的悲剧性结果,伴随着选择性的最终丧失,划一、封闭之后的产物就是机械,就是对个性的最终扼杀。上述情况在我国的人口压力、就业压力以及市场经济的竞争原则中演变为一种极为极端的教育功利思想和行为。为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的学校,作为教育资源的提供者,不惜对作为教育消费者的家长投其所好,以满足其消费意向,而学生(子女)则成为“这种交易”的最终牺牲品。因此,如果我们对教育反省的成果不能体现在体制方面的某些突破上,那么目前任何形式的教改均可能无功而返。四、尊重学生选择性的教育学价值选择是人实现可能性的重要环节,是人的本质属性的重要体现,选择是人的自主性和自由意志的充分发挥,选择更是人接触自然、参与社会、认识自我的重要桥梁。个体的成长、成熟在选择中完成;社会的发展、进步在选择中进行。今天,高度发展的生产力和社会分工既是选择的结果又是新的选择的现实前提,日益扩展的选择空间孕育着无穷的发展契机。在对人的发展具有特殊影响的学校教育活动中,尊重学生的选择性有着深远的意义。(一)参与热情的调动学生愿意进行选择,这至少意味着愿意参与,而参与则意味着一种行为或兴趣取向。有参与就会有交流、有交流才会有沟通,才会有进步有发展。今天在学生中普遍流行的凡事不来气、凡事不合作的“无兴趣病”,让教育工作者头痛不已、施之无计,这其实就是学生对不尊重其选择性的一种消极反抗。我们对青少年说了太多的“不”,却很少聆听他们“要”什么。(二)责任感的习得如果选择是学生在自由原则下作出的自主选择,这可能更符合其自身实际,选择主体更容易把这种选择内容有效地整合到自己的价值体系中,进而形成坚定的信念,那么他会更容易珍惜这种选择,并为自己的选择自豪,视其为自己内在能力的表现和自己生活(非别人强加的生活)的一部分,会对这种选择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而这些不正是我们所期望的吗?如果一些东西是别人强加的,我们却去苛求他们承担相应的责任,这不是勉为其难吗?(三)能力的发展选择是培养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的土壤,是知识与能力协调发展的桥梁。选择并非是简单的作出“YesorNo”的取舍,选择是一项综合能力的展现,意味着分析、比较、协调和决断。在对各种复杂的可能性进行客观、理性的分析,反复权衡利弊的过程中,毫无疑问,个人的思维水平、意志、情感以及社会责任等方面都会受到很好的磨砺,而这些磨砺是形成和发展能力的必要条件。(四)自由、民主、平等观念的塑造自由是选择的前提,民主是选择的土壤,平等是选择的条件。在无数次选择实践中,学生更容易体会到自尊与尊人的关系,容易在重新审视一系列交往关系中逐渐体会并学会尊重自由、民主和平等的精神实质和价值。(五)对人生真义的领悟在选择中,学生会越来越深刻地领悟到选择既是一种确定,也是一种放弃,更是一种境界。有得必有失,有舍方有取。“多中选一”,要么是追求卓越,要么是追求平衡。“鱼和熊掌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这是追求卓越;“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⑥,这是追求平衡。通常,追求卓越的选择只立足于一己或一因,是独秀;而追求平衡的选择则照顾众人或众因,是兼善。这是两种不同的选择,也是人生的两种不同境界。五、选择性的培养家庭教育专家卢勤论及“人生三大选择”的话题时,曾这样写道,“过去,我们的教育方式是让孩子听话,听爸爸、妈妈、阿姨、老师的话,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但是,当我们经历了许许多多的曲折后,当社会前进的脚步迈入商品经济的时代后,我们忽然发现,今天的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此时,面对社会纷繁莫测的变化,再强调孩子听话就远远不够了,而应该意识到要教会他们具备某种能力。我想,这种种能力中,孩子们最急需的一种能力是:选择的能力。”⑦这些年来,总有一些“当什么什么之后,有一天,我们忽然发现,我们最急需什么什么”以及诸如此类的议论,每每看到或听到这些,心中很不是滋味。能够有所“发现”固然是好事,但总在多年以后,才“忽然发现”则是一种悲哀,尤其是这种“忽然发现”如果出现在成长着的孩子身上,则更是一种不幸。人生具有不可逆性,因此脚踏实地进行长期细致地塑造某种正确品质的工作,比起事后临时慌里慌张去纠正某些偏差更有价值。种种能力中,卢勤老师尤重选择能力的主张,笔者深以为是。在选择性的培养方面,我想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是必要的。(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真正的尊重是尊重学生的选择权;真正的人本思想是尊重学生的选择性。我们不要过早地把学生或子女纳入到成人化的轨道上来,要勇于把选择权还给他们,要把童年生活中弥足珍贵的天真烂漫还给他们,不要拔苗助长、更不能越俎代庖。不要以为把什么都抓在手里就是拥有,也不要以为控制一切就不会失去。任何人的成熟都有一个过程,我们一定要学会耐心地等待孩子们成长的脚步。(二)营造宽松的环境,创造更多的机会尊重自由原则,营造自主选择的氛围,不要过多地设定“目标ABC、方案一二三”式的条件限制,这样的选择才更容易激活其创造性,当然,还得给学生留有足够的选择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目前的现状是设定的条件太多,学生学习生活的空间被繁重的学习任务分解得支离破碎,日程则被各种“教学计划”排得爆满,学生疲于奔命、自主支配的时空少得可怜。这种情况下是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选择行为的。(三)创新教学及活动组织形式,盘活教育资源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内容,好的形式对内容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资源一定的情况下,创新形式是提高效率的最佳渠道。在形式的创新上,最重要的是敢于对传统和习惯说“不”:学习不一定非得在教室或学校里面进行;教室不一定非要固定而不能流动;教室的布置不一定非得是“秧田式”的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