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经营与管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对外贸易依存度=[(进口额+出口额)/国民生产总值]×100%(P5)2.我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地(P8){贸易顺差:指特定年度一国出口贸易总额大于进口贸易总额}(1)我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地:香港地区、美国、欧洲联盟等贸易伙伴。(2)我国贸易逆差的主要来源地:台湾地区、韩国、日本、东南亚联盟等贸易伙伴。3.进、出口商品结构(P8、10)(1)出口商品结构:在出口贸易中,制成品的比例不断升高,初级产品的比例不断下降。①1986年,纺织服装取代石油成为中国第一出口产品,标志着中国摆脱了以资源为主的出口结构,进入了以劳动密集型制成品为主导的时代。②1995年,中国机电产品超过了纺织服装产品成为最大类的出口品,机电产品总体上看资本和技术密集度较高,机电类产品成为出口产品结构中一个新的支柱,标志着出口商品构成的升级。③第三次跨越是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高速增长为标志。(2)进口商品结构:①进口贸易中,初级产品进口的比例逐步上升,制成品的进口比重逐步下降。②大量进口了短缺的资源型商品,如石油、小麦、大豆、橡胶等。③以信息通讯类产品为主的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呈现高增长。④国内技术和生产能力逐步完善的进口商品大幅度减少。4.中国货物进出口排名前5位的国家(P10)(1)货物出口排前五名的国家和地区:美国、欧盟、香港地区、日本、东盟。(2)货物进口排前五名的国家和地区:日本、欧盟、台湾地区、东盟、韩国。5.“以质取胜”战略的内涵及实施“以质取胜”战略的措施(P17)(1)“以质取胜”战略的内涵:①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和信誉。②优化出口商品结构。③创名牌出口商品。(2)实施“以质取胜”战略的措施:①强化质量控制的立法与执法。②提高产品科技含量。③推行与国际标准接轨的质量管理体系。④实施名牌战略。6.《ISO9000系列标准》与《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系列》(P19)(1)《ISO9000系列标准》:主要规定了生产企业要依靠产品质量保障体系的运行来保证产品质量。(2)《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统一的国际性的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机身和认证标准。企业要使其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还要去的这张国际贸易的“绿色通行证”。7.科技兴贸战略的内涵及其主要内容(P23)(1)科技兴贸战略的内涵:是以提高我国出口产业和产品的竞争力、加强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提高我国技术产业国际化水品为基本指导思想,以“有限目标、突出重点、面向市场、发挥优势”为发展思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通过面向国际市场的科研开发、技术改造、市场开拓、社会化服务等部署,提高企业出口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出口商品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我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跨越。(2)科技兴贸战略的主要内容:①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在我国优势领域培育一批国际竞争力强、附加值高、出口规模较大的高新技术出口产品和企业。②运用高新技术成果改造传统出口产业,提高传统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8.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的原则、措施(P30)(1)原则:①把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与提高传统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结合起来,优先复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及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全面提高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改造传统出口产业。②把保持加工贸易政策连续性和加强对加工贸易的引导结合起来,着力提高加工贸易的本地配套能力。③把整体推进与重点扶持结合起来,加大对科技兴贸重点城市、重点企业、出口基地,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支持力度,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可持续发展。④把全过程支持与重点环节的支持结合起来,将支持政策向源头延伸,特别要支持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技术引进和技术进步以及建立技术标准。(2)措施:①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体制创新。②发展重点产业和技术领域的产品的出口。③加强对出口产品的高新技术支持。④构筑科技兴贸服务体系。⑤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9.“十五”计划进口商品战略的主要内容(P41)(1)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2)确保重要资源的进口。(3)重视加工贸易物资的进口。(4)扩大生活必需品与一般消费品的进口。10.改革开放前对外贸易经营管理体制的特征(P48)(1)单一的公有制:由政府职能部门领导、国营外贸公司集中经营的对外贸易经济体制,对外贸易领域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完全的公有制。(2)实行对外贸易统治:对外贸易国家垄断经营、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3)统负盈亏的财务管理。(4)实行贸易保护政策。11.对外开放与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关系(P53)(1)对外贸易体制改革是“改革”与“开放”的交汇点。(2)对外贸易体制改革是对外开放的基础与先驱。①对外贸易体制改革对利用外资的影响:无论是借用国外贷款,还是吸收国外直接投资,对有赖于改革传统的高保护、歧视出口的外贸体制。②外贸体制改革对引进技术的影响③对外贸易体制改革对对外经济合作的影响12.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次序(两步走)及其展开的四个方面(P56)(1)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次序:第一步,应将配额、外汇控制等非关税手段关税化;第二步再将关税水品降低,进而实现贸易自由化。(2)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四个方面:①下方对外贸易经营权,扩大地方政府对外贸易自主权②扩大对外贸易经营渠道,打破垄断经营③工贸结合,推行代理制④逐步缩小外贸计划控制范围,启用关税与非关税手段⑤改革外汇管理体制⑥实行对外贸易承包经营责任制⑦改革统包盈亏的对外贸易财务体制1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关税贸易措施经历的过程(P65)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非关税贸易措施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这正是中国贸易体制经历双重转轨(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轨和由高保护体制向中性贸易体制转轨)所必需的,贸易体制的中性化必须伴随着贸易调节手段由计划控制向市场化调节机制的逐步转换,商业政策手段正是向市场化体制过渡的一种形式。在完成计划控制向商业政策手段控制后,在按照国际多边贸易体制规范,消减贸易壁垒,相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符合国际贸易规范的贸易体制过渡。14.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员的时间:2001年11月(P73)15.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承诺(P74)(1)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方提供非歧视待遇;(2)实施统一的贸易政策(3)保持贸易政策透明度;(4)外贸经营权改革;(5)降低关税壁垒;(6)消减非关税措施;(7)关于出口补贴;(8)实施《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定》;(9)接受过渡性审议机制;(10)接受特殊保障条款;(11)反侵销反补贴条款;(12)关于服务领域的开放16.外贸立法管理手段概念:是指在对外贸易中借助法律规范的作用对进出口活动实施影响的一种手段。(P86)17.运用立法手段管理对外贸易的必要性(P86)(1)加强外贸立法管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下发展对外贸易的客观要求(2)加强外贸立法管理,是国际贸易通行规则下发展对外贸易的需要(3)加强外贸立法管理,是在激烈的国际环境竞争下发展对外贸易的需要18.中国对外贸易立法的专门性外贸法律:《对外贸易法》《海关法》《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等(P95)19.国际法渊源:对外贸易的国际法渊源包括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P95)20.国际上通行的主要国际贸易惯例:主要有《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华沙—牛津规则》、《1941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联合运输单证统一规则》、《约克—安特卫普共同海损理算规则》、《托收统一规则》、《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仲裁规则》、《调解规则》等。(P97)21.《外贸法》的颁布与实施的重要意义(P97)(1)《外贸法》的颁布:于1994年5月1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1994年7月1日正式实施。(2)颁布与实施的重要意义: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运用法律手段对外贸进行宏观调控提供了法律依据;为对外贸易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以及维护良好的对外贸易秩序提供了法律保障;为对外贸易经营管理向国际通行规则靠拢、与国际贸易法律制度接轨,特别是同世界组织法律体系相接轨创造了条件。《外贸法》是中国外贸法制建设的重要基石。22.《外贸法》的立法宗旨、适用范围、基本原则(P98、100、101)(1)立法宗旨: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对外贸易、维护对外贸易秩序、保证对外贸易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2)适用范围:①地域适用范围:是指法律在哪些地域范围内发生效力②人的使用范围:是指法律对哪些人发生效力③时间适用范围:是指法律生效和失效的时间,及法律对其颁布实施以前的时间和行为有无溯及力的问题(3)基本原则:①实行全国统一的对外贸易制度;②鼓励发展对外贸易;③维护公平的、自由的对外贸易秩序;④货物与技术自由进出口;⑤发展国际服务贸易;⑥在多边、双边贸易关系中坚持平等互利、互惠对等的原则23.新修订的《外贸法》将对外贸易经营者的范围扩大到依法从事对外贸易经营活动的个人(P107)24.《货物进出口管理条例》与《外贸法》的关系:《货物进出口管理条例》是《外贸法》关于货物进出口规定的实施细则,是《外贸法》的重要配套法规之一,其整体构架和内容基本符合《外贸法》的总体框架及相关规定。(P109)25.国务院外经贸主管部门的职责对货物进出口情况进行监测、评估;国家为维护国际收支平衡,为建立或者加快建立国内特定产业,在采取现有措施无法实现的情况下,可以采取限制或者禁止进出口的临时措施。(P109)26.货物进出口主要环节的管理立法:进出口商品检验管理立法、海关管理立法、外汇管理立法。(P111)27.维护贸易秩序的三个法规:《反倾销条例》、《反补贴条例》、《保障措施条例》(P116)28.保护知识产权的主要法律:《商标法》(1983)、《专利法》(1984)、《著作权法》(1991)(P122)29.参加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条约(公约):《世界知识产权组织》(1980)、《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1985)、《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1987)、《关于集成电路知识产权条约》(1989)、《保护文学作品伯尔尼公约》(1992)、《世界版权公约》(1992)、《专利合作条约》(1994)等。(P123)30.主要经济调控手段(P131)(1)经济调控是指国家通过调节经济变量,对微观经济主体行为施加影响,使之符合宏观经济发展目标的间接调控方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的是市场机制,因此,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因采用以经济调节手段为主的间接调控模式。(2)采用经济调控手段调控对外贸易是指国家有关部门通过汇率调节、税收调节、信贷调节、价格调节等经济杠杆,间接影响和约束企业对外经济贸易行为。31.经济调控手段的特点及实施对外贸易经济调控的必要性(P131、132)(1)特点:通过市场机制起作用、间接性、非歧视性、非强制性(2)必要性:①经济调控手段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外贸易管理的主要手段②运用经济手段调控对外贸易,是国际贸易通行规则的要求32.对外贸易税收的作用、分类(P133、134)(1)作用:①对外贸易税收可以保护一国在对外贸易交往中的利益②国家运用对外贸易税收可有效控制经济运行③对外贸易税收可以增加一国财政收入(2)分类:对外贸易税收按流向可分为进口税和出口税,包括进口关税、进口商品税、出口关税、出口商品税33.进出口关税的经济效应分析(P134、135)(1)进口:①消费效应:是指因征收关税使进口品价格上涨,从而使消费者减少购买、降低消费满足度。②保护效应:也称生产效应,是指由于征收关税而导致国内产量的增加。③贸易效应:是指由征收关税而导致进口的减少。④收入效应:即财政效应,是指政府征收关税对财政收入的影响。(2)出口:①增加财政收入②限制资源性产品的过度出口③限制短缺产品的过度出口④保护国内产业34.中国关税制度的进一步完善(P138)(1)进一步降低关税税率(2)全面实施世界贸易组织的海关估价制度(3)按照非歧视原则在全关境内实行公平统一的关税制度(4)缩小关税税率的落差35.进口商品税征税的

1 / 1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