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2:微写作、写作一、写作题(共7题;共35分)1.(2018•卷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2000年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2008年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2013年“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2017年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2018年“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2018•卷Ⅱ)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飞机上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3.(2018•卷Ⅲ)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特区口号,深圳,1981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时评标题,浙江,2005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新区标语,雄安,2017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装。不少于800字。4.(2018•北京)作文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①今天,众多2000年出生的同学走进高考考场。18年过去了,祖国在不断发展,大家也成长为青年。请以“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恰当充实,论证合理。②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优美生态环境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期盼。请你展开想象,以“绿水青山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形象生动地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要求:立意积极向上,叙事符合逻辑;时间、地点、人物、叙事人称自定;有细节,有描写。5.(2018•天津)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生活中有不同的“器”。器能盛納万物,美的形制与好的内容相得益彰;器能助人成事,有利器方成匠心之作;有一种“器”叫器量,兼容并包,彰显才识气度;有一种“器”叫国之重器,肩负荣光,成就梦想……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6.(2018·江苏)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花解语,鸟自鸣,生活中处处有语言。不同的语言打开不同的世界,音乐、雕塑、程序、基因……莫不如此。语言丰富生活,语言演绎生命,语言传承文明。7.(2018•浙江)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浙江大地,历史上孕育过务实、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等思想,今天又形成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在与时俱进的浙江文化滋养下,代代浙江人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浙江故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浙江传奇。作为浙江学子,站在人生新起点,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二、微写作(共1题;共5分)8.(2018•北京)微写作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①在《红岩》《边城》《老人与海》中,至少选择一部作品,用一组排比比喻句抒写你从中获得的教益。要求:至少写三句,每一句中都有比喻。120字左右。②从《红楼梦》《呐喊》《平凡的世界》中选择一个既可悲又可叹的人物,简述这个人物形象。要求:符合原著故事情节。150-200字。③读了《论语》,在孔子的众弟子之中,你喜欢颜回,还是曾参,或者其他哪位?请选择一位,为他写一段评语。要求:符合人物特征。150-200字。答案解析部分一、写作题1.【答案】略【考点】材料作文【解析】【分析】本题是一道具有穿越思维的作文命题。要求是“写给未来2035年的那个他”。那么问题就来了:首先未来的那个“他”是指谁?可以是自己的亲人,可以是自己的朋友,可以是自己的师长或是学生,甚至可以是指自己……。然后,要给未来的那个“他”说些什么呢?从时间上来说,可以说过去,可以说现在,可以说未来……。从内容上来说可以说人生的感悟,可以说社会的变迁,可以说家庭的责任,可以说国家的命运,可以说做人的原则,也可以说做事的态度……。对于未来2035年的那个“他”,你是个过来人,你对于那个“他”,可以回顾已逝的岁月,也可以展望充满变数的未来。这些就构成了这篇作文的选材范围,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实际有选择地来进行取舍,最终形成文章的立意。文章的体裁是不限的,可以叙写故事,可以发表议论,还可以抒发感慨。相信人人都会有话可说,人人也都会有话要说。结合自己的立意拟定恰当的题目。【点评】写作中我们应该关注写作要求。㈠个人和时代的联系。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启示我们一定要关注社会热点,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新时代需要创新,责任担当,不忘初心,中国梦……,2018年的作文题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时代的影子。从作文的主导作用看,这则材料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引导学生要思考人生,更要关注时代,思考时代,让考生明白,不论任何时代个体总是要和这个时代密切相关的。㈡材料要求写自己的联想和思考,这种思考有对过去的,也有对现在的,更有对未来的,从写作的思考层面来看,所给材料是有时代跨越的,材料通过一个“时光瓶”将过去、现在、未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就给了考生很大的思考空间,让考生有话可说,而且有真情实感可言,很好地避免了空泛的套作。而且,从表达层面来看,联想是充满情怀的,一定包含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是感性的,而思考是多角度,有思辨性的,应该是理性的分析。写作中应该注意感性认识和理性分析的结合。㈢留待2035年开启。是在和下一代青年一起阅读,这是一种传承,我们应该思考材料所展现的内涵,哪些是值得经典永流传的。2.【答案】略【考点】材料作文【解析】【分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所以,首先要立足于材料本身来进行分析,分析材料的内涵和外延,这是作文审题的关键所在。⑴材料中针对战斗机的防护的见解,多数人的观点最后被证明是错误的,而那一位专家的的观点是正确的。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立意的角度:真理有时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⑵多数人只看到战斗机中弹多的地方就想当然地认为这些地方最应该防护,而那位专家则非常理性地从科学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应该防护的是那些没有中弹的地方。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作文的角度:看问题不能只看表面,而要透过现象看本质。⑶多数人之所以认为战斗机中弹多的地方应该防护,无非是根据他们的经验主观地作出的结论,而那位专家则是从科学的层面得出的正确结论。由此,我们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经验主义害死人。分析材料之后就是要根据自己的理解,来选择自己熟悉的素材来进行叙事或说理。要注意文体特征,不可写成“四不象”。标题自拟,力求简洁明了。【点评】材料提供了一个著名的“幸存者偏差”理论,从材料中可知,那位专家质疑了成功者,从全局出发,总结失败者的经验,并从中得出结论,实践证明,专家的结论是正确的,这就告诉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应当:1、质疑成功经验,2、不要轻视失败,而要从中总结经验教训,3、警惕容易得到的数据,从全局看待问题。3.【答案】略【考点】材料作文【解析】【分析】本题是一道多材料作文题目。三个标题,就是三个材料。对于这三则材料要找到它们的关联点,进而形成写作的范围。第一则材料“1981年深圳特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以深圳为代表的经济特区的发展理念。时间和效率,实际上是发展经济时的两个重要因素,在那个时代是尤其重要的。第二则材料“2005年浙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我国经过一些年的改革开放的摸索后,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有了更多的思考,不能一味地发展经济而忽视生态环境。第三则材料“2017年雄安走好我们这一代的长征路”是我国在改革进入深水区后,要有更长远的规划,雄安新区的设立,就是我国领导人高瞻远瞩的体现。三个年代,三个地区,三种不同的发展理念,这就是这三则材料展现给我们的内容。那么,我们在审题立意时就可以把这三则材料进行梳理、整合:国家的发展理念是在不断的更新,越来越科学,越来越利民。我们可以就其中的其一点或是某几点来叙事或抒情或议论。比如:一味发展经济危害多多;保护生态环境是千年大计;城市并非越大越好……。文体不限,标题自拟。【点评】这三句口号,从纵向时间轴上看,为考生提供的是改革开放和展望未来发展的背景;从横向上看,是十九大提出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望’所涉及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和谐美好以及实现现代化强国等广阔背景。这就需要考生有较强的综合思考能力和品质,既要能回顾总结发展历史的能力,也要有展望未来发展的思考,体现出对思维的广度和高度要求。4.【答案】略【考点】命题作文【解析】【分析】①2018高考作文整体考查方向基于改革开放40周年大的时代背景下,个人的生活环境以及国家层面的新改变。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的发展,自身的成长,这是很值得赞同的。参考立意:a、新时代下我们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b、新时代为我们提供了哪些资源和机会;c、适当反思社会的负面想象。结论:时代浪潮下,个人如何选择?②这篇记叙文引导考生们关注我们国家的发展命脉。护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不断丰富和发展跟保护生态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实践中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化为生动的现实,成为千万群众的自觉行动。一个作文标题一定反应的是时代主题。【点评】大作文第①题“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意在引导考生回顾自己成长的经历,思考祖国发展与个人成长之间的关系。在成长的过程中,考生经历过2008年的汶川地震,抢险救灾的场景会在他们心灵上留下印记。2018年是汶川地震十周年,10年过去了,汶川重新站了起来,他们会感受到在废墟上崛起的不仅仅是建筑,还有众志成城的精神和坚强不屈的意志。考生还经历了北京奥运会,在体验奥运会的过程中,他们能够初步感受民族自豪感。特别是进入新时代后,青年学子们日益成长,国家各方面呈现了飞速发展的态势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例如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对接,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为中小学生讲课;蛟龙号、“复兴号”高铁、大飞机、航母出海试航等重大科技成果问世;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显著;城市更加宜居、乡村更加美丽、文化更加繁荣;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我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等,这些都会影响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尤其是那些为取得这些辉煌成就而艰苦奋斗、创新奉献的建设者们的精神世界,已成为学生理想信念发育的精神营养。因此,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引发考生回顾自己成长的经历,认识自己的成长与祖国发展的关系,将个人的成长自觉融入祖国发展的伟业之中,这是很有意义的。题目引导考生思考家事国事天下事,思考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的关系,写作背景广阔,写作内容贴近考生生活,学生会有话可说,有议论可发。大作文第②题“绿水青山图”,要求考生展开想象,用记叙文描绘自己向往的生态文明图景。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题目可写内容很多,如消除空气污染,治理水污染,防止土壤污染,整治环境;吃得放心,住得安心;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等。考生可以编写故事,也可以写散文;可以适当虚构,也可以在写实的基础上适当展开想象。写作要求符合18岁青年喜欢想象的思维特点,写作内容符合学生向往美好生活的思想实际,写作题目画卷感强,富有审美性和文学意味,利于有特长的考生发挥。5.【答案】略【考点】材料作文【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