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结对活动记录备注:活动时间:2010.9.11活动地点:大七班记录人:张俏容活动主题:弹奏指导活动类别:带教活动活动形式:示范指导活动过程:一、讨论乐曲的演奏方法龚:F调乐曲,比如歌曲《我爱天安门》怎样弹奏,升哪个音?张:C大调没有升号,D大调升FA升DO,E大调升FA升SAO升DO升RE,F大调升XI,G大调升FA,A大调升DO升FA升DO,B大调升DO升RE升FA升SAO升LA你弹时间长了就会发现···在谱子上按升4152637G调升一个D是升两个A调升三个E调升4个B调升五个升F调升六个升C调升七个!当你看谱子的时候看见几个升号一下就知道是什么调的了!你还能看个规律:你看D调的升的音最后一个是DO,E调升的音最后一个是RE,就是你看谱的时候看升的最后一个音是什么往下查一度也会知道是什么音钢琴每一个键是半音一次排列。伴音就是像34就是伴音关系,DO和升DO关系是伴音!DO和RE是全音关系!二、讨论三拍子乐曲的伴奏特点龚:我明白了,那三拍子的乐曲如何伴奏地更好呢?张:三拍子的节奏是强弱弱的节奏特点,我一般采用×××|×××的伴奏龚:谢谢,我练习练习活动效果(或体会感受)能把自己的特长传授给别人也是我的快乐。在指导过程中,龚老师十分虚心,认真学习,我也在音乐素养方面有所提高,我们互相学习,互相进步。指导大班学习教材中歌曲的弹奏师徒结对活动记录备注:活动时间:2010.10.20活动地点:大七班记录人:张俏容活动主题:讨论班级常规管理活动类别:带教活动活动形式:学习讨论活动过程:一、讨论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存在的困惑龚:自己在孩子面前总觉得不如老教师那样有威信,老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活动时,秩序井然,有收有放;轮到自己的时候很难控制某些较乱的场面。张:这就是新教师目前在常规管理上比较困惑的地方。那么我们一起来寻找一下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所在。问题一:缺乏持久性习惯的养成对幼儿来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通过长期的、反复的强化才能保持的。问题二:缺乏坚持性对于个别好动的孩子,想通过一些教育手段来改变他们,使他们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但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后,发现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就放弃了对这些孩子的习惯培养,所以缺乏坚持性。问题三:对孩子过于宠爱,以致于孩子对老师提出的要求不会仔细去体会、不会认真去执行。二、讨论相应的对策那么根据以上出现的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策一、以身作则、树立榜样要求幼儿需要养成的各种行为习惯或者卫生习惯,首先自己要做到,才能影响孩子。对策二:要求明确、持之以恒对孩子提出的要求,点要小,一次不要太多。而且要把这些要求讲得明白、透彻,让孩子们能够理解。两个老师之间要经常沟通,要求要统一、一致,不能在同一个事情上你提你的要求,我提我的要求。这样孩子会很茫然,不知听谁的好。而且提出的这些要求是孩子们能够达到的。在日常教育中要经常性地、反复地提醒幼儿,持之以恒。对策三:把握角色、收放自如在幼儿当中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既是他们的朋友,又是他们的师长。在孩子们游戏、自由活动时要以朋友的身份参与他们的活动。但是一旦你提出要求,要孩子们达到这些要求的时候,就要以师长的身份去严格要求他们,要做到放得开、收得拢。活动效果(或体会感受)班级管理作为一名教师是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班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工作方法千差万别。班主任既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指导者、又是联系者和参与者。幼儿常规管理主要指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卫生习惯的培养。幼儿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良好习惯的养成将会影响着孩子今后一生的发展。因此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重视幼儿各种习惯的养成,新教师掌握班级管理的方法,有效进行教学调控是成长过程中关键性的一步。讨论交流如何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师徒结对活动记录备注:活动时间:2010.11.11活动地点:大七班记录人:张俏容活动主题:讨论如何与幼儿家长沟通活动类别:带教活动活动形式:学习讨论活动过程:一、与家长沟通交流中的问题张:家长沟通交流我们知道家园联系的方式有许多种,有书面形式、有电子邮件、有家园之窗等。新教师在这些形式上做得还是比较好的。问题出现最多的应该是在与家长的面谈形式上,下面我们就以面谈形式为例,看看问题出现在哪里?问题一:很少主动和家长进行交流,缺乏主动性。在与家长交流时,往往家长主动向老师询问,最近一段时间孩子在园的表现,或者反映孩子在家中的一些表现。这时老师会很热情、很积极地与家长交流。而新教师很少主动地与家长交流。问题二:只是因为孩子出现了状况而和家长进行交流,缺乏日常性。在平时,我们会看到一些教师会因为某一件事发生了,才去和家长交流。(比如:今天某个孩子出现了状况,老师就和这个孩子的家长交流,或者需要家长配合收集一些主题资料等,才想起和家长沟通。)问题三:注重个别孩子、忽略其他幼儿,缺乏全面性。我们知道班级里经常出状况的总是集中在某些个别孩子身上,那么我们的老师就会经常哪个与这些孩子的家长交流;一些平时在班级里看来比较平稳的、不惹事的孩子,这些家长交流的机会相对少了点,这样做其实对于这些孩子的家长来说是不公平的,因为他们也有权知道自己孩子在园的表现。问题四:与家长沟通时,用词用句缺乏艺术性。与家长交流时,语气、语言适中程度难以把握。新教师往往在交谈时带有个人感情色彩。碰到一些自己喜欢的孩子,会表现出热情、温柔、语气柔和的现象;反之会表现出厌恶、冷漠的表情。切记,这是万万不可行的,因为每个孩子对于家长来说他都是手心里的宝。二、讨论与家长沟通时的对策对策一:对待家长象自己的朋友那样,多和家长交谈,拉近和家长之间的距离。把家长象自己家里的一个成员或者是自己的朋友那样对待,坦诚相待,就不会拘束,和家长的距离就会接近,交谈起来也不拘束。对策二:做个有心人,观察家长和幼儿园的联系情况,权衡班内多数幼儿家长的联系频率。不要光注意某些个别幼儿的家访,还要留意其他幼儿的家访情况,权衡一下,尽量做到每个幼儿都能进行家访。对策三:与搭伴老师或其他有经验的老师交流,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使自己在和家长交流时的语言、语气能够让家长接受。多留心、多观察搭伴老师或者其他在这方面有经验的老师他们是怎样交流的,他们使用的语言、语气是怎样的。活动效果(或体会感受)要想与家长沟通和谐,首先要有平时仔细、认真、扎实的工作态度,要认真观察幼儿,熟悉幼儿在各领域的发展、进步及存在的问题,否则,在与家长交流时免不了出现答非所问、建议离谱等现象,这样就会失去家长对我们的信任,即使再说的天花乱坠也无济于事了。家长也会从孩子对老师的真切感里体会到我们对孩子的爱,从而对老师产生信赖感,拉近家园距离。要跟家长更好的沟通,语言技巧是它们的网线,如果在交流的过程中没有语言技巧做导线,与家长的沟通就难以连接的上,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我们在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互动过程中的说话方式及语言技巧,直接影响到沟通的质量,同样的一句话,用不同的方式说出来,收到的效果往往是大不相同。因此,要与家长和谐互动,必须掌握一定的语言技巧。师徒结对活动记录备注:活动时间:2010.12.20活动地点:教室记录人:张俏容活动主题:讨论如何创设环境和制作个别化学习材料活动类别:常规带教活动形式:学习讨论活动过程:徒弟:问题一:在提供材料或创设环境时比较盲目、照搬的多、无计划性。看到别的班级或者别的幼儿园所制作的游戏材料或创设的环境很好、很实用,就把它照搬过来,具有拿来主义。问题二:比较被动,缺乏主动性。不会主动地与搭伴老师商量,需要创设一些什么主题环境、区域活动中需要增添一些什么材料。而是叫我作什么,我就做什么。问题三:比较单一,缺乏多元性。提供的材料只是满足于某一领域能力的提高,没有考虑到多种领域的整合。师傅:对策一:环境创设要有目的性。1)环境体现课程特色。2)环境呈现教学目标和教学主题。对策二:环境创设要有延续性。其实活动室里布置的花茎并不是每个主题都要重新布置,有些东西可以延续使用的,我们还是应该保留它。以这棵树为例,它的用处可大了。这棵树的树冠是用布做的,既可以长期使用,又可以脏了以后清洗。树冠上钉了好多废旧的纽扣。在主题“秋天的水果”中,孩子们把一件件布制的水归扣在纽扣上,训练了小班幼儿的扣纽扣的能力,将学习与生活活动整合起来了。又比如:到了新年来临的时候,小朋友们把一件件小礼物挂上去;在主题“春天来了”中小朋友制作了柳条挂上去,还可以替换桃花、迎春花等。这棵树在每个主题中都能使用,充分发挥了它的使用价值。我们再来看这列火车,它的价值也很大。我们以前会将幼儿的作品整齐地排列在活动室的一堵墙上,看上去非常呆板。现在我们设计了这么一列火车,让孩子们的作品展示在上面,而且寓意也非常深刻,在主题“寒冷的冬天”里小朋友装扮的帽子、围巾、手套等装满了火车,他们说请火车把这些御寒物送到灾区小朋友的手中,让他们过一个温暖的冬天。对策三:材料提供具有耐用性。有的老师经常会抱怨自己辛辛苦苦做的材料,只一会儿功夫就被小朋友弄坏了,或者这个孩子操作后,别的孩子不能操作了,不能重复使用,然后老师再去准备下次活动的材料,这样化的功夫很多,浪费了时间、浪费了资源。我们应该提供一些比较耐用的材料。比如这些材料,将它塑封起来,就可以反复使用。幼儿可以用笔在外面塑封纸上操作,游戏结束后,用湿布擦干净,下一次别的小朋友又能重复使用了。对策四:材料提供具有多元性。我们提供的材料不仅仅局限于提高幼儿某一方面的能力,而要充分考虑到其他各种能力的共同遗稿。比如:在表达表现区可以一共一些大小不一的小鱼外形的半成品,让幼儿给小鱼宝宝打扮;然后剪下后塑封,放到探索区进行数的游戏(配对、排序、分合等)然后在生活区做喂小猫的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又发展了情感、交往方面的能力。活动效果(或体会感受)材料提供要具有层次性。幼儿的发展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此作为老师提供的材料也要考虑到幼儿的个体差异。比如:数的游戏,有的孩子只会点数,而有的孩子他已经对数字理解了,那么同样一个一一对应配对的游戏,要设计有点数、有数字的材料。又比如:同样一个拼图游戏,可以作成四块的、或六块的或者更加难一点的九块的,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自由选择。说明:活动类别可为:学教活动(徒弟)、带教活动(师傅))师徒结对活动记录备注:活动时间:2011.3.15活动地点:大七班记录人:张俏容活动主题:新教师怎样培养班级常规活动类别:常规带教活动形式:学习讨论活动过程:龚:张老师,我在带班过程中发现,孩子有的时候很疯,会刹不住车,特别是在学习活动中,随意插嘴的现象比较多,不像有的老师可以做到收放自如,这是怎么回事?张: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里所指的“规矩”、“方圆”就是指良好的常规和行为习惯。在幼儿园中,一个班级的常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如果常规没有建立好,幼儿无法形成良好的习惯,在教学中教师要分散精力去维持各种环节活动的秩序而影响活动的质量;相反,一个班级常规好,能给孩子一个井然有序的学习、生活环境,让孩子在这个环境中不断的进步,同时也有利于老师开展教学活动。所以,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常规的培养非常重要。但经常有老师感到困惑——如何建立良好的班级活动常规。曾经我也有过这样的牢骚:“哎,怎么回事,这个班孩子怎么这么难带。”也有羡慕他人的:“看,他们班的孩子多乖,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排的队伍也整齐。不象我们,东到西歪的!”孩子间固然有差异,但不至于一个班都是调皮鬼,另一个班都是小兔乖乖,孩子的顽皮只是集体中的个别现象,但要是这个别现象变成普遍时,那就是老师的常规培养有问题了,教师有必要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了。龚:那培养班级常规要注意哪些方面呢?张:1、要重视一日活动中各个环节的常规培养。2、良好的师幼关系是常规培养的基础“亲其师而信其道”——这又是一句俗语,用最易懂的话解释就是孩子喜欢老师,就愿意听这个老师的话,愿意接受老师提出的建议。如何让孩子“亲其师?让孩子喜欢老师”这不是一招一式就能完成的,要靠老师在日常中的积累。我是这样做的:(1)多和孩子进行情感交流、激发孩子喜爱老师的情感,建立亲密的师幼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