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与中国文化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讲汉人、汉字名称的由来与汉字文化《汉字与中国古代文化》,顾名思义,就是透过汉字这个文化载体去探讨中国古代的文化。因此,我们首先应弄明白什么叫汉字?什么叫文化(Culture)?一、汉人、汉字名称的由来1、“汉人”名称的由来。“汉人”之“汉”最初指的是水的名称,而不是民族的称谓。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水部:“汉,漾也。东为沧浪水,从水难省声。”漾是漾水。《说文》:“漾,水出陇西相道,东至武都为汉。”又:“沧浪水南入江。”可知汉水的上游叫漾水,中游叫汉水,下游叫沧浪水,至汉口注入长江。“汉”之用于人事,乃自秦末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开始的。《史记·高祖本纪》:“[元年]正月,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王梁、楚地九郡,都彭城。负约,更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1]可见“汉王”之称是因刘邦被封于汉中而得名的。自此以后,汉王的军队便叫汉兵。《史记·高祖本纪》:“[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叶按:指韩王信,不是淮阴侯韩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令故吴令郑昌为韩王,距汉兵。”(第368页)在刘邦被封汉王之前,《史记》只称沛公兵。如《史记·高祖本纪》:“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第362页)汉二年二月,“令除秦社稷,更立汉社稷,”则开始以“汉”为国号了。汉五年正月,诸侯及将相相与共请汉王为皇帝。汉王刘邦稍微客气了一番,遂于二月甲午日即皇帝位于汜水之阳(今山东曹县境内)。这就是史书上所说的汉高祖,西汉王朝正式建立。汉武帝以后,正式出现“汉人”、“汉民”之类的称呼。《汉书·魏相传》:“闻者匈奴尝有善意,所得汉民,辄奉归之,未有犯边境。”[2]《汉书·李广利传》:“汉无攻我,我尽出善马,恣所取,而给汉军食。”(第2710页)到了东汉以后,汉人、汉民的说法就更加普遍了。《后汉书·西羌传》引班彪的话说“今凉州部皆有降羌,羌胡被发左衽,而与汉人杂处,习俗既异,言语不通。”[3]这时候的“汉人”已专指生活在中原地区而承继华夏文明的华夏族的后裔,与蛮夷戎狄相区别。可见,“汉族”作为一个民族的称谓,正是由刘邦建立汉王朝而得名的。正式称为“汉族”,大约在魏晋之际。其形成如下图所示:汉[水名]—→汉王—→汉军—→汉朝—→汉民、汉人—→汉族“汉人”在刘邦建立汉朝之前,因时代不同而有不同的称谓。夏王朝建立以后,居住在黄河中下游一带的原始居民就称为夏,或华,或华夏连称。《尚书·武成》:“予小子既获仁人,敢祗承上帝,以遏乱略,华夏蛮貊,无不率俾。”[4]至商、周之际,居住在黄河中下游一带的部落统称为夏。“华夏”之名的含义,《尚书正义》:“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中国历史上的夏王朝历14世,共17王,经470余年而亡。夏亡后,代之而起的是商王朝。《史记·殷本纪》:“当是时,夏桀为虐政淫荒,而诸侯昆吾氏为乱。汤乃兴师率诸侯,伊尹从汤,汤自把钺以伐昆吾,遂伐桀。……汤既胜夏,欲迁其社,不可,作《夏社》。”商本是夏的属国,居东方,灭夏以后,直接继承了华夏文明和文化。自商代中期盘庚将国都从亳迁至殷虚(今河南安阳西北小屯村洹水之滨)以后,始称殷,或殷商连称。到商纣时,由于昏乱暴虐,遂被兴起于西戎的周所灭。殷商历17世31王,享国640年左右。西周时期,不仅疆域范围空前扩大,包括了原来夏、商和周自己的本土,而且文化事业也得到空前繁荣,以至于生在几百年以后的孔子都羡慕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5]周王朝历经西周和东周两个阶段,至春秋时期,诸侯纷争,天下大乱,周天子已不能号令天下。此时,崛起于西周故地的秦,开始强大起来,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奋斗,终于统一了全国,建立起空前强大的中央集权制的秦王朝,奠定了中国封建统治的基础。秦王朝时,对外交往开始多起来,九州岛畛域之人则叫秦人。由是观之,所谓夏或华夏,乃至于殷人,周人,秦人和汉人,原来都是因朝代而得名的。到西汉中叶,随着民族矛盾的加剧,本以汉朝得名的“汉人”,便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了。大约在魏晋之际,渐渐始有“汉族”这一民族称谓。南北朝时,也有把夏之后裔称为“华人”,以与四夷相对。“华人”一语至今仍在使用,专指寓居海外的中国人。历史上,欧洲人曾一度把中国叫“支那”。据考证,“支那”一词源于拉丁文Sina。最早见于公元80—89年间完成的《爱利脱利亚海周航记》。最初提出“支那”为“秦”的译音者是卫匡国(Martinmartini),他于1655年刊印的《华新图》中提出。后来法国人伯希和在《马可波罗游记注释》中也说,印度、欧洲人称中国为China(支那),其语源即来自“秦”。2、“汉字”名称的由来。在“汉字”出现以前的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中国人把自己所使用的书写符号只叫“文字”。例如许慎《说文解字叙》曰:“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汉字”一词,最早见之于《元史》。《元史·兵志·马政》:“(马)收除见在数目,造蒙古、回回、汉字文册以闻,其总数盖不可知也。”《元史·刑法志·职志》:“诸内外百司五品以上表章,并以蒙古字书,毋敢不敬,仍以汉字书其副。”在元代“汉字”是区别于蒙古、回回文字的。由此可知,所谓“汉字”,是指中原汉族人所使用的文字。据《柏朗嘉宾蒙古行纪》一书,蒙古人原本没有文字。在成吉思汗远征畏吾尔人时,采纳了维吾尔文的字母,创造了蒙古字母。……以上就是汉人汉字名称的由来。二、“文化”和汉字文化的特点在中国,“文化”一语最早源于《易经》。《易·贲·彖传》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后来见之于西汉刘向《说苑·指武篇》:“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可见,“文化”一语本来指以文德进行教化的意思,是个政治术语。在现代,“文化”主要指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不同的民族,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时期创造了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形式和特质,这就是所谓的民族文化。汉字有历史活化石(livingfossil)的性质,因此,汉字在流传过程中就具有如下一些基本的特征。1、再现性。所谓再现性,就是再现历史上曾经有过的东西的形象或特性。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也;字者,言孳乳而寝多也。”[6]独体的文,如:日、月、山、川、水、阜、土、石、鸟、兽、人、大、身、页、首、耳、口、自(鼻)、目、手、左、右、足、止、牛、羊、马、鹿、鱼、宫、室、刀、舟、车、戈,等等。根据汉字的再现性特征,我们可以根据原始文字符号窥测到古代社会的面貌。例如“昔”字,上部从水,下部从日,甲骨文写作,金文写作,就象昔日洪水铺天盖地、滚滚而来的情状,与《尚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其咨,有能俾乂”的记载完全符合。一个“昔”字,就以文字符号的形式记载下了人类历史上曾发生过的这场空前浩劫。2、时代性。汉字的时代性特征,是指汉字能够真实而又逼真地反映出特定时代人们的特定文化和生活方式。例如“辰”字,甲骨文写作,似贝壳,蜃字的初文。上古时,先民曾经用辰作为农具除去田间的杂草。《淮南子·汜论》曰:“古者剡(yǎn,削也)耜而耕,摩蜃而耨(nòu)。”所说即是上古之时磨辰而耕的情况。又如“砭”字,许慎说:“砭,以石刺病也,从石。”以石刺病,就是后世所用的针刺疗法。说明早在石器时代华夏先民就已发明了用尖石刺激人体穴位治病的方法。3、浓缩性。所谓浓缩性,是指单个汉字符号所包含的社会信息量大。一系列复杂的社会信息,往往包含在一个汉字单元之中。如“胤”字,《说文》:“子孙相承续也。从肉,从八,象其长也。从幺,象重累也。”段玉裁曰:“八,分也,骨肉所传,支分派别,传之无穷。”[7]这样丰富又复杂的人文信息,就浓缩在一个小小的文字符号中。4、联想性。所谓联想性,是指当人们看到一个汉字符号时,能激发起大脑丰富的联想活动。如寒字,《说文》:“冻也,从人在宀下,以草荐覆之,下有(冰)。”当看到一个寒字,就能使人联想到,屋里有个人,浑身裹着草,身旁还有冰块,此人因挨冻而浑身哆嗦,从而意识到,严冬来临了。5、化育性。所谓化育性,是指文字对人的教育功能。《淮南子·本经训》:“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华夏先民发明创造了文字,使天帝都为之感动,鬼神也因之而畏惧。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深刻地指出:“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故曰:本立而道生,知天下之至啧(zé,通赜,深奥)而不可乱也。”文字的这种传承文明、化育人性的作用,古人早就认识到了,并予以足够的重视。孟子曰:“人而无教,则近于禽兽。”读书识字,其作用大矣!汉字的化育性,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不仅对本民族的成员产生积极的作用,而且还漂洋过海,对周边各民族产生同样而又深远的影响。早在隋唐之际,中国的汉字就随着外交往来而传播到高丽、日本,从而对朝鲜、日本的文化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汉字在东亚形成了所谓的“汉字文化圈”。如果再继续向前追溯,甚至有人认为,在商末周初之际,当时的中国文字——甲骨文和金文,就已经随着殷之遗民漂移到美洲大陆,从而对印第安文化和玛雅文明产生一定影响。[8]所以,汉字的化育性功能是巨大的。参考文献[1][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点校本1985年第365页。[2][汉]班固:《汉书·魏相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第3136页。[3][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第2878页。[4]《书经》,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91年第70、71页。[5]《论语·八佾》。[6][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81年。[7][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8]冯翔、李达:《中国人发现美洲》,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第二讲关于汉字起源的传说和考古资料一、汉字起源的传说汉字在中国古代只称文字,直到元朝蒙古人统治中原以后,相对于蒙古文和回回文来说,才有“汉字”这个名称。[1]而“汉字”一词又因“汉人”而得名。但在习惯上,以往的文人仍称中国文字为“文字”。所以,汉字,也就是中国人过去所说的文字。关于汉字的起源,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人进行了探讨,留下了不少的传说。1、起源于结绳记事说。《易·系辞下》曰:“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结绳记事的方法,汉代郑玄《周礼注》曰:“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这是说,在文字产生以前,人们为了帮助记忆,就用打绳结的方法,做个记号,以帮助记忆。事情大,就打个大绳结;事情小,就打个小绳结。“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说明结绳记事早在书契发明之前就已有了;同时也说明,文字的产生是社会生活的需要。结绳记事,从本质上来看只是帮助记忆而已,还不能算作是文字。2、起源于书契说。书契说也源于《易·系辞》。书契属于一种刻划符号,本来是作为契约用的。在一块木片或竹片上刻上一些刻划,然后从中间一剖为二,契约双方各持一半,合则为约,这就是契约。有些契刻符号、陶文和早期的原始数目字很相似。汉字中可能有一小部分原始数目字和少数所谓指事字,如、爻之类是由刻划演变而来的。[2]书契可能与某些数概念或所有权的标志有关,也与最原始的交易有关。3、起源于仓颉造字说。仓颉造字,是传世文献中较为普遍的说法。战国时的《荀子·解蔽》:“故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壹,指专一。《韩非子·五蠹》:“古者苍颉之作书也,自环谓之‘厶’,背厶者谓之‘公’。公厶之相背也,乃苍颉固已知之矣。”东汉许慎采集众说,在《说文解字·叙》中说:“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百工以,万品以察,盖取诸。”又曰:“仓颉初作书,盖依类相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仓颉,也作苍颉,历史上是否确有其人,已不得而知。传说中黄帝所活动的时代大约在公元前二千五、六百年之间。所以,根据历史传说汉字的产生距今至少也有四千五、六百年的历史了。4、起源于八卦说。《易·系辞下》:“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

1 / 8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