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创优质教育品牌办人民满意学校——新余市渝水区罗坊中学创特色品牌学校事迹材料新余市渝水区罗坊中学是一所拥有五十多年历史、社会信誉优良、办学效益卓著的全市农村品牌中学。学校创建于1957年,曾是渝水区直属重点高中;2003年3月,根据区政府决定,将区直罗坊中学划归罗坊镇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将原草池中学、下山桥中学、南英中学并至罗坊中学;2005年9月,又将东边中学并入;2008年9月,原罗坊小学校区又并入学校,2009年9月,学校对原罗坊小学校区改建成公办罗坊中心幼儿园;现在,罗坊中学是新余市在校学生最多的一所农村寄宿制完全中学。学校现有教学班级37个,学生人数1800人。学校有专任教师187人,其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172人,大学专科学历19人,教师学历达标;其中,中学高级教师47人,中级教师88人;省级骨干教师5人,市级骨干教师25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人,教坛新秀2人,市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10多人。办人民满意学校,是我校师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它能创设更优良的人文环境,构建出新时期人民群众认可、社会接受的优质教育品牌。学校办学目标明确、特色鲜明我校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服务育人、读书做人”为校训,按照“质量立校,特色强校,和谐理校;培养创新人才,倡导名师工程,打造品牌学校,办2人民满意教育”的理念办学,致力于培养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坚持德育立校。认真落实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努力培育“四有”新人。组织学生认真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突出抓好学生养成教育,各学校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养成教育深入人心,组织召开养成教育经验交流会,学生的养成教育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通过升国旗仪式,每天课前唱红歌,开展诚信主题教育活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开展法制教育讲座,组织学生参观罗坊纪念馆,开展“学雷锋”活动,利用植树节、环保日等形式开展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热爱环境,热爱大自然以及学会做人、做事、求知共处的能力。创造德育工作的特色。推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更新德育工作的内容,更新德育工作的方法,更新德育工作的渠道;坚持“近”、“小”、“实”的德育工作原则,使德育内容贴近学生,德育选题具体,小中见大,实实在在地满足学生成长的需求。坚持亲情办学。推行“校园亲情制”活动,每位教职工认领一名“学困生”作为自己的在校“子女”,结成帮扶对子,定期帮助他们遇到的各种困难,密切关注他们的成长历程。“校园亲情制”活动受到上级部门的表彰。坚持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结硕果,创新管理出成效,学校品位上档次。按照“精心打造、创新管理、科学管理,落实常规”的工作思路,学校素质教育工作,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学校先后评为“全省中小学素质教育活动先进单位”、“新余市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3示范校”等;学生参加全省文艺展演获团体三等奖,全市中小学生合唱比赛团体二等奖,全区运动会团体第一名,校报评比一等奖;师生参加全市计算机操作大赛,教师学生个人均获农村组第一名,学生团体第二名;教师个人参加全省首届“音体美教学能手”比赛获二等奖,参加全国体育录像优质课大赛三等奖。学校建有“抱石画室”、书法协会、钢琴班、举重队、篮球队、艺术团,有校园英语角、学生会沙龙,校园生活多姿多彩,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教育教学春犁秋收,好音频传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对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也有新的认识,新的标准。学校要求教师面向全体、面向大多数学校。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充满阳光的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使课堂成为每个学生自主、和谐、健康成长的摇篮。近几年来,罗坊中学高考成绩令人瞩目,三年来有十多人上二本线,每年有近二十人上专科线。中考更是全区一流,一年一个新台阶,2007年中考考入一中、四中达140人;2008年中考有66人上600分,达一中、四中分数线138人,实录取122人;2009年中考一中、四中上线128人,600分以上达63人,占渝水区1/4多,全区中考成绩总分前五十名中,该校占21人,前五名中夺得第二、三名;2010年中考录取一中、四中72人,录取率达30%;2011年中考录取一中、四中84人,录取率达36%;并先后有1人获渝水考区个人总分第一名,多人获单科第一名。学生在各种学科竞赛中获省、市级奖励近百4人次,教师在优质课、说课等竞赛中荣获省、市、区奖励几十人次。教学研究不断创新,硕果累累加强教研活动,健全教研制度,开展信息交流,促进教学改革,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激励广大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和课题研究,探索教育教学规律,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学校有多个课题在新余市中小学(园)市级课题中顺利结项;学校教师在国家和省级发表教育教学论文近百篇。学校以“乡土文化”为基础,推动校本课程建设,我校在充分挖掘乡土文化、地方资源的基础上,先后开发了《乡历乡情》、《中小学文明礼仪读本》等地方课程,发放到师生手上,并出台了《乡土教材使用指导意见》,通过使用地方教材,在广大师生中弘扬地方精神与地方文化,激发学生的爱乡、爱国之情。把对教师的培训与课程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将教师潜在的创造能力发挥于课程开发的有益工作之中,使教师的教育素养得以提升。硬件设施因地制宜,不断加强学校现占地面积79600㎡,建筑面积29083㎡。学校现有教学楼3幢,科技楼1幢,学生公寓2幢,教师宿舍楼4幢,报告厅1个,教师餐厅、学生食堂各1个,电脑室3个,多媒体教室2个,教师电子备课室1个,省级标准装备的理、化、生实验室各一个,音乐教室、美术教室、艺术器材室、心理咨询与卫生保健室各1个。学生活动场所有4个标准的篮球场、12台乒乓球桌的乒乓球场、3个羽毛球场。2007年学校对校园进行了绿化美化,规划建设了6个绿化带、“腾飞”雕塑等,2009年规划建设了逸夫楼前小广场。如今,学校环境优雅,5景色怡人,是一所花园式的中学。文化建设推陈出新,异彩纷呈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学校办学品位的重要体现,也是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载体,建设环境优美的、和谐的校园是我们的追求目标。学校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优先、重在建设、协调发展”的原则建设校园文化环境,努力使学校形成环境优美,设施完备,人文和谐的校园环境,营造“积极、乐观、和谐”的文化氛围。以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品格,学校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感染学生、熏陶学生、教育学生。学校每月更新宣传橱窗的内容,做到一月一个主题。在教学大厅、走廊的墙壁醒目处悬挂名人名言、格言警句;在餐厅、用水处涂刷教育标语;两栋男女公寓分别命名“君子楼”、“淑女楼”,楼内走廊的墙壁上悬挂各种生活、卫生、安全教育的匾牌;并且,“君子楼”各寝室以全国一百多所大学校名来命名,而“淑女楼”各寝室以一百多种花卉来命名。2009年后,学校又设计定做了新颖独特的班牌挂在教室门口,营造出和谐的育人环境。思想教育脚踏实地,扎实有效培养祖国需要的合格建设者,是学校工作的终极目的。学校非常重视德育工作,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途径,拓宽育人渠道,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学校严格按照《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学生、规范学生;同时,根据实情制定《罗坊中学文明学生评选办法》、《新“三好学生”评分标准》。经常邀请关工委、派6出所、司法办领导到校讲课,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以及法制教育。团委经常组织学生参观“罗坊会议纪念馆”,接爱革命传统教育。学校成立了学生会,很多日常工作由学生参与管理,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管理能力。学校还建立了“心路驿站”工作室,使学生有倾诉知心话的场所。著名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蒋国珍老师经常到学校捐资助学,使学生更加感受到一种博大的爱心教育。学校开展“尊师爱生”教育月活动、“校风学风建设月”活动,将“诚信”教育引入课堂,纳入日常行为规范管理,通过播放电视专题片、运用橱窗宣传等形式,加强师生思想道德建设和法制教育。学校举行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和德育论文评比活动及德育研讨会,围绕“德育与班级管理”、“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等进行研讨。我校注重师德师风建设。教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导者,常言道:严师出高徒。因此,学校狠抓教师队伍的建设,制定了《罗坊中学教师思想道德建设考评办法》、《罗坊中学教师常规教学要求细则》。重点抓“三学”:学科学专业理论,学业务知识,学现代教学技术。要求教师一年内努力达到“六个一”:一篇优秀论文,一堂优质课,一手漂亮字,一口流利普通话,培养一名拔尖学生,转化一名后进生。对教师工作实行“三看”:看工作态度,看学习进取心,看教学成绩;“三鼓励”:鼓励教学出成果,育人出成果,教研出成果。学校管理民主科学,规范和谐学校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狠抓学校管理。罗坊中学在强化学校管理上,努力抓好“三支”队伍建设。7一是打造一支团结协作、充满朝气、富有战斗力的班子队伍。俗话说:“正人先正己,不令则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那么建设一支务实、高效、创新,富有凝聚力、战斗力,在群众中有威望的班子队伍非常必要。罗坊中学首先强化了自己的班子队伍建设,制定了《罗坊中学行政人员工作制度》与《罗坊中学行政人员修养要则》,并要求每周一下午的班子会坚持两个做到:一方面做到加强政治学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水平;另一方面做到分工明确,职责分明,团结协作,齐抓共管。同时,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等形式,提高班子成员的管理水平,学习名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管理经验。二是培养一支精良、懂管理、善管理的班主任队伍。班主任是学校最基础的管理者,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的主力军,其素质与能力如何,关系到学校工作的开展及学校的稳定。因此,在学校工作中,班主任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学校一方面对新班主任进行了岗前培训,让其熟悉班主任工作的内容、方法、原则与技能,另一方面,通过召开班主任经验交流会、班级文化建设流动现场会,把好的典型经验进行学习与推广。通过上述活动的开展,班主任队伍整体素质得到了普遍的提高。三是建设一支高素质、高品位的教师队伍。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教师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的生命与活力,精神与力量所依。因此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办好一所学校的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为此学校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师法》、《教育法》、《新余市教师十条禁令》、《渝水区教师行为规范》等8相关法律、法规文件。促进教师的师德师艺成长,养成无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建立教师的激励机制,为教师的自我成长搭建平台,积极开展各种业务竞赛和教学常规大练兵活动,充分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我校设立“家长学校”,坚持“家校同创”活动。邀请市内外专家来校举办家庭教育知识讲座;邀请社会各界人士,举行办学座谈会;走出校门,主动征求群众办学意见,把“人民满意”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风向标。学校发展社会满意,信誉卓著我校发展得到上级单位和领导的关心支持,省政府领导、省教育厅领导、省教育工作督导检查领导小组、市委市政府领导先后莅临我校,充分肯定了我校办学成绩,对我校发展给予好评。我校发展还得到各级政府、各级部门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好评。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学习型先进学校”、“江西省人民群众满意学校”、“全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江西省创新发展年活动先进单位”、“全省中小学素质教育活动先进单位”、“新余市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示范校”、“新余市学校工作全面达标单位”、“新余市综治工作先进单位”、“新余市先进学校”、“新余市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新余市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新余市远程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新余市校园基本建设先进单位”、“新余市农村初中标准化实验室建设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