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定义及其含义。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机器;含义:1、是阶级社会的组织;2、是阶级统治;3、是个机器,有特殊权力。2.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表现在哪些方面?9-2731)没有特殊利益,强调坚持工人阶级和全体人民的整体利益。2)在领导革命发展的各个阶段上,坚持运动的共产主义方向,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3.简述资本主义国家司法机关违宪审查权的含义及其审查类型。1)违宪审查是司法机关审查和裁决国家机关的行为是否违反宪法,审查对象包括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法令,政府根据法律颁布的行政法规、发布的行政命令以及采取的行政措施。2)行使违宪审查权的机构有两种类型,一是由普通法院行使;二是由专门的宪法法院行使;3)各国司法机关行使违宪审查权的方式有“事后审查”与“事前审查”两种。4.简述英国议会内阁制下两党制的特点。1)两党的尝围绕议会选举展开,由在竞争中获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织由阁,其成员也都是议会议员。2)两党采取集中制,表现在每次的重要投票中,所有该党议员必须按本党的决定进行投票,在政党组织结构上,中央与地方组织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纽带,其活动具有连续性。5.简述政治社会化的功能。1)确立主导型政治文化的核心地位;2)培养公民的政治文化素质;3)对反主导型政治文化的抵制和斗争;4)提高公民的政治能力;5)对非主导型政治文化加以引导和制约。6.简述原始氏族制度的主要特点。1)以血缘亲属关系为纽带是氏族制度的本质。2)设议事会,实行原始民主制。3)所有社会成员平等,有相互帮助和保护的义务。7.区别国家结构形式的依据。1)国家主权的归属,是属于全国政府还是地方政府。2)全国政府和地区政府的权力来源,是前者授权后者还是后者授权前者。3)全国政府和地区政府之间的权力划分。4)双方权力划分的依据,是以一个事先制定的规则为依据,还是以一方的意志为依据。8.简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实行的;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通过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来实现的。9.简述政党的特征。1)特殊的政治历史现象。2)由一定阶级、阶层、集团中最积极的一部分人组成的政治组织。3)有组织、有纪律的政治组织。4)具有自己的政治纲领。5)与国家政权密不可分。10.简述国际组织的基本特点。1)国际组织均有参与国际活动的能力。2)国际组织存在和活动的合法性依据是参与者所订立的条约,超越和违背条约规定的机构、职权和活动,均属非法或无效。3)国际组织的组织原则是各参与者之间的地位平等,互不干涉内部事务或者个人事务,更不得侵犯参与者各自的权利。11.如何理解国体与政体的关系?1)国体是关于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特别是哪一个阶级掌握政权的问题。国体表征着一个国家的阶级性质。2)政体是指政权的构成形式,是统治阶级实施阶级统治和国家管理所采用的方式。3)国体和政体的关系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一定的国体要求一定的政体与之相配合,政体必须适应国体的需要。国体具有相对稳定性而政体是相对变化的。4)政体同国体相比较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征。12.分析我国对外政策是如何为国内政治服务的。一国对外政策、对外活动服务于国内政治的战略目标,即以服务于国内政治需要为归宿、为目的。表现为三个方面:1)服从国内政治需求,以国内政治为依据和出发点,遵从国内政治的要求,以国内政治战略目标的转移为转移。2)服务于国内政治,即为国内政治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和机遇,既适时地顺应外部的挑战,又适时地把握住机遇,其政策和活动成果应为国内政治有效地利用。3)对外政策、对外活动的实际效果和作用,最终要以国内政治为标准尺度进行检验、测量和评估,确定其功过利弊,是非得失。组织。13.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治理形式的不同点。1)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2)强调公职人员的公仆地位,反对官僚主义。3)党的领导是正确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基本保证。14.政党的功能有哪些?1)争取群众和影响群众。作为阶级、阶层的一部分,政党的首要任务就是争取自己所代表的阶级、阶层和集团的那部分群众的支持。因此,大多数政党都在努力争取群众和影响群众。2)集中阶级意志。政治统治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意志,因此,政党作为实现政治统治的工具,它的重要功能就是集中阶级意志。3)行使国家权力。政党不仅要把阶级意志集中起来,还要把集中起来的阶级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阶级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必须通过立法和制定政策的方式才能实现。所以,政党的目的就是要掌握政权、行使国家权力。15.国家利益及其基本内容所谓国家利益即作为国际政治行为主体的国家需求的满足。在国际政治结构中,国家利益是多方面的,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其基本内容包括两个基本方面,即国家生存利益和国家发展利益。1)国家生存利益包括国家安全、主权独立、领土完整、人民生存需求的实现等。2)国家发展利益包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要求的实现等。1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的经济基础对国家发展的意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基础,对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在社会生产关系中占有主体地位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第一次消除了自阶级社会以来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的状况,实现了两者的直接结合,这也消除了国家与社会对立的经济根源,为国家向社会回归和融合创造了条件。2)多种经济成分的并存,标志着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的长期性,决定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从生产力和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制定各项方针政策,才能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发展。17.结合我国实际,说明维护国家利益在国际政治关系中的意义。由于国家是国际政治中最重要的政治行为主体,所以国家利益是国际政治中最重要的利益,国家利益关系是国际政治中影响和制约其他利益关系的最重要的利益关系。邓小平主张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来谈论和处理国际关系问题,即“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主要应该从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着眼于自身长远的战略利益,同时也尊重对方的利益,而不去计较历史的恩怨,不去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因此,维护国家利益在国际政治关系中有以下的意义:1)它决定着国家政治的基本利益分布的状况,确定国际政治的基本内容,支配着国际政治的根本走向和走势。2)它影响国际政治中其他利益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变化,不同程度地渗透、体现在其他利益关系的性质和内容之中,并且制约着其他利益关系的发展。18简述国家权力与社会相分离的具体表现。1)管理者的常任和管理机构的专门化。2)职业性的常备军的建立。3)赋税制度的确立。19.简述国家形式的基本内容。从国家形式的具体内容上分析,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即政体,尤其是中央政权的组织形式。2)国家的结构形式,主要是指国家的中央权力机关与地方权力机关、整体与局部之间关系的构成方式,它是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的关系在国家组织结构形式和原则上的体现。3)国家机关权力的具体运作方式和具体制度,在中国的政治术语中,它们通常被统称为“政治体制”。20.简述政治文化的特点。1)具有深刻的阶级性和鲜明的民族性。2)有其特殊的社会结构性。3)有相对的稳定性。21.简述国际政治的含义。一般认为,国际政治主要是主权国家之间,也包括国际组织之间和其他政治行为主体之间在世界舞台上政治关系的总和。按照这一基本界定,国际政治的含义可从下述三个方面来综合地把握和理解:1)国际政治发生于国际社会和世界舞台上多个行为主体之间,其中主要发生于主权国家这一基本行为主体之间。2)国际政治的本质内容是国际社会行为主体间的政治关系,其中主权国家间的政治关系是最基本的政治关系。3)国际政治是国际社会的组织体系和行为体系,是国际政治生活的规范化体系,是国际社会政治关系体系的总和。22.论述民族问题在当代国际政治中的地位。民族问题与国际政治问题密切相关,自从国际政治关系出现以后,就在国际政治生活中伴随着民族问题。在当代社会中,当一个国家内部产生民族问题时,又会引起其他相关国家的干预和介入,这就使原本是一个国内的民族问题又演变为一个国际政治问题,使民族问题与国际政治问题联系起来。民族问题特别是地区民族冲突问题在当代国际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国际政治生活有着重要影响。表现在:1)民族冲突导致地区政治局势不稳,引起社会动荡,严重影响该地区有关各民族人民的社会生活。2)民族冲突又使国际政治问题的解决形式出现了重大变化。3)民族冲突又对国际关系格局以及相关国家的政治和外交关系产生重要影响。4)霸权主义及其大国的干预和操纵仍然影响着地区民族冲突并使民族冲突问题进一步复杂化。23.结合我国国情,说明如何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在根本政治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完善人代会运行机制,不断发展扩大和完善民主制度,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发挥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2)完善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职能,加强立法工作和法律监督。(3)进一步密切各级人大与群众的联系。(4)加强人大特别是常委会的组织建设,逐步实现委员会的专职化。(5)完善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各专门委员会的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加强制度建设。24.划分国家历史类型的基本标准。即社会经济基础和阶级本质。按照这一标准,国家的历史类型,是对建立在同一类型的社会经济基础和统治阶级的一切国家的共同特征的概括。它表明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中,保护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即表明国家是哪一个阶级的统治。25.福利国家制度的特点是什么?1)福利国家是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创办并资助社会公共事业,实行和完善一整套社会福利政策和制度,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以调节和缓和阶级矛盾,保证社会秩序和经济生活正常运行,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和统治的一种方式。福利国家的最初尝试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时美国总统罗斯福推行的“新政”。2)福利国家的实质是垄断资产阶级政权在强大的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压力下所实行的一种改良主义方法。它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垄断资本的统治,但又企图缓和阶级冲突。这种“权宜的办法”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时期内可能起到一定的缓和作用。3)福利国家采取和实施的各项福利措施和政策,既以小恩小惠施于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更以巨大的利益为资产阶级服务。福利国家用于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经费,实际上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在必要劳动时间所创造价值的一部分。这里劳动力价值的一部分先由资产阶级国家抽取,然后再以社会福利的形式偿还给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这种方式实际上是以国家福利的方式掩盖了资本家对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直接剥削,它更有利于资产阶级的统治和资本主义国家的稳定。26.人民代表大会制的内涵。人民代表大会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指中国各族人民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定期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其他国家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并对其负责。27.国家机构设置原则。1)国家机构的设置或组建是统治阶级按照自己的意志,在一定的理论原则和法制原则指导和确认下,进行周密政治设计的国家自主行为。2)理论原则确定国家机构总的框架及国家机关之间的相互关系,即国家机构体制;3)法制原则规定理论原则法制化的具体要求,即国家机构的制度、规则,国家机关的权限、职能、责任与编制,以及各国家机关之间相互关系的体制与机制。4)不同历史类型国家统治阶级组建国家机构的理论原则和法制原则是不同的,但是,任何国家的统治阶级总是根据最有利于巩固、维护、完善本阶级统治需要,遵循一定的理论原则和法制原则去建立自己的国家机构的。28.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国家的特征。社会主义国家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上层建筑主体,社会主义社会本质的规定性,决定了社会主义国家具有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特征,概括起来,这些特征主要是:1)社会主义国家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经济基础。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2)社会主义国家以工人阶级为领导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