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 作 方 案 - 广州开发区发展和改革局、统计局、物价局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十二五”是我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更长远发展打下扎实基础的关键五年。人才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我区建设转型升级示范区和科学发展先行区的驱动力量。为进一步推动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完善人才引进和发展机制,强化区域转型升级的人才支撑体系,特制订本专题研究。本专题研究分析了“十一五”期间全区人才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全区人才发展目标及具体措施,以指导人才工作实践。一、“十一五”期间人才发展情况分析“十一五”期间,我区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人才不断加速集聚,人才素质进一步提升。近年来,我区努力践行提升制造、推动创造、拓展服务的发展思路,加快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从单纯的工业园区向国际化生态型新城区转型,使得全区人才素质不断提升,人才结构不断优化,进入了人才发展的加速期。(一)人才发展总体情况1.人才总量不断扩大。2005年全区各类人才6万多人1。2008年底,全区从业人员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才总量为112257人,占全区从业人员的36.36%,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人才总量为230767人,占全区从业人员的74.75%2。2005年至2008年全区人才呈现较快增长态势,年均增长率超过35%。各主要1数据来源《区人口劳动和社会保障“十一五”规划(2006-2010)》,统计口径为中专及以上学历人才、中层及以上管理干部人才、中级及以上技术职务人才、企事业单位管理人才、技能人才。2数据来源区统计局2008年经济普查。2人才队伍中,党政人才队伍约为1920人,经营管理人才约为3万人,专业技术人才约2.7万人,高技能人才及社会工作人才约为3万人,农村实用人才约为2724人。截止2009年底,全区现有院士2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9名,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2名,广州市优秀专家8名,区科技领军人才9名。全区共设立了12家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累计培养了33名企业博士后。2.人才结构不断优化(1)人才学历结构至2008年底,全区从业人员中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才有6250人,大学本科学历约46795人,大专学历59212人。我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在人才队伍中的比例略高于广州市水平。但研究生以上学历比例略低于广州市水平。5.98%40.03%53.99%5.56%41.68%52.75%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大学本科学历大专学历广州市开发区、萝岗区图1:2008年我区与广州市人才学历结构比较情况(注:广州市统计数据来源于《广州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09-2020年)》)(2)人才职称结构至2008年底,全区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才约3076人,具有中级职称的人才约9317人,具有初级职称的人才约14607人。3高级、中级、初级职称结构比例约为1:3.03:4.75。而2004年该比例约为1:7.10:13.96。广州市高级、中级、初级职称的比例2004年约为1:3.5:5.3,2008年约为1:2.9:4.2。可见,我区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才在近五年有了突破性的增长,全区人才的职称结构逐步合理化,但我区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人才比例与广州市相比较仍有差距。11%35%54%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初级职称图2:2008年全区人才职称结构情况(数据来源:区统计局)(3)人才产业分布结构至2008年底,全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人才在第一、二、三产业的比例分别约为0.63%,63.49%和35.88%,与产业结构需求基本适应。高层次人才主要集中于第二、三产业,第一产业人才相对匮乏。第二产业人才学历结构分布较为合理,根据相关调研数据,制造业人才主要集中在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金属冶炼及加工业、食品饮料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六大支柱产业之中。第三产业人才总量虽然增长较快,但主要集中在运输邮电业、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和公共管理业等传统服务4业领域,约占全区服务业人才比重的77%以上,而少量的现代服务业人才则主要集中在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领域以及商品检测认证服务业领域,而高端新兴行业,如动漫、文化、金融等的人才还比较缺乏。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40000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大学本科学历大专学历图3:2008年全区各产业大专以上学历层次分布情况(数据来源:区统计局)近年来,我区坚持推动传统产业向“微笑曲线”两端攀登,努力践行提升制造、推动创造、拓展服务的发展路径,全区高新技术产业获得了长足发展,以广州科学城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平台日臻完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进步对传统产业的拉动力显著提升,科技企业成为了我区吸引和培育人才的主要载体。根据相关调研数据,全区科技企业共有各类人才约5.8万人,占科技企业从业人数的62%。其中研究生学历以上人才占人才总数2.9%,大学学历人才占26.3%,大专学历人才占19.6%,中专学历人才占51.1%,学历层次明显高于制造业各产业的整体水平。3.人才效能不断提高5人才效能1指人才总量与GDP总量商数。该数值越低表明该区域人才利用水平越高,人才浪费越小。近年来全区人才效能不断提高。从总体上看,从2005年的1.0%下降到2008年的0.98%,人才的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同时还远远超过广州市人才效能。广州市2008年人才效能指数为2.26%2。4.人才服务业迅速增长2008年末,全区经政府批准的劳动力中介机构和人力资源中介公司共68家,比2005年的32家增长了一倍多,还形成了建智、创智、华才等规模较大且对区域人才市场产生较大影响力的人力资源公司。5.海外归国创新创业人才加速聚集我区是广州地区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最集中的地区,据统计,至2008年底,在开发区创业和工作的留学人员超过1500人,创办企业的留学人员700多人,其中博士103人,硕士100人。留学人员在我区主要从事国内乃至国际领先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涉及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等多个产业领域。2008年我区在广东省率先出台科技领军人才政策,并已成功引进9名能填补国内空白,拥有国际领先技术的科技领军人才。2009年我区更被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授予“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称号。1人才效能指数=人才总量/GDP总量(万人/亿元)。2数值摘自《广州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09-2020年)》。66.人才队伍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十一五”期间,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萝岗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按照党管人才的原则建立“第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人才工作领导机制,不断完善人才创新创业平台,优化人才政策体系,提升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体系,推动从“人才大区”向“人才强区”的转变,人才发展取得一定成效。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切实提升党政人才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积极探索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激励机制,为企业培养经营管理人才创造条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培养等政策体系,为专业技术人才创新创业提供资金配套、场地租用、项目申报、资金扶持等方面支持;制定完善了就业奖励政策,在高技能人才就业培训、社保购买、就业推荐等方面给予资助;结合广大农民群众的需要,举办了各种形式的农业科技培训班或农业知识讲座;不断完善人才工作机制体制,为人才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软硬件环境。(二)人才发展存在的问题1.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从学历层次上分析,尽管2008年我区受大专以上高等教育的人数占从业人口的比例约为36.36%,远高于广州市的18.23%,但与国内先进高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西安高新区的比例已达64.9%,天津高新区的比例为50%。从专业技术人才数量和层次上看,近年来我区具有高级职称人才数量有较大增7长,但具有中高级职称人才数量尚未达到广州市总量除以各区县数的平均值1,也低于国内其他先进高新区;具有中高级职称人才占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比例虽然稍稍高于广州市2,但也低于北京、西安、武汉高新区。从人才国际化的角度来看,我区总体上国际化人才总量仍然不多,国际化程度偏低。常住我区的外国人基本没有,投入使用的美国人学校、日本人学校也只是满足企业外籍高级员工子女短期就读的需要。每年通过留交会引进的落户我区工作和创业的留学人员数量不多,同时高层次外国专家的引进成效不大。2.具有全国乃至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端人才不多目前,全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项目带头人、掌握国内外领先科技成果的研发和创业型科技领军人才较为短缺。在我区参与创新创业的院士有2名,仅占广州市院士总数的6.6%,与其他先进开发区相比也有较大差距,如在西安高新区参与创新创业的院士高达60名;自2008年底我区率先在广东省出台吸引领军人才政策以来,至今已评定两批共9名领军人才,主要集中在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技术等领域,与其他国内先进开发区延揽高层次领军人才相比,仍未形成较强的领军人才聚集效应;海外高层次人才仍显不足,至2009年底我区有2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而天津高新区、西安高新区分别有3人;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方面,我区缺乏有国际化视野及国际化运作能12008年我区具有中高级职称人才数量约为1.3万,广州市具有中高级职称人才数量约为33万。22008年我区具有中高级职称人才占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比例约为47.24%,广州市的比例约为44%。8力、以及广泛社会和国际影响力的著名企业家。此外,近年来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迅猛,急需素质较高、外语水平高、懂得国际惯例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和专业水平高、能成为本行业技术带头人的研发技术型人才,但目前这两类人才比较缺乏,供需缺口较大。3.人才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1)人才政策体系上,一直以来,我区始终坚持“人才强区”战略,将人才兴区作为提升产业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先后提出并实施了“科技领军人才实施办法”、“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方案”、“千人骨干科技人才”及“万人技能人才”等政策,这些人才政策对人才队伍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从长期来看,我区区域人才发展整体规划缺乏,对人才创新创业的扶持力度不够,领军人才以外的其他人才的创业扶持措施较少。(2)人才引进机制上,一是我区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的渠道比较单一,目前主要依赖于一年一次的“广交会”、“留交会”等重大活动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未能较好地拓展、利用其他招才引智平台;二是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新机制、新办法不多,在区域之间日益激烈的人才争夺中主动性不强。(3)人才发展机制上,一是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缺乏,我区除现有的科技领军人才培养机制、企业博士后培养工程、产业联盟论坛外,还未打造具有国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高层次9人才培养品牌,不仅培养发展对象不够全面,如未涉及企业家、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等人才,培养方式也比较单一,如研发平台、推荐担任重大项目负责人等方式还较鲜见。二是留学人员创业初期支持政策缺乏,相比国内各高新区、开发区以及广州市其他区县,我区的留学人员扶持政策没有优势。(4)人才服务机制上,一是在创新创业服务方面,孵化器的服务内涵有待进一步挖掘,咖啡厅、公共会议室、公共复印室等配套设施缺位,公共技术平台、风险投资等支撑体系难以满足人才发展需求。二是人才生活服务还不能做到满足个性化需要,在解决高层次人才出入境签证、子女入学、租住房、配偶就业、医疗保障等问题上还有较大提高空间。(5)人才市场体系上,主要表现在人才市场中介机构的层次不全,服务形式不能充分满足需要。现有的公开登记的人才市场中介机构层次不够高,服务能力不够强;全区统一的人才数据库尚未建立起来;尚未建立全区统一的人才市场,人才集聚能力不强。4.适宜各类人才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配套环境不完善广州科学城是我区未来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域,虽然路网健全,但公共交通却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特别是进出市区的轨道交通和公共交通大为不便。虽然有林语山庄、万科城等少量高级楼盘、科技人员公寓和农民新村等住宅可供选择,但面向中高层管理

1 / 3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