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导向:生活化与专业化——06中考台州语文卷评析(附试卷)台州初级中学周选杰看一份试卷,首先要看它的价值导向,即命题者隐含在题目当中的对语文以及语文教育的理解与认识。由于“指挥棒”的特殊引导作用,因此,命题者本身所具有的语文观、语文教育观就显得非常的重要了,一分好的试卷对未来教学产生的正面影响将是十分深远的,反之,那就贻害无穷了;其次从评价的层面看它的科学性问题,这通常涉及到评价的信度、效度、难度与区分度等问题,反映在试卷上,它表现为分值比例、题型选择、难易梯度等问题。科学性的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若光有推行的理念,而没有科学的命题观这同样糟糕,因为一份没有信度与效度的试卷就达不到选拔与甄别的目的。处于改革旋涡中的语文教学现象纷呈、光怪陆离,杂乱的背后是对语文及语文教学认识的稀里糊涂。现在我们的教学被几个“外来”(语文外、中国外)的概念主宰着,你看课堂上那些花俏的东西,就知道我们的教学有多么的“忘我”了,——这同样反映在命题上,这几年,新的题型出了不少(许多人也借此自豪或推崇),且花样翻新不断,然而仔细推敲,总担心命题者恐怕连自己都说不出出题的理由与目的,就好像我们有时问上课的人为什么要这样,许多人也往往说不出所以然一样。现在我们带着以上这个参照系来审视一下今年的台州卷。应当说,今年的台州卷肯定存在着一些小问题,但从总的方面来说,今年的台州卷质量是相当高的,是价值引导与评价的科学性结合得相对来说还是较好的一份卷子,透过题目,我们可以看到命题者相当清醒、自觉的语文意识以及良好的评价意识。具体来说,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我们关注:一.基本上颠覆了“形式训练”的模式,标举生活语文理念。一份试卷的第一部分是很要紧的,甚至,我认为它在某种程度上更能够反映命题者对语文与语文教学的理解程度。该部分我们最熟悉的当然是对所谓的语文知识、基础、素养进行条块划分。有的老师对前面的题目如数家珍(以前题型是选择题!现在有的地方还是选择题!!),比如先拼音啊,再成语运用正误啊,再病句、再修辞、再文学常识、再诗歌赏析等等。其实对这些板块的组合是很值得研究的,因为这背后的根本问题是语文知识的构成,即掌握哪些知识才能真正生成语文能力。随着语文研究的深入,对有些问题的看法我们是在改变的,比如,修辞格的问题,我们现在基本上达成定论:如此掌握修辞格是基本上形成不了表达能力的,因此现在我们要么不考,要么不这样考(名称)了;再比如,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说,若我们没有看过《红楼梦》,那么记住曹雪芹或林黛玉是没有用的,因此这又涉及到文学常识要不要考,怎么考,分值占多少才合理等问题。现在对第一部分的争论其实还不只是这些“小问题”,上次听李海林老师就在布置论题——《语文知识要不要考》(可能这组文章最近要发),这个问题就大了。其实这些论证都是很有价值的,“五·四”时期不就是单有一篇作文吗?上海卷也早就只剩下古诗填空了。现在,对第一部分的处理中考要比高考好,中考这几年一直在变,比如综合性学习啊、交际口语啊、句式仿写啊等等题型都出现了,尽管这些都还需要进一步的思考、论证,但活的总比死的好,而高考的全国卷则简直到了僵化的地步。我这里着重要指出的是,现状的“条块分割”产生的问题是非常严重的。因为,这种细碎的分割本身是技术主义与形式训练作祟的结果,而愈演愈烈的题海操练则把形式训练推演到极至与荒诞。这种荒诞对我们老师来说早已经是不言而喻了。大家可以去做一下高考卷,那些词语运用辨析、那些病句修改等题目又有那句是来自生活里的,可以这么说,这些话语表述案例在平时实践中是根本碰不到的,这根本就是为了考试而进行的认为设置,所以,与其说是考试,还不如说是在为难学生。我们可以进一步的追问,这样的题目做多了会不会提高学生真正的语文能力?这样的考试是不是考出了学生真正的语文能力?现在,中考这一块在“难度”上有所好转,但新的问题也来了,新的题型同样层出不穷,因此操练也“生生不息”。举个例子来说,现在哪个考生没有做过句式仿写有吗?老师叫大家把样句记住,背熟,然后套用,同样的句子可以用在“理想”上,也可以用在“真理”上,也可以用在“希望”上,比如“……是大海上的灯塔,……,……是沙漠上的绿洲,……”,真正叫人苦笑不得,而有人竟认为这是语文素养的构成。以上说了那么多,无非是想说明,命题者对基础题的选择与整合,是基于他对现实的思考,是基于他对语文的理解。纵观近年的中考题,这部分的变化还是有的,尽管现在那些所谓的什么“探究题”、“综合性实践题”、“名著阅读考查题”层出不穷,但总的来说,变化的轨迹还是比较明显的,即从零碎到整合、从静态的知识考查到动态的能力运用,语言表述的案例由“应试语境”向“生活语境”转化,说的简单点就是整体上向生活的语言实践靠拢。这基本上在观念上颠覆了以前的形式训练观,真正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向。杜威说过,人类教育的初级阶段虽然简单,但它绝对是用与实践的,我们的教育至今在生活之外演绎、推演、滑翔,这是多么悲哀的事情啊。真希望我们老师们能够静下心来思考一下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基础知识要不要考?若要考考那些(点)较好。教育主管部门也是不是召集人来研究一下,把题型固定下来,免得下面老师、学生在题海中苦苦作战。我本人觉得上海卷是比较好的,前面就古诗填空,干脆简单,或者,再加一个语段,把字、词语理解、标点、病句等全放进去,考的要实用,简单,这样就好了。今年的台州卷前面部分由六个题目组成:古诗文填空、根据拼音写汉字、词语运用、病句修改、对联配对理解运用、“论坛留言”。这六个中,“古诗文填空”是“铁定”的考核内容,除此之外,“绝对基础”的考到字、词,“病句修改”由于所选例句绝对常见,故也可以归类到“绝对基础”一列,而剩下的“对联”与“留言”则综合性很高,强调的是能力与实际运用,其余的像其它试卷有的单项题型训练,比如,什么修辞啊、诗歌欣赏啊、句式仿写等等均无涉。另外,要指出的是,它的基础题考核是全部放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的,哪怕是病句修改也是放在具体的语段中进行的(在“原文修改”也很讲究),这根本不同于那种单纯的静态知识考查,考查过程与学生平时的语言实践形式基本上一致。因此,我说,这基本上颠覆了形式训练的语文教学观。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最后两个综合题:“对联”与“留言”,这两个题目把命题者重理解、重能力运用、重实践、重“位育”的语文教育观念暴露无遗。(“对联”这个题目还有文化导向)“对联”这个题目出的很讲究,首先是重新搭配,这一方面降低了难度,另一方面它注重的是知识的运用,而不是死板的考平仄等,再者,是送给“王奶奶”,这又是考理解与运用。“留言”题的第(2)题可以与现在比较流行的“口语交际题”比较,它的优点是语境(材料)绝对详实,“留言”的方式很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这可以充分浸润学生的情感,让他们真实的言说,避免了以往此类题目的那种停留在面上的、没有情感参与的应付性回答,但遗憾的是该材料的道德倾向性已经十分明显,学生的答案基本上是“定性”的,估计学生的答案都是也只能是四平八稳的,这样该题的效度就有要打折扣了。我想,此类题目应当具备几个要素:一是语境一定要具体(但不能超出学生的生活经验),只有置身于具体的情景中,人的语言才会有针对性,才具备意义。这一点本题是具备了的。二是材料最好是“中性”的(不带倾向性),要给学生留下情感参与的空间、观点选择的空间。三是评分标准要具体,贴切语境的得多少,情感态度倾向得多少,语言规范程度得多少(本题中若学生出现很随意的、粗陋的“网络语言”该怎么评分应当作出规定),这都需要清晰。二.现代文阅读课内语段不考,以“矫枉过正”的姿态强力纠错逐课逐句逐字“精讲细练”的教学陋习,诠释重积累、重位育的大语文观,给阅读教学以广阔的空间。今年的台州卷现代文阅读三篇文章均来自课外。没有一个教学理论、文件能够成为课内文章不考的依据,当然,也从来没有哪一个理论,文件说课文就必须是要考的,因为,按“理”说,我们考的是学生在某个学段的学力与能力,因此,我们可以用书上的语段,也可以用课外的语段——只要我们的题目是指向背后的能力的,也因此,我们平时的教学有时在达成目标的时候,可以用教材,也可以用课外的资料。可以这么说,教师重新组织教学内容(但在宏观上要为达成课程目标服务)是教师最基本的权利。可现实情景是,时下十个老师中肯定有九个是抱死一本书的,整个学期就在那么几篇文章上反复操练,而且,操练的东西居然有悖于真正的语文能力的!这种阴暗、逼仄、机械、烦琐、应试至上的教学是学生讨厌语文的最直接的原因,同时这也给教师自身带来了伤害。要改变这种现状,最根本的措施是要提高认识,改变观念,我们要从课程论的高度正确认识教材与课程内容、教材与教师的科学关系问题,然而在现实层面,与许多教学问题一样,功利的应试教学决定了最能够起到直接作用的还是试卷的导向。现实的情况是只要课文上考到几分——哪怕这几分不用讲学生也会做,我们老师就不惜化整个学期的时间来喋喋不休,因此,不考,表面上看似偏颇,甚至有矫枉过正之嫌,但这恰恰是最有针对性的科学手段。尽管许多省份早已开了不考的先河,尽管这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尽管民间的呼声一直很高,台州卷在这方面一直步履踯躅,今年,终于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是了不起的进步。“不考”给教学带来的解放是巨大的,现在,当我们拿起新一册的书时,我们不得不思考面前这本书在课程坐标上的位置问题,我们该怎样对待的问题,尽管,这种思考是很迟了。我们接下来要做的是明确那些课文是值得教的(具备“教学价值”),那些课文是不用教的,多出来的时间怎么办,该补充那些内容等等。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履践体现一个语文教师的专业水准。但同时应当看到,当契机来临的时候,若我们不把随之而来的问题当作重大的课题来研究,那么,可以想象,我们的教学将在瞬间陷入随意、混乱的局面;另外,教育主观部门应当强化这个信号,把它当作一个恒定的导向,若说以文件的形式规定“不考”,需要承担理论与决策风险,那么,至少,“可以不考”是有课程论依据的,它需要在试卷中体现。当我们的教育发展到“考”与“不考”都不是问题的时候,我们的教育就进步了。三.试卷的科学性较好。出过试卷的老师都明白,试卷上的每一句话都是有讲究的,为什么要这样说,不那样说?这个问题到底考学生什么?能考出学生的真正水平吗?得分率到底多少?用这种形式合适吗?这就涉及到试卷的科学性问题了。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现在的试卷通常在开头都要来个什么“亲爱的同学们”,接下来是诗一样的语言,说什么“愉快的旅途”等等漂亮话。而且,细心的老师一定知道,其实,就我们语文有这样的名堂的,其它数学等学科统统没有。06年的台州卷(语文)也有类似的东西。这到底有用没用?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因为,这就关涉到试卷的科学性问题。我本人认为这是没有用的,不但没有用,还起到负作用。我的推理是这些话改变不了学生长期对考试长期以来的形成的心理体认——对差生来说,这可能还要引起他的反感,因此,它还要浪费学生宝贵的时间。06年台州卷命题者之一丁爱玲老师对此也是有反思的,为此,她还搞了一个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确实有好大部分学生非常被动的在看这些文字。丁老师的这种严谨的做法就体现了一种科学精神,而调查的结果不管怎样都肯定关涉到试卷的科学性问题。试卷的科学性问题由许多要素决定,比如这里面肯定涉及到评价学的知识,但具体到某个学科的某份试卷,最重要的还是由该学科的专业知识结构决定,也就是说命题者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理解程度决定了试卷的科学性程度。举个例子,现在有的试卷没有书写分,有的试卷3分,而有的占5分,这背后就涉及到命题者对书写在语文素养中的权重比例的认识问题。(即使要考,方法也是不一样的,有的专门为此出一个题目,有的看他整张卷的书写状况,这又涉及到如何更科学的问题)当前,语文教学面临着知识重估的问题,旧的知识体系已经被打破了,而新的知识体系还没有建立,因此我们的教学成了“凌虚舞蹈”了。我们的课堂多花架子,而少一些厚实的内容,“感悟”、“创新”泛起,严谨不足而随意有余。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语文教学的“泛人文”“伪人文”倾向,这同样也体现在我们的试卷上,当前,我们的试卷所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