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262题(有答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中国城建史1、宋朝之后城市建设与之前城市建设特征比较1、城市布局:宋以前(隋唐)城市布局严谨,注重方城、宫城居中、中轴对称;宋以后城市虽然也遵守传统礼教的布局方式,但具有封建统治后期的两面性,布局具有一定的灵活度。2、城市道路宋以前(隋唐),城市道路呈现严谨规整的棋盘式,讲究横平竖直;宋以后,城市道路虽然也呈方格网状,但结合了自然地理以及生活交通条件并不十分严谨规整3、商业分布:宋之前的城市建设中商业是被限定在“市”内的。宋以后,由于商业、手工业的发展而突破了“市”的限制,商业区与住宅区混杂、沿街、沿河开设各种店铺,形成熙熙攘攘的商业街。4、城市居住:宋以前居住管理均比较严格:中国古代城市中居住区城“闾里”,里市一个封闭的居住单位,闾是里的门。《自周(或更早)至唐代一直实行这种严格的管理。如唐代实行“里坊制”,有封闭的坊墙,有定时启闭的坊门。唐长安可以说是严格管理的封闭的“里坊制”的顶点。》宋以后打破了里坊制,被誉为“城市革命”。如宋代城市中虽也有坊的制度,但已非唐长安那种坊里的形式,无坊墙及坊门,通常是指一定的居住地段或居民管理的单位。△元大都中也有坊,是有城市道路分割的一块地段的名称。居住区有街巷组成。有巷分隔城长条形的地段。5、筑城技术的改变宋以前的城市,城墙主要为夯土或版筑,城门多有木柱支撑而成。宋代后,由于火药的发明并广泛用于攻城导致筑城技术有较大的改变,在宋代一些重要城市开始包砖。到明代城墙加砖更为普遍,城门包铁皮,筑砖拱门等。6、城市管理宋以前沿用封闭式的非常严格的城市管理制度,对于居住、商业、以及城市建设布局的形态均可以体现宋以后采用了开放式的相对结合城市生产和生活需要,结合市民生活的管理制度,例如重视消防防火设施、采用了道路绿化、增设了一系列例如“瓦子、勾栏”等的娱乐设施等。3.主要中国古代城市的规划思想与建设格局。(周洛邑城——曹魏邺城——吴国金陵——隋唐长安——元大都和明清北京)1周洛邑城·规划思想:“如武王之意”完全按照周礼的设想规划城市布局。召公和周公曾去相土勘测定址,进行了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城市建设,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有明确记载的城市规划文件。·建设格局:城市形状为不十分规则的方形——与“方九里”记载大致相近。中心部分建筑,分布在城中央偏南——与“王城居中”相符。2曹魏邺城·城市建设格局:(1)城市形态:城市平面为规则的横长方形。(2)功能分区:一条通向城门的东西向干道将城市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统治阶级专用区,东为园林,西为戚里(贵族居)。宫殿“前朝后寝”,南部为居民居住区,坊里规整,内有三市,还有手工业作坊。(3)道路系统:南北向有三条干道,中间一条为全城中轴线。东西干道与中轴线干道丁字相交于宫门前。(4)水系园林:城中水系由西北漳河引水,由三台下流入铜雀园及宫殿区,分流一部份到坊里区,由东门流出城外。·规划思想及特点:(1)城市有明确的分区,统治阶级与一般的居民严格分开,一方面是继承了古代城与郭的区分,也直按继承了汉代宫城与外城的区分。不同点是分区更加明确,宫城不与坊里相参,反映了阶级的对立及当时等级的森严。(2)道路正对城门,干道丁字交于宫门前。把中轴线对称布局的手法扩大应用于整个城市。这种规划手法对以后的都城布局有很大的影响。1叶钟楠城市规划原理复习3吴国金陵(南朝健康?)规划特点:——城市用地依自然地势发展,以险要为界,以玄武湖防御。——皇宫位于城市南北中轴上,重要建筑以此对称布局。——是周礼制城市规划思想与自然理念结合的典范。4隋唐长安规划人员:隋:宇文恺唐:阎立德城市选址原因:(1)长期混战使邺城、洛阳等城均以严重破坏。(2)江南初定,政治统治还不够巩固。(3)关中平原军事形势有利(4)隋朝势力原来就在这一带另建新城原因:(1)汉长安经历破坏,难于修复,且风水不利。(2)汉长安已有多朝建都,不变新地不能体现新王朝气象。(3)“汉营此城,经今八百岁,水皆碱卤,不甚宜人”(4)汉长安宫殿与一般建筑杂处,分区不明,防卫和管理也不方便。规划思想:(1)基本符合《考工记》的制度。(除了前市后朝不符合)(2)在城市布局上分区明确,不使宫殿与民居相参。(3)采用坊里制,便于统治人民。(4)道路突出宫殿,一切从皇帝意图出发。(5)城市规模,道路尺度等均大得惊人,超过实际需要。处处以大来显示国威。(6)城市布局有一定的数字概念。每边三门,每门设三洞,均用奇数。隋唐长安建设的特点:(1)行政中心:宫城在城市中部偏北,主要宫殿座北朝南。(2)城市轴线:宫门前自北向南有全城中轴线。两条横轴和中轴分别相交于主要城门处。(3)城市布局:不符合“前朝后市”,但符合“左祖右社”。(4)道路系统:严整的方格路网,有东西大街11条,南北14条,通过城门的尺度较大。(5)坊里制度:全城有109个坊,实行严格的坊里制。(6)城市尺度:城市规模,坊里面积均大得惊人,超出需要。(7)绿化景观:考虑了水系和绿化,城市绿化景观良好。5元大都规划思想:最符合《考工记》:西建社稷坛,东建太庙,商市集中于城北,宫城居南,街道整齐,废弃金中都选址。城市建设特点:(1)继承并发展了唐宋以来中国古代规划的优秀传统手法——三套方城,宫城居中,中轴对称。(2)规则的宫殿与不规则的苑囿有机结合(宫城包括海子绿化区)(3)完善的上下水道和排水系统(4)刘秉忠负责。规划意图得到了执行与贯彻。(5)充分体现了《周礼考工记》的规划思想。6明北京:扩建与改建:(1)北部向南收缩了5里,南部为延长宫门前的御道长度,以容纳官署,将城墙南移一里。(2)加修外城大片市肆及居住区,将天坛及农坛包围进去。(3)北、东、西各开二门,南面开三门。(4)南部正中的正阳门俗称前门,建有城楼、箭楼、瓮城、正阳桥等建筑。造型庄严,气势凝重,构成北京城最为宏伟庄严的一组建筑群,是古北京城的标志性建筑群。(5)将城内河道截断,大运河的漕运不再入城,商业中心逐渐移至城南。2叶钟楠城市规划原理复习(6)加修外城大片市肆及居住区,将天坛及农坛包围进去。城市特点:(1)规划思想:明清北京城城市布局具有封建社会后期城市布局的典型两重性。一方面,作为都城,上层建筑部分按传统宗法礼制思想布置,继承发扬了历代都城规划的传统,另一方面,反映城市居民生活方面的建设布局却注重因地制宜,具有自发形成的特点,表现出较大的灵活性。(2)总体布局:恢复传统宗法礼制思想皇城为中心,东建太庙,西建社稷坛,城北设布。完全符合“左祖右社,前朝后市”。(3)布局艺术: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运用强调中轴线的手法,造成宏伟壮丽的景象。(4)道路系统:北京城的街道,基本是元大都的基础,干道规整。宫城居中给城市交通带来一定的不便。(5)商业布局:商肆分布与元大都不同,元大都商业中心偏北,,明北京由东城南扩建,在其中形成繁杂的商业区。(6)居住布局:居住区在皇城四周,以“坊”作为用地管理,以胡同划分长条居住。全区无集中绿地,但院落内多绿化,全城呈现在绿荫之中。(7)城市水系:城市水系基本沿袭元大都,居民多掘井取水,下水道系统为明代整修的砖砌工程。7清北京的变化:(1)将内城一般居民迁至外城。(2)在西部建大片园林。(3)东城出现了不少地区性及行业性的会馆建筑。(4)增加了一些喇嘛庙。5、中国古代规划思想及典型城市(匠人营国思想、管子城市建设思想)1、《周礼·考工记》(1)思想内容:“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2)典型城市:中国古代大多数都城是按此思想修建的,最典型的有曹魏邺城、元大都等。2、管子(1)思想内容:认为城地选址应是“高勿近阜而水用足,低勿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2)典型城市:受管子影响的城市较明显的是南京城,南京地形较复杂,长江自西南向东北流过,四面环山,只有中部地形较平坦,是中国古代城市中典型的不规则的都城。城内有规则方整的宫城区及反映商业及手工业自发成长的市肆区。7.不同历史时期都市布局的完善与发展中轴线周代:一些大型建筑群开始对称布局曹魏邺城:中轴对称隋唐长安:中轴对称手法更加完善元大都:南北、东西的轴线明清北京:北京中轴线有空间的变化,更高的艺术水平三套宫城宋开封出现周礼考工记影响规划8、不同时期居住区的完善与发展(中建史p173)殷商时期:城市的居住区还没有统一完善的规划和分区,一般散布在城市的各处周:自周开始,形成了“闾里”,里是一贯封闭的居住单位。闾是里的门。是一种严格管理的居住形式。隋唐:出现了严格管理和布局的“里坊”。里坊管理十分严格,如令城坊里随晨幕的街鼓而顶时起闭,除三品以上官员府第处一律不许在坊墙开门,并且里坊的门规定时间开闭,同时实行“宵禁”。里坊的面积也很大,这是为了减少里坊的数目,便于管理。3叶钟楠城市规划原理复习宋代:打破了以前严格的“里坊”制度,实行“厢坊”。是由街巷联系的一群院落,虽然此时仍有坊里,但是居住地段的名称,在入口处设牌坊,上书坊名。并且对于居住区的管理也自由了很多,允许沿街开店。同时,在城外出现了“关厢”的现象。元明清:继续沿用宋开始的自由式管理,采用“坊”制。这时候的“坊”是由城市道路分隔的一块地的名称,由院落式的街巷组成,居民生活比较自由。10.平江城规划以及平江图,平江城的意义。·平江城规划1)城市形态:城市平面南北较长,东西较短,呈不规整长方形。2)交通系统:方格形路网,正对城门的道路较重要,小街多东西向;水系发达,“三横四直”的河道骨架;形成“水陆双棋盘”格局。共5座城门,皆水陆城门并列。3)城市中心:府治所在称子城,子城周围有城墙包围,为城市中心。体现了当时地区政治军事中心府州城市特点。4)住区制度:城市中有许多坊,但无坊门坊墙。坊仅是一种管理制度,与唐坊里制不同。5)商业布局:在城市一定地段设有市及行,数量较多且较为分散。6)宗教建筑:宋代道佛并崇,平江城宗教建筑较多,并占有重要地位,丰富了城市景观。7)私家园林:城内多私家园林,园艺技术已有相当层次和规模。·平江图意义平江图是南宋绍定二年刻成的石碑,是我国最早最详细准确的城市平面图,在世界上也较早。其意义有:(1)是宋代城市现状的实录,正确反映了当时的城市面貌,为研究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重要依据,更是研究古城市建设与建筑历史方面的珍贵资料。(2)运用了传统的古代地图画法(在平面图上画出表达对象的简洁形象),使我们能了解当时城市风貌及一些细部内容。(3)反映出我国古代很高的测绘水平。·平江城的意义(1)反映水网的对城市发展的作用平江城是在原址上不断重建的,这与古代封建都城多舍弃原址不同。主要原因是水网的重要作用,水网促进经济发展,是人民生活的命脉。(2)反映出历史城市的不同格局平江不象北方城市那样方正规则,这与水网纵横的自然地形有关;平江没有严格的坊里制,而是不规则的街巷。说明宋以前,这两类不同类型城市是并存的。12、中国古代不同类型城市选址特征及其原因1、手工业中心城市:(1)选址特征:具有某种手工业的特殊的经济地理条件。(2)原因:具有便利的交通条件,便于商品的运输。(3)举例:纺织中心——松江,陶瓷业中心——景德镇、宜兴、博山,制盐业中心——自贡。2、国内商业中心城市:(1)选址特征:多在通航的天然河道近旁或两河交汇处。(2)原因:具有优越的交通条件——古代商品运输大量依靠水运,(3)举例:大运河沿线扬州、淮阴、临清、天津;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的重庆,长江与汉江交汇处的汉口等。3、海外贸易中心城市:(1)选址特征:多系较大河流入海处,有天然河港,有广大的内河腹地。(2)原因:海外贸易港口——交通地理条件优越,(3)举例:广州——珠江口,宁波——甬江口。4、防卫城堡:(1)选址特征:城镇规模并不大,多一次建成,有深沟高垒的防御设施。(2)原因:多从军事防御要求出发(3)举例:沿长城“九边重镇”大同、宣化、榆林、山海关;沿海防卫所威海卫、金山卫、镇海卫。5、集镇:一般在农村居民点的基础上,由于商业和手工业的发达而扩展,从农村居民中分离出来。4叶钟楠城市规划原理

1 / 11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