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工业加快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发展的实施意见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扬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工业加快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发展的实施意见发布时间:2009-08-28来源:扬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工业加快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发展的实施意见扬府发〔2009〕147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公司),市各直属单位:为深入贯彻中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和《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实施意见》,落实市委“抓住新机遇,实现新跨越”战略部署,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工业经济科学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特制订本实施意见。一、目标要求(一)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方向,以调整优化结构为主线,以发展科技创新型经济为动力,着力推动工业产业升级、技术升级、品牌升级、“双资”利用水平升级、园区转型升级、投资升级、企业升级和集约化水平升级,努力实现全市工业新一轮科学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二)基本原则。坚持总量扩张与转型升级互动,既要保证较快的发展速度,做大工业规模,又要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型经济和绿色制造,推动发展转型,加快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推动产业升级;坚持沿江开发与沿河发展互动,既要大力促进沿江地区率先发展、高端化发展,形成经济发展先导区,又要做好区域统筹,努力发掘沿河地区经济发展后发优势,推进强县强镇;坚持规模经济与税源经济互动,既要加快骨干企业做强做大,打造旗舰型、航母型企业,树立区域经济形象,又要大力推动全民创业和中小企业发展,着力提高经济效益和税收贡献,培植税源经济;坚持借助外力与激活内力互动,既要大力招商引资,不断提升引资质量和水平,又要深化企业改革,推进战略重组,苦练管理内功,加大技改投入,大力推动现有企业做强做大。(三)主要目标:1、产业水平。2012年,全部工业产值和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分别达到1万亿元和80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000亿元,实现利税和利润分别达到550亿元和280亿元;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达到256%。2、产业结构。2012年,石油化工、汽车船舶、机电装备三大主导产业均突破千亿,用3-5年时间,新能源、新光源产业总产值达2000亿元。2012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35%以上,高端制造业产值占制造业产值比重50%以上。3、创新能力。2012年,全社会R&D投入占GDP的比重2%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1.2%;拥有市级以上研发机构550家以上;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50家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50%以上;全市年专利申请量达到11000件,年授权量达到364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1520件、授权量达到170件。4、品牌建设。2012年,累计获批国家专业化标准机构(或分支机构)15家;拥有国家品牌60件、省品牌370件,省级以上品牌产品销售收入占工业销售收入比重提高到31%以上。5、节能减排。2010年,全市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下降20%,COD和SO2排放量比2005年分别削减15.6%和18.3%。二、主要任务(一)大力推进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坚持高端化发展方向,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石油化工产业,重点发展烯烃类及其衍生产品,围绕乙烯和丙烯两大产业链,加速补链扩链,推动产业不断向系列化、专用化、精细化和高性能方向发展,形成上下游一体的产业体系。汽车船舶产业,重点开发新能源汽车,做大各类乘用车、专用车生产规模,做响产品品牌,推进关键零部件技术升级和产业化,提高整车本土配套率;大力开发油品船、化学品船、液化气船等特种专用船,加快开发海工装备、游轮和专用艇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特种船舶,大力发展船舶配套产业,提升产业综合实力。机电装备产业,重点发展数控压力机、高压超高压电缆电器、智能电网相关产业、特种钢制管和液压件,努力实现产业高端化、特色化、成套化、集聚化。新能源产业,重点发展高纯硅材料、晶硅电池、聚光电池、薄膜电池及太阳能电池组件、50KWp以上光伏发电集成系统等太阳能光伏产业,开发培育风电、核电、生物质能发电等设备制造业。新光源产业,重点发展LED照明及背光源终端应用产品,拉动前端扩张。着力攻克LED外延片和芯片制造等关键技术,增粗接长产业链,增强产业竞争力。坚持链式化发展导向,大力推进集聚集约发展。着力打造千亿大产业、百亿产业群和关键产业链。按照集中、集群、集约发展的原则和生态文明要求,进一步完善开发建设规划,重点抓好沿江产业走廊、400公里市域环路产业带和18个百亿元以上产业集群布局规划完善和实施。按照彰显特色、提升质态、扩大回报的要求,加强园区产业整合,在明确各园区产业定位的基础上,严把园区项目入口,努力实现新进企业的专业化、链式化、集群化,积极推动已入园企业参与园区主导产业的横向分工和垂直分工,进一步做专做特,形成良好的区域配套协作环境,提高园区工业整体发展水平。到2012年,力争石油化工、汽车船舶、机电装备、新能源、新光源等五大产业总产值达6500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80%以上;18个产业集群分别过百亿元,总量达3200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40%以上;石油化工、汽车、船舶、光伏、LED等8大产业链条进一步增粗接长。坚持以社会化服务为取向,大力发展生产服务业。进一步推动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科技研发、工业设计等生产服务业发展,积极引进生产型服务业项目,重点推进扬州港口、石化、公铁水等物流园区建设。大力发展综合物流中心、专业物流中心和配送分拨中心,促进批发交易与物流配送一体化发展,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鼓励企业将服务从制造业环节分离出来,外包给信誉好、效率高的品牌型社会中介机构。通过“三化”融合、互动并进,基本形成以高端制造业为先导、产业集聚为核心、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二)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型经济。重点实施科技创新“8631”行动计划:把“八区二园”作为科技创新的主轴和全市工业转型发展的枢纽,加快“八区二园”向科技创新型园区转变,基本建成省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主导产业和“三新”产业努力创建一批国家级或省级产业基地,全面建成公共技术服务、技术成果交易、创新创业融资服务和社会化人才服务等四大平台,建成创业创新孵化用房10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达到500家以上。加快培育60家科技创新大企业和300家科技创新成长型企业,全面建成市级以上技术中心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联合体,每年专利申请数增长30%以上,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分别达3%和4%以上。选择1000家中小企业全面实施结构、产品、技术、工艺、装备、人才、管理、机制、品牌、信息化等10项升级工程,促使升级企业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发展质量明显好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发展方式明显优于全市中小企业。组织实施100项以上重大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项目,发展和提升100家研发机构,引进科技创新领军型人才100名以上。(三)大力实施品牌、质量和标准化战略。做响企业产品品牌。制定实施品牌发展规划,引导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化体系、质量信用体系,实行全面质量管理;认真学习国内外成功品牌建设经验和运作方式,抓好品牌设计、传播、提升、推广等工作,促进集体品牌或集体商标、地理标志产品、原产地注册商标等地区品牌的发展,推动我市更多产品向省级、国家级品牌跃升,争取创成1-2件世界名牌;提高名牌产品和驰(著)名商标的国内外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品牌和商标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做强企业技术标准。引导企业和科研机构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与专利纳入技术标准和企业联盟标准,积极申报国家或行业标准;引导扶持企业和科研院所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制订和修订,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四)大力提高工业投资和项目建设水平。不断加大工业投入,力争近5年累计工业投资达到55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2012年当年,实现工业投资1600亿元,实施亿元和10亿元以上项目800项和80项。在项目建设上。着眼未来、超前规划、主动布局,加快从“自在”状态转向“自觉”状态,从抓一般性项目转向抓一批具有战略性、支撑性和有效性项目上来,从一般性地抓项目转向抓产业规划、产业集聚、产业招商、产业政策和产业体系构建上来。围绕主导产业和“三新”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包装产业招商项目,着力推进“一对一、点对点、面对面、实打实”的产业招商。外资到账、民资注册力争保持年均25%以上的增幅,占工业投资的比重力争保持在60%以上的水平。要围绕产业集聚升级,抓一批“三大三新”项目,抓一批补链扩链的龙头型、关键性项目,抓一批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投资强度的项目,抓一批央企重大投资和重组项目,抓一批投资50亿、100亿元的重特大项目。在抓好项目引进的同时,要大力推进企业技术改造,进一步提高技改投资和设备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五)大力培植规模经济和税源经济。坚持“以强求大”的企业发展思路。积极推动和扶持列入全市“8631”行动计划的企业加快科技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和扶持工业百强企业通过自主创新、调整结构、加大投入、资本运作、深化改革、战略重组、创新管理、开拓市场、加强人才队伍和企业文化建设等加快做强做大;推动和扶持一批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带动性强的项目建设,通过引进一个大项目,培育一个大企业,形成一个大产业。确保到2012年,全市10个企业年产销过百亿元,20个企业年产销过50亿元,100个企业年产销过10亿元,1000个企业年产销过亿元,形成百亿元企业为龙头、50亿元企业为支撑、10亿元企业为后备,亿元企业为基础的梯次结构。同时,大力鼓励和引导城乡居民积极投身创业,引导有产业的人创大业,有技术、有资金、有资源的人创新业,有创业需求的人采取独资、参股、合伙、合作等多种形式同创业,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竞相创业的发展氛围。在推动全民创业中,正确引导创业投资投向“短、平、快”、“专、精、特”项目,实行集中布局、集群发展、集约经营,提升创业质量和水平。采取切实措施,服务和扶持中小企业加速扩张和提升,提高中小企业对工业经济和税收增长的贡献份额,提高本土创业投资对工业投资的贡献份额。(六)大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格局。坚持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三管齐下”,健全激励、约束、倒逼机制,努力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和节能环保水平。切实强化节能工作抓手,全面推进“双百双十”节能行动计划,继续滚动实施“六个一批”节能减排工程。加快环保产业园建设步伐,推进环保产业集聚发展。着力加强节能减排源头控制,确保新上项目单位能耗不超标,坚决杜绝新上高耗能、高污染项目。继续深化节能减排专项整治,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大关闭“五小”企业的工作力度,确保完成节能减排各项目标。大力推动清洁生产,完善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建立健全企业自愿和政府支持相结合的清洁生产机制,加强清洁生产审核,加快形成一批能源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的清洁生产企业。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编制重点行业和领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在冶金、电力、化工、建材等行业选择重点企业,组织实施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为抓手,加快培育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示范企业。三、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对全市工业加快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发展工作进行统筹协调,研究制定年度目标,协调解决重大事项,推进落实重大项目,组织开展督查考核。联席会议由市政府领导牵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市各有关部门依照各自职责主动开展工作。联席会议召开前,由分管秘书长协调会议有关事项。各地也要建立相应的协调机制,协调和推动本地工业加快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发展。市政府制定完善考核办法,每年对有关目标任务进行督查考核,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并与党政干部年度工作绩效挂钩。(二)加大政策扶持。认真落实国家和省促进工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快建立以政府出资为引导,吸收社会资本为主体的工业产业发展投入机制,重点支持产业布局调整、产业优化升级、重大项目投资、科技创新、品牌创建和节能减排等。各县(市、区)和园区也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支持工业产业转型升级。进一

1 / 2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