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八章第三节讨论:为什么维持生态系统所需的大量物质,例如氧、水、氮、碳和许多其他物质,亿万年来却没有被生命活动所消耗完?一、物质循环的概念及特点:概念: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到的循环过程,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无机环境生物群落范围:物质:循环过程:生物圈,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化学元素无机环境生物群落特点:具有全球性,循环运动,反复利用二.碳循环(1)碳在自然界以什么形式存在?无机环境:生物群落:(2)碳是如何分别进入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各个环节的?CO2碳酸盐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含C有机物二、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过程1、绿色植物通过,把大气中的CO2和水合成有机物。二、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过程2、动植物通过,把产生的CO2释放到大气中。二、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过程3、动植物的遗体和排出被,产生的CO2也返回到大气中。二、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过程4、古代动植物遗体变成的煤和石油等,被人们开采出来后,通过产生的CO2排放到大气中。二、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过程碳由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二、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过程碳由生物群落回到无机环境的主要途径:。二、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过程碳在无机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传递时,只有与之间的传递是相互的,其余各成分之间的传递都是单向的。二、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过程碳由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大气中的CO2库植物动物动植物的遗体和排出物化石燃料光合呼吸呼吸分解二、“温室效应”的形成、危害及防止措施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人类乱砍滥伐打破了碳循环平衡CO2含量增加温度升高1、“温室效应”的形成二、“温室效应”的形成、危害及防止措施2、“温室效应”的危害加快极地冰川的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进而对陆地生态系统和人类的生存,尤其对沿海发达城市构成威胁。(1)禁止乱砍滥伐,同时大力植树造林(2)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3、防止“温室效应”的措施思考:温室效应的控制不只是某一个国家的事情,为此1997年12月11日联合国在日本东京有关温室气体的排放签署了《京都议定书》,这基于物质循环具有_________的特点。下图是一幅1989年世界环境日主题的宣传画全球性三、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1、两者区别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特点范围具有全球性,循环运动,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生态系统的各营养级全球范围反复利用2、两者联系和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两者同时进行,彼此依存,不可分割。物质作为能量的,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三、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物质循环能量流动载体动力(1)在生态系统中,碳元素参与物质循环的主要形式是()A.二氧化碳B.碳酸盐C.碳酸D.碳水化合物A(2)在生态系统中,将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的过程是()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异化作用B1、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指:组成生物的基本元素()A、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复杂过程B、在能量流经生态系统各营养级时逐级递减的过程C、在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内生物体之间的反复循环运动D、在生物圈的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反复循环运动DD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的B.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物质在整个生物圈的循环C.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能在生态系统中循环D.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没有任何联系B3.在碳循环过程中,使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相联系的生理作用是()①光合作用②蒸腾作用③呼吸作用④化能合成作用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4.下列哪一项不是维持大气中CO2含量平衡的因素()A.火山爆发、岩石风化B.食物链的传递C.有机物的分解D.含碳物质的燃烧AD5、生物群落中的碳返回大气的主要途径是()A.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和化石燃料的燃烧C.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D.呼吸作用6、下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图中的甲、乙、丙各代表()A.甲为生产者,乙为分解者,丙为消费者B.甲为消费者,乙为分解者,丙为生产者C.甲为分解者,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D.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A7、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碳循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都是沿食物链(网)进行的B.都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关C.碳循环以无机环境的CO2为起点,能量流动以光能为起点D.碳循环的同时伴随着能量流动C8、下图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①写出图中含有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用字母和箭头表示)。E→F→D→B②分析A→E和D→B过程中碳流动形式的不同点,。③若生产者有10000kg,按能量最大传递效率计算,位于第四营养级的生物可增重。A→E是以C02形式D→B是以含碳有机物形式80Kg

1 / 3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