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部薛金莲2011年春季2011年的农经形势与政策DRC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在1994年发表的一篇具有争议性的题为《谁来养活中国?》的文章中指出,食物安全是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到203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粮食需求猛增,而随着中国的工业化,耕地面积减少、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破坏,将使粮食总产量不断下降,中国粮食将不能自给,供求缺口很大,超过世界粮食贸易总量,以至于所有粮食出口国都不能养活中国。进而他得出一个结论:中国的粮食问题将导致世界粮食危机。发问记忆2005年4月7日上午10点,在大海上行驶了22天之后,一艘来自加拿大的“蓝色梦想号”货轮停靠在我国深圳赤湾港。对于这艘货轮来说,这只是一次平平常常的靠岸,但对于中国来说,这却是一个值得记忆的时刻。船上装载的4万3千多吨小麦,是联合国捐赠给中国的最后一批扶贫粮食。联合国援助中国已经整整26年,从这一天开始,中国的粮食不再依靠外来的援助了。中国不仅没有出现布朗所说的情况,而且粮食自给率达95%以上,民众的吃饭问题基本解决。与很多发展中国家的人们依然面临饥饿的威胁相比,中国的情况显然好得多。中国共产党在解决粮食安全的问题上一直保持着清醒认识。保证粮食安全,主要靠政策、投入和科技。关键词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三农:三农指农村、农业和农民;所谓“三农”问题,就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大学生村官:大学生村官是指到农村(含社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助理或其他村“两委”职务的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应届或往届大学毕业生。主要内容一.农经总体形势(成就与问题并存)二.2011年“三农”工作的总体要求举措三.几个需要关注的问题DRC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举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1日至2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系统总结2010年农业农村工作,科学谋划“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重点研究加快水利改革发展问题,全面部署2011年农业农村工作。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努力保持农业农村发展好势头──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回良玉2010年12月21日一、农业农村经济发展1、成就斐然四个“显著”来概括:农业基础地位显著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农业发展活力显著增强十一五’是农业发展最快、农村变化最大、农民增收最多的5年(三个最),创造了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期中国是全球13个贫水国家之一,水资源形势严峻,水资源分布与人口、耕地等资源分布极不匹配。其次,水旱灾害频繁是中国的基本国情。1988年,全国受旱率高达22.7%,2000年大旱,波及全国20多个省;2009年大旱,波及中国12个省。2010年则旱涝都有。第三,中国优质耕地生产能力逐渐衰弱,其他耕地质量更是难以保障,全国有9100万亩耕地坡度在25度以上。据统计,中国耕地面积只有40%是有灌溉设施和旱涝保收的。而耕地减少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第四,中国水利基础设施危机四伏,也成为农业的心腹之患,全国有8万多座水库,其中2万多座需要修整,DRC2、问题依然形势严峻长江黄河抵御洪水的能力也十分脆弱。此外,土地流失、荒漠化、盐碱化十分严重,草原退化和森林破坏严重。三农发展面临的困难之多、压力之重、挑战之大,是从未有过的。增强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做好各种风险挑战的准备,不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大兴水利强基础,狠抓生产保供给,力促增收惠民生,着眼统筹添活力。如何保持“三农”发展的黄金期,会议提出了“大兴水利强基础,狠抓生产保供给,力促增收惠民生,着眼统筹添活力”的明年“三农”工作的总体要求,将第一着眼点聚焦水利二、2011年农村工作总体要求2011年农村工作重大举措1、“稳粮”是首要任务.粮稳方能天下稳利用两个市场保护耕地建设水利科技兴农粮食储备链接两会声音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要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毫不放松地抓好农业生产。解决13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直言,中国的粮食安全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全国人大代表、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亦呼吁再三,中国人的饭碗必须牢牢端在自己手里。仓廪实、民心安,面对粮食安全这道长期而艰巨的课题,我们只有认真准备,积极应对,方能让农民的“粮袋子”更满,“钱袋子”更鼓,“菜篮子”更丰富。一号文件连续八年聚焦三农2004年促进农民增收2005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006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7年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8年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2010年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2、重要信号:水利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2010年12月31日)全文发布,这是新中国成立62年来中共中央首次系统部署水利改革发展全面工作的决定。这是新世纪以来连续第8个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提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文件提出,力争通过5年到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黄河、长江哺育了中华民族,从古至今,气壮山河的水利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治水使中华民族走向融合和统一。但时至今日,洪涝灾害频繁仍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称之为“主要瓶颈”、“最大硬伤”、“明显短板”,说明对差距的认识到位。现代社会,水利是“重要条件”、“基础支撑”、“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其定位准确。水利部长陈雷同志告诉我,把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上升到全局高度和国家战略全面部署,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重点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地位和作用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DRC存在的问题水资源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洪涝干旱等灾害威胁严峻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不足2011年重点抓好五项水利建设一是着力抓好农村水利建设。全年解决60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确保完成30处以上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新启动一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发展有效灌溉面积800万亩,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搞好农村河道清淤疏浚及水环境整治,实现新增农村水电装机260万千瓦。二是抓紧防洪重点薄弱环节建设。三是加强西南抗旱能力建设。加快西南地区四、是继续推进重点工程建设。抓紧开工建设一批治淮重点项目,积极推进太湖、洞庭湖、鄱阳湖综合治理,加快建设一批骨干水库工程,搞好重点蓄滞洪区安全建设。五、是强化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和水生态保护。力争年内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5万平方公里,深入推进石羊河等生态脆弱河流综合治理,加快实施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工程,加强以青海“三江源”、新疆内陆河流域、西藏等地区为重点的生态自然修复目标任务力争通过5年到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到2020年: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基本建成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基本建成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基本建成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DRC“水是庄稼人的胆,政府修好水利,农民种地越来越有底气。”,过去渠道淤积,机井破旧,靠天吃饭,小麦亩产600来斤。如今旱能浇、涝能排,前年大旱、去年春旱,都浇了3次水,亩产达到1100斤。--------河南许昌县陈曹乡史庄村农民张广州说3、加大投入夯实农业基础2011年三农投入要做到“三个重点、三个确保”——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确保用于农业农村的总量、增量均有提高;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重点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总量和比重进一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重点投向农业土地开发、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足额提取,定向使用。4、征地力保农民权益5、“菜园子”“菜篮子”“菜摊子”都要抓6、加大气象服务提高防灾能力长期以来,农村的教育、医疗、养老等几乎都是农民自己的事儿。农民无法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公共物品供给,在经济收入、受教育机会、卫生保健和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都大大落后于城市居民,由此扩大了城乡差距、加重了农民负担。三、民生工作普惠农民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广大农村居民老有所养问题,2009年9月8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决定在全国选择10%的县(市、区、旗)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试点,以后逐步扩大试点,全国普遍实施,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并明确了各级财政对新农保的补助政策。三、民生工作普惠农民(一)新农保试点工作启动作为继取消农业税、开展农业直补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政策之后的又一项重大惠农政策,中国在2009年末开始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27个省区320个新农保首批试点得到批复,全国10%的县、市、区开始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推广工作,预计约有1500万农村人口将享受新养老保险待遇。三、民生工作普惠农民(一)新农保试点工作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之所以被称为“新农保”,是相对于中国原有的农村养老保险而言。“旧农保”基金主要是靠农民自己缴费,实际上是农村人口自我储蓄的模式;而“新农保”最大的特点是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模式筹集农保基金。三、民生工作普惠农民(一)新农保试点工作启动“新农保”试点是我国加快建立覆盖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标志。新农村建设以来,我国1.4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不用再交学费、书本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全国,4800万农民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彻底改变了我国农民社会保障享受不到公共财政阳光的缺陷。三、民生工作普惠农民(一)新农保试点工作启动就业是民生之本。稳定就业与农民增收密切相关。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促进农民就业创业仍需努力。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挖掘农业内部就业潜力,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措施,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要让农民工就业有岗位,生活有保障。三、民生工作普惠农民(二)改善农村民生工作保障是民生之安。2010年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新农合保障水平、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水平均有提高,“新农保”试点稳步推进,农村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网越编越密。三、民生工作普惠农民(二)改善农村民生工作安居是民生之愿。农村危房改造试点正在提速,全国已有超过90%的试点工程顺利开工。2010年“一号文件”提出,将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国有林区(场)、垦区棚户区改造,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建材下乡,鼓励农民依法依规建设自用住房。四、民生工作普惠农民(二)改善农村民生工作1.新生代农民工一般是指20世纪80年代之后出生,并在具备劳动能力后选择外出务工的农业户籍劳动力。(一)走近新生代农民工之所以称他们为新生代农民工,一是因为他们出生、成长、受教育、工作的全过程都在改革开放后,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好、老百姓得实惠最多、人们生活和思想观念发生深刻变化的年代;二是因为他们的户籍仍然在农村,但是就业基本上在城市,或者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城镇。(一)走近新生代农民工2.目前,全国新生代农民工大约有1亿人,约占农民工总量的一半,约占外出农民工总量的6成多。(一)走近新生代农民工3.实践表明,广大农民工在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正是农民工,在过去的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