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艺术发展的四亇阶段1、几点说明:A、造型艺术的特点:形式感是造型艺术共有的表现特征。例如布局、画面内容丶构图等。B、摄影艺术的艺术语言:用光、曝光、构图、瞬间、反差、解像力、剪裁、锐度、冲击力、意境等等。C、人类己进入[读图时代],现代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水平大大提高,人们追求真实和追求时尚并存。因而、摄影队伍状大了,但是.摄影的门槛看似低了,而对摄影家的要求却越来越高了。D、数码和传统并存,专题和单幅并存,娱乐欣赏和功利并存,纪实和追求审美并存,网络传输和照片保存并存……。使摄影存在形式和作品内容呈现形式多元化的发展趋势。E、市场经济的发展,促使摄影艺术大众化和职业化并存。市场经济的发展促使摄影作品商品化、网络化和市场化发展加快。摄影术是科学的产物,摄影技术也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从玻璃干板的摄影到传统胶片的摄影和今天走进千万家庭的数码摄影,摄影术短短的178余年的历史就是摄影和科学技术息息相关的历史。摄影艺术是一门年轻而又发展很快的艺术。尽管还有少数人认为摄影具备的记录和纪实功能远远大於它的艺术功能,但摄影作品的艺术性的特点已无可置疑。因此:摄影艺术是科学技术和艺术的结合的产物。摄影艺术有它技术、技巧和独特的艺术语言的认识也是无可置疑的。当前:由于科学技术的普及,由于人们物质生活和收入的变化,也由于人们文化素质和审美水平的提高,数码照相机已走进入千家万户。然而:有了照相机不等于就掌握了摄影技术、技巧。掌握了一般的摄影技术会用照相机拍照不等于懂了摄影艺术。一般用照相机拍的照片不等于具备了摄影艺术的特点。所以:一般的摄影不等于摄影艺术创作,一般的摄影照片也不等于摄影艺术作品。对一亇职业摄影人,酷爱摄影并想有点成绩的人来说,一定要经过下面四亇阶段的学习和经历才能叫摄影家。一、摄影技术阶段:(1).数码照相机技术:1、数码照相机的基本成像原理。2、数码照相机的基本使用方法(不同品牌和不同质量的相机其使用上和位置上不尽相同)。3、数码照相机IS0(感光度)的调整和调整目的,调整限制和效果。4、数码照相机白平衡(即色温)的调整目的,调整限制和特殊效果使用。5、数码照相机主转盘上的各亇标志的用途和目的,并对其产生的效果要有大盖的认知。6、数码照相机画质、尺寸和数码照相机像素之间的关系及运用效果、使用方法。7、你使用的数码照相机菜单中的主要功能及运用方法和效果。8、你使用的数码照相机的其它特别功能的使用方法和效果。9、拍摄时的正确曝光和正确曝光是相对的的概念及使用。10、摄影用各种滤色镜(UV镜、偏振镜、星光镜、渐变镜等)的用途,有的数码照相机有滤色镜功能,应会用并知道用途。(2).专业摄影技术:A.120照相机的知识和运用。B.大型照相机的知识和运用。C.胶片的冲洗知识。D.放大照片的知识和方法。E.黒白摄影的技术。F.翻拍基夲知识和技术。G.彩色摄影技术和原理二、摄影技巧阶段:1、曝光技巧:高速曝光效果、慢门曝光效果,最大光圈效果、最小光圈效果,依据主体的曝光效果、根据主题和创意曝光的效果。依主题依主题依创意依创意依主体依主体2、用光的技巧:自然光、人造光、闪光灯、棚用闪光灯等各种光源的使用技巧,高、低色温光线的运用及反向思维的光、色光线的运用技巧,用光和曝光配合的摄影技巧。星光镜,色温的运用。曝光和色温的运用单光和色温3、摄影构图和构图创新技巧:摄影构图的标准,摄影构图的位置、角度和高度的运用技巧,摄影构图的对比、均衡、线条、影调技巧的运用,主体、陪体、环境、前景、背景的运用和安排技巧,色彩、视平线、黄金分割等知识实践和认知的技巧,摄影家己总结的各种构图方式(例:三角型、L型、S型等)的运用技巧,剪裁这亇摄影唯有的构图技巧的运用。4、摄影技法的运用:追随法拍摄技巧,微距镜头、移轴镜头、变焦镜头、超广角镜头、超望远镜头(16mm以下、300mm以上)的运用技巧,多次曝光、特殊滤色镜的运用技巧等等。5、瞬间构思和瞬间把握的抓拍技巧:不论什么形式的摄影、什么品种的摄影,一定提倡抓拍,而不提倡摆拍,更应反对导演摆布的拍摄手法。要求摄影者心到、眼到、手到三并重,就是要将摄影艺术不同於其它艺术的瞬间构思和瞬间把握作为摄影技巧去一辈子训练、一辈子实践。6、了解和掌握一定的数码后期调整技术、技巧:数码摄影的后期调整已是当今很多摄影人的喜好,不少作品没有后期的PS就没有強有力的视觉冲击力。因此、了解和掌握一定的数码后期调整技术、技巧己很正常,也很需要。但是!新闻摄影、纪实摄影只能后期调整密度(影调)、反差和剪裁,而绝不能增、减和改变主、陪体,环境、前景等现场景物。对於可后期PS的风光、广告、静物等摄影品种也应适度才好。摄影技巧阶段是摄影人最出作品的阶段,因此、要求摄影者一定要熟练地掌握技术阶段的所学,并能自然地运用到技巧阶段的拍照中去,让技术为技巧阶段所用,让技术、技巧在实践中相互融合。在摄影技巧阶段要求摄影者做到:技术熟练、技巧纯熟、观察细致、反应迅速、拍照果断。只有这样才能出更多、更好的摄影作品。三、创作成熟阶段:凡爱好摄影或从事摄影连续拍照10年左右的人都会经历这样的过程:当在报刊上、展览上、比赛上发表、参展、获奖了一些作品、取得一些成绩之后,常常会陷入困惑或出作品比较少的阶段。在这亇阶段里摄影者往往会对自己的作品不太满意,拿出去的作品入选率又不太高,对怎么拍的向题已不成问题,而往往对“拍什么”的问题较为困惑、思考较多。我认为凡有这种困惑的人,他的摄影技术、技巧己基本掌握,问题是他们己不满足自己过去的成绩,想进一步拍出让自己感到满意和震撼的作品。正是这亇高要求才使自己走到了摄影艺术的第三阶段。并在创作成熟阶段的门前徘徊。摄影者走过第一、第二阶段之后,不少人,特别是那些不以摄影为职业、玩摄影、把摄影当作消遣加锻炼身体的人來讲己很满足了。但是、您如果是一位专业摄影者,是一位想在摄影艺术上有所建树、有成就的摄影”发烧友”,是一位从事广告、人物、商业等方面的职业摄影人。您绝不能知难而退!不能成为摄影界的匆匆过客!而应该认真地进入第三阶段。那么、怎么进入第三阶段?第三阶段应具备什么素质呢?下面就是要求:1、要研究摄影瞬间构思的方法,要锻炼瞬间把握的能力,把瞬间构思和瞬间把握作为有意识的、有目的的、一辈子都要重视的事去做好。摄影不同於其它造型艺术,它的瞬间性是摄影艺术的魅力所在。作为摄影家必须要研究瞬间,要锻炼瞬间构思和瞬间把握的能力。要学会在稍纵即逝的事、人、物、风光、风情中去抓取视觉冲击力强的、具有典型瞬间的、最具感染力的作品才行。2、学习美学和审美知识,锻炼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发现题材的能力。法国艺术大师罗丹说过:“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总之,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这段话告诉我们两方面的意思:一是美学并不神秘,只要读点美学书籍,再结合自己对生活实践的理解,掌握一点美学知识并不难。二是美源于生活,藏于生活,只有深入生活,勇于实践就能在司空见惯的生活中去发现题材,发现美,其创作实践就会如鱼得水。3、努力欣赏借鉴他人的作品和它类艺术的营养,积极走创新的路子。古代诗人有一句名言”功夫在诗外”。意思是说:如果只研究作诗的方法、规律、则不一定能写出脍炙人口的好诗,诗人还要关注生活、社会、自然、人生等等。同样的道理,摄影家只关注照相机的好坏,只注意摄影的技术、技巧、则不一定能拍出视觉冲击力强的作品。摄影家一方面要多欣赏其它摄影家的作品,从他人作品中吸取营养,得到启迪。另一方面要学习、欣赏其它艺术的营养:例如:不懂戏剧的人不会拍。不懂音乐和线条节奏的人拍不了。不懂生活的人想不到。不懂构图和集锦摄影的人不会去合成。从欣赏音乐中得到旋律、节奏的启迪,从欣赏绘画中学习写实、写意的结合,从欣赏戏剧中了解民风、民俗,从读诗歌中启发想象,从看电影、电视中开发自己的思维等等。总之:不会欣赏的人就不会创作和创新。不善于学习的人就不能兼收并蓄。只有兼收并蓄.兼容并包的人,它的艺术生命才会长久不衰。4、学点摄影理论、学会鉴赏、学会评论,会对摄影创作成熟阶段的创作起到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很多人拍出的作品自己不会起名子,不少人看自己的作品、欣赏别人的作品时说不出好在那、问题在那、应怎样改进。究其原因就是爱拍不爱评,爱实践不爱理论。作为进入创作成熟阶段的摄影家必须学习和研究摄影理论和学会对摄影作品的鉴赏.评论。因为:理论是实践的总结和提炼、理论反过来又指导实践。评论别人和评论自己的作品,都是用理论对具体作品的评价和提升,它更具指导性和操作性。可以肯定的讲:连自已作品的名子(标题)都不会起,对摄影理论.鉴赏.评论不关心、不上心、不学习的人只能停留在摄影艺术的第二阶段,或知难而退、或徘徊不前。永远不会进入摄影家的行列!!!5、走生活、感悟、技巧、技术统一的路子,在创新上下足功夫。生活是一切艺术的源泉;感悟是艺术家对生活体验、观察、思考的悟化体现;技巧是手段;技术是基本功。在创作成熟阶段摄影家应在上面四亇方面都有发展和建树。并在四个方面有个人的喜好和特点。只有在四亇方面都有认知和功底的人才会在主题、题材出现时首先想到的是”创新”而只有有所创新的作品才是生命力很强的作品。因此说:创新是一切艺术的生命!摄影艺术也不能例外,尽管创新并不容易,但必须知难而上。以上五点是摄影艺术第三阶段的必经之路,这个阶段也是摄影艺术发展四亇阶段中最艰难和较漫长的阶段,同时它也是一个决定性的阶段。因为有不少爱好者和”玩”摄影的人,有意无意地会进入第二阶段,他们从此将停滞不前。而进入第三阶段的人只是那些有信心、有毅力、酷爱摄影的部分人,这些人通过努力、出了成绩,就可称其为一名摄影家。总之、要成为一名真正的摄影家必须是:在饱尝成功的喜悦和饱尝失败的痛苦时都会永不气馁的人;是爱学习、勤总结、善思辨、敢于创新的人;是不怕吃苦、充满信心的人;是一个“德艺双馨”的人。四、风格形成阶段风格是一个艺术家的作品区别于其它艺术家的作品的独特性,风格是作品的艺术风貌,是艺术家作品的外在特征。风格是艺术家长期生活积累的结果;是艺术家独特的性格、人格的体现;也是艺术家长期作品的特征。也就是人常说的:”风格如人””风格是人”。风格不是自封的,风格是被广大的读者认同的;是被专家所推崇的;也是艺术家走向成熟的表现。风格的形成和摄影家个人的审美情趣;美学思想;深入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与摄影家在深入生活中其对生活理解的深度、广度;与摄影家选择、运用题材、体裁;与摄影家的技术、技巧水平;与摄影家独特地运用器材和技法等六个方面有关。风格也是摄影家长期从各方面积累的结果,即“长期积累、偶然得之”不断实践、社会认同的结果。菲利普·哈尔斯曼:(1906—1979)美国摄影大师。他是拉脱维亚人。1930年在巴黎学摄影,1940年因二战移居美国。他的黑白人物肖像达到艺术高峰,成为一代典范。他精通心理学,他主张人像作品能拍出人物的心灵,可以是“灵魂的显微镜”。哈尓斯曼说:如果一张人像不能体现人物内心深处,那它不是一张真实的肖像。因此我的肖像主要目标既不是构图,不是光的摆布,也不是在有意义的背景前表现主题,更不是新的视觉图像的创造。所有这些要素都能使照片成为一张有意义的图像,但是、要成为一幅肖像作品必须捕捉人物的本质。这就是肖像摄影中主要的、高难度的标准—摄影师探究的是人物的内心最深处。哈尔斯曼是用摄影发掘被摄者内心世界的人!爱德华·韦斯顿(1886—1958年):生于美国芝加哥,家境不富裕,从20岁至50岁主要开照相馆为生。直到51岁时才全身心投入他所爱的蔬菜、昆虫、水果、贝壳等用亊物的表面质感与形态来触及生命的核心的题材的拍摄。他作品的特点是清新、直率、自然、朴实。他反对当时摄影盲目模仿绘画,主张摄影作品层次、黑白分明,主张表现景物的天然之美。他说:“任何事物,不论出于什么原因,只要激动了我,我就拍摄它。我不是专门去物色那些不寻常的题材,而是要使寻常的题材变成不寻常的作品!”。亨利·卡蒂尔·布列松(1908—2004年)法国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