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观察法观察法6.1观察法的概念、特点与原则6.2观察法的类型6.3观察法的实施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条件下,观察者带有明确目的,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及其辅助工具直接地、有针对性地收集资料的调查研究方法。理解要点:主体——观察者;客体——观察对象;条件——感觉器官及其辅助工具;状态——自然条件;特点——直接性、针对性、目的性。观察法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2、求真务本原则3、全方位原则4、法律和道德伦理原则观察法的类别有结构观察和无结构观察有结构观察也可称为有控制调查,它是指观察者根据观察目的,制定出研究的理论框架,按照详细的规定和计划,采用标准的观察程序和手段进行的观察。这种观察一般是指依据结构性观察项目清单或观察卡,并对观察对象有一定控制的观察。无结构观察也称无控制调查,它是一种大致确定观察内容和观察对象的方法。它没有严格的观察计划,使用结构比较松散的观察提纲,观察标准化程度较低,观察的问题结构性不强。单位:人数:观察日期:观察内容:农村中学初中三年级分流后学农学生的学习情况的调查观察的时间:观察项目无约1/2约1/3约3/4具体人数认真学习能正常听课上课时走神上课时看无关的书籍上课讲话课后能完成作业不认真完成作业课后溜号经常旷课实验室观察与实地观察实验室观察。它是指在有各种观察设施的实验室或者经过一定布置的活动室、会议室等场所内,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的方法。实地观察。它是指在现实社会生活场景中所进行的观察。它与实验室观察相比,除了地点和场景不同外,还不需专门对观察场所和观察对象进行控制,而是直接地深入到现实生活场景中,对观察对象进行观察。它多数是非结构式观察,适用于定性类型的调查研究。它在社会调查研究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对社会现象的绝大多数观察都是实地观察。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参与观察就是观察者参与到被观察者的环境中去,成为被观察对象所在的群休中的一名成员,并参与日常活动的一种观察。这种观察法,会使被观察对象把观察者视为自己人,对他不存戒心。观察者通过与被观察者共同活动,从被观察对象的活动中观察到一些可靠的资料和信息。非参与观察是指观察者以局外人的身份,从侧面对观察对象进行观察。观察者处于旁观者的角色,只是观察、记录被观察者的活动过程。在这种情况下,观察者得不到同参与者一样的真实感受和体验。这种非参与观察不影响被观察者的行为和语言。参与观察根据参与程度不同,又可分为完全参与观察和不完全参与观察。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直接观察,就是观察者直接运用自己的眼、耳、鼻、手、舌等感知器官,通过感知事物的活动,直接感知要观察的外部事物,这种观察带有一定的真情实感。间接观察,不是观察者直接运用自己的感知器官直接感知要观察的外部事物,而是通过观察同被观察事物有关的事物,和被观察事物的行为后果,观察要观察的外部事物。间接观察物质痕迹观察行为标志观察物质痕迹是指人们的行为所留下的迹象,由于行为者并不曾想到调查研究人员会对这些迹象感兴趣,因而他们的行为是真实自然的。行为标志观察方法是通过一些表面的或无意识的现象来推测人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它假定,这些现象是人们行为或态度的间接反映。观察的步骤观察的准备阶段实施观察阶段观察整理阶段⑴观察的准备阶段确定观察的对象确定观察的具体手段确定观察的时间、地点和范围制定观察提纲选择和培训观察人员⑵实施观察阶段进人观察现场与观察对象建立友好关系进行观察和收集资料从观察场所退出观察的技巧消除观察对象的戒备心理;深入观察对象的生活,尽可能参加观察对象的各项社会活动;尊重观察对象的风俗习惯、语言、道德规范,顺应观察对象的生活方式;参与群体活动和个别接触相结合;给观察对象提供帮助,取得他们的信任,增进同他们的友谊。观察记录:当场记录和事后追记观察产生误差的原因⑴观察范围选择和操作化⑵观察者本人的价值观和期望的影响⑶观察者本人感官和记忆力的影响误差的控制方法提高观察者的素质;利用辅助工具;多人或多组同时观察;多次观察;不带“框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