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精讲主讲人:朱晓明2年农信社招考展望•2012年农信社招考展望-------•河南农信社目前缺编比较多,2012年将在全省范围内有大规模的招考。在2011年农信招考中,有的地市连续招了两批也没能有效缓解缺编问题。在2011年计划招录的地市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发布招考公告,有的是因为领导缺编,这个问题的解决优先于员工缺编,有的是因为进人计划没有及时上报省联社,所有这些都会在2012年得到释放。3农信社招考特点-------•从2011年河南农信招考不难看出农信社招考与其他社会招考有明显不同。最需要关注的是:•⑴招考节奏特别快,大多从出公告到报名、笔试、面试、录用仅需半个月的时间,笔试成绩公布与面试考试之间甚至仅间隔几天(洛阳);•⑵报考与招录比例至少十比一,竞争尤其激烈;•⑶题型多变,有的不光考专业知识还考行测,有的主观题也占相当比重。4分享内容想在一门考试中力战群雄,那么就先爱上它!心得交流考情分析考试内容概述备考心语2012年农信社招聘关于行测近年趋势、典型例题、备考指南5备考心语•首先爱上这门考试。行测考试具有这个魅力!•随着参加考试人数的逐年增多,正式职位考试逐渐变的专业化,需要系统的备考和细致的总结,裸考上岸的只会越来越少。•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分为五个部分,各部分考查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但速度和方法至关重要。它是速度和能力的较量。6•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查的就是考生做题方法和速度,通过做题方法和速度来反应考生各方面的能力,包括读题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应试者要想拿到高分,必须掌握正确的方法。7•1.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在考试中方法和速度都是十分重要的。但是速度的提高是以方法的优化为前提的。可以说,没有好的方法就没有快的速度。方法是第一位的,是最为关键的。•2.学会合理放弃•好的方法固然能提高做题速度,但并不是每个题目的简便方法都是一眼即可识破的。有些题目用常规方法做可能要花费很长时间,而寻找简便方法可能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因此,为了保证整体的做题速度,就一定要学会放弃。尤其是在遇到一个新题型时,如果一分钟之内仍找不到简便方法的话,就一定要果断地放弃。8•3.审清题意,切忌盲目答题•答题时一定要先审清题意,弄清题目的要求。考试的题量大、时间紧,对大部分考生来说,能按时完成所有题目已经是相当不错了。因此,如果审错了题意,再重新答题的话,即使做对了题目也与做错或没做没有太大的区别,因为它挤占了解答后面题目的时间。所以,做题前一定要看清题目,审清题意,减少答题的盲目性,避免因改正错误而浪费时间。9•4.重视直觉思维•在考试过程中,往往还会遇到这种情况:针对一问题,想到了好几种可能情况,或者觉得几种答案都对又只能选一种时,应试者往往会陷入沉思,犹豫不决,最后瞎猜一个答案。既浪费时间,又不能保证准确率。在这种情形下,建议采用“最先想到”的方案,也就是说,要重视直觉思维的结果。直觉思维是以过去的体验和知识水平为基础产生的,因此有一定的正确性,它比随意瞎猜要更有效一些。10•从真题中来,到真题中去11考情分析•2011年以来,河南省各地农信社招考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洛阳市引进了行测考试。洛阳农信社招考不再仅仅考察岗位、专业相关的公共基础知识,添加了行测至热点分析题型。这种创新应当引起考生的重视,不能再抱着2011年的老题型、老方法不变。一门成熟的考试总体来说有“一年一创新、三年一改革”的不成文规定,洛阳市的这种改革,在2012年考试中继续呈现。12•农信社招考中的行测,与公务员考试题型相似,但难度明显较低。农信社招考中的行测,难度低于2005年之后的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部分和2010年之后的河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部分,具体难度系数较低,题目来源大多是各地考试的同类真题,这些真题的运用方式是直接挪用或者变型使用。13•河南各地信用社招录并无统一考试大纲,因此,我们建议考生备考时也应有针对性的区别对待。从整体上来看,洛阳、三门峡、焦作等河南西北地区的地市,受江、浙、东北等地信用社招录考试出题风格较大。题型以客观题为主,具体形式包括单选、多选等。14•以去年7月-9月间洛阳的两次信用社招考为例,二次招录都以单选题为主。包括行测试题及信用社专业知识试题。行测整体难度较低,与09年、10年度河南选调生考试的行测难度持平。15•行测涉及的试题模块农信社考试,包括3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资料分析、数量关系。下面我们将重点讲述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资料分析这三个行测的中心板块。此外,数学运算板块在农信社招考中并非重点,难度较低,题目范围基本上限于小学的简单计算,鉴于时间不再赘述。16言语理解之备考要点•对于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来说,最先应该对言语的特点进行分析,例如数学的核心特点是公式,逻辑的核心特点是规则,而言语的核心特点是抓材料的语境和关键信息。本着这样的核心思想才能打开学习言语的思路,以不变应万变。17•言语理解的核心特点是抓材料的语境和关键信息。旨在考查大家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思考、迅速而准确地理解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随着近几年来考试难度的上升,对应试者言语能力也提出来了的更高的要求。下面我们介绍几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帮助大家更快地掌握这类题型。18语境分析法•考试中的逻辑填空题目单纯考查词义的题目越来越少,多数题目都把考查重点放在了对特定语境的分析上。对应分析法是进行语境分析的一种方法,也是快速突破逻辑填空的有效方法。19语境分析法之对应分析法•对应分析法主要适用于有一定的言语片段和上下文之间的关系的语境。命题人通常会在空缺处的上下文设置一些提示信息,这些信息与正确答案之间存在一定呼应关系。对应分析法就是通过揭示这种呼应关系,帮助考生寻找解题思路。20•逻辑填空题中的对应关系主要分为正对应和逆对应两种。21一、正对应•正对应,指的是文段中上下文的某些词句从正面提示了正确答案的信息。•它有三种表现形式,分别是:概括关系、解说关系、顺承关系。22•(一)概括关系•概括关系是先具体阐述再进行概括,其设空一般在后句。遇到这种题目考生应从前句入手,从选项中找出与前句表达意思最贴近的一项。23•例题:(2010)有研究表明,生物大灭绝在历史上发生过二十几次,大约每2600万年发生一次,似乎具有。对于物种大灭绝的发生是否真的如此频繁和有规律,还有争议。但即便是最的估计,也认为至少有5次物种大灭绝是非常明显的。•A.必然性乐观B.规律性简单•C.突发性粗略D.周期性保守24•(二)解说关系•解说关系的文段一般是先提出一个总的观点,然后在后文对此进一步解释说明。这种题目一般设空在前句,解题的关键在于找出后句中相应的解释说明的内容。25•例题:作为一个公司领导,不需要、也不可能事必躬亲,但一定要,能够在注意细节当中比他人观察得更细致、,在某一细节操作上做出榜样,并形成,使每个员工不敢马虎,无法。只有这样,企业的工作才能真正做细。•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明察秋毫周密威慑力搪塞•B.明辨是非周详使命感推脱•C.抓大放小透彻好习惯塞责•D.高瞻远瞩入微内聚力敷衍26•(三)顺承关系•顺承关系的语段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几个相连的词语之间在顺序上存在不可逆性。这种不可逆可能体现为语段之间的前后照应;也可能体现为逻辑上的先后承接或是词句间的前后承接。27•例题:近现代西方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经历了融合、冲突和消解三个时期,反映到教育理念上也相应地经历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相互、越走越远和共同反思三个阶段。这一历史发展表明,过分强调科学文化和科学教育,必然导致对人文的;而过分强调人文文化和人文教育,也会带来对科学技术的漠视。•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渗透排挤B.结合无视•C.渗透轻视D.结合限制28二、逆对应•逆对应,就是文段中上下文的若干词句从反面提示了应选词语的信息。当文段中存在诸如转折关系、并列关系、背离关系等逻辑关系时,考生可考虑此种对应。29•(一)转折关系•转折关系的逻辑填空题设空比较灵活,但无论空设在前句还是后句,一般都可以通过找到句中相应词语的反义词来破题。30•例题:回到故乡时,发现故乡的传统生活方式正在消亡。村里的人们曾经拥有一个而完整的精神世界,但是外面的世界改变了这一切。这个村正在而又急遽地转型,只是生活在其中的人。•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美好不着痕迹似信非信•B.淳朴潜移默化漠然无知•C.单一默不作声懵懵懂懂•D.封闭悄无声息浑然不觉31•(二)并列关系•并列关系的逻辑填空题目最典型的句式为“不是……而是……”,其表示的意思是否定前句,肯定后句。这种题目无论空设在前句还是后句,都可以从相应后一句寻找突破口。32•例题:在确立以夏、商、周为核心的中国上古史基本框架的基础上,“夏商周断代工程”将历谱推定、文献梳理、考古与碳十四测定等课题研究成果加以整合,提出了夏商周年表。尽管这个年表还有不够之处,但它的提出毕竟标志着中国的上古史已不是的传说,而是可信的历史了。•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细致子虚乌有B.精准虚无缥缈•C.合理扑朔迷离D.精确空穴来风33•(三)背离关系•背离关系是一种特殊的逆对应关系,在逻辑填空中常以表数量的词来表达。如“极少数”与“大多数”,“很多”与“也有许多”。显然,这些数量词之间呈现的是一种背离关系,通常我们可以从这种对应中找到解题的思路。34•例题:对大多数人来说,岗位是个人历练成长的基石。除了极少数的人能创建自己的事业,大多数人都必须走一条相同的路:在岗位上磨炼,依托奠定未来事业的基础。•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直接组织B.主动团队•C.独立同事D.一手集体35语境分析法之情境展开法•所谓情境展开法,精髓就在于“展开”,它要求考生开阔自己的思路,把关注的视角从单个的词语、句子,扩展到整个文段、文段的写作背景甚至是生活常识,综合各方面因素来判断题目答案。36•(一)从材料背景角度展开•基于用词规范性的要求,逻辑填空题目中的材料一般都选自权威的网站、报刊杂志等主流媒体以及一些名家著作。这就决定了逻辑填空材料用词书面性的特点。与此同时,出题人会设空的地方通常都是材料中内涵较深刻的词语,且具有非此不足以表达的独特性。考生在做题时须认真体会逻辑填空待选词语的这些特性,结合相关背景斟酌选择。37•例题: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文学了,文学家们似乎都已经退隐到超凡脱俗的文学世界里,或专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