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复习概要青神中学校龚明文第一编教学策略概观第一章教学策略的涵义解析1、教学的概念:教学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以课程内容为中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的活动。2、教学活动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引起学生的(学习意向)、阐释学生所学的内容、采用易于为(学生觉知)的方式。3、教学策略的含义:是为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在清晰分析教学活动的基础上,对教学的(形式和方法)做出(安排并进行调节与控制)的过程。4、教学策略的特征:(1)、它是为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进行的教学设计的一个指向实践操作的项目;(2)、它是遵循教学活动的特点和规律,以一定的教育理念和策略思想为依据,选择、安排和通合教学的形式与方法;(3)它既是一种对教学形式与方法的相对有序&有机的构造,又是一个有目的的审视、调节和不断控制的执行活动;(4)、如果说“模式”侧重于程序与架构,“策略”则更接近于方法与形式。5、教学:指教育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学习经历以使学习更加有效的过程。6、教学设计:指为达到教学目的,对教什么、怎样教以及(达到什么结果)所进行的策划,是一种(系统设计、实施和评价学与教全部过程)的方法。7、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1)、教学模式:指为组织教学环境提供一定的(结构、程序和步骤),是导向结果的一步步程序。(2)教学模式的特点:具有(简约性、概括性、理论性和相对稳定性)特点。(3)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的关系:教学策略是对教学模式的具体化,教学模式包含教学策略;教学模式规定着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属于高层次;教学策略比教学模式更具体、更详细、受到教学模式的制约;从教学研究的发展来看,先有教学模式研究,然后才有教学策略研究,这也反映了二者的区别与联系。8、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1)、教学方法:指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方式、手段和途径。它包含了(教与学)两个方面的协调一致活动。(2)、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的关系:教学方法是更为详细具体的方式、手段&途径,是教学策略的具体化介于教学策略与教学实践之间,教学方法要受制与教学策略;教学展开过程中选择&采用什么方法,受教学策略支配;教学策略在层次上高于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具体的、可操作的,教学策略包含组合、监控、反馈、调节等内容,在概念外延上要大于教学方法。第二章课程目标与教学策略1、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把(转变课程功能)作为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鼓励学生形成(解决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3、国家课程标准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课程目标。4、怎样理解课程与教学目标?(1)、目标是一种预期的结果。(2)教学目标: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一种主管愿望,是对教学活动后学习者应该达到的行为状态的详细具体的描述。(3)、对于课程与教学目标,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理解A、课程与教学目标是课程功能在学校教育中的体现;B、课程与教学目标有一个逐级具体化的体系;C、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4)课程目标归结为:普遍性目标、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表现性目标。5、新课程教学目标有什么特点?整体性、累积性、双部性、灵活性、共振性、开放性。6、怎样根据课程与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策略?(1)、要在“全面育人”上下功夫;(2)、要在“结合渗透”上下功夫;(具体讲述见教材第17页)(3)、要在“持续发展”上花时间;(具体讲述见教材第18页)(4)、要在“突出重点”上做文章;(5)、要在“因材施教”上想办法。第三章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1、思想观念是行为的先导。人的价值观念、情感态度、思维方式、都总是支配着行为层面上的表现。2、教育系统的改革会面临四个方面的障碍:物质的障碍、行政管理的障碍、哲学的障碍、心理的障碍。3、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有什么关系?(1)、课程理念是人们的一种教育观念,是对课程的理性化人认识。(2)、课程理念是课程变革的深层动因。A、课程变革可以在三个层面上展开:即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课程制度的变迁。其中,课程理念的演进是课程变迁的深层动因。B、我国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针对原有课程与教学领域中存在的落后观念二设计的。从宏观角度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努力改变长期以来“学科本位”、“智育第一”、“升学为主”的教育模式,促进教育模式整体上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C、从我国新课程推进的实际情况调查看,教师对新课程的不理解、陈旧的课程与教学观、固有职业活动等,已成为新课程实施的巨大阻力。(3)、教学观念是教学行为的内在依据。A、教育观念是对教育问题的具体看法与认识的集合,它包括:人才观、质量观、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它既是一种现实关系的反映,又是一种价值追求;既有理论形态和制度形态,又常表现为与实践直接联系的社会心理形态。B、教育观念在教师界定行为、组织知识&信息过程中扮演者关键角色,对教师的觉知有重要影响,教师的观念强烈地影响着他们的教学行为。(4)、掌握教学策略要强化课程意识A20多年的教学改革探索给我们的启示:许多重大的教学问题,往往都牵涉到课程问题。教学改革要取得更本性的突破,必须跟课程改革联系起来,从课程教学的整体上进行综合思改,B什么是课程意识?就是人们在考虑教育教学问题时对于课程意义的敏感性和自觉性程度。4、新课程倡导怎样的课程理念?(1)、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其总目标是: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新体系,它必然是(课程功能、课程理念、课程架构、课程实施与评价)的大变革。更新观念、调整角色、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正成为教师教育最紧迫的任务。(2)、课程实施最主要的途径是(教学)。(3)、新课程倡导怎样的课程理念?(“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价值观;(科学与人文交融)的课程文化观;(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生态观;(创新与发展取向)的课程实施观;(民主化)的课程政策观。(4)、学校教学需要树立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呢?(学校)是教育改革和科学探究的中心;(课程)是经验;(教材)是范例;(教室)是实验室;(教学)是对话、交流与知识建构活动;(教师)即研究者;(学生)是知识的建构者;(家长)是教育伙伴。4、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怎样贯彻和渗透与教学策略之中?(1)、明确课程实施的基本要求:A、改革育人模式,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并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学习”;B、突出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社会活动能力;C、强调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在做中学,用中学;D、提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应促进教学相长。(2)、研究课程实施的实际问题:密切关注学校发生的变化;认真研究教师的教学策略;切实提高教学的实施水平;(3)、指导教学策略的几条思路:A、发挥教学对课程建设的能动作用——变“教课本”为“用课本”:改变课程实施取向、拓宽课程内容领域、注重课程资源开发(把自然的、社会人文的、网络和软件包中的资源有机地整合于教学中);B、建立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师生关系——变“传话”为“对话”:教师要成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要“蹲下身子与学生对话”、教师要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C、加强实践经验与书本知识的联系——变“书中学”为“做中学”:拓宽通往生活的路径;搭建经验共享的平台;展现获得结论的过程。D、注重学生素质的深层建构——变“教书”为“铸魂”:化知识为智慧、变行为为素养、积文化为品格。E、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运行体系——变“教案剧”为“教育诗”:精心设计与灵活变通并行不悖、思想观念与策略方法同步变革、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第二编课程内容的策略性加工第四章课程内容的认知性加工1、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认知是他们课程学习的基本心理历程,包括(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一系列的认知活动。2、做好课程内容的认知性加工,首先要注意让学生学会全面地认知课程内容中包含的信息,包括:(材料信息、结构信息、方法信息)。3、课程内容的认知性加工包括:(1)、课程内容的预热化:做法包括从已知到未知,由旧知到新知;指导学生自学,提供预习线索;定向积累经验,收集相关信息;进行尝试探索,倡导主动涉与。(2)、课程内容的生活化:让课程回归人的生活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课程内容的生活化,就是要充分注意课程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与学生经验世界的联系,促进学生用来自现实生活的个性化经验去理解把握所要学的知识,这本质上是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同新学知识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3)、课程内容的问题化:实际上是将“定论”形式陈述的材料,转化为引导学生探究的“问题”形式。其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将教材中的定论式知识按其逻辑构成关系设为若干问题,然后将这些问题连接起来,使学生在逐一地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主动学习与尝试,最终掌握知识与技能;另一种是教师提供一些蕴含实际问题的、与当前学校内容相联系的学习材料,使学生在一种“真实任务情景”中围绕“主题”进行认知性学习。(4)、课程内容的操作化:就是将那些能够让学生通过活动操作而掌握的知识,尽可能编织在一个有序的活动中,用“动”的方法来转化“静”的知识(5)、课程内容的结构化:实质是对知识加以系统组织,凸现其内在结构。这样做,要求我们能“见树又见林”,教学是做到“瞻前顾后”与“左顾右盼”,做好知识间的关照与贯通,尽可能勾画出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与联系。第五章课程内容的情景性设计1、教育情景:是对(教育效果)产生直接影响的特定要素构成的一定(教育意义)的氛围与环境。2、我们怎样来进行课程内容的情景性设计呢?(1)、富集课程资源:A、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B、课程资源:就是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包括要素来源和实施条件。C、在课程内容的情景化设计中,教师要将丰富的课程资源汇聚起来,作为教学情景的一部分和教学的支持条件,整合到教学活动中。(2)、获取替代经验:人类在长期社会历史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文化科学知识,可以通过“替代经验”的获得去理解和积累,其途径有:借图画想象、借音乐想象、借影视想象等。(3)、促使感同身受:有时,最真实的实情实境可以给学生带来一种感同身受的惊喜,平添几分乐趣,这就需要从教师的课程意识中突发灵感,抓着可能转瞬即逝的课程资源,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触媒”,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和体验。(4)、提供学习诱因:主要实通过对教学情景中“刺激物”的精心安排,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使之变成学习的兴趣和要求。(5)、运用模拟情境:教师通过假象构造一个模拟的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充当一种角色,学生就能整合自己的经验,运用自身独特的理解,充分驰骋想象。这样做,既让学生舒张了自己的表现欲,激发了智慧潜能,同时也让整个课堂学习充满了生动活泼&愉悦的气氛。第六章课程内容的情感处理1、新课程提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课程与教学目标,达成这一目标,在很大程度上要倚重课程内容的(情感处理)。2、教学中丰富复杂的情感现象来自三个源点:(教师情感、学生情感、教材内容中的情感)。3、教材内容中情感因素:(显性情感因素、隐形情感因素、悟性情感要素、中性情感因素)4、课程内容的情感性处理,一般采用那些策略?A、展示情感: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融入作品中,形成了作品的情感倾向。教学中,如果能展示课程内容的这些情感因素,就可以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对高尚理想的向往,就可唤起人的“本质力量”,不断超越自我。B、发掘情感: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未能直接表述和倾诉出来,只是潜在字里行间,隐匿于事件、实例、数字和道理的背后,我们应该发掘和充分利用这些情感因素,全面实现情感态度目标。如历史课,教师穿插一些历史故事片断和运用文字语言讲述,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C、诱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