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与教学模式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林翅E-mail:LINCHI801@TOM.COM成长博克:25083电话:13976389609一、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概述什么是教学设计;现代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新课程对教学设计的要求;教学设计的运作程序;新课程教学目标的设计(一)、什么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对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做出整体安排的一种构想。即为达成教学目标对做什么、怎样做以及达到什么结果所进行的策划。(二)、现代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系统理论与方法以学习者为本“为学习而教学-------加涅”最优化的思想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三)、新课程对教学设计的要求充分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整体把握教学活动的结构(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把握学科特点和知识类型设计教学适应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年龄特征辨证认识和处理课堂教学中的多种关系充分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四)现代教学设计的运作程序:分三个阶段:教学设计的分析阶段。设计者对学习背景、学习需求、学习任务、学习者进行分析和把握。教学设计的决策和生成阶段。设计者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信息资源、教学传媒以及设计的方式方法做出选择和决定,并创造性地设计出产品,同时考察其可行性。教学设计的评价阶段。对整个设计方案进行评价与修订。(五)、新课程教学目标的设计1、何为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教学目标通常在“单元”或“课”的教学方案中按目标结构的领域来分项陈述。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在教学中,教学目标有助于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测量和评价、选择和使用教学策略、提示学生怎样学习,对教学活动具有导向、指引、操作、调空与测度等功能。2、教学目标如何表述?教学目标的表述应该是明确的、具体的,可以观察和测量的。分析下列的教学目标符合要求吗?在指认和书写中,学生能迅速无误地读出和写出10个生字。在热胀冷缩实验中,每个实验小组要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填写出实验报告。中等生,至少能够举出3个具体实例,说明分数的3个基本性质。3、教学目标的内容:由分析以上例子得出:1、内容要全面(要突显三维目标)。2、表述要把握四个基本要素:行为主体(学生)、行为动词、行为条件个表现程度。例一:在与同学的交往中(条件),学生(主体)能复述(行为动词)他人的主要观点(表现程度)。并非所有目标都要包括这四个要素。例二在热胀冷缩实验中(条件),每个实验小组(主体)要通过正确的实验操作(行为),填写出实验报告(程度)。二、两种学习类型的教学设计接受学习(传统的授—受教学,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目的)发现学习(问题解决与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为目的)(一)基于有意义接受学习的设计1、有意义接受学习的条件(1)学习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材料间有可能建立起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2)学习者必须有进行有意义学习的心向(3)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必须有适当的基础知识与新知识产生联系概念获得的接受模式1、例证的呈现与概念的确认2、有关假设的验证3、思维策略的分析概念获得的蕴含模式1、通读并熟悉材料的基础上确认主要概念2、通过列举正反例证,检验对概念的获得3、概念的评估4、对概念获得策略的反思基于概念扩展的教学设计1、识别关键概念2、概念的排序3、构建概念的层级结构4、陈述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5、确定不同概念之间的关系6、对概念地图的反思(二)基于发现学习的教学设计(以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问题解决教学问题解决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吗?在我们以往的教学经验中有没有尝试过问题解决教学?案例一:《地球仪》中的经纬线案例二:怎样最为合算?分析:1、教师通过“问题情境”把学生引进主动学习、探索发现的过程中去、实现教学中对于基本知识与能力发展、人格培养的多元目标的统一。2、案例的整个教学活动都是围绕“解决问题”这个中心来组织与开展的。第一个案例学生不仅解决了问题,而且又带着“生成”出来的问题离开课堂,这点使学习的效果向课外延伸,这样的反应是不可低估的,因为它点燃了学生的求知热情。3、案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满足了两个“反映”。一是反映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学生的基础知识与认知水平;又能反映或引出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4、第二个案例由于把教学内容的范围扩大,不仅仅局限在一个概念或一个法则的掌握,因而所设的“问题情境”给了学生很大的发散空间、更多的发现机会,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什么是问题解决教学?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有目的地提出系列的不同类型的问题或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发现、积极探索、实践体验、解决问题,以便深层理解并掌握和运用基本知识,实现从能力到人格的整体发展,成为有效的问题解决者的一种教学模式。问题解决是近年来国际教育界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方法和教育思想。问题解决要求教师为学生创造具体环境,启发和激发学生独立提出探索性及求证性问题,形成多向思维的意识,寻找在不同的条件下的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探索可能出现的多种答案。因此,问题解决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教学方法和教育思想。问题解决是科学家探索未知领域思维过程的重要环节。著名科学哲学家波普说:科学始于问题。问题解决正是这一科学思维过程对教育方法和教学思想的影响,教育界主动引进这一科学思维过程是当今教育思想发展的重大突破,启发教育界从科学技术发展的思维过程中,汲取培养和发展儿童的思维、智慧和道德的精华。科学的前沿发展就是人类智慧的前沿发展。引进科学思维发展的精华,是培养当代创造型人才的曙光!问题解决教学的价值何在?通过提供不同类型的问题系列,学生不仅掌握传统的“双基”,还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精神,并塑造健全的人格。从根本上说,“培养未来的有创造性的实际问题解决者”是“问题解决”教学的归宿,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也是“问题解决”教学的重点,与课改三维目标是一致的。问题解决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问题解决教学的关键是什么?问题解决教学是基于问题,通过问题解决而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因此好的问题设计是问题解决教学的关键。教师如何设计出恰当而有价值的问题?教师要了解梅克的“问题连续体”,利用“问题连续体”来设计教学中的多类型的问题.问题类型问题方法答案教师学生教师学生教师学生问题呈现者问题解决者问题呈现者问题解决者问题呈现者问题解决者一一个/知一个/知一个/知一个/知一个/知一个/未知二一个/知一个/知一个/知一个/未知一个/知一个/未知三1一个/知一个/知系列/知/未知系列/未知一个/知/未知一个/未知2一个/知一个/知系列/知系列/未知系列/知系列/未知四一个/知一个/知开放/未知开放/未知开放/未知开放/未知五开放/未知开放/未知开放/未知开放/未知开放/未知开放/未知问题连续体矩阵“问题连续体”的运用:设计教学“问题”和“考题”3+2=?5比3多多少?填写数学魔方()+()=5用尽量多的算式,使各算式都等于10请你为自己做一个每月零花钱的开支预算4331浙江省中考卷有一道语文综合题,要求考生设计一份宣传“文化浙江”的小册子,提示考生可以从历史、艺术、名胜、民俗等角度来拟写宣传的栏目,并对所选文化名人作50字左右的简介,拟写一条名优特产的宣传标语事实水平——模仿体育教师做操的示范动作;——根据在公园里观察的花和草作画——从地图里看保定和天津哪一个离北京更远;——本周的天气数据等概念水平——蝙蝠是哺乳类、猴子是灵长类、鲸不是鱼类概括化水平___概括化涉及两个或更多的概念如:伟人创造历史;沮丧会造成莽撞;水总是平的概括化必须要求对重要的几个概念或变量之间作比较和建立联系。如:对封建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比较讨论对犯罪和惩罚之间的关系的讨论理论水平例如:“适者生存”、相对论、系统论、对立统一的观点等以“问题连续体”设计教学——“问题连续体”在教学中的应用与分析“角的类型”教学案例北京教育学院吴建平教授就课堂中创造性问题解决教学的基本特点总结出以下几点:(1)预先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知识智力状况,设计配套的、富于挑战性的系列问题;(2)整个教学围绕解决问题这一中心来组织,注意遵循问题解决的基本程序和策略,使解决问题过程有序化;(3)创设一种问题情境,营造有利于学生探索发现的气氛,而教师主导作用则体现在激励学生发挥创造潜能上;(4)把训练发散性思维与收敛性思维统一于创造性解决问题之中,并溶入创造个性与习惯的培养;(5)以具体的创造产品为教学实现的标志,创造产品可以是一个创意,一种对学习内容独特的理解或认知方式的创新,以及对一个问题的解题思路或结果评估,等等。对教师的几点要求了解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教会学生提出问题营造自由宽松的氛围,提供培养问题意识的沃土立足整体设计问题,成为综观全局、能够驾驭课程的真正的策划者和开发者(教材67页)解决问题的一般模式(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一)发现问题发现和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起点和关键环节。发现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受四个因素的制约:(1)是否具有主动探究问题的习惯和好奇心;(2)是否具有充分的相关背景知识;(3)是否投入足够的时间深入考虑问题的实质及已有的答案;(4)是否具有一定的发散思维能力。(二)问题分类和表征发现问题后,学习者一般都会对解决问题的条件进行分析,但对问题的分类则需要认知策略基础,指导和传授这类技能是教学的任务。(三)确定问题的解决策略问题归类影响着解决策略。但这个解决策略可以是多选择时,策略的确需要经历一个逻辑论证的过程。虽然学生可以在尝试错误的过程中去自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假设,但经过指导和训练能更有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执行策略包括确定必须进行的操作或运算步骤,并对其过程进行分析监控。学生可以选择尝试——错误策略,这一般要求尽可能多地尝试,并监控每一步骤是否向问题的解决靠近。策略执行后,要核查执行的结果与预定的目标是否一致,解决问题是否“正确”。结构良好的问题一般有“唯一答案”和“标准答案”,可以进行某种形式的“验算”,如梯形面积的大小。解决不良问题,一般以问题解决的程度为评价的依据。如研究“黄河断流的治理”没有统一标准,只有分析问题解决的程度。(五)评价问题解决的结果问题式学习的教学模式及其教学设计基于真实任务情境的教学设计重视创设一种接近生活原型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产生问题、领受“真实的任务”、形成迫切解决的需要,并展开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完成任务过程中高水平地掌握知识、获得认知与个性发展。操作框架提供一个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事件或问题,作为学生学习的中心内容。教师提供解决问题的有关线索(如需要在哪里搜集哪些资料、现实中专家解题的探索过程等),而非直接告诉学生应当怎样如何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通过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