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polar工艺流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Bipolar工艺流程①初始材料标准双极集成电路采用轻掺杂的(111)晶向P型衬底制造。晶圆的切割通常偏离轴线一定的角度,这样可使N型埋层(NBL)阴影失真最小化,(111)晶向硅有助于抑制标准双极工艺固有的寄生PMOS管。衬底的电阻率决定芯片的击穿电压。②N型埋层(一次光刻)第一步是在晶片上生长一层薄氧化层,使用NBL掩膜版在甩上光刻胶的氧化层上光刻。氧化刻蚀在硅表面刻出窗口后,用离子注入或热淀积法使N型杂质进入晶片。通常用含砷(As)或锑(Sb)的杂质形成N型埋层,这是因为这些元素的扩散系数低,从而抑制了后续工艺中出现向上扩散的现象②N型埋层③外延生长在生长轻掺杂N型外延层值前要先去除晶片上的氧化层。外延时,表面不连续性将沿着45°的角度向上传递。外延生长结束时,由于硅片晶向等原因,NBL阴影将横向平移长约外延层厚度的距离。设计参数包括外延层厚度和外延层电阻率,对于模拟电路来说希望epiTepiT③外延生长④隔离扩散(二次光刻)在集成电路中,P型衬底接最负电位,以使隔离结处于反偏,达到各岛间电绝缘的目的。隔离方法有:反偏PN结隔离、介质隔离、PN结-介质混合隔离等。各种隔离方法均有其优缺点。其中,PN结隔离工艺简单,是最常用的隔离方法。再次氧化晶片,在表面涂光刻胶,使用隔离掩膜版刻出图形。淀积高浓度硼后,经高温推结使隔离扩散在外延层中部分向下移动,在硅衬底上形成孤立的外延层岛,实现各元件间的电绝缘。④隔离扩散⑤基区注入(三次光刻)决定NPN管的基区及扩散电阻的图形离子注入可精确控制基区掺杂,接下来退火修复注入损伤并确定基区结深,充分减小接触电阻。⑤基区注入⑥发射区扩散(四次光刻)晶片再次涂光刻胶并用发射区掩膜版刻出图形,然后在要形成NPN管发射区和要制作N型外延层或深N+扩散欧姆接触的区域刻蚀氧化层露出硅表面,极高浓度的磷形成发射区。⑥发射区扩散⑦蒸铝、反刻铝和覆盖保护层(第五次光刻)⑧金属化连线光刻(第6次光刻)纵向NPN晶体管结构剖面图⑨钝化、开压焊孔、引线压焊、封装及测试采用等离子增强化学汽相淀(PECVD)Si3N4钝化膜,一般淀积温度300℃。第7次光刻(开压焊孔)引线压焊、封装及测试。总结从上述芯片制造工艺过程可以看到,共进行了7次光刻,需要7块掩膜版。典型的集成电路制造工艺需要15~20块不同的掩膜版,某些BiCOMS工艺更需要28块掩膜版。此外,还要涉及到氧化、外延、离子注入或扩散、化学汽相淀积、金属化和钝化等工艺。掌握了这些工艺技术,就掌握了制造集成电路的基本技术。纵向NPN晶体管纵向NPN晶体管(实物图)衬底垂直PNP晶体管(SubstrateVerticalPNPtransistor)横向NPN晶体管(lateralPNPtransistor)横向NPN晶体管(实物图)基区电阻(baseresistor)发射极电阻(emitterresistor)利用PN结实现电容(PNjunctioncapacitor)

1 / 2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