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第2节滑轮教学设计课题第一课时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2.知道滑轮的作用;3.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二)过程与方法在认识滑轮的过程中,体会对比的探究方法。(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关心生产、生活中滑轮的应用,有利用滑轮的意识。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教学难点:使用和组装滑轮。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实验、归纳、对比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滑轮、细绳、钩码、弹簧测力计、刻度尺教学过程引入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课题展示照片,提出问题展示滑轮组图,请学生观察图片中这种机械的结构。仔细观察,回答问题滑轮:边缘有凹槽,能绕轴转动的小轮。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分析,拉近物理与生活的关系,反映出物理是有用的。展示PPT旗杆和起重机的图片,提问:下面两个滑轮在使用上有什么不同呢?看图,思考并回答:国旗上升时,旗杆顶端的滑轮不随物体一起移动。货物上升时,电动机下面的滑轮随物体一起移动。新课讲授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讲授讲授定滑轮的定义:我们把不随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动滑轮的定义:我们把随着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聆听结合刚才的图片尝试理解这一概念。学生上台尝试用一个滑轮两种不同的方法挂起重物。学生分组实验一:根据《物理实验手册》P56页的实验过程,组装定滑轮,并按要求测量、记录数据。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和数据思考和总结定滑轮的特点。新课讲授请同学们结合实验,思考以下问题:1.使用定滑轮的好处是什么?2.使用定滑轮可以省力吗?3.使用定滑轮可以省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吗?总结一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不省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观察实验,分析数据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不能省力。不能省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请同学们结合实验,思考以下问题:1.使用动滑轮能改变为动力的方向吗?2.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吗?3.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吗?总结二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费距离,且不改变力的方向。扩展:如果拉力方向不是竖直向上,而是斜向上,拉力大小有何不同,为什么?学生分组实验二:根据《物理实验手册》P56页的实验过程,组装定滑轮,并按要求测量、记录数据。观察实验,分析数据不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可以省力。费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和数据思考和总结动滑轮的特点。课堂练习《物理实验手册》P59-60页练习参与练习对所学知识进行及时反馈,为滑轮组的学习打好基础。课后作业:《阳光学业评价》P90-91页1、2、3题课后思考: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能否得到这样一种机械,它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呢?课后思考画图开拓学生思维课堂小结引导学生进行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简单机械的知识,知道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学生总结梳理简单机械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记忆并开拓思维。板书设计第二节滑轮一、定滑轮:1.定义:工作时,轴不随物体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2.特点: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不省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关系:F=G,S=h二、动滑轮:1.定义:工作时,轴随着物体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2.特点: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费距离,且不改变力的方向。关系:n为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课后反思本节课在教学组织上采用边实验边学习的教学模式,按照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让学生动说手操作、尝试体验,在分析思考、对比总结。1、这节课基本达到预设教学目标,重点突出,把课堂演示为主的实验改为学生探究为主的实验,在课堂上充分让学生动手实验,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要求,为了让学生更确切的理解定滑轮,动滑轮及滑轮组的作用,单靠教师在课堂演示,学生很难体会到这一作用.因此,安排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亲自动手操作,通过读取数据,分析修正,让学生自己得出滑轮特点,在探究中拓展了学生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和勇于探索精神.这比单纯教师演示效果要好些。2、对比演示,让学生一目了然。在分析和区分动滑轮和定滑轮时,我先引导学生组装出两种滑轮使用方式,并进行对比演示工作过程,提出明确的观察目标,在学生认真分析观察的基础上给这两种滑轮命名.轻松地区分出定,动滑轮,并使学生体会到叫定滑轮或动滑轮并非是滑轮结构的区别,而是使用方式的不同,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暗示学生认识事物要抓本质,既要研究共性,又要重视差异性。3、课堂节奏的把握基本较合理,如果学生实验再紧凑一些,会给分析实验结果留出更充裕的时间。)(21动GGFhS24、在对动滑轮提升重物的实验中,对拉力F的方向如不沿竖直方向去拉,力的大小变化情况让学生实验,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分析析动滑轮实质,也可以放在下一节课中进行拓展。5、让学生课后思考: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能否得到这样一种机械,它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呢?这个问题既为下一节做好准备,也让学生对这节内容有更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