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国际直接投资是指一国的投资者将资本用于他国的生产或经营,并掌握经营控制权的投资行为。西方经济学国际投资传统理论主要是关予国际间接投资的理论,这是因为对外直接投资仅是近几十年才发生的国际经济现象,而国际间接投资早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就已出现。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国际间接投资得到迅猛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垄断代替竞争并取得统治地位后,在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便出现了所谓的过剩资本。这些国家为了获取高额利润,争夺商品销售市场,便竞相把这些资本输出到国外去。二次大战后,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发展,由此引起的跨国公司的国际生产和销售活动,超过了传统的商品贸易而成为世界经济的一项最重要的活动。因此,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开始注重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西方经济学家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进行抽象和实证研究,形成多种国际投资理论派别。但概括起来,现代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主要研究的问题是:各个企业为什么要向国外进行直接投资,而不是选择各种间接投资的方式?企业为什么选择以生产者的身份,而不是以出口商或许可证授方的身份进行国际经营?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企业如何与占有天时、地利和人和的当地企业进行有效竞争并占据优势?为什么国际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很不均匀,主要集中在某几个行业?为什么国际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欧美发达国家?为什么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企业都是一些大型跨国公司?下面对几种影响比较大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予以介绍和评论。第一节垄断优势理论一、海默的基本思想垄断优势理论(‰qheoryofMonopolyAdvantage)32称市场不完全论(MarketImperfectionTheory),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海默(HymerS.H.)于1960年在其博士论文中第一次提出的,他认为企业的垄断优势和国内、国际市场的不完全性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性因素。这是最早专门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海默因此被称为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先驱。美国经济学家查尔斯·金德尔伯格(CharlesP.Kindleberger)等人进一步发展了海默的垄断优势论。海默在其所著的《国内企业国际经济与对外直接投资研究》一书中提出的基本论点是:市场不完全竞争和以垄断资本集团独占的垄断优势,乃是战后国际投资急剧上升的关键所在。传统的国际资本运动理论认为:各国的产品和生产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资本从资本过剩的国家流向资本短缺的国家;国际资本运动的根本原因在于各国间利率的差异。海默认为,这种理论已不能科学地解释战后迅速发展的国际直接投资实践,因为:各国产品和生产要素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垄断;对外直接投资流向呈多向性;国际直接投资的根本动因不是各国间利率的差异。海默认为,市场的不完全竞争是跨国公司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根本原因。对外直接投资是市场不完全的副产品。由于市场的不完全竞争,包括产品和生产要素市场的不完全竞争,以及由于规模经济、政府干预和税收制度等引起的市场不完全竞争的存在,导致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发挥和有效运行,才使国际直接投资成为可能,并且成为市场机制不完善的重要补充。海默将美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归结为美国企业所拥有的垄断优势。美国跨国公司之所以能够跨越国界,远涉重洋,到海外建立子公司,是由于它拥有某种垄断优势,因而能获得比国内市场高、并超过东道国当地竞争者的收入。海默认为,跨国公司拥有如下垄断优势: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管理经验、雄厚的资金实力、庞大的信息网络、良好的国际信誉和规模经济等,特别是来自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的优势。内部规模经济(InternalEconomictoScale)是深化横向一体化的优势。跨国公司利用国际专业化生产,避免了投资国和东道国对规模经济的限制,利用各国生产要素的差异,取得了内部规模经济的优势。外部规模经济(ExternalEconomictoScale)是强化的、有助于加强纵向一体化的优势,主要是指跨国公司利用纵向一体化所取得的,并使之转化为垄断利润的优势。这是因为外部规模经济的取得,必须拥有庞大的资本,限制竞争者的进入,来进一步增强其垄断地位。在这些垄断优势中最重要的优势是技术优势。广义上的技术优势应该包括特殊的销售技巧、优越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技术,以及优质的产品和先进的生产工艺流程等。技术优势实际上就是拥有专有知识,而这种知识对厂商而言则是其内部的公共物品。一旦某项专有技术被开发出来,海外子公司便可从母公司那里获得这种技术而又不支付额外费用。与此相反,竞争者如欲得到同样的技术就必须付出代价。二、对垄断优势理论的补充和发展金德尔伯格认为,一般来说,国际直接投资企业不如本地企业所处的环境有利。在东道国,跨国公司是外来者,它们处于一种不太熟悉、不太和谐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中,在经营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麻烦。因而跨国公司唯有凭借胜过当地企业的强有力的垄断优势,才能成功地进行国际经营活动。约翰逊(H.G.Johnson)$!J认为,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企业所具有的垄断优势,主要是对知识资本的占有和使用。知识资本的生产过程亦即研究与开发(R&D)过程,其成本相当高,但通过直接投资使用这些知识资本的成本却相当低,有时接近零,其原因在于企业为了创造这些知识资本已支付很多的研究与开发费用,现在子公司利用母公司的知识资本就不必花费很多,但当地企业要想得到同样的知识资本就要付出全部成本,因此,跨国公司具有当地企业所无法比拟的垄断优势。凯夫斯(RichardE.Caves)指出,跨国公司所具有的垄断优势体现在它能够使产品发出异质化的能力。跨国公司能根据不同的层次、不同的偏好,设计并生产适合不同消费层的产品,并能运用强有力的促销手段说服消费者购买其产品,这正是跨国公司进行直接投资的真正优势所在。第二节比较优势理论一、比较优势论产生的背景比较优势论(1heTheoryofComparativeAdvantage)亦称边际产业扩张论(neExpansionTheoryofMaIgiIlalIndustry),是日本一桥大学教授小岛清(K.KDjima)在1977年出版的专著《对外直接投资》一书中提出来的。根据海默的垄断优势论,只有拥有雄厚资本和高技术的大型企业才能拥有独占市场的优势,才能有能力从事对外直接投资。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的崛起改变了美国独占国际生产领域的格局,美国、西欧和日本已共同成为当今国际生产领域的主要力量,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20世纪70年、代中期之前,日本经济学界普遍赞同海默的垄断优势论。20世纪70年代中期之后,日本经济学界开始对海默的垄断论提出异议。认为垄断优势论所涉及的跨国公司是美国型的,不具有普遍意义。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大都是中小企业,所拥有的是易为发展中国家所接受的劳动密集型技术优势。在反思垄断优势论的基础上,日本逐步形成具有本国特色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其中以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论最具代表性。小岛清在其《对外直接投资》一书中,从国际分工原则出发,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在1982年出版的《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中,小岛清对该理论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小岛清认为,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是从微观经济理论出发,强调厂商内部垄断优势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重视对海外投资企业进行微观分析和公司管理研究,而完全忽视了宏观经济因素的分析,尤其是忽略了国际分工原则的作用。他认为,根据美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实际情况得出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不能解释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现象,其原因在于日本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与美国不同。小岛清分析了美国在垄断优势论指导下出现的贸易替代型(TradeSupplanting)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弊端。他指出,美国最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如生产电子计算机等知识密集型产品的大企业,肆意推行对外直接投资的结果是严重丧失了出口商品技术产品所能获得的更高的利润和广阔的海外市场,从而引起国际收支逆差扩大,就业困难,产品结构退化,传统工业部门比较优势日趋衰退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小岛清决意从宏观经济出发,经过反复调查研究,提出了自己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比较优势理论。二、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是:对外直接投资应从本国(投资国)已经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可称为边际产业)依次进行。小岛清认为,可以将国际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的综合理论建立在比较优势原则的基础上。在国际贸易方面,根据比较成本,一国应大力发展拥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并出口该产业生产的商品;缩小拥有比较劣势的产业,并进口该产业生产的产品,就可以·获得贸易利益。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投资国应从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边际产业依次进行,这样,就可以将东道国因缺少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而没有发挥的潜在比较优势挖掘出来。因此,可以扩大两国间的比较成本差距,为双方进行更大规模的进出口贸易创造条件。比较优势理论以国际分工为首要原则,以比较成本、比较利润率为基础。小岛清认为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可以通过出口贸易的发展,保持其海外市场的占有份额。而失去比较优势的企业则应当利用其标准化技术和雄厚的资金来开拓对外直接投资,从而使投资国可以集中精力发展其比较优势的企业。小岛清认为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核心问题是对资本输出国和资本输入国的比较成本必须予以同等程度的重视。因此,只有在国外利润高、劳动成本低、资源丰富,而东道国又不能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时,日本企业才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另一种情况是,日本已经失去比较优势的某些部门,而东道国方面却正在形成比较优势。东道国只是由于缺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以致这些部门的比较优势得不到充分利用。在上述情况下,东道国必将乐于接受外来投资,来建立他们新的出口工业基地。这样做的结果,既保持了投资国与东道国之间目标利益的协调,又有利于日本产业部门及时调整,使它们的比较优势能够持续不衰。另外,小岛清认为日本大企业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同时,应注意促进制造业中的中小企业积极开拓对外直接投资。这不仅有利于发挥它们的技术更适合于发展中国家生产要素结构的长处。而且有利于促进日本中小企业自身产品的推陈出新和结构合理化,从而使它们的传统比较优势得以持续保持下去。第三节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一、产生背景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皿eEclecticTheoryofInternationalProduc-tion)Y.称国际生产综合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约翰·邓宁(JohnDunillg):f: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在60年代和70年代美、13经济学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是其本国对外直接投资实践的理论抽象,比较符合各自国家的国情。而20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也纷纷加入对外直接投资的行列,但美、日经济学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对此并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与此同时,英国经济学家约翰·邓宁教授于1977年提出独特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20世纪80年代初,邓宁在他的《国际生产和跨国公司》一书中对其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阐述,形成了对国际直接投资影响最大的理论框架。二、基本内容邓宁认为当代国际生产理论可以分为工业组织理论、厂商理论和金融理论。但这三种理论只对国际生产进行片面的解释,没有把国际贸易和生产结合起来。因此,有必要把上述的理论融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理论,即综合理论。邓宁认为一国的国际贸易、国际技术转让和国际投资(主要指国际直接投资)的总和构成其国际经济活动,三者紧密相联,互相影响。然而,已有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仅对国际直接投资做出部分的解释,没有形成一整套将国际贸易、技术转让和国际直接投资等对外经济关系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理论。随着国际直接投资的蓬勃发展,原有的各种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局限性日益明显。由于各种理论既具有相对的合理性,而又有片面性,邓宁采取一种折衷的方法,广采各家之长,经综合而形成独具特色的生产折衷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既可对各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做出解释,也可对各国在国际贸易、技术转让以及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选择做出解释。根据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跨国公司进行对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