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教學與班級經營實務探討•報告人:陳瑞香我是誰?=css000000011220課程設計與教學前言※課程及教學是重要的教師專業能力•教師在教學的歷程中,是扮演課程主導的角色。舉凡訂定完善的教學計畫,選擇適當的教材內容,佈置安排有力的學習情境,多元適性的評量方式,教室班級的經營與管理等,都是教師在教學歷程中不可忽略的工作。壹、展現課程設計能力ㄧ、參與授課領域或學年課程計畫的設計與撰寫※課程計畫與教學計畫內涵•領域課程計畫參考格式中包含教學計畫內涵:教學期程、主題或單元活動內容、使用教材。•為求課程的實踐,在課程計畫擬訂的過程中,需思考教學如何進行。※三種課程觀的差別•忠實觀:課程知識是教室外發展出來的,教師要落實專家設計的課程。•調適觀:課程由外在專家決定,教師將其適應在情境脈絡中。•實踐觀:課程知識是由師生共同建構的,師生對教室中的過程加以解釋,改變思考和想法,就是課程實施。二、編選適用教材※教科書分析之理念1.彰顯教科書選用的集體專業行為~教科書符應教學的需要2.促成教師在教科書選用上的專業對話~教科書的選擇權仍尊重教師的專業判斷3.依專業規準進行客觀描述,不做版本排序~透過內容分析陳列各版本教科書優缺點,但不提供版本排序,僅將分析結果陳列公告4.教科書版本分析是持續前進的工作~教科書選用做為專業對話的議題,是一種持續發展的議題,是在逐步發展、對話的過程中,循序往前,產生認同感。三、研擬任教科目授課大綱或教學進度※課程設計之啟示(一)課程設計應採整體規劃觀點•國小課程設計牽涉自身的教育觀、當代教育思潮、學校和教育當局政策、學生學習心理、學習資源、學科知識發展、社區發展和家長觀點等因素。因此,在進行課程設計時,應整體考量課程的相關變因,並規劃多種應變方案。(二)以新觀點看待課程綱要和課本在課程設計中的地位•教學是藝術,課程綱要和課本的內容,僅提供課程實施的參考,教師宜審思教學相關因素(如學生能力),在不違背教育原理和法令之下,斟酌調整授課順序,增減或訂正教材內容,促成學生心智技能的成長。(三)多注意和了解可能影響課程設計的因素•教育(學)的理念和研究成果、社會事件議題(如兩性平權)等,均與課程設計有關。教師平時宜注意此類資訊,了解其要義和限制,研析可能的影響,斟酌納入課程和教學。(四)視情形讓學生或家長參與部分的課程設計•課程設計不當是造成教學成效不佳的因素之一。國小的「道德與健康」和「輔導活動」科目,與學生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其教學成效必須落實踐行於生活中。設計這類課程時,可斟酌讓學生或家長參與規劃,增進其參與感,提升教學品質。(五)勤於在職進修,增進課程設計的知能•社會變遷快速,國小教師面臨的挑戰日益複雜,平時勤於進修十分重要,除了與教學科目有關的知能和技術外,亦應學習課程設計之新觀念和技術,但此都常被忽略。貳、研擬適切的教學計畫ㄧ、符合課程單元既定的教學目標(分段能力指標)※範例說明(適切的教學計畫)二、符合學生學習發展與個別差異在一個大班級裡,要實施因才施教,實不容易,由於學生「個別差異」存在的事實,很難有一種適合全班學生特性的教學方法和課程。通常在班級教學的實施,基本上是期望能提供所有學生相同的教材和課程,施以相同的教學方法,採取相同的進度,以達成相同的教學目標,因而,在班級教學情境中,教師較不易在同一教學時段顧及每一學生的差異。如何正確照顧孩子的個別學習差異•上帝把蜜蜂造成外型與天賦不同的蜂王、工蜂以及雄蜂等成員,好讓蜜蜂社會系統能夠正常運作以及生生不息。人類社會也一樣,上帝除了創造男女差別之外,也創造了每個人的不同性格與天賦,以能組成健全、互補、互助以及互利的和諧社會。簡單的說,我們需要政治領袖與企業家,我們也需要工程師與技工,我們更需要第一線的工作者以及服務人員。這些不同的身分其實沒有貴賤之分,他們都對這個和諧社會有著一樣的貢獻,少了某些角色,我們的社會運作就會有困難。這就是「個別差異」對於社會系統的重要性。如何正確照顧孩子的個別學習差異1.理解與尊重是照顧孩子個別差異的起點2.照顧個別學習差異,就是要照顧孩子的健康、人格特質與能力的提升3.愛、理解以及信任是支持孩子的最重要力量※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學生的一生,而不只是為他們短暫的學校生涯而已。※幫助孩子能自我實現•因此老師的角色十分重要,他們除了教授知識,還有一項更重要的任務,就是去發掘每個學生的才華,為他們找到自我實現的方向。•有一位英國喜劇演員曾經說過,他從小在學校,成績表現不好,只會耍寶搞笑,大多數的老師都拿他沒辦法。但是卻有一個老師很認真地對他說:「你以後會是很好的喜劇人才。」老師的鼓勵,造就他今天在演藝生涯的表現。•一個有慧眼的老師,懂得把每一個孩子的特質,都轉化成一種才華。誰說調皮搗蛋不能成為一種才華?三、規劃適切的學習教材和教學資源•提供系統性的知識架構,清楚呈現教材內容。•根據學生的學習表現,適時調整教材內容。•應用校內外可用的教學資源。•善用各項教學資源,進行教學活動。•瞭解可用的教學媒體及正確的使用知能。•依據教學目標選用適切教學媒體,提升學生的學習表現。四、規劃適切的教學流程1.引起動機:•自然有效,學生興致高即可,如:打招呼、日常生活事物或課程主題相關話題、說故事或笑話、臆謎猜、玩遊戲、唱歌、複習、看影帶、表演、聽音樂-----等。2.教學內容:•可設計教學架構圖,使教學順暢,達成教學目標。※如課文教學:•A:範讀(老師讀學生聽或播放CD)•B:領讀(老師讀一句,學生讀一句)•C:全體讀•D:配合節奏樂器來唸(無樂器則以拍手或其他方式)•E:分組輪讀、個別練習•F:華、台語對譯練習•語詞教學:•A:閃示卡、肢體語言、實物•B:聽音樂或播放CD•C:齊聲、分組、個別覆述•D:玩遊戲•E:聽辨練習~學習單•F:用字、地方音、語詞差別補充說明•句型練習與應用:•A:齊聲覆述、個別、連鎖、代換、問答、調查訪問----等練習•B:最後統整重點複習,以達融會貫通•。3.教學方法•力求生動、活潑、有趣,切勿一成不變。可透過簡單的樂器、拍手、遊戲、說故事、看影片、傾聽、觀察、操作、討論、闖官、接龍、角色扮演、說唱等,讓學生自由發揮,從活動中學習觀摩。4.教學氣氛•班級常規管理,適時的把心收回來。5.教學策略•依主題內容,反覆練習,反應學習,隨時修正教學策略五、規劃適切的學習評量方式•※教學評量~以閩南語教學為例•1.內容多元化:記憶、理解、應用、分析、創造思考---等•2.形式多元化:聽寫、背誦、吟唱、畫圖、說故事、謎猜---等•3.時空彈性化:校區、家庭、課堂•4.程度合理化:按教育部公佈之閩南語能力指標•5.人員互動化:同學、師長、親友、鄰居•6.結果客觀化:形成性評量與總結性評量兼顧參、精熟任教學科領域知識ㄧ、正確掌握任教單元的教材內容1.老師上課時,能依據教學進程旁徵博引,展現對於教學內容的精熟。2.老師上課時,能隨時因應學生問題,展現對於教學內容的精熟。※示例:上生物課『化石演化』,教師配合課程需要,臨時加入十三行化石的發現經過,然後透過貝類的化石過程,讓學生對於化石有更深入的認識。二、有效連結學生的新舊知識•老師能夠將新教材與舊經驗相聯繫,以正確掌握新概念。•示例:上數學的『四則運算』時,教師能夠提醒加減乘除(二三年級已經學過)並能舉例說明新概念與舊經驗所學概念之間的關係。三、結合學生生活經驗•老師能運用策略瞭解學生日常生活的經驗,例如:透過「星聞心聞」活動,瞭解學生日常生活經驗以結合教學,作為引發與促進學生學習的手段。•示例:上英語會話課,老師請同學們念”7-Eleven”,並由此作為會話的主題。肆、清楚呈現教材內容ㄧ、說明學習目標或學習重點1.教師能於教學活動中適時解說學習目標或重點。2.教師以提問方式引導學生說出學習的目標或重點。3.教師設計活動或學習單協助學生掌握學習的目標或重點。二、有組織條理呈現教材內容•1.教師的教學設計能符合學科知識的邏輯或學生學習的心理發展。•2.掌握學生的起點行為及學習表現,適時調整教材內容或提供不同面向的補充教材。•3.教師能依學生可理解的邏輯順序由簡而繁呈現教材內容。三、正確而清楚講解重要概念、原則或技能•1.教師能正確的呈現概念、原則或技能。•2.教師於教學中能適時強調重要的概念、原則或技能。•3.教師能清楚明白的傳達所知道的概念、原則或技能。•示例:舞龍教學四、多舉例說明或示範以增進理解•1.教師能以適切的舉例、示範、給予提示等方式,增進學生對教材的理解。•2.教師能針對學生的迷思概念,做適切的引導或澄清。•3.教師能引導學生以舉例或操作等方式,呈現所習得的知識、技能或態度。•示例:上數學課,老師提出切蛋糕的例子,說明分數的概念之運用。五、提供適當的練習以熟練學習內容•教師能提供多樣化的練習活動,協助學生精熟學習內容。在某階段的教學後,能提供學生練習或分派作業,協助學生瞭解並熟練學習內容。•示例:上數學『四則運算』時,老師會在單元講解後,提供學生演算練習的時間。六、設計學習情境啟發學生思考與討論•1.教師能設計適當的情境引發學生探究的動機。•2.教師能以符合學生能力或興趣的方式,引導學生分享自己的想法。•3.教師能協助學生透過討論活動來增進理解、豐富思考內容。•4.教師透過引導來輔導學生學習如何思考或討論。七、適時歸納總結學習重點•教師能於各項學習活動後,適時以不同活動(討論、畫圖、表演、學習單、板書),協助學生歸納學習的重點。•老師可在每節課的過程中或結束前,將該節或該段落的教學內容加以摘要,並總結學習要點,幫助學生學習完整概念。伍、運用有效教學技巧ㄧ、引起並維持學生學習動機※學習動機是指引起學生學習活動,維持該活動並且導使該活動朝向學習目標的內在歷程。動機對於學習過程及結果有重大的影響;不同動機的學生在認知涉入程度及學習結果的品質上,可能有很大差異。老師能利用學生的好奇、感興趣、有需要的心理特質,提供相應的教材或活動,以吸引學生的學習。※示例:上數學幾何圖形時,老師請同學們以幾何圖形之積木,設計一建築物之模型。二、善於變化教學活動或教學策略•老師能配合教學內容、場地與學生需要等,運用各種教學方法,例如:講演、練習、討論、演示等,以提升學生學習效果。•示例:上物理課時,老師先以「影片欣賞教學」讓學生觀賞瓜熟落地的片段,再運用「討論教學法」讓學生針對這一段影片討論學生所發現的,接著使用「發表教學法」讓學生進行發表,最後運用「講述教學法」介紹並引導出『地心引力』的概念。三、有效掌握教學節奏和時間•老師在教學中,能兼顧原先的方案、實際情境與突發事件的處理,使教學歷程段落清晰,各種活動的轉換流暢進行。•示例:地理課主題是蒙新地區,上課不久學生主動問到沙塵暴現象,全班學生均感好奇,於是老師立即決定先行解說土地漠化,再回過頭來探討該地區的氣候、地形及生活方式。四、有效使用教學媒體或電腦網路•教師能考慮教材的性質、學生能力、學習風格以及學習場地的條件等,應用各種教學媒體。•示例:老師上數學四則運算後,經過一個小測驗後,發現全班有一半以上對於運用數學四則運算的解題能力有問題,於是老師決定從四則運算的基本概念開始進行教學,並且選用一些卡片展示配合進行。五、根據學生個別差異調整教學•為了適應個別差異的學習特性,在班級教學的情境下,逐有各種強調學生的性向、能力、學習速度等特性的「個別化教學」模式或策略紛紛出現。•基本上,個別化教學並不拘泥於在形式上要一對一,它可以是在班級情境中,由一位教師針對全班學生的獨特性和差異性設計不同的學習計畫,包括課程、教材、教法、評量等方面•基本上所採取的策略可歸納為下列四種(Mohan&Hull,1974):1.調整學生的學習速度2.提供多樣性的教材內容3.調整課程的要求4.調整教師的角色陸、善於發問啟發思考ㄧ、設計由淺而深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老師能依據教材內容與學生程度,由淺而深的設計問題,藉由不同程度的問題,例如:知識、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評鑑等層次,啟發學生思考。二、發問後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