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天津民俗文化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城环学院牛磊085080151谈天津民俗文化摘要:天津民俗文化简言之就是市民文化,其受到自然环境、经济状况、社会结构的影响。其特征表现在历史性、传承性、融合性、多样性等。典型代表有天津话和天津小吃等。关键字:民俗文化天津市民融合民俗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同时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反映普通人民群众(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文化现象。那么天津民俗文化就是在天津地区的人民生活的物质、精神文化现象。1.天津民俗文化的形成过程1.1开埠以前的民俗文化初步形成时期大直沽是天津城市早期聚落,所以有“现有大直沽,后有天津卫”之说。元朝时期改直沽寨为海津镇,至此成为漕运转运中心。明建文二年,燕王朱棣在此南下打败了他的侄子惠帝做了永乐皇帝,在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在此地改名为天津,即天子渡口之意,于此同时天津开始筑城建卫,称天津卫。天津早期的居民是军人及其家属、还有周面的各省的农民、南方的商人,其成分复杂习惯各异,形成了具有天津特色的风俗习惯。在语言特色、性格素质、饮食习惯、婚丧风俗中各具特色,核心特点就是一个“杂”字。1.2开埠以后的民俗文化融合时期近代天津开埠通商,为西方异质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在天津都市中的碰撞创造了重要的条件,形成新的社会风尚。比如:电车、电车、电影院、舞厅、跑马场、饭店、西餐厅、新式邮政等等。表明近代天津民俗文化特性发生了变化,最深刻的是市民的民俗特征逐渐由封闭走向开放。西方的文明生活习惯和西方公共事业的管理也渐渐融入了天津的生活习惯中,西方的娱乐比如:马戏、赛马、魔术等丰富了天津的民俗娱乐形式。1.3改革开放新民俗文化时期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天津文化建设有了很大的成效,民俗文化有了新的表现形式。首先是民俗的改变,按照中国传统习俗年节有很多讲究,比如:祭灶、扫尘、贴春联、吃年夜饭、守岁、祭祖。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先生认为虽然天津地区过年时期的习俗基本保留了下来,但仍有部分变化比如现代化的通信手段运用成为拜年的主要形式。而像祭祖等形式繁琐而且有封建意味的活动会渐渐退出历史舞台。新民俗的出现体现了天津民俗文化的时代感,比如天津市民重视教育,人们望子成龙把希望寄托于下一代,每当放学小学幼儿园的门口汇聚许多家长,学生父母在一起谈论学习情况,这成为一道新的民俗风景线。2.天津民俗文化成因2.1自然生态环境影响天津民俗文化形成的因素有许多方面,首先离不开的是自然生态环境,河海交汇是天津城市发展的最大优势。渤海和海河是天津民俗文化的源泉(天津文化最初又称码头文化),它的变迁是民俗文化的基础。天津地处九河下梢,形成了十年九涝的自然环境。如此频繁的水灾给天津造成许多灾难,这就是生态环境给天津民城环学院牛磊085080152俗文化带来的复杂矛盾形态。2.2经济发展状况明代之所以在天津建卫,首先是看中了天津的漕运中转地位,天津的经济地位与政治地位互相影响着。在近代开埠以后,资本主义因素的进入,形成了天津在华北的经济、商贸、金融中心地位,形成了特色的商业习俗和经济模式。随着市民阶层的不断扩大,代表市民价值观念和具有浓郁市民文化色彩的商业民俗进一步发展起来。改革开放新时期,天津经济水平飞速提高,与之相对应的新市民文化比如:重视教育、热爱环保、提倡体育运动等。2.3社会结构形式古代天津作为军事卫所,戍守军士是天津最早的居民,而历代屯田士兵和漕运水手、李鸿章的淮军和北洋水师以及袁世凯在天津训练的新军,都为天津不断增添军旅气氛,进而形成了天津人“俗尚武健”的粗犷豪爽的坚忍不拔市民性格。正如天津县志说天津人“无论贫富,见义勇为,饶有古之遗风”。但是这也形成了天津逞强好胜、滋事挑衅的风气。早年的青帮、脚行能在天津各占一头,与天津的社会结构不无关系。3.天津民俗文化特点3.1历史性和传承性天津建城607载,其民俗文化一直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天津城市民俗和本土文化的根源是来自驻扎的军人、周边地区的农民以及南方来津的商贩带来的浓郁的异域民俗文化形式。这些形式被广泛的吸收到天津社会文化中来,形成了天津地区特色的城市方式与生活方式群体——市民阶层,进而发展成为市民文化,这一点从古至今从未改变。3.2融合性天津民俗文化形成是一个融合的过程,一是南北文化的交融,二是中外文化的融合。可以说天津市民文化是近代时期吸纳各种文化精华形成的具有浓郁海洋文化色彩的一种城市文化。很多文化一旦移植到天津会很快被吸纳,形成天津特色的文化现象。3.3多样性天津是近代史上一座独具特色的城市,他是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的中心,又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代表城市之一。许多重大的事情发生在这里,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历史遗存和资料。同时天津也是有个革命传统的城市,从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大沽炮台激战”到中法战争“火烧望海楼”、“义和团”“红灯照”运动、再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一二九”运动,天津无不走在历史的第一线。在改革开放以后,天津提出“积极弘扬民族文化,大力发展都市文化,充分展现近代文化,努力活跃特色群众文化”的“四个文化”战略。以上均说明天津文化是多样的,是由极强生命力的。4.天津民俗文化实例4.1语言特色——天津话天津话很有特色,在全国都很有名,用天津话编排创作的“天津快板”是家喻户晓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天津话,即天津方言,是指市内六区和西郊、东郊部分地区居民所使用的方言。这种方言与周围地区居民所使用的方言,差异十分明显,城环学院牛磊085080153这种语言现象在语言学中被称为“方言岛”。“天津方言岛”在地图上成倒置的等腰三角形,天津旧城是“方言岛”的中心。岛的北边被北京音系包围,东西南三面被静海音系包围。“天津方言岛”的语源经专家考证是来源于安徽宿州方言,有专家认为是随明朝燕王朱棣率军北上的安徽士兵来到天津开枝散叶而成的。天津话与普通话读音不同主要在于音调,从语音的声母来看,天津话主要是把普通话舌尖的zh、sh、ch读为舌尖的z、s、c,所谓的齿音字比较多。同时天津话把普通话的一声高音、高平调读成低音、低平调,即起音低、落音比起音还低。天津话还有自身独特的语言词汇,天津话源于生活,表达浅显易懂,哲理性强,褒贬分明。特点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来源于生活的语言。比如“拍胸脯”仅仅三个字,形象生动的表达了大包大揽、信心十足的意思。“刺儿”,在生活中经常指人是不随和的意思。“嘛”指什么,“倍儿哏儿”指特别有意思。第二,来源于典故俗语。比如“吹大梨”,指的是说大话、夸海口。据文字记载,在元代人们便把梨与大话联系起来,原来那是有一种很难吃的梨,有人用此梨以次充好骗人。第三,来源于本地特殊行业,比如“赶洋’一词在商贩中流行,它的含义是当时的小商贩在洋人的船靠岸时买鞋洋货,然后去东浮桥(现金汤桥)的小洋货街销售。4.2饮食特色——津味小吃天津的传统小吃享誉全国,天津小吃受到京都饮食文化和运河流域文化的双重影响,品种丰富多彩,最终自成一派。《津门纪略•食品门》记述,天津名特食品十分众多,比如石头门坎素蒸包、大福来锅巴菜、白记水饺、十锦斋和天一坊的坛子肉等等。以下专门介绍几种小吃:“狗不理”包子创始于1858年,有个年轻人,名叫高贵友,乳名“狗子”,开办了一家专营包子的小吃铺--“德聚号”。买包子的人越来越多,高贵友忙得顾不上跟顾客说话,这样一来,吃包子的人都戏称他“狗子卖包子,不理人”。久而久之,人们喊顺了嘴,都叫他“狗不理”,把他所经营的包子称作“狗不理包子”。据说,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在天津编练新军时,曾把“狗不理”包子作为贡品进京献给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尝后大悦,曰:“山中走兽云中雁,陆地牛羊海底鲜,不及狗不理香矣,食之长寿也。”从此,狗不理包子名声大振,逐渐在许多地方开设了分号。“十八街”麻花也是起源于清末。十八街麻花选料考究,工艺精良,色泽金黄,酥脆香甜,风味醇厚,在国内外都享有盛名。什锦夹馅的麻花不仅酥脆不艮、口感油润、越嚼越香、甜口适度、造型美观,而且由于炸得透,无水分,不含防腐剂,春秋季可存放三个月,夏季也可存放两个月,令人叫绝,在干燥通风处放置数月不走味,不绵软、不变质。“耳朵眼”炸糕也有百余年历史,创始人“炸糕刘”刘万春以卖炸糕谋生,由于精工细做,并逐渐形成独特风格,加之该店铺选址北门外窄小的耳朵眼胡同出口处,被众食客戏称为耳朵眼炸糕,旺销不衰。“刘记炸糕”显露了名声,因炸糕店紧靠着一条只有1米多宽的狭长胡同--耳朵眼胡同,人们便风趣地以耳朵眼来称呼刘记炸糕铺。最后炸糕也被称为“耳朵眼炸糕”。以上三种小吃被称为“天津三绝”,威名远播享誉海内外。5.撰写天津民俗文化意义本文撰写的目的是作为地理学科人士要了解家乡文化,从客观的角度评定文化。天津民俗文化有其自身的地理意义,在天津地区特定的环境中产生特定的地区文化,城环学院牛磊085080154本文还有许多不当之处,请见谅和指正。参考文献[1].王兆祥,天津文化通览[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天津,2004.[2].郭长久,津沽百年[M]百花文艺出版社,天津,2004.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