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闽南文化的精神——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延伸报告人:林华东(泉州师院二级教授)地点:丰泽区实验小学报告厅时间:2011年8月1日上午/22日下午零、引言国学与中华文化有着天然的血脉关系,是中华文化之魂。中华文化的核心精神,总结概括在古代经典名著中,延承在中华民族的心灵中。开班仪式上我提到:《易经》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就是我们民族精神与中华之魂的写照,也是今天燃照我们前行的火炬。我还举了个例子:《论语·学而》记载,孔子的弟子曾子提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慎重对待亡灵,追寻远祖,老百姓的道德就会变得厚重起来。孔门的这些经典语言,表现了中华民族“重乡崇祖”的观念。国学——中国古代传统的学说。既总结了中华文化,又引领中华文化前行。文化是民族思想、民族内涵的体现。例如,中国的“年”——是一个深深烙在国人心中的家概念。(泉州崇福寺的传说)(2008年的那场雪)国学教育:可读原著,由深至浅;可谈文化,由浅至深!今天我们走后者!我谈闽南文化,因为她是中华文化的延承闽南文化这个题目很大,我无法在一个半天把它讲清楚,今天只能讲两个问题:1.闽南文化的历史(闽南人、闽南社会、闽南文化的形成)2.闽南文化的核心精神(四个内涵、四个特性)闽南文化这个题目很大,我无法在一个半天把它讲清楚,今天只能讲两个问题:1.闽南文化的历史(闽南人、闽南社会、闽南文化的形成)2.闽南文化的核心精神(四个内涵、四个特性)一、闽南文化的历史讲四个问题1.闽与闽南的历史沿革——行政区划演变2.闽的民系族群流变——闽人,闽越人,汉人,番人百越民族——闽越人——高山族——东南亚诸民族?——沙捞越(马来语:Sarawak)3.福建的语言4.文化的力量:从闽台一体性与和谐性说起福建上古时代就被称为“闽”,当时的土著叫闽人。七闽——7个部落也:属百越民族闽人闽越人+汉人+番人闽越人——高山族东南亚诸民族?——沙捞越(马来语:Sarawak)战国时期至汉武帝期间,福建土著经历了古闽人和古越人融合以及闽越人整体北迁的历史大动荡。汉武帝平闽(前110年)之后,闽地空虚,给汉人的发展带来了莫大的空间。汉武帝平闽之后,从西汉设冶县(公元前85年),到东汉未贺齐入闽(汉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历300余年,也许正是汉人入闽并融合闽越遗民的关键时期。2吴永安三年(260年)建东安县于泉州西门外的丰州,西晋咸宁六年(280年)置绥安县于漳浦。晋太康三年(283年)改东安县为晋安县,又从晋安县中分出同安县。由此可知,早在三国以前,闽南已有一定数量的居民。汉人多次大规模入闽——闽南文化与汉民族的发展一个样,多源一体,犹如一个雪球,不断地滚动,不断地吸收壮大,不断地发展成熟。闽南民系族群是古代中原汉人多批次大规模入闽,并与当地土著闽越人融合中逐渐形成的。闽南人从中原带来黄土文化,与闽越人“善舟船”的海洋文化相结合,形成闽南文化的最先基础。宋元时期,频繁的对外交流,使闽南文化又融合了伊斯兰文化、印度文化、欧洲文化和南洋文化。近代以来,闽南文化继续接纳西方异质文化,不断获得更新和发展。番人:阿拉伯人半南番:与本地人的混血儿过番:去东南亚番婆:娶东南亚民族之女为妻唐、宋、元时期,泉州逐步发展成为世界大港,有“世界宗教博物馆”之称。本地人民信仰道教、佛教、儒教等。保留着宋元时期海外商人信仰的天主教、景教、伊斯兰教、摩尼教的遗迹。史称“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保留着汉族原生态曲艺“南音”。今为福建省中心城市之一,是福建省经济中心,自1999年起历年GDP为福建省第一。泉州清真寺(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是阿拉伯穆斯林在中国创建的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1961年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中国十大名寺”。“中国十大名寺”。——我国著名的十大古寺:白马寺、灵隐寺、少林寺、寒山寺、隆兴寺【石家庄正定县】、清净寺、大相国寺【开封】、卧佛寺【北京西山】、塔尔寺【青海】、扎什伦布寺【西藏日喀则】。唐高宗、武后时期,摩尼教逐渐传播。武后延载元年(694年),波斯人拂多诞(Mihr-Ohrmazd)将摩尼教传入中国;唐朝大历三年(768年)于长安建有大云光明寺。摩尼教在中国又称作明教,是因为信徒称呼他们的神为“明尊”。至今,福建泉州晋江市仍存有小型摩尼寺,当地俗称草庵寺。19世纪以来在敦煌莫高窟、新疆吐鲁番发现大批摩尼教文书,证明摩尼教在中国西北各地曾广泛传播。摩尼教——明教在中国具有及重要的地位,两个主要朝代的建立都和明教有关。明朝的开国君主朱元璋是摩尼教信徒清朝把自己的国号从金改为清,和明教的名称直接有关,寓意自己也很清明。明教融入了清代天地会中,后来融入兴中会联合华兴会、光复会等几个重要革命团体中,是清末成立的国民党的前身中的重要组成之一,对近代中国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3.福建的族群和方言客家话、北方话、吴语、闽语闽语——闽南、闽北、闽东、闽中、莆仙4.文化的力量:从闽台一体性与和谐性说起在远古时代,台湾本是华夏大陆的一部分。东山古陆桥把台湾与福建连成一体,闽台早在史前时期就是同一个文化区域。后来的地壳运动使闽台两地分开,形成今天一衣带水的格局;但是,两地的唇齿相依却是无可否认的。林惠祥曾指出:“台湾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虽有一点地方特征,但从大体上看,却是属于祖国大陆东南一带的系统。”汉武帝平闽时期,生存在福建等地的善于舟楫的闽越人,曾大量飘海入台,成为今天台湾原住民的祖先。三国时期吴国曾派大将航海到达夷洲(即台湾)。而真正把中华文化传播到台湾的,则是闽南人。最早的移民唐宋就已开始。台北县唐代遗址中发掘出的古物,已经印证有唐时期汉人已东渡入台;3宋代的澎湖已有闽南人定居。公元1171年(南宋乾道六年),泉州知府汪大猷把澎湖划入泉州府,为防夷人上岸抢掠杀掳,派水军到澎湖屯垦,予以军事管辖。台、澎地区由此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元朝在澎湖设立“巡检司”,全面管理澎湖和台湾事宜。汉人集群性迁徙则在明清时期。明末郑芝龙经略东南沿海、郑成功父子治台、以及清代乾嘉时期,是闽南人大量移居入台的三个高峰期。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开始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文化记忆具有很强的功能。1624年(明朝天启四年),荷兰侵略者就曾入侵台湾。台湾被荷兰殖民者占领了38年,但并没有被荷化。1895年,清廷在甲午战败后,与日本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将台湾、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从此台湾又遭受50年日据。日本在台湾竭力推行皇民化教育的同化政策,企图灭绝中华文化;但此举并未成功。日本强加给台湾的大和文化,随着日本的战败投降荡然无存。上个世纪,两岸又隔绝了50年。但是,台湾闽南话仍然保持着最纯正的原乡特色,和福建本土的闽南话如此的一致。这种突出的文化奇迹,强烈地标识着闽台文化的一体性特征。的确,文化是民族的魂,是避不开的民族“胎记”,抹不去的民族“基因”;哪怕曾经有过历史隔绝,其语言和文化总在族人心底永存不灭。今天,闽南地区的岁时祭祀、家族理念、生育冠冕、婚嫁丧葬、宗教信仰、祀神传说、衣食住行、花灯艺术、地名记忆、故事传说等等,在台湾获得完好的保留和延展。尽人熟知的海神妈祖信仰,在台湾拥有无数的信众;被称为古乐遗响的南音,在闽台两地依然雅音缭绕;闽台共同演绎的歌仔戏,深受两岸同胞的喜爱;救死扶生的保生大帝,被认定为两岸人民健康的保护神;普济众生的清水祖师,被奉为两岸庇护四时安康的神祗。这种深厚的语缘和文缘,不是任何手段可以割舍的。两岸文化的和谐是推进两岸同胞交流、催生族群凝聚力的重要保证。上个世纪全国人大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之后,两岸逐渐进入“三通”。台湾的校园歌曲、通俗音乐和影视节目快速进人大陆,内地的文学作品也频频出现在台湾的报刊杂志上。“叶落归根、回家过年”这一两岸共同的文化观念促成了台湾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的决策。和谐的文化交流,增进了两岸人民同根同源的民族感情,升华了台湾民众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小结:文化是人类生存与进步的记忆;文化依靠语言实现记录、解析与传承。人类的一切创造最终都以文化的形式流传后世。二、闽南文化的精神内涵一种文化的命名,就在于它具有自身独立的特色和存在价值。我从四个角度概括闽南文化的精神内涵。即闽南人的生活哲学——重乡崇祖,精神气质——爱拼敢赢,价值观念——重义求利,行为模式——山海交融。任何事物都具有双重性。文化的厚重,是一种骄傲,也是一种负担!讲自己的文化精神,都爱讲正面的;事实上,任何一种文化,都有进步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文化的发展就是继承,就是扬弃!讲出文化的双面性,也许会更贴近真实!41.重乡崇祖——思维观中国传统文化的家族本位和乡土色彩,在闽南人中表现得淋漓尽致。闽南人是早期从中原一代迁徙而来的汉人。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大半个中国的汉民族都有着迁徙的经历。然而,重乡崇祖这一思想观念在闽南人中扎根尤其之深。闽南人的寻根认祖表现在闽台两地的闽南人总是不忘他们的祖籍。修族谱、建祠堂、传习俗“堂号”标记不仅仅写在祠堂、店铺、书斋、族谱、以及厅堂等处,还常常写在生活器具上,如米斗、口袋、钱袋、灯笼等,籍以标明姓氏及族别。台湾同胞还以自己在闽南家乡的地名来命名台湾的村庄,如“永春村”“安溪厝”“晋江寮”等等,以此记录自己的来源;沿袭岁时习俗,传承民间信仰(如妈祖信仰、郑成功、清水祖师、保生大帝、开漳圣王)。更深刻的表现在,闽南方言对古汉语的传承。在汉语诸方言中,唯有闽南方言保留最多的古汉语语言特征。上古汉语的“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古多舌音”这些重要的语音现象还都保留在闽南方言中。例如:“飞”、“蜂”、“肥”等字读b、p声母;“猪”、“抽”、“除”以及“唇”、“召”等字读d、t声母,都与上古汉语语音一致,没有经历中古时期这方面的语音演变。古汉语中常用词“册”(书)、“箸”(筷子)、“昼”(中午)、“目”(眼睛)等都是闽台两地闽南方言的基本词。典型例子:“鼎”在秦汉之前是全国通用的烧饭做菜的炊具。北方人在秦汉之后改称“鼎”为“镬”。“镬”这个词后来南渡进入吴语区,之后,北方话又用“锅”来取代“镬”。闽南方言在形成之后,其基本词“鼎”就不再继续更替。闽南人称媳妇为“新妇”,这个称呼就源于汉乐府《孔雀东南飞》:“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中的“新妇”。闽南话把“公鸡”、“母鸡”说成“鸡翁”、“鸡母”,把“客人”、“臭酸”说成“人客”、“酸臭”,正是沿袭古汉语的说法。河南有鸡公山、华北有鸡公车。(今天北方话还保留“瀑布、乳峰、云海、脸蛋、虾米、蜗牛”等许多修饰语放在后面的词语。)鸡公山因其整个山势宛如一只昂着展翅、引颈啼鸣的雄鸡而得名。北魏《水经注》鸡翅山,距今巳有一千四百余年。明朝鸡公山和鸡翅山并呼。清代易名鸡公山,沿称至今。“鸡母、鸡翁”都是正宗的古汉语词:北魏·张丘建《算经·百鸡题》——鸡翁一,值钱五;鸡母一,值钱三。元·关汉卿《刘夫人庆赏五侯宴》——王员外道:“可怜,我道鸡母为何叫唤,原来见此鸭雏入水,认他各等生身之主。鸡母你如何叫唤?”请注意——“鸡翁”一词今天泉州话中还在使用。另外,“鸭雏”是否在其他方言中保留,我没有调查过,但“鸭雏”的语序同于“鸭母”则是显然的。正因为闽南方言成为古汉语的“活化石”,今天,依靠闽南方言流行于闽台两地的民间戏剧、曲艺、音乐,如宋元南戏的“活化石”梨园戏、以丑见美的高甲戏、闽台互为流转的歌仔戏(芗剧)、充满谐趣的民间“讲古”答嘴鼓、世界一流的提线木偶和乡间布袋戏等,才能保持着最古老的传统的色彩。被誉为“中国民族音乐瑰宝”的南音,其唱词标准音还必须是泉州话。像这样典型的文化特征,在中华文化的其他支流中,绝无仅有!可以说,到目前为止,具有如此明显特征表明一个民系族群追溯祖先、保留传统文化的精神理念,只有闽南人能达到如此巅峰。当然,在重乡崇祖的背后,家族观念、地域观念、怀旧观念等等,也同时存在,他对革新产生很5大的障碍:例如:封建械斗、族姓争执、牵强附会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