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知识点一知识点二当堂即时达标学业分层测评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第一框传统文化的继承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学习目标核心速览1.了解传统文化的含义。2.从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和传统思想等角度理解文化的继承性。3.理解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特征。4.学会辩证地分析和对待传统文化。1.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2.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继承性。3.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4.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传统文化及其基本特征[基础·初探]1.传统文化的含义: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_____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__________性的文化。(1)__________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2)__________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3)__________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4)__________是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相对稳定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保留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2.传统文化的特点(1)传统文化具有______性。(2)传统文化具有相对______性。(3)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______性。思考:传统文化是不是固定不变的?【提示】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是指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但并不是绝对不变。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会因时而变。继承稳定民族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要点·深耕]1.如何理解传统文化的特点(1)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发展的延续性和继承性,是在文化的不断积累中形成的。(2)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是指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所以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并不是指传统文化完全固定不变。(3)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2.如何认识传统文化的作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如果能够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碍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历史文化≠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在历史中形成和发展。但是传统文化不仅存在于历史中,而且存在于现实中,渗透在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依然具有重要影响和作用。如果仅仅是在历史中曾经存在过,并没有被人类传承和延续下来,那就不是传统文化。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体验·落实]有人主张,传统民俗节日应考虑恢复一些对现代有积极作用的古俗,还应扩充其中新的内涵。如在春节宣传一些振兴中华文化的内容;在清明节提倡植树来缅怀亲人与先烈;在中秋节宣传和谐团圆;在重阳节宣传敬老爱幼等。下列对上述主张的价值判断正确的是()【导学号:02210012】A.错误,因为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应保持不变B.错误,因为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扩充其内涵就是否定其民族性C.正确,因为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只有因时而变,才能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D.正确,因为只有彻底改变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才能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破题思路】1.定考点: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民族性及其作用。2.抓关键:丰富传统文化,扩充其新的内涵。3.析选项:选C。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是指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但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所以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并不是指传统文化完全固定不变,A错误。民族文化也要不断发展才能保持其生机与活力,B错误。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C应选。彻底改变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是一种完全否定传统文化的观点,D错误。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再练一题]1.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它都是激励中华儿女奋发向上、百折不挠的强大精神动力。材料表明()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②传统文化都是财富,我们都应当吸收③如果传统文化能够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就会发挥积极作用④传统文化产生于过去,打上了历史的烙印,与现代无关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解析】中华民族精神是在五千年的历史中形成的,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发挥重要影响,体现了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①应选。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并不都是财富,②错误。题干中民族精神的激励作用,体现了③。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④错误。【答案】C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基础·初探]1.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_____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_____作用,才能兴旺发达;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__________,更好地创造新生活。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积极消极全面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思考:传统文化是包袱还是财富?【提示】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①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架起了我们前进的阶梯,维持着我们的社会秩序,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认同感,为我们的精神提供了栖息之所,是财富。②传统文化中落后的、腐朽的部分,是糟粕,是一种惰性的力量、保守的因素,它钳制着我们的交往方式、认识、思维和实践活动,束缚了我们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误导了我们的价值取向,是包袱。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要点·深耕]1.为什么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在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如果能够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碍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2)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2.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1)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①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与糟粕。②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③要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善于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为现实社会需要服务。④要立足社会实践,“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不断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精神。(2)既要反对“守旧主义”,又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区别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侧重于对传统文化的选择和取舍,保留其中的精华,剔除其中的糟粕。这类似于在种植过程中对于种子的筛选,选取其中颗粒饱满的种子,去除其中干瘪瘦小的种子。2“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侧重于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内容。这类似于在种植过程中利用原有的种子,通过各种生物技术培育新品种。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体验·落实]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既有“泥古不化、全盘继承”的守旧主义,也有“否定历史、全盘抛弃”的历史虚无主义。这两种态度的共同错误是()A.否定了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B.否定了传统文化需要因时而变C.否定了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D.违背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破题思路】1.定考点: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2.抓关键:对待传统文化,守旧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共同错误。3.析选项:选D。守旧主义是全盘照搬传统文化,历史虚无主义是彻底否定传统文化,二者的共同点是,都没有对传统文化进行分析鉴别,违背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应选D。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再练一题]2.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文化由来已久。但封建社会却片面强调“愚孝”,成为束缚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枷锁。由此看来,对待传统文化,应该()【导学号:02210013】A.古为今用、推陈出新B.取其精华、去其糟粕C.面向世界、博采众长D.求同存异、兼收并蓄【解析】题目主要强调传统文化中存在腐朽落后的内容,因此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应选B。【答案】B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1.清明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文化节日之一,它属于()A.传统习俗B.传统思想C.文学艺术D.传统建筑【解析】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民族节日,属于传统习俗的继承。A说法正确,B、C、D与题意不符。【答案】A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2.“身如竹叶心如水,不带江南一线归。”我国传统文化崇尚“浩然正气”,强调为官始终清廉、刚正不阿。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全体党员干部提出了“三严三实”的要求,继续强调领导干部要清正廉洁。这说明()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③传统思想对当代人的价值观念仍有影响④传统文化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解析】材料强调传统文化对今天的人们还有深刻影响,体现了①③;材料没有体现传统文化的民族性,②与题意无关;只有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推动社会发展,故④表述不科学。【答案】B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3.贴窗花,写春联,辞旧迎新;年夜饭,压岁钱,阖家团圆;发微信,拜大年,走亲访友;花各异,韵相同,岁岁年年。中国式过年魅力无穷,在于它()A.引导着现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潮流B.涌动着人们对中华民族强烈的认同感C.汇集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大全D.展现各民族和睦相处的美好图景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解析】材料中中国式过年方式属于我国传统文化,至今人们仍然代代相传,有利于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B符合题意;传统节日不能起到引领科技潮流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一个节日不可能汇集中华文化大全,C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各民族和睦相处的美好图景,D不符合题意。【答案】B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4.“杯小乾坤大,壶中日月长。”中国的酒文化有千年的历史。中国人自古就有“无酒不成席”“酒逢知己千杯少”的说法,然而今天众多的酒驾惨案却不得不让人们反思我们的传统酒文化。可见()A.传统文化对今天中国社会的发展仍具有积极的影响B.经济、政治的变化决定着传统文化的发展C.传统文化不符合时代发展需要,必须加以剔除D.面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解析】对待传统文化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批判地继承,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表述不科学。【答案】D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5.中国传统文化中,“孝”历来被看作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德行之一。孔子认为“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意思是说,孝顺长辈、尊敬兄长是能够爱别人的前提和根本。但封建社会片面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孝,甚至变成“愚孝”,成为束缚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枷锁。今天我们所倡导的孝敬父母,是在人格平等的前提下子女对父母履行法律和道德的义务和责任,是现代家庭中调节上下辈关系不可缺少的行为规范。(1)上述材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什么样的特点?(2)请简要说明传统文化对当代人们生活的影响。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说明传统文化的特点,要把传统文化的特点与题目材料相对照,找出材料中与传统文化特点相对应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