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薪酬管理的方法和技术[学习要点]1.掌握工作分析与工作评价的流程与技术;2.掌握岗位分类和薪酬调查的设计流程和方法;3.掌握薪酬结构设计的具体内容与技术。第一节工作分析的技术和结果形成(一)工作分析基本概念工作分析,也称作职位分析、岗位分析或者职务分析,是指运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以岗位的工作和岗位的任职者为研究对象,全面分析组织中各种工作的人物、职责等情况,并在此基础上阐述该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并对担任各种工作所需具备的资格条件做出说明。工作分析的主要内容:(1)工作内容;(2)工作的目的;(3)任职要求;(4)工作时间;(5)工作环境;(6)工作方法。�2第一节工作分析的技术和结果形成(二)工作分析的意义1.工作分析为人力资源规划提供了必要的依据;2.工作分析为合理评价员工工作奠定了基础;3.工作分析对于薪酬结构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4.工作分析有助于实行量化管理;5.工作分析是当前组织变革与组织创新的重要手段。�3第一节工作分析的技术和结果形成二、工作分析的技术(一)工作分析的步骤1.准备阶段:此阶段主要是明确工作分析的目的和所收集信息的内容。2.信息收集处理阶段:此阶段主要是按拟订的计划和方法技术收集相关信息,并对信息及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审核。3.工作分析结果表述阶段:此阶段主要是用书面文件形式形成工作描述与工作规范。4.分析结果的应用和反馈阶段:此阶段主要是将工作分析的结果运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以及企业管理的相关方面。�4第一节工作分析的技术和结果形成二、工作分析的技术(二)工作分析方法1.资料分析法;2.观察法;3.面谈法;4.工作日写实记录法;5.问卷调查法;6.关键事件记录法。�5第一节工作分析的技术和结果形成1.资料分析法企业内部通常会留下大量的资料,这些资料记录了企业所设置的岗位信息,如岗位责任文本,通过对这些资料的阅读,可以对企业内部每一个工作任务、责任、权利、工作负荷、任职资格和条件等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以便进行进一步的调查。优缺点:优点:在于能通过利用现有资料降低工作成本、节省资源,工作效率较高,能为进一步开展工作提供基础资料信息;缺点:如收集到的信息不够全面,尤其是小企业或管理落后的企业往往无法收集到有效、及时的信息,一般不能单独使用,要与其他工作分析法结合起来使用。�6第一节工作分析的技术和结果形成2.观察法观察法是指工作分析人员到工作现场运用感觉器官或者其他工具实地考察员工的工作情况,通过文字或者图表的方式予以记录、分析和归纳,并整理成适用的文字资料的方法。运用观察法的注意事项:(1)观察人员在观察时尽量不要引起被观察者的注意;(2)观察前应确定观察计划和提纲;(3)要注意观察样本的代表性、稳定性;(4)观察法适用于短时期的以体力劳动为主、标准化的工作分析,而不适合于长时间的心理素质的分析;(5)观察时所记录的信息应反映工作的有关内容,避免机械记录。�7第一节工作分析的技术和结果形成观察法的基本程序�8第一节工作分析的技术和结果形成3.面谈法面谈法,也可称作访谈法。面谈法主要是由工作分析负责人与一位或者多位职员就该项岗位的工作进行面对面的交谈,交谈内容可以涉及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工作性质、工作条件、任职资格等。优缺点:与其他分析方法相比,面谈法可以直接获取大量的工作分析所需要的真实的信息,但是,面谈法的实施对工作分析者要求比较高。�9第一节工作分析的技术和结果形成4.工作日写实记录法工作日写实记录法主要是采用工作日志的形式,通过要求任职者对每天工作内容和过程进行记录,达到收集工作分析所需信息的目的。优缺点:优点:成本低,经济有效,记录的过程主要是由担任该项工作的职员进行,不必再派遣其他人员进行记录;信息可靠准确,担任该项工作的职员一般而言都对自己的工作较为了解,因而自己记录工作的过程会使得信息更加精准。缺点:适用范围小,不适用工作循环周期长、工作状态不稳定的工作;信息整理所耗时间长,工作量大,处理信息的过程比较烦琐;若填写人员态度不认真,可能降低信息的可靠度和准确性。�10第一节工作分析的技术和结果形成5.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通常会预先设计好问题,让员工对问题进行打分或者描述,然后对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从而达到收集工作分析信息的目的。目前,比较著名的问卷调查法有职位问卷分析法和管理岗位描述问卷法。这两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定量的分析,分析过程的标准化程度很高,减少了主观的和人为的对信息收集过程的影响。�11第一节工作分析的技术和结果形成6.关键事件记录法关键事件记录法(CIT),也称作关键事件技术,是指工作分析人员、负责工作的员工以及其他有关的人员,通过识别、记录和收集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具有决定性作用的重大事件,对岗位的特征和要求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优缺点:优势:可以简单快捷地获得非常真实可靠的资料。劣势:其对工作分析人员提出很高的要求。�12第一节工作分析的技术和结果形成(三)工作分析的结果及其形成工作分析的直接成果就是形成职位说明书。1.职位说明书是工作分析人员根据某项职务工作的物质和环境特点,对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进行的详细说明。它是工作分析的结果,是经工作分析形成的书面文件。职位说明书一般包括两大部分的内容:一是工作描述;二是工作规范。�13第一节工作分析的技术和结果形成(三)工作分析的结果及其形成2.职位说明书的主要内容1)基本资料2)职位责任3)任职条件4)业绩标准5)其他信息�14第一节工作分析的技术和结果形成(三)工作分析的结果及其形成3.工作分析的鉴定和评估1)信度:对不同分析者、不同测量方法、不同数据来源、跨时测量等所获得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的度量。2)效度:工作分析是否能准确无误地描述相关的工作内容。3)可接受性:在进行工作分析的过程中,必须要公平公正,还要使员工和管理者信服放心。4)实用性:进行工作分析一定要有用,要能为既定的目标服务,所搜集的信息一定要具有价值,否则进行工作分析就毫无意义。�15第二节工作评价的技术和结果形成(一)工作评价基本概念工作评价,也称作岗位评价、职务评价或者职位评价。工作评价是根据工作分析形成的结果,按照一定的标准,运用一定的方法对组织中各种职位或者岗位工作的相对价值进行综合性评定,并以此作为薪酬设计和员工评价的依据。工作分析与工作评价具有密切的联系,工作分析是工作评价的基础。�16第二节工作评价的技术和结果形成(二)工作评价的形成与发展1.早期习惯阶段2.中期标准化评价阶段3.后期混合型评价阶段�17第二节工作评价的技术和结果形成二、工作评价的技术(一)工作评价的流程步骤1.准备阶段2.实施评价阶段3.形成结果阶段4.结果应用与反馈阶段�18第二节工作评价的技术和结果形成二、工作评价的技术(二)工作评价方法及其结果的形成目前,世界上主流的工作评价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排序法、分类法、因素比较法、计点法以及海氏工作评价系统。排序法和分类法是非量化的评价方法,其主要是对职位进行整体性的评价;因素比较法和计点法则是量化的评价方法,其主要是对职位要素进行评价。�191.排序法:以各项工作对组织相对贡献的大小或者是其在组织中的相对价值大小为基础,由工作评价人员对其由高到低进行排序,得出一个得分序列表,并以其为依据进行薪酬决策。排序法的步骤是:(1)进行工作分析,获取职位信息。(2)确定排序小组,明确参与排序的职位和排序标准。(3)进行比较和排序。(4)综合排序结果。优点:简单快捷,容易操作,成本低。缺点:缺乏定量分析,排序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排序的结果只能反映职位之间相对价值的高低,无法确切地衡量职位之间相对价值差异的具体数量关系。排序法主要适用于规模较小,时间和财力有限的企业。�202.分类法:又称分级法或者描述法。首先通过把所有的职位分成若干类型,把每个类型的职位再分成若干个等级,再对每个等级进行明确的定义,从而建立起一个“等级标准体系”,过后再把所要评价的职位与事先确定的一个标准进行比照,从而把该职位归类到相应级别。分类法的步骤是:(1)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先建立起工作类别。(2)设定一个标准,将各个类别进行等级划分,并对每个等级进行明确的定义。(3)将各种职位工作与事先设定的标准进行比较,然后把它们归类到相应的类别等级中,并以此类推,完成所有的岗位评价。优点:简单清晰,很容易为员工理解和接受;灵活性强。缺点:在划分工作类型和建立等级体系过程中,难免会有一定的主观因素,会产生不公平感;如果职位之间的差异较小,就会对划分工作类型和定义等级的工作造成一定的困难。分类法一般使用于工作职位多,工作之间差异性较大的企业。分类法还适用于政府部门以及其他的一些公共部门,如美国联邦政府的公务员的职业分类体系就是应用分类法。�213.因素比较法:以标准性工作为基准,根据每种报酬因素得到的评价结果确定一个具体报酬金额,然后计算出每种工作在各种报酬因素上的报酬总额并把它作为这种工作的薪酬水平。因素比较法的步骤是:(1)确定报酬因素。(2)确定标准性的工作。(3)编制因素比较尺度表。(4)将非标准性工作与标准性工作在各个报酬因素上进行比较,确定各种非标准性工作在各种报酬因素下的工资,把各种非标准性工作在各种报酬因素下的工资进行加总就能得出每种非标准工作的基本工资。优点:是一种系统的、科学的、精确的量化评价方法,把职位的特征和性质细化到每种报酬因素上来,能够使各种工作得到较为公平的评价;每一步操作都有详细的说明,实施流程严谨规范,减少了主观随意性,有助于评价人员做出正确的判断。劣势:在应用上非常烦琐,评价过程较为复杂,而且要根据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调查相关的评价标准,因此,这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会遭遇较多限制。�224.计点法:把各项职位或工作的构成因素予以分解,并对各种因素用一定的点数来数量化,然后根据每个职位在评价过程中所获得的点数来决定其相对价值,并以此为基础来制定各个职位的薪酬水平。计点法的步骤是:(1)进行工作分析,成立工作评价委员会。(2)选择报酬因素(包括其子因素)。(3)划分报酬因素等级。(4)确定不同报酬因素的权重和各个等级的点数。(5)运用报酬因素(结构量化表)进行评分。(6)进行工资转换。优点:主要是对职位的价值具有精准的评价,容易为人们所接收和理解;适用面很广;能够很好地反映出组织独特的需要、文化和价值观。缺点:主要是操作过程较为复杂烦琐,而且由于在确定报酬因素时,难免存在人们主观性的影响,因而可能会出现意见分歧的情况,因而需要与员工进行充分的沟通。计点法主要适用于工作职位稳定、清晰,具有一定财力和资源的企业。�235.海氏工作评价系统:实质上就是一种计点法,认为所有职务包括的报酬因素有三种,分别是技能水平、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承担的职务责任。每个因素下包含若干个子因素,每个子因素又被划分为多个等级,通过建立一个多维变量表反映上述各种因素等级的组合,最后通过计算各个职位在多维变量表下的得分确定其所处的等级。优点:能极大地减少评估过程中的主观随意性,降低评价指标的模糊性,能精确合理地评价不同职位和工作的相对价值的大小。缺点:开发与企业实际相配对的评价表耗时长,而且过程非常复杂,要求的资源也较多,每个成分的等级定义也比较困难。�24第三节岗位分类(一)岗位分类的基本概念岗位分类是在岗位调查、分析、设计和岗位评价的基础上,采用科学的方法,根据岗位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对企事业单位中全部岗位,从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上所进行的划分,从而区别出不同岗位的类别和等级,作为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基础和依据。�25一、岗位分类的内涵第三节岗位分类与岗位分类相关的几个概念(1)职系:由工作性质和基本特征相似相近,而任务轻重、责任大小、繁简难易程度和要求不同的岗位所构成的岗位序列。(2)职组:由工作岗位性质和特征相似相近的若干职系所构成的岗位群。(3)职门:工作性质和特征相近的若干职组的集合。(4)岗级:在同一职系中,工作岗位性质、任务轻重、繁简难易程度、责任大小以及所需人员资格条件相同或相近的工作岗位的集合。(5)岗等:将工作性质不同,但工作繁简难易、责任大小以及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