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过程与方法: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和性质,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观察和思考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教学重点:能正确描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教学难点:能正确区别物质的性质。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归纳总结——补充讲解——练习提高引入新课:在上节课中,我们讲了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化学就是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科学,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性质。板书: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一门自然科学。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物质的性质。我们将物质在变化中变现出来的性质分别叫做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1.化学性质2.物理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状态、硬度、密度、熔点、沸点、挥发性、延展性、溶解性等。如物质的可燃性、稳定性、不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酸性、碱性等探究:在描述变化和性质时有什么不同?(在叙述物质的性质时,往往有下列字:能、不能、会、不会、可以、不可以、易、难等)例如:(1)木柴燃烧—化学变化木柴能燃烧—化学性质(2)铁生锈——化学变化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化学性质铁(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化学性质(3)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变化胆矾溶液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性质三、小结: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比较类型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区别判断内容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直接或由仪器间接观察必须通过化学变化才可判断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根据物质的化学变化判断其化学性质,如可燃性、稳定性等课堂练习:1.铜是人类发现最早的金属之一,也是较好的纯金属之一。①呈紫红色光泽;②熔点为1083.4℃;③沸点为2567℃;④密度8.9g/cm3;⑤具有很好的延展性;⑥导电、导热性较好,但含杂质时则导电性大受影响;⑦在干燥的空气里很稳定;⑧在潮湿的空气里表面可生成一层绿色物质,俗称铜绿;⑨高温时可被氧化,生成一层黑色氧化铜;⑩铜溶于硝酸和热浓硫酸。阅读完这段话后,请回答下列问题:铜的物理性质有:铜的化学性质有: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课堂练习:2.将钠从煤油的底部取出,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可看到钠在水面迅速移动,嘶嘶作响,很快熔化成一个银白色的小球,并渐渐缩小,直至消失。据此判断:钠的物理性质有:硬度:,密度:。熔点:,颜色:。化学性质有:该金属能够与发生反应,该反应属于(放热或吸热)反应。较小比煤油大而比水小较低银白色水放热【课后训练,巩固拓展】1、新课程实践与探究丛书P8-9页2、记1—20号元素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