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之理解赏析词句2015年中考语文复习系列中考考纲:1、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2、体会文中常见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3、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4、品味文学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教学目标:1、品味文学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2、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解题方法:形式包括句子的修辞、词语的特色、句式运用、表达方式等几个方面;形式+表达效果(生动形象、突出等)+特点+情感中考链接:16、根据要求赏析文中画线的两句话。(4分)(宿迁市2014年中考语文)(2)而远远的西方,隔着山,隔着水,隔着风雨云雾,有母亲的故乡,有母亲的母亲!(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该句运用排比修辞,三个“隔着”的运用,把阻隔亲情的障碍展示出来,语气强烈,逐步升华,有极强的感染力。21、品读文中画线的句子,自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3分)盐城市2014年中考语文谁知道一朵莲蓬里的三十个莲子,是多少血汗的灌溉?谁知道夏日里一碗冰冻的莲子汤是农民多久的辛劳?手法1: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从“三十个莲子”和“一碗莲子汤”两个角度,连续发问,增强了语气,强化了抒情的表达效果。手法2:运用对比手法,通过“一朵莲蓬里的三十个莲子”与“多少血汗”,以及将“一碗冰冻的莲子汤”与“多久的辛劳”进行对比,给人以具体而强烈的印象,让人感受到其中包含的莲农的血汗和辛劳,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劳动者的同情与关爱。总结:写景句:修辞+表达效果(生动形象、突出等)+景物特点(情态、样子)+情感写人句:修辞+表达效果(生动形象、突出等)+性格特征(心理、神态等)+情感修辞方法及作用(1)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4)排比:增强文章气势,增加感染力、说服力。(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语句整齐、意韵铿锵。(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色彩词、动作词、形容词、叠音词、拟声词等1、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在一层滚圆的绿叶下边,闪出三朵小花。——2011安徽中考题《生机勃勃的太阳花》答案:“闪”字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太阳花一见阳光即刻开放,艳丽夺目的特点,表现了作者的惊叹。2、按要求品味语言。父亲用自己最虔诚的跪拜来侍弄棉花————《棉花里的父亲》答案:这个动词突出了父亲侍弄棉花态度的一丝不苟,表现了父亲的苍老、瘦弱和憔悴,突出了父亲的艰辛与劳苦。1、品评下列语句的表达效果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过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春酒》参考答案:运用细节描写生动传神地刻画出“我”小时候活泼调皮的个性。2、品评下列语句的表达效果:她戴着顶白色的遮阳帽,两只羊角辫儿在脑后活泼地舞蹈着。她一门心思地玩着手机,玩到开心处,一对酒窝在红扑扑的腮上“动荡”起来,真是可爱。答案:运用细致的外貌和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姑娘的活泼可爱的性格,表达了作者对小姑娘由衷的喜爱之情。基本题型4:从句式方面。句式不同,表达的效果就不同。疑问句——吸引读者,制造悬念;感叹句——便于抒情;抒情强烈。反问句——加强语气语调,引人深思;排比句——气势磅礴、层层深入;对偶句——铿锵凝练,整齐美观;重复句——反复强调,余韵悠然;长短句——灵活多变、富有表现力。1、指明运用句式特点。如骈句、短句、长短句、对偶句、也有排比句,疑问句,反问句等,还有运用一组关联词语的句子等等。2、说清具体表达效果及作用。答题模式:这是个……句,(作用)……表达了……关注句式特点:1、品评下列语句的表达效果。凄风。苦雨。天昏。地暗。——《亲爱的爸爸妈妈》答案:四个短语,四个句号。两字一顿,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表意功能。(1分)不仅描写了阴暗的天气,更是渲染了无限悲哀的氛围(1分)。透露了作者内心中沉重的心情(1分)。2、请从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两方面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江南屋有风,当数瓦上功。住在这样的青砖瓦屋里,冬暖夏凉,气韵悠扬。——09年芜湖市中考题答案:这几句话句式骈散交替,整齐而又有变化(1分),突出了屋瓦的功效。(1分)语句音韵和谐,具有音乐美,语言别致,雅俗共赏。(1分)小结:理解重点词句要注意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含义。2、联系人物形象理解。3、结合作者的感情理解。4、联系文章的中心思想来理解。学以致用:中考说明107页,《陪老母亲回到从前》2、文中画横线句子“药物已经很难根治老太太的病”的“言外之意”是什么?中考说明116页,《西湖的荷花》3、指出A、B、C三处画线句子描写的对象和角度,并简析这样写的好处。课外作业:中考说明112页,《春天的速度》第2、3、4题。中考说明115页,《秋日小语》第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