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5杨祥--教研中心--开放课程共建共享的探索与实践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构建共享体系,推动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国家精品开放课程项目工作组2013年11月23日探索与实践认识与思考设计与实施进程与展望一.探索性起步/学、用计算机技术,并在辅助教学上应用1.辅助教学课件/1992年,高教司领导与指导下,高等教育出版社与北大、南大等20多所高校教师成功组织研制了当时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大学物理CAI课件”2.试题库/文理工农医外语等公共基础课试题库建设(试题、系统、应用)二.系统性开发/项目支持下的系统性开发和规模性成果显现1.1996年,国家计委计算机辅助教学重大科技攻关项目96-750,项目总数146个,其中理工类/130文科类/6外语类/5综合类/52.1998-1999年的新世纪教改工程/智能CAI和智能题库研究项目三.网络化初探/在已有CAI建设成果基础上,在网络环境中建设课程2000年,教育部启动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以立项形式支持建设329门网络课程,其中理工类/210门文科类/74门外语类/10门高职高专/30门综合类/5门支持开发网络课程应用系统4A教学系统四.规模化建设2003年/教育部高教司质量工程项目,1500门国家精品课程,大学外语改革的数字化资源、系统建设和研发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质量工程项目中的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其中国家精品课程/3730门精品课程集成系统项目/集中展示和应用国家精品课程五.开放化进程2011年/教育部财政部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项目,其中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5000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000门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共享系统2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从无到有→逐步丰富→成果丰硕。并从辅助教学课件开始→网络化课程→共享应用系统建设,纵观20多年来的建设历程,可以清晰看出,推进我国开放课程建设列车前进的驱动力始终来自1.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如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改革计划、新世纪教改工程、提高质量若干意见、质量工程、教育规划纲要、本科教学工程与提高质量30条等等2.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在探索与实践中,紧密关注、研究、借鉴和学习国际上的最新进展和先进经验,在实际建设中不断推进我国开放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认识与思考设计与实施进程与展望一、我国开放课程建设面临的形势1.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人才培养活动规律性、增强学生学习主体性、拓展人才培养过程开放性、实现教学多样形式有效性、扩展人才培养手段丰富性*教学方法改革/实现从教师灌输式教学向学生建构式学习转变,实现从知识传授型向探索发现式教学转变*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改革与优化/开放课程设置,丰富课程类型,增加课程资源;重视通识课程、创业课程和研讨型团队学习课程建设;注重专业课程整合;增设能力培养类系列专题研讨及跨学科课程,建立综合多学科立体交叉的课程体系*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与核心/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教学需求升级/课程教学组织形式变化,教学活动对资源需求变化,学习对象成长变化,学习方式和学习的实现变换,教、学的互动和终身学习*高等教育区域发展不平衡对开放资源的需求2.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人们期望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从事工作、学习和研究*我们使用的技术越来越多地基于云计算*学习正在变得依赖于合作*资源和关系的丰富让它们可以容易的通过互联网获取,这让我们重新思考作为教育者的角色*教育模式正在发生变迁,包含了网络学习、混合式学习与协作学习*强调在课堂中开展更多基于挑战的主动学习(翻转课堂)3.开放课程国际发展趋势/MOOCs(大规模免费网上公开课*由展示高校自身教学水平的开放资源建设和免费共享(MIT),转向为教学、继续教育和社会学习提供课程,并实现市场化运营(东海岸MIT和哈佛联合成立的EDx、斯坦福大学的Coursera)*内容提供者和平台提供者的角色开始分化,开放教育资源的建设和利用已经从项目制走向产业化,开放教育产业显现*以学习者为中心不是简单的课堂搬家;整合数字化教学内容:模块化、动态性和针对性;以数据为驱动的决策(分析、评测);学习过程管理;鼓励学习者之间的协作(wiki)、讨论;调动学习者参与的积极性(社区化、趣味性、即时评测)*专业的学习管理平台+基于数字化学习的教学设计+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组织+支撑服务,有用有效二、国内开放课程建设的思考1.认识不到位/重建设、轻应用;重评审、轻共享2.融合不深入/信息技术与实际课程教学的融合程度不够深入,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整体推进的作用不明显3.机制缺失/缺乏有效的共建共享机制,实现开放课程的可持续建设与使用4.缺乏支持/教师缺乏基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开展课程教学活动的持续有效支持探索与实践认识与思考设计与实施进程与展望一、总体设想1.以“爱课程”网站为核心,以省级资源平台为依托,以“爱课程”校园端平台为基石,构建国家、省、校三级的资源服务体系,推动优质教学资源的广泛共享*以方便、流畅的网络服务为支撑,充分发挥“爱课程”网站集中展示精品开放课程作用,强化学习互动,推动优质教学资源的全社会共享*以“爱课程”校园端为基础平台,以精品开放课程资源为支撑,结合高校课程教学的实际,创新教学模式,形成资源建设、课程个性化服务提供、数字化教学活动开展的生态链*在“爱课程”网站开设MOOC频道,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和应用模式国家精品开放课程高校国家省三位一体相互支撑省级精品开放课程所有高校课程2.创新机制/构建基于“公益性+市场化”的共建共享体系*通过知识产权保障协议,建立运营服务单位、学校和教师等多方共赢的合作机制,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政策优势并运用市场机制,充分调动高校、教师和社会机构参与的积极性,保证优质课程建设和应用*依托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成立高校开放课程共建共享联盟,探索课程资源协同建设、学分认可的建设和应用新机制实际应用示意图精品开放课程共享服务中心平台云端服务社会学习者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协调选课指导校际互认开放课程联盟探索与实践认识与思考设计与实施进程与展望一、进展1.“爱课程”网站建设现状•••••••••••••••2.“爱课程”网MOOC频道建设现状“爱课程”网MOOC频道正在建设过程中,基本功能已经完成:⑴支持完备的教学环节根据教学计划,平台发布开课信息,如授课教师、开课时间等信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每周定时发布视频教学材料,布置作业和组织网上讨论。学生按照时间节点,自主选择时间完成视频观看、作业、参加讨论等。⑵支持序列化教学活动重要知识点处嵌入交互式问题学生可以及时检查学习效果⑶支持生—生互评⑷提供学习过程的跟踪按照教学计划安排在线学习视频学习主题讨论在线自测3.“爱课程”校园端建设现状“爱课程”校园端是精品开放课共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精品开放课程与学校具体教学计划相结合的网络教学平台。通过“爱课程”校园端,学校的课程教学可充分利用国家精品开放课程优质教学资源,开展多种类型的教学活动,支持学校课程教学的改革,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目标⑴课程管理/对课程,选课用户,院系,地区位置等信息进行全方面管理。管理员可以通过配置统一的功能来调配课程中可以使用的功能⑵资源管理/对课程中使用的资源进行管理,支持用户个性化定制每个课程中的资源分类、技能点、媒体类型等属性,与“爱课程”网的资源属性保持一致。支持用户按照不同权限浏览、下载,上传资源⑶教学活动/包含一般教学过程中,作业,自测,答疑,讨论,调查问卷等模块,支持不同的活动展现方式。支持多种作业方式,包括附件作业,互相评价的作业和基于题库设计的作业。支持学生和老师在平台中的讨论和提问等活动⑷教学安排/将平台中提供的资源,教学活动等模块按照用户指定的学习路径串联起来,形成有教学/学习意义的教学/学习活动序列,并且支持在这个序列中设置一系列的通过条件,控制学习者学习的深度和速度⑸过程跟踪/记录用户进入课程后的活动,包括用户的活动时间和活动内容,通过平台内部数据整理和分析的逻辑,客观的反映在用户的电子档案袋中,为进一步的形成性评价和用户关注内容的推送等功能提供数据依据⑹资产导入导出/课程的生成性资源是用户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平台支持用户将课程中产生的数据导出展示成为教学成果,同时支持将这些教学成果导入到平台中进行新课程的教授,也支持其他平台的课程数据按照“爱课程”校园端的数据格式导入支持各种类型的教学资源,包括:视频、网页型课件、SCORM网络课程。资源可按照知识点组织每门课程资源的元数据,可自由定义。角色权限可以自由定义。支持资源之间的关联每门课程可以为教师、学生、助教定制自己的功能菜单。菜单可以按照功能安排,也可以按教学进度安排。支持多种教学模式(利用平台上课程资源和各种教学活动)全流程跟踪,为过程性评估提供支持4.“全国高校开放课程联盟”2012年12月15日召开的“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第三届换届大会上”,经理事会成员提议并由大会审议通过,依托全国高校教学研究会,组建成立“全国高校开放课程联盟”,目前章程已起草完,计划今年12月份成立2012年以来,“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OpenOnlineCourses,MOOCs)在全球的迅速兴起,传统高等教育的深刻变革之势呼之欲出。在此大潮之下,我国高等教育同样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多年来我国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已初具规模的基础之上,我们要在集中优势力量建设好精品开放课程中,结合目前主流国际开放教育形式,兼顾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特点,深入探索涵盖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学方法的全方位教育教学改革,倾力打造独具特色的大规模在线教育中国品牌,并不断在实践中发展完善二.展望谢谢!

1 / 5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