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低碳经济综合性工作实施方案一、实现节能低碳减排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一)总体要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把节能低碳低碳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控制增量、调整存量,依靠科技、加大投入,健全法制、完善政策,落实责任、强化监管,加强宣传、提高意识,突出重点、强力推进,动员全社会力量,扎实做好节能低碳降耗和污染减排工作,确保全省“十一五”节能低碳低碳目标任务的完成,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二)主要目标。到2010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由2005年的1.40吨标准煤下降到1.12吨标准煤,降低20%;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由2005年的2.88吨标准煤下降到2.15吨标准煤以下,下降25%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由2005年的366吨下降到260吨,降低30%。“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到2010年,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005年的91.93万吨减少到83.6万吨,削减8.33万吨;化学需氧量(COD)由89.5万吨减少到80.5万吨,削减9万吨;镉由19.91吨减少到14.93吨,削减4.98吨;砷由93.48吨减少到70.1吨,削减23.38吨;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7O%,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事达到60%。二、控制增量,调整和优化结构(三)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严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严把土地、信贷两个闸门,提高节能低碳环保市场准入门槛。省国土资源厅抓紧出台限制新建高耗能、高污染项目用地的详细措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会同各金融机构制定限制新建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信贷的详细办法;省发改委会同省经委、省国土资源厅、省建设厅、省环保局、省安监局等部门,抓紧建立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部门联动机制和项目审批问责制,严格执行项目开工建设“六项必要条件(必须符合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标准、项目审批核准或备案程序、用地预审、环境影响评价审批、节能低碳评估审查以及信贷、安全和城市规划等规定和要求),把好新上项目准入关。实行新开工项目报告和公开制度,对不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建设项目,规划主管部门不得发放规划许可证,建设主管部门不得办理施工许可和安全许可证,水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发放取水许可证等手续,金融机构不得发放贷款;省发改委会同省经委、省环保局建立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上项目与各地节能低碳低碳指标完成进度挂钩、与淘汰落后产能相结合的机制;省财政厅会同省地税局、省国税局、省商务厅、长沙海关等部门认真落实国家调整出口退税、加征出口关税、削减出口配额、将部分产品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等措施,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省物价局会同省经委、长沙电监办对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烧碱、水泥、钢铁、黄磷、锌冶炼等行业的淘汰类和限制类企业严格甄别,加大差别电价实施力度,并定期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盲目发展;省经委、省环保局会同有关部门定期开展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专项检查;省物价局会同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地税局、省国税局等部门清理和纠正各地在电价、地价、税费等方面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优惠政策。(四)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加大电力、钢铁、建材、铁合金、造纸、纺织、电解铝、焦炭、煤炭、平板玻璃等行业落后生产能力淘汰力度。省发改委和省经委分别制定电力、钢铁行业上大压小和建材、铁合金、造纸、纺织、电解铝、焦炭、煤炭、平板玻璃等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分地区、分年度工作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省质监局对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产能和产品不得受理、办理生产许可证。对不按期淘汰的企业,各市州、县市区政府要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责令其停产或予以关闭,有关部门依法吊销生产许可证、排污许可证、城市排水许可证和取水许可证并予以公布,省经委督促电力供应企业依法停止供电。对没有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地方,实行项目“区域限批”,由省发改委、省经委、省环保局抓好落实。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有条件的地方要安排资金支持淘汰落后产能,省财政通过增加转移支付,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给予适当补助。(五)认真执行国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进一步落实国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省发改委会同省经委按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制定鼓励发展低能耗、低污染的先进生产能力,适当提高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准入标准的详细意见。省商务厅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家《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和《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制定详细措施,鼓励、引导外商投资节能低碳环保领域和高新技术领域,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外资项目,促进外商投资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加工贸易准入门槛,对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的产品,严禁开展加工贸易,暂未列入的,要从严审批,凡达不到节能低碳环保要求的,不得发放《加工贸易业务批准证》,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六)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推进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水电、沼气、生物质能利用以及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的科研、开发和建设,加强资源调查评价。进一步规范水电建设市场,加大水能资源梯级开发利用力度。科学规划和调整燃气气源结构,推进天然气合理利用工程项目建设。加强农村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推广应用,“十一五”期间新增农村沼气用户75万户,规模化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840处,今年分别新增l5万户和13O处以上。稳步发展替代能源,实施生物质能固体成型燃料等一批具有突破性带动作用的生物质能源示范项目,扶持发展生物柴油规模化项目,启动红薯乙醇燃料试点项目和生物质能源林高产栽垮示范基地项目,制定并实施相关的推广应用方案。大力推进煤炭洗选加工等清洁高效利用。省发改委会同省经委、省建设厅、省水利厅、省农办抓紧制定可再生能源和替代能源中长期规划,研究出台详细措施,进一步优化全省能源结构。(七)促进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严格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湘发[20O7]9号)精神,相关责任单位要分解落实任务,抓紧出台相关政策措施。着力做强高新技术产业,落实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措施。提高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水平,到201O年,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占GDP的比重要分别提高1.8和5.9个百分点。省发改委会同省经委、省科技厅、省商务厅、省文化厅、省旅游局、省新闻出版局、省工商局等部门研究制定详细扶持政策,促进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三、加大投入,全面实施重点工程(八)加快实施“十大”重点节能低碳工程。着力抓好《湖南省“十一五节能低碳专项规划》确定的重点节能低碳工程项目。今年重点抓好百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中的103家企业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工程、电机系统节能低碳工程和建材行业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纯低温余热发电工程项目。积极推进钢铁、有色、石油石化、化工等重点耗能行业余热余压利用、节约和替代石油、电机系统节能低碳、能量系统优化节能低碳工程。组织实施低能耗、绿色建筑示范项目,开展大型公共建筑节能低碳改造示范,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规模化应用示范,推广高效、节能低碳、环保、安全的照明产品,积极实施城市绿色照明示范工程.在省直机关率先更换非节能低碳照明灯具。省经委会同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建设厅、省质监局、省环保局、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等部门研究制定详细办法,明确任务,抓紧落实。(九)加快水污染治理工程建设。省建设厅会同省发改委等部门尽快编制完成湖南省“十一五城镇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行业发展规划,各有关市州、县市区政府必须确保规划项目的按期建成,努力实现“十一五期间所有设市城市和县城基本建成污水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场)的目标。巩固环洞庭湖区造纸企业污染整治成果,尽快开展全省造纸企业污染整治行动,加大湘江等重点流域工业废水治理力度,切实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省环保局会同省建设厅、省经委、省水利厅等部门制定详细措施并认真组织实施。(十)推动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十一五期间30万千瓦以上火电机组投运脱硫机组2027万千瓦。其中新建燃煤电厂按照环保要求同步投运脱硫机组1530万千瓦;现有燃煤电厂投运脱硫机组497万千瓦,形成削减二氧化硫能力42万吨。今年投运脱硫机组570万千瓦,形成削减二氧化硫能力48万吨。省环保局会同省发改委、省经委、省物价局、长沙电监办、省电力公司等部门和单位制定详细措施并认真组织实施。(十一)多渠道筹措节能低碳低碳资金。“十大重点节能低碳工程所需资金主要靠企业自筹、金融机构贷款和社会资金投入,各级府安排一定资金予以支持。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建设的责任主体是地方政府,在实行城市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费最低收费标准的前提下,省级财政对重点建设项目给予必要的支持。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企业必须承担污染治理责任,各级政府对重点流域内的工业废水治理项目、城市污水处理、生活垃圾治理等项目给予必要的支持。四、创新模式,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十二)深化循环经济试点。认真总结循环经济第一批试点经验,进一步抓好株冶、智成化工和汨罗再生资源集散市场循环经济试点,积极组织申报国家第二批试点,争取国家对重点项目建设的支持。制定出台《湖南省循环经济试点实施方案》,在抓好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的基础上,在全省再确定20家企业、5个园区、2个县市区开展循环经济试点,支持一批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全省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在抓好试点的基础上,总结经验,逐步推广。组织编制钢铁、有色、煤炭、电力、化工、建材、造纸等重点行业循环经济推进计划,推动重点行业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省经委会同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科技厅、省国土资源厅、省建设厅、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省环保局等部门制定详细方案。(十三)推进水资源节约利用。加大电力、钢铁、有色、石化、纺织、造纸、啤酒等高耗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力度,推行废水“零排放,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严格执行排水许可制度。到2OlO年,全省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5%以上。加快实施矿井水利用重点项目。推进农业科学集水、蓄水和用水,加快农村山塘、水库等灌溉设施改造,提高节水灌溉面积,基本实现农业灌溉用水总量零增长。加大城市供水管网投资改造力度,到20lO年,设市城市供水管网平均漏损率不得超过l5%,地级城市不得超过13%。在城市强制推广使用节水器具,逐步推行用水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制度。省水利厅会同省经委、省建设厅、省发改委、省农业厅等部门制定节水规划和措施。(十四)推进资源综合利用。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十一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的通知》(发改环资[2006]29l3号)和《湖南省“十一五资源综合利用专项规划》(湘经环资[2007]357号),大力推进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煤层气、煤矸石、大宗工业废弃物及秸秆、林区“三剩物”等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重点拓展火电厂粉煤灰、脱硫石膏的运用领域。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试点。加强资源综合利用认定,严格执行国家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推动新型墙体材料和利废建材产业化示范,引导城市建筑垃圾废弃物的有效再利用。贯彻《湖南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条例》,加大“禁实力度,确保完成“禁实”目标。在农村逐步建立散装水泥销售网点,加大散装水泥推广力度。省经委会同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省物价局、省农办、省建设厅、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省环保局、省商务厅抓好落实。(十五)促进垃圾资源化利用。按照“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县级以上城市(含县城)要建立健全生活垃圾收集、运输、无化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系统,积极推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充分回收垃圾中的可再生资源,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和供热、生活垃圾处理场沼气利用发电等项目。新建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场要统筹考虑周边乡村的生活垃圾的统一处理。省建设厅会同省环保局、省发改委、省经委、省卫生厅、省物价局制定详细措施,抓好落实。(十六)全面推进清洁生产。重点在有色、冶金、石化、造纸、纺织、制革、电镀等行业推广清洁生产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