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学复习资料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1、名词解释①自然资源学:是一门研究自然资源生成、演化和分布规律,合理开发利用及管理保护的学科。②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包括收集、整理和分析已有的考察成果及进行野外考察,其目的是摸清资源的数量、质量和区域组合类型。自然资源的综合考察目的性很强,既是基础研究,又是应用科学,是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③自然资源综合评价:是指在技术经济基础上,对自然资源从整体上、宏观上论证起开发合理性。2、问答题1、试述自然资源学发展阶段及各阶段的形成的特点①自然资源的原始利用时期:积累了一些积累了极为原始的经验,谈不上总结记载②自然资源研究的萌芽时期:以记载描述为特色谈不上系统性、科学性③有关学科的单项自然资源研究时期:多门学科分别独立地开展了本领域内的自然资源研究④自然资源的形成和发展时期:作为一门独立科学形成,并得以迅速发展2、自然资源的研究内容①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和综合评价②编制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和计划③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④积极开辟新资源3、自然学的特点①综合性②区域性③交叉性第一章1、名词解释1、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可为人类所开发利用,并能给人类带来利益的自然物质和自然过程。2、问答题1、试论自然资源的概念自然资源必须是形成和存在与自然界中的自然物质或自然过程及自然资源具有自然属性;自然资源必须为人类所利用具有社会属性。故下定义为:自然资源是可为人类所开发利用,并能给人类带来利益的自然物质和自然过程。2、试论自然资源的特点形成与分布的不均性:1、关系的整体性:2、演化与存在的变动性和稳定性:3、空间结构的层次性:数量的有限性:1、使用价值的多用性2、认识的可变性与虚化性3、管理保护上的国际性3、试论自然资源按循环周期长短的分类问题按照自然资源在自然地理环境中循环周期的长短可将自然资源分为两类:1、一类是循环周期漫长的不可再生资源亦称不可更新资源,主要指各种岩石矿产资源;2、一类是循环周期较短的可再生资源,亦称可更新资源,包括生物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及气候资源。4、试论自然资源按构成要素的分类问题第二章1.名词解释①矿产资源:是指地壳中在地质成矿作用下所形成,可供人类生产生活所利用的,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岩石和矿物。②矿产资源评价:就是依据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对矿产资源的价值作出评定。③储量:是指勘探技术手段证明的矿床中有用矿产的数量。2④表内储量:在当前工业技术经济条件下可以被工业开采利用的储量并被列入地质勘探统计报表。⑤表外储量:只是在探求能利用储量的同时附带了解,不须进行专门的勘探工作,也不列入矿产储量表。⑥品味:即矿石有用组分的单位含量。⑦品级:又称矿石技术品级,是根据矿产的有用组分和有害组分的含量、物理性能、质量的差异以及不同用途的要求等对矿石所划分的品种等级。⑧剥离系数/剥采比:用平均每采一吨得矿石需要剥离的上覆岩石量来表示。⑨夹石剔除厚度:指的是矿体中非工业矿石部分的最大允许厚度,大于此厚度的夹石,必须圈出,不能计入矿体,小于此厚度的夹石,允许作为矿体参加储量计算,但是必须保证矿体或矿段的平均品位不低于边界品位。2问答题1、试述矿产资源评价一般程序1.资料的收集和整理2.评价指标的拟定3.评价要素和参素的确定4.评价模型的建立2、试述矿产资源管理与保护的主要内容管理:1、行政管理2、法制管理保护:1、节约矿产资源:1、提高矿产资源的回收率2、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2、开辟新的矿产资源:1、降低临界品味2、人工合成矿产品3、寻找代用品4、回收废旧金属5、向海洋要矿3、试述矿产资源的特点①在资源系统中的基础性②来源的局限性③形成的不可再生性和数量的有限性④分布的不均衡性⑤赋存状态的共生性和隐蔽复杂性4、试述矿产资源按评价内容的分类5、试述矿产资源按地质工作的阶段的分类①区域地质调查阶段的矿产资源评价②矿产地质普查阶段的矿产概略评价③矿床区详查阶段的矿床初步评价④矿床勘察阶段的矿床详细评价⑤矿山开发地质工作阶段的矿床开发评价第三章1名词解释①光电转换:就是通过光电器件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输出,目前为止比较成功的就是利用太阳能电池。②光合生产潜力:简称光合潜力,又称光能潜力,是指在植物群体结构及其环境因素处于最适状态时,由有光能所决定的的产量潜力。③农业界限温度:对农业生产有指导意义或临界意义的温度。④积温学说:是关于温度与植物发育关系的学说,(1在其他条件基本满足的前提下,温度对植物的发育起主导作用;2植物开始发育要求一定的下限温度;3完成某一发育阶段需要3一定的积温)⑤光温生产潜力:是在一定条件下,环境因素和作物因素处于最适状态,作物充分利用太阳能所产生的植物质。⑥光温水生产潜力:又称气候生产潜力,是指在其它的环境因素和作物因素处于最适状态时,在实际光温水条件下所能达到的产量上限。⑦气候资源管理:即以气候资源本身为管理对象,通过各种管理活动,实现更加合理和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气候资源,并使其得到必要的保护,达到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和避免诱发气候灾害的目的。⑨气候资源:是可供人类生产和生活利用的气候要素,如光照、热量、水分和风能等。⑩光化转换:是太阳辐射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植物的光合作用时期普遍形式。⒒光能利用率(光化转换效率):某一时期单位土地面积上生产的干物质中所含的化学潜能M与同一时期投射到该面积上的有效辐射能Q,或太阳总辐射能Q之比。2.问答题①试述气候资源特点1、流动性和有限性2、分散性和不易储存性3、周期性和波动性4、不可替代性和地域差异性②试述并图示平板式太阳能构造③试述太阳能电池特点1、硅太阳能电池以硅为基本原材料,转换效率高,性能可靠2、砷化镓太阳能电池以砷化镓为基本材料,能量转换率为4%左右,最高可达10%以上。可以在更高的温度下工作,通常可达250度3、硫化镉太阳能电池是以硫化镉单晶或多晶为基体材料的电池,具有重量轻,制造工艺简单、适于自动化连续生产、生产成本低,但也有性能不稳定、易衰老、转换效率低、生产可形成环境污染等问题。④试述界限温度≥0、10、及其以上持续期的农业意义1、日平均气温10度是木本植物开始活跃生长与停止活跃生长的界限温度2、10度的起止日期与无霜期的起止日期相近,因此≥10度的持续日期可以与无霜期比较使用,但无霜期只有持续时间的概念,没有温度强度的概念3、≥10度活动积温与年辐射平衡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对大部分地区下式成立:4、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地的蒸发力和同时期降水力之比,能反映当地的湿润状况。即⑤气候资源的作用①在农业生产中的功能:②在工业生产中的功能:③在人类社会其他方面的功能:生态功能;旅游功能⑥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①选择好的种植制度②选育优良品种③改善CO2的供应条件。⑦≥10℃活动积温的意义①日平均气温10°C是木本植物开始活跃生长与停止活跃生长的界限温度②10°C的起止日期与无霜期的起止日期相近,因此≥10°C的持续日数可以与无霜期比较使用,但无霜期只有持续时间的概念,没有温度强度的概念。③≥10°C活动积温与年辐射平衡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对大部分地区下式近似成立:4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地的蒸发力和同时期降水量之比,能反映当地的湿润状况⑧积温的用途①鉴定地区热量资源多寡的指标之一②引种和品种推广的依据之一③负温是低温灾害的鉴定指标④预报物候期、收获期、病虫害发生期的重要依据第四章1.名词解释①水资源:是指在目前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以被人类所利用的动态水体,他可以为人类提供一定数量的水量,水能或水域。②地下水资源:是指赋存于地壳表层可供人类开采利用的地下水量,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③水资源供需分析: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为国民经济有关部门提供必要的有关水资源方面的基础资料,必须预测国民经济各部门的需水量,并作出供需分析。④水资源规划: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工作的依据和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现在或将来区域发展至不同阶段,为保证区域内水资源开发利用达到预定目标的决策和长远计划。⑤水资源评价:是指满足水质要求的前提下,以水量计算为基础,确定水资源的可利用量或可开发量⑥净灌溉定额:单位面积的作物在整个生育期内所需要的灌溉水量称为净灌溉定额。⑦毛灌溉定额:考虑灌溉无效水分损失量既考虑灌水效率的灌溉定额。⑧水资源供需分析:是指在一定区域,一定时段内,对某一发展水平年和某一保证率的各部门供水量和需水量进行平衡关系的分析。⑨水资源管理:是指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组织、协调、监督和调度,其目的在于提高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保护水资源的良性循环和水资源的持续开发利用,在满足社会各部门用水对水量和水质要求的前提下,使水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2.问答题①试论水资源概念水资源应满足一下几项要求:1、在当前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为人类所利用2、能够满足用水的水质要求3、补给条件好,水量可以得到不断的更新故概念:在目前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以被人类利用的,满足一定的水质要求的动态水体,它可以为人类提供一定数量的水量,水能或水域。②试述水资源规划的作用1、是区域开发整治规划的主要组成内容组成部分2、是制定水利建设计划的主要依据3、是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和兴利除害的纲领4、是流于或区域内进行各种水事活动的依据5、是主要水利资源工程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的提前③试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内容管理:1、规定水资源的所有权、开发权和使用权2、制定水资源政策3、制定水长期供求计划4、水量分配与调度5、水质控制与保护6、防汛与抗洪7、水情预报保护:51、水源地保护:2、水体污染治理3、节约用水④水资源的特点1、蕴藏量的循环更新性2、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3、数量的有限性4、利用的广泛性和作用的不可替代性5、经济上的二重性⑤需水量预测产量法的概念、优缺点和使用范围1、产量法:就是通过各种工业产品年生产总量和单位产量需水指标推求工业生产需水量的方法。2、评价:优点⑴简便易行⑵资料容易获得缺点⑴未考虑因工艺改革而形成的单位产量需水指标的未来变化⑵未考虑未来工业结构变化3、范围:新建城市和工矿区⑥需水量预测产值法的概念、优缺点和使用范围1、产值法:是通过综合的或分行业的工业生产总值和单位产值需水指标来推算工业生产需水量。2、评价:优点⑴⑵缺点⑴⑵3、范围:老城市⑦水资源规划编制的程序1、问题识别2、方案拟定3、影响评价4、方案论证第五章土地资源一、名词解释①土地:是指地球陆地表层有多种自然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厚度的自然物质能量实体系统。②土地资源:应当指的是目前和可预见的未来对人类社会具有利用价值的全部土地。③土地自然分类:就是把土地作为一种自然综合体进行分类,也可以说是按土地自然单元的自然特征的差异性及其差异程度进行类型划分。④土地适宜性:主要是指某种土地适应于某种利用所表现出的性能。⑤土地适宜性分类:就是根据各种土地的适宜性能,对土地自然类型单元进一步归类。⑥土地利用分类:是研究土地合理利用问题的一项基础工作。P129⑦土地资源评价:就是把土地视为一种综合性资源,对不同类型土地的质量相对优劣的差异性进行评定和估价。⑧土地生产潜力:指土地潜在的生产能力,简称土地潜力,是指在一定的土地利用方式和一定的土地管理条件下,土地所能达到的生产能力上限。⑨土地适宜性评价:主要是根据特定的土地利用目的的分析评价土地是否适宜及适宜的程度,从而确定土地的相对优劣的等级差别。⑩土地经济评价:是在实现土地利用中,通过人们的劳动和物质投入的耗费与土地提供的产品或其它效益的对比,来评价土地质量的优劣。11、土地资源规划:就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为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协调分配国民经济各部门用地,妥善安排各项建设工程用地而提出的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方案。1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根据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土地利用的需求,以及地区的自然条件和设计条件,从宏观上协调各部门的土地利用规划,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战略性设计方案。613、土地管理:是指国家主管部门为了合理组织与监督土地利用,调整土地关系,不断提高土地开发利用的综合效益,而运用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活动。14、地籍:是指记载土地的位置、数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