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优化小学三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设计方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关于优化小学三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设计方案一、背景。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必须切实抓好课外阅读。有效的课外阅读对帮助学生巩固课内知识,提高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到语文素养都有着重要作用。实践证明,大凡语文素养较高的人,都是得益于课外阅读的。时下,不少教师在开展课外阅读教学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诸如:1)学生的课外读物的层面较窄;2)学生阅读习惯比较差;3)阅读能力还有待持续培养与进一步提高;4)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间得不到保证;5)课外阅读的大环境不完善;6)学校开展的读书实践活动仍需进一步落实、完善;7)教师指导不到位;8)活动与检测不完善等问题始终得不到合理的解决。二、研究目标和主题。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是语文科开辟第二课堂的重要内容。通过广泛的课外阅读,透过丰富多彩的读物内容,学生将吸收精神养料,懂得做人的道理,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学生还能增长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读写能力,对完成小学语文教学任务有重大的意义。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和贯彻,强化课外阅读也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固然以课内学习为主,但光靠课内学习这一条腿走路显然是不行的。为了使课外阅读能扎实、深入地开展起来,此方案的研究实践,旨在树立大语文教学观,通过激发阅读兴趣,使学生乐读;指导阅读方法,使学生会读;推荐相关读物,使学生多读。使学生有效地读,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扩大学生课外阅读量,学生养成独立读书的习惯,阅读能力得到提高。三、具体实施措施。(一)开辟渠道,激发阅读兴趣。俗话讲得好:你能把马牵到河边,却并不能强迫它喝水。确实如此,开展课外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至关重要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要有了兴趣,学生就会变被动为主动。一旦他们感觉到知识趣味无穷,博大精深,他们就愿意在知识的海洋里徘徊遨游,寻找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因此,我们要采取不同的措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以利于顺利开展课外阅读。1、诗句启发法。老师可以用“开卷有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博览群书,而晓天下。”等成语和诗句来启发、熏陶学生,让学生懂得多读书对提高自身的习作水平与语言表达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2、名人名言激励法。老师可以经常向学生讲讲高尔基、鲁迅、老舍、朱自清等中外名人名家热爱书籍,如饥似渴地学习的故事,并把他们有关读书的名言张贴在教室里。如“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身上所有一切优秀的品质都要归功于书籍——高尔基。”使教室营造出一种爱读书好的良好氛围。2、优秀读物引导法。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以讲故事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读物。如童话寓言故事、少儿科普知识、名人故事等,激发学生对课外读物产生兴趣。3、课内外结合法。课内的讲读内容是什么,就向学生介绍并指导阅读有关内容的书刊,使课堂教学成果扩大、深化。如《草船借箭》学完后,同学们一致认为周瑜是个妒忌心强的人,这时我问:“周瑜真是这样的人吗?我们凭一件事评价一个人是不全面的,课后请同学们认认真真读读《三国演义》,然后再来谈谈你对他的了解。”又如课内讲了《一夜的工作》,课外就可以让学生阅读《大地的儿子——周恩来》;在教《卖火柴的小女孩》前,可以引导学生读《爱徒生童话集》,使语文课堂教学向课前课后凸现它的张力,以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和求知欲。4、活动促进法。(1)组织比赛和评比。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学生阅读,既渴求读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外,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的认可与赞评,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针对这一心理特征,可以在阅读课上组织一些活动,比如:“阅读大王知识竞赛”、“读书摘记展览会”、“群英荟萃——故事大王讲故事”、“读书心得交流会”、“成语接龙赛”、“朗读比赛”“课外阅读手抄报”等活动,给学生提供施展才能的机会。以赛促读,激发阅读的兴趣。(2)开展游戏和表演。兴趣的源泉还在于运用知识。具体形式小品、有相声、猜谜打擂、童话剧表演、对联上下句等。如学生阅读了《小学语文课文同步拓展阅读》中的《不动脑筋的小白兔》一文,可改编成课本剧,让学生按人物角色化装进行表演,运用自己的语言技巧,辅之以表情、动作。创造性地重现文章的形象美、音韵美。通过情景再现,提高学生审美情操,让学生感受美、评价美、鉴赏美、创造美,以演来促读,调动了学生自读文章的兴趣。经常开展以上一些学生所喜爱的活动,创设浓郁的读书氛围,让学生不断体会到阅读带来的甘甜,让一次次丰富多彩的活动转化为一股股催动学生多读、好读的内在动力,从“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我乐读”。(二)推荐读物,广开阅读书源。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道德高尚的人谈话。”对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小学生求知欲旺盛,但缺乏辨别能力。当他们在茫茫书海中寻觅时,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思想状况、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教育需要,认真地帮助他们选择有益的读物。选择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1、注意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适合儿童健康成长的需要,让学生读自己喜爱的书。如《安徒生童话》《十万个为什么》《调皮的日子》《格林童话精选》《科学家故事》等有趣味性、知识性和文学性的少儿读物,均是孩子们爱吃的“零食”;还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上下五千年》《强国之路二十年》《小故事大启发》《刘胡兰》等有思想性的书籍也是他们必吃的“精神食粮”;《今天我是升旗手》《兔子坡》《男生贾里》《转校生》《女生贾梅》等反映孩子们现实生活的作品也是学生的最爱。2、推荐的书籍思想内容要正确健康。小学生识别能力差,我们一定要让他们阅读思想正确、健康的作品。平时,要注意培养学生分清是非的能力,让学生从思想上、感情上对一些低级庸俗的黄色书刊产生反感,坚决抛弃。另外,过多地揭露社会阴暗面的作品也不宜给小学生阅读。3、题材要广泛,体裁要多样。鲁迅先生曾经告诫少年朋友:“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起,所得就非常有限了,枯燥了。”所以推荐的读物首先要注意趣味性和广泛性。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广泛地阅读文学、数学、史地、生物等通俗少儿读物,儿歌、童话、寓言、科普读物、优秀作文等多种文体。这样才能实现博览群书,厚积而薄发的宗旨,达到“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均任歙张”的境界。小学生一般最喜爱阅读故事性强的故事书,教师除了帮助学生选择这类书外,还应介绍和鼓励学生读历史、地理故事、游记和各种科普读物、科学文艺读物,从小培养他们多方面的兴趣爱好。4、推荐的书籍语言要生活活泼、规范。读物的语言文字应明白流畅、生动活泼,要规范,使小学生从小学会用普通话,减少方言、土语和不规范语言的影响。5、选择读物要配合小学语文教材和小学各科教学。寻找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的结合点是必要的,在课内学习语文教材的基础上,再读读原汁原味的作品或类似的书,向课外扩展延伸、触类旁通。如学了《美丽的南沙群岛》、《庐山的云雾》两篇课文后,向学生推荐《奇妙的大自然》;学了《军神》、《倔强的小红军》、《飞夺泸定桥》后,推荐《长征的故事》;学了《恐龙》《海底的世界》后,推荐科普读物《海洋的秘密》、《动物世界奇谈》;学了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后,介绍读《皇帝的新装》、《海的女儿》;学习了《赤壁之战》、《草船借箭》后,介绍读《三国演义》。这样,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使学生“课内精耕细作,课外跃马平川”。对小学生来说,最好结合教材,指导课外阅读。比如结合记叙刘胡兰、黄继光等英雄人物的课文,阅读有关革命回忆录、故事和小说;结合课文阅读有关的历史故事书;结合常识性课文和自然教材阅读有关的科普读物等。此外,学生的课外阅读条件不同,教师要配合学生、家长尽可能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例如,完善班级图书角,把学生个人零散的图书集中起来,供班级集体轮流阅读。这样,既充分发挥了图书的作用,又培养了学生关心集体的品德。(三)重视培养,养成阅读习惯。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依赖于良好阅读的兴趣,而良好的阅读兴趣又依赖于学生在阅读中对成功的感受。为此,教师应为学生感受成功提供更多机会,多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潜移默化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行为,最终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的情感、态度、时间上,老师应教育学生持之以恒,将课外阅读作为一种学习习惯来培养。久而久之,习惯养成了,读书便成了他们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读书便成了生活的需要。1、培养良好的阅读卫生习惯。良好的阅读卫生习惯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要经常强调阅读的卫生习惯:如,要注意阅读姿势,不要躺着或歪着头读书;不要在吃饭、走路、乘车、光线太强或太暗时看书;读书时眼睛和书本的距离要适度;不要让孩子养成边读书边做小动作的陋习,如东张西望,挖耳挠腮,吃零食,摆弄小玩意儿等。孩子本身的身心特点发展有过程,这一阶段的孩子好动、自主性差,所以他们能够自主持续的时间比较短,所以这一点需要老师和家长有一定的监督措施和奖惩措施,从而更好地强化这一习惯的养成。2、培养学生有目的地进行阅读。教师教会学生读书要有自己的计划,根据自己的需要和阅读能力去确定阅读的内容。有目的地阅读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无目的阅读只是消磨时间,浪费时间而收获甚微。有目的地阅读能提高阅读的效率。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有目的的阅读,如:以积累知识为目的,可以精读;以欣赏为目的,可以朗读;为了消遣,可以速读浏览;以搜集资料为目的,可以略读等。3、培养学生专心阅读的习惯。所谓专心,就是身心合一,聚精会神。要养成这一习惯,必须做到:1)姿势要端正。端正的身心容易唤起注意、记忆、思考等各种心理历程;2)环境要安静。阅读时应尽力避免干扰,做到安静、空气清新、光线适度;3)作息要定时。作息无规律是分散注意力的主要因素,学习时应该专心致志,游戏时应该尽情地玩,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有利于专心阅读习惯的养成;4)学习场所固定。学习场所单纯固定,可以控制心理倾向;5)养成默读的习惯。默读能提高阅读速度,而出声阅读不仅速度慢,还会出现口到眼到心不到的现象。4、培养学生阅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徐特立先生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古人也强调“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边读书边圈、点、勾、划,这样有助于抓重点,深入理解。做摘录、记笔记可以及时记下心得体会,对积累资料和活跃思想十分有利。当然,“动笔”的方法习惯因人而异,我们应该就如何记笔记用笔记对孩子进行定期的个别指导。5、培养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从本质上讲,阅读过程就是思维过程。阅读是一项复杂的心智活动过程。在孩子们阅读的过程中,必须培养孩子阅读思考的习惯,纠正“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这一不良习惯。指导孩子读书时常问“为什么”和“为什么不”的习惯。针对文章的内容和写法,问自己“为什么”,可以由表及里,深入思索;问自己“为什么不”,可以培养逆向思维,克服思维定势的影响,培养创造性思维。6、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语文学习效率来自眼、耳、口、脑的共同活动,读了一篇文章后,学生还可以做摘录,记读书笔记,或把自己的心得体会记下来,然后整理读书笔记、生活日记,这对学生积累资料、活跃思想十分有益。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与能力,我在上学期布置学生做读书笔记时,要求摘录以下几个方面:1)文章的出处与作者。2)好词8个。3)佳句3句。在这个学期,结合语文学习的需要,对第三项加深难度,摘录佳句并点评,还增加了一项:归纳所读文章的主要内容。经过一阶段的训练,我发现学生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有所进步,在几次语文调研考试中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7、培养带工具书阅读的习惯。阅读时常常会碰上生字或不理解的字与词的意思,如果就此蒙混过关,会让学生难以正确理解。如果手头有本工具书该多么惬意啊!因此,我们要着重培养孩子带工具书阅读的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