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专题1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考点1:物质的分类(按物质的组成分类)考点2:物质的转化(反应)类型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和分解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判断依据: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考点3:物质的量1、物质的量(1)、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符号为n,单位为摩尔(mol)(2)、1mol粒子的数目是0.012kg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目,约为6.02×1023个。(3)、1mol粒子的数目又叫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为NA,单位mol-1。(4)、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粒子的种类,可以是分子、原子、离子、电子等。(5)、数学表达式:ANNn2、摩尔质量(1)、定义:1mol任何物质的质量,称为该物质的摩尔质量。符号:M表示,常用单位为g/mol(2)、数学表达式:n=m/M(3)、数值:当物质的质量以g为单位时,其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考点4:物质的聚集状态1、影响物质体积的因素:微粒的数目、微粒的大小和微粒间的距离。固、液体影响体积因素主要为微粒的数目和微粒的大小;气体主要是微粒的数目和微粒间的距离。2、气体摩尔体积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符号:Vm表达式:Vm=;单位:L·mol-1在标准状况(0oC,101KPa)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是22.4L,即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为22.4L/mol。nVMnmMmnnmM,或,或补充:①ρ标=M/22.4→ρ1/ρ2=M1/M2②阿佛加德罗定律:V1/V2=n1/n2=N1/N23、转化关系:n、m、M、N、NA、V(气体)、Vm、CB、V(aq)之间的关系考点5:物质的分散系1.分散系:一种(或几种)物质的微粒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混合物。分类(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溶液(小于10-9m〉、胶体(10-9~10-7m)浊液(大于10-7m)2.胶体:(1)概念: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在10-9~10-7m之间的分散系。(2)性质:①丁达尔效应(用聚光手电筒照射胶体时,可以看到在胶体中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是胶体的丁达尔现象。)②吸附性用(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3、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将饱和的FeCl3溶液逐滴滴入沸水中,FeCl3+3H2O=△=Fe(OH)3(胶体)+3HCl考点6:电解质和非电解质(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水、酸、碱、盐、大部分金属氧化物都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研究范畴均为化合物,单质均不属这两类。②电解质的导电是有条件的: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才能导电。③能导电的物质并不全部是电解质:如铜、铝、石墨等。④非金属氧化物(SO2、SO3、CO2)、大部分的有机物为非电解质。第二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考点一: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1.过滤分离混合物类型:用于难溶固体与液体的分离;主要仪器:漏斗、玻璃棒、烧杯;操作要领:①一贴﹑二低﹑三靠;②沉淀要洗涤;举例:粗盐与泥沙的分离提纯。2.蒸发结晶分离混合物类型:用于可溶性固体和液体的分离;主要仪器: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操作要领:①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液体飞溅;②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停止加热,最后用余热加热;举例:NaCl中混有KNO3的分离提纯。3.蒸馏法分离混合物类型:适用于分离各组分互溶,但沸点不同的液态混合物;主要仪器:蒸馏烧瓶、冷凝管、温度计、牛角管;操作要领:①温度计水银球位于支管口处;②冷凝水从下口通入;③加碎瓷片防止暴沸;举例:酒精与水的分离。4.萃取分离混合物类型:适用于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不同,利用萃取剂将溶质从另一溶液中分离出来;主要仪器:分液漏斗、铁架台、铁圈、烧杯;操作要领:①先检漏;②使漏斗内外大气相通;举例:从溴水中提取Br2。注:可用于萃取溴水中的溴或碘水中的碘常选用CCl4、汽油、苯,而不能选用酒精和醋酸。5.分液分离混合物类型:适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主要仪器:分液漏斗、铁架台、铁圈、烧杯;操作要领:①使漏斗内外大气相通;②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举例:油和水。考点二:初步学会Cl-、SO2-4、CO2-3、Fe3+、NH+4、Na+、K+等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D)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CO32-BaCl2溶液、稀盐酸、澄清石灰水加入BaCl2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再向该沉淀滴加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O32-+Ba2+=BaCO3↓2H++BaCO3=Ba2++H2O+CO2↑CO2+Ca2++2OH-=CaCO3↓+H2OCl-稀HNO3和AgNO3产生白色沉淀Cl-+Ag+===AgCl↓SO2-4稀HCl和BaCl2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滴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SO2-4+Ba2+===BaSO4↓NH+4NaOH溶液加入NaOH后微热,产生一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4+OH-=====△NH3↑+H2ONa+焰色反应(实验名称)火焰呈黄色K+透过蓝色钴玻璃,火焰呈紫色考点三: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涵义(B)1.物质的量浓度(cB):表示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单位:mol/L或mol·L-1。计算公式:cB=nB/V或1000ρw/MB。2.有关物质的量计算:n=N/NA=m/M=cV。考点四: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B)1.仪器: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容量瓶使用:(1)要选择合适的规格,如100mL、250mL、500mL、1000mL等。(2)使用前需先检漏。(3)不可用于固体溶解﹑浓溶液稀释或反应容器。2.配制步骤:(1)计算:如溶质为固体时,计算所需固体的质量;如溶质是液体时,则计算所需液体的体积。(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出所需固体的质量或用量筒量出所需液体的体积。(3)溶解:把称量出的溶质放在烧杯中加少量的水溶解,边加水边震荡。(4)转移:把冷却后的溶解液用玻璃棒引流注入容量瓶中。(5)洗涤:用少量的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把每次的洗涤液一并注入容量瓶中。(6)定容:向容量瓶中缓缓注入蒸馏水至离容量瓶刻度线1~2cm处,再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凹液面与刻度线水平相切。(7)摇匀: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反复上下颠倒摇匀,然后将所配的溶液倒入指定试剂瓶并贴好标签。3.误差分析(1)计算:溶质是含结晶水的固体时,则还需将无水固体的质量转化为结晶水合物的质量;实验室需配制480mL1mol·L-1的NaOH溶液,需取固体NaOH的质量应为20.0_g,而不是19.2_g;因为选取只能是500_mL容量的容量瓶,否则会导致浓度偏小。注意:托盘天平一般准确至0.1_g,量筒准确至0.1_mL。(2)称、量溶质:称量易潮解的物质如NaOH时,应用带盖的小烧杯(或称量瓶)快速称量,否则都会导致浓度偏小;量取液体时,量器的量程与实际体积数据相差不能过大,否则易产生较大误差。(3)溶解:溶质要完全溶解,转移前要冷却至室温,否则都会导致浓度偏大。注意:只能在烧杯内进行稀释或溶解,在容量瓶中稀释或溶解和在量筒中稀释均为错误操作。(4)转移:用玻璃棒引流,防止溶液外流,导致浓度偏小。(5)洗涤:要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也一并注入容量瓶中,否则都会导致浓度偏小。(6)定容:读数俯视(如图1)浓度偏高,仰视(如图2)浓度偏低;摇匀后,如果液面降到刻度线下,不能向容量瓶中再加蒸馏水了,否则都会导致浓度偏小;如果液面超过了刻度线须重配。第三单元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表示质量数为A、质子数为Z的具体的X原子。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要求掌握1——20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核素:具有一定质子数和一定中子数的某种原子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质量数(或中子数)不同原子的互称H:H、D、T氢元素有三种核素,三种核素间互称同位素。ZXA